多原發性肺癌,還做不了手術,怎麼辦?別怕!有精準「武器」

2020-11-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通訊員鄧天、記者劉軼琳11月17日報導: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早期肺癌的發現率不斷上升,外科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案。但是那些肺上同時長出多個結節,或高齡、或心肺功能差,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該如何是好?

&nbsp&nbsp&nbsp&nbsp今天是「國際肺癌日」,上海市胸科醫院專家表示:隨著技術的創新,現在,運用CT引導下經胸壁射頻消融技術就能讓「特殊」的多原發性肺癌患者不再苦惱。

&nbsp&nbsp&nbsp&nbsp剛剛接受了這一新方法治療的患者陳阿婆,就是一位多原發性肺癌患者。62歲的陳阿婆,去年被確診為早期肺腺癌,在胸科醫院接受了外科治療和4次輔助化療。本以為「噩夢」已經過去,沒想到11月初複查胸部CT時,醫生又發現阿婆的右肺上葉出現新的病灶,診斷為多原發性早期肺癌。這個消息對陳阿婆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nbsp&nbsp&nbsp&nbsp陳阿婆之前剛剛做過手術和化療,身體狀況無法再次接受手術,人的肺葉也不可能一切再切,這該怎麼辦?難道任由腫瘤長大?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鍾華、副主任醫師滕家俊在聽取了多學科會診建議後,帶領團隊為陳阿婆度身定製了「CT引導下經胸壁射頻消融術」治療方案。這項技術也是胸科醫院呼吸內科正在承擔的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國產電磁導航系統的早期肺癌精準診療技術集成解決方案研究」的內容之一。

&nbsp&nbsp&nbsp&nbsp說起射頻消融,許多人或許還有些陌生,這是一種腫瘤的介入治療方法。治療時,醫生們運用CT引導下的三維立體重建技術,將直徑不足2mm的電極針準確穿刺到患者肺部腫瘤組織中,通過電極釋放的熱能來「殺滅」病灶,創傷很小,恢復很快。同時,消融技術還能激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達到消滅腫瘤細胞的作用。

&nbsp&nbsp&nbsp&nbsp鍾華主任介紹說:「如今臨床上發現多原發性肺癌的患者越來越多,有的患者是像陳阿婆這樣先後長出新病灶,更多的患者是初發現時雙側肺上就有多個病灶。外科手術很難一切再切。因此,射頻消融治療特別適用於無法耐受再次外科手術、高齡或有合併症的肺癌患者,為她們帶來了救治希望。」

&nbsp&nbsp&nbsp&nbsp以陳阿婆為例,術中,在CT引導下,醫生手中的「消融針」按照既定路線「穿行」,快速、準確地到達病灶部位,進行了精準地消融,新發的腫瘤細胞一下子就被超高溫成功滅活了!由於幾乎沒有創傷,陳阿婆恢復得很好,術後第二天就出院了。

