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聚焦:中越加強貿易合作力促互利共贏
如今,每天有數萬人次通過大橋往來於兩國,其中有一部分人肩挑手扛各類商品從事著邊境貿易。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和越南的邊貿生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專家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對越南的訪問,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同越南的關係,推動中越貿易的發展。
-
扶貧工廠開進村 針線「繡」出好日子——農家姑娘返鄉創業戰貧記
農家姑娘侯佑林今年26歲,家住雲南省富源縣富村鎮新店村委會龍馬山村。返鄉創業三年來,她的21個村級扶貧工廠相繼紮根各村委會,帶領家鄉1000餘戶貧困戶3000多名留守婦女,一針一線「繡」出了好日子。厚積薄發 刺繡走紅窮村侯佑林原本在昆明經營彩票店,2015年,與丈夫商量後放棄了彩票店經營,獨自來到浙江義烏刺繡工藝品廠打工。
-
第二屆「匠心之美」非遺手作展 多項互動項目免費玩
作為2019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將於7月11日至15日舉行。活動集合了昆明非遺傳承保護傳習館、昆明獅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至和香修、擇藤茶具、樸意凡器、滇風魚拓傳習館、建水一境堂紫陶、有人家陶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永勝琺瑯銀器傳承基地、廖氏普洱、奔雷館等管所和企業,以及高玉文、高慶、景輝等非遺匠人。
-
回鄉創業,八字還沒一撇就被支書要走3萬 紀委出手了
超市經理王紅樂拉著前來回訪的縣紀委監委執紀監督三室主任葉磊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事情要從今年4月的一天上午說起。葉磊一行下鄉核實相關問題線索,正在大王莊村委會辦公室和村幹