&nbsp&nbsp&nbsp&nbsp「針對多原發性肺癌患者,根據不同病情,可由內外科聯合,在手術切除主要病灶的同時,將其他病灶消融;也可以根據病灶的位置不同,選擇經胸壁射頻消融或者經支氣管消融。這些技術,胸科醫院都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因此,多原發性肺癌並不可怕,無論患者是否可以手術,我們都有辦法、有信心來治療。」 鍾華主任告訴記者。在肺癌精準治療時代,醫生們正在不斷探索,運用更多強有力的「武器」挽救無數肺癌患者的生命。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肺部結節先別驚慌,教你判斷是肺癌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讓你先安心下來︰肺部結節不見得都是肺癌。肺部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小於三公分的點狀異常,通常是在接受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時的意外發現。肺部結節有一顆出現的,也有可能多顆出現的。對於肺部結節的處理,醫師原則上會先依病患病史、結節大小、型狀,並比對之前的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來做判斷。一般說︰這時我們要探究︰為什麼會引起肺部結節?
  • 可能是肺癌嗎?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有研究證明:磨玻璃樣結節與其它的結節相比,它增長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多超過2-3年),因此就算是肺癌,在觀察期間內轉移或擴散的機率並不高,是可控的。所以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根據檢查結果,對症解決即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葛棣教授表示:千萬不要這麼想,有很多的肺部疾病都可以形成肺部結節,如良性的有炎症、結核、黴菌等,惡性的則可能是原發性肺癌或肺內轉移癌。
  • 肺部磨玻璃結節不等於肺癌,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
    很多人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後就擔心自己得了肺癌,其實,這大可不必,肺部磨玻璃結節並不等於全是肺癌,就算是肺癌也是早期肺癌的多,手術切除後治癒率都是很高的。什麼是肺部磨玻璃結節?肺部磨玻璃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密度增高的結節,外形與磨砂玻璃相似,故被稱為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又根據是否有實性成分又分為單純的磨玻璃結節和混合性磨玻璃結節,混合性磨玻璃結節裡可伴有實性成分。
  • 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肺炎會轉化成肺癌嗎?如何鑑別肺炎與肺癌?
    肺炎與肺癌之間是什麼關係?肺炎會不會變成肺癌?如何才能預防肺炎?不少民眾心中依舊有疑惑與擔憂,那麼,肺炎會轉化成肺癌嗎? 而肺癌,即原發性支氣管癌簡稱肺癌,起源於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肺炎與肺癌屬於兩種不同的呼吸系統疾病,一般的肺炎不會轉變成肺癌。但二者病位相同,仍有著一定關聯。 早期肺癌一般不會引起症狀,然而,當症狀出現時,通常已發展到晚期。一些肺癌和肺炎症狀重疊。通常情況下,肺炎症狀會在短時間內變得更加嚴重。肺癌一般發展較慢。
  • 成都肺癌醫院前十名,成都肺癌醫院
    有些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不知道這一點。這也可能是肺癌的原因,例如塵肺,矽肺病和肺結核。一旦患有這些肺部疾病,患肺癌的機會將非常高。如果要預防肺癌,必須警惕這些疾病的發生。而且,如果您患有肺纖維疤痕病或非支氣管慢性炎症,它將慢慢變成肺癌,這也是肺癌的原因之一。3.由於空氣汙染。預防肺癌需要改善空氣汙染。
  • 肺癌不可怕,就怕發現晚……
    此外,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 △數據來源: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數據 從小範圍來看,小編從我市市人醫了解到,2018年,市人醫做了20多臺肺癌手術,2019
  • 有什麼不一樣呢?
    小張媽媽近幾年身體不太好,多次溝通後,媽媽終於願意去醫院。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1.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 1年看上萬張片子的醫生透露: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就是正常的肺組織內多出了一些較小的、局限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生理或病理性組織,在CT或胸片上顯示類似結節的形態。2肺結節=肺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有研究指出,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結節檢出率為20%~40%。
  • 丈夫抽菸妻子也被連累 夫妻倆一周內相繼查出肺癌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姍姍)都說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會有夫妻相,誰知武漢的一對老夫妻竟遭遇了夫妻癌。63歲的老陳和妻子在短短一周內相繼查出肺癌,所幸經微創手術成功切除了病灶。胸外科主任陳寶鈞表示,像這種「夫妻癌」在臨床上越來越常見,多與雙方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有關。
  • 關於祛眼袋手術的15個「快問快答」
    原發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遺傳史,多見於年輕人;繼發性瞼袋多見於中、老年人。通過手術治療,我們可以有效消除眼袋。下面匯總一些關於祛眼袋手術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1、祛眼袋手術後幾天能好? 一周左右消腫。 2、眼袋做過兩次了還能再做嗎?
  • 肩臂痛不止竟是肺癌在作祟
    核心提示:對中年人來說,出現肩膀疼,抬不起胳膊的情況很容易讓人想當然地認為是肩周炎在作怪,但肺尖癌因為也有此症狀而常常被耽誤了。當肩頸痛伴隨另三種症狀同時出現時,就要小心是肺癌的「肺外表現」了。   肩痛不止竟是肺癌在作祟  60歲的老劉今年剛退休,最近三個月來右肩臂出現疼痛症狀。開始,他以為是吹空調導致肩周炎犯了,老劉就在家門口醫院做了三個療程的理療,症狀卻一點沒有好轉,然而日益加重。不僅手不能抬高,去超市買點東西也拎不起來,活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 肺癌病理報告上的「肺浸潤性腺癌伴壞死」,什麼意思呢?
    50年前,我們國家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大概是6、7萬的樣子,目前已到80萬左右,總數翻了10倍,按人口平均數也翻了近7倍,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癌。雖然肺癌治療方法、藥物不斷出現,有效性增高,但手術仍是肺癌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療措施。
  • 兩者有什麼關係?醫生告訴你
    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那麼什麼是肺結節呢?打個比方,如果把我們的臉看成的是肺的話,那麼長在臉上的痘痘和粉刺就是我們在做檢查時檢查出來肺部結節,其實肺結節這個稱呼包含了很多種疾病,所以說肺結節並不等於肺癌。
  • 30歲笑起來露牙齦怎麼辦?是做上牙矯正還是正頜手術?
    關於這個話題眾說非議:有人做牙齒矯正!也有的說正頜手術效果會更好!那麼,笑露牙齦到底怎麼矯正呢?下面聽聽專業醫生怎麼說~一笑就露牙齦,在生活中我們偶爾也會看到,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露齦笑」,其原因有可能是頜骨、面部軟組織結構異常,或者牙齒不齊等因素而引起的。治療露牙齦的方法有很多種,具體還要看情況!像今天這個問題,30歲露齦笑怎麼矯正?
  • 高精尖技術精準抗癌 廈門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病醫院全力守護百姓...
    近年來,肺癌發病率更是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年齡則趨於年輕化。咳嗽是較為常見的主要症狀,經過對症治療之後不見好轉的話,就要考慮肺癌的可能性;其次是痰血,痰液中會時常出現一些血絲,呈現間歇性或間斷性的出現。另外,還有一些不太明顯的症狀,如不明原因的疲乏、體重減輕,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現。
  • 腳踝受傷,要做心電圖?沒毛病!醫生沒坑你
    因為,做手術通常需要麻醉,而常用的麻醉藥利多卡因可能會對心臟有影響,引起心悸等反應。如果在手術的過程中,出現早搏或心律失常,醫生可通過對比術前心電圖檢查,判斷是本身疾病引起的,還是手術刺激應激所引起的。有些人住院,檢查還要「加料」以上是所有住院患者必查的「經典項目」。臨床上,依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醫生開出的檢查項目也會有所調整。
  • 肺癌要講套路,醫生用3張CT片舉例,掐住癌細胞罩門才能贏
    但是把一項艱難的工作分成若干小單元,就有可能各個擊破,一點點靠近目標,比如首先鎖定最常見的肺癌。現階段肺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20%,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今天看3個肺癌病例,了解一些攻克癌症需要做的工作。
  • 專家:這個習慣容易招肺癌!
    1為什麼肺癌越來越多?李國平教授強調: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體檢時做低劑量CT掃描,而不是常規的照張胸片就行了。「照張胸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很多疾病是發現不了的。」4肺結節切除後還會復發嗎?手術切除的話,建議大家首選微創方式,對身體創傷較小,恢復比較快,可以大大縮短住院時間。02手術切除肺結節後,還會復發嗎?
  • 做完雙眼皮手術六個月失敗了,怎麼辦?
    雙眼皮手術失敗是任何人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然而手術中由於醫生操作失誤或者一些意外情況常常會發生手術失敗的情況。通過重雙眼皮修復可以改善眼部不佳的形態,因而雙眼皮手術也叫重瞼術,受到了很多求美者的青睞。雖然重瞼術是一種小手術,可是要保證百分百的成功還是很難的。雙眼皮修復屬於外科整形手術中要求最細緻、精準,難度很大的手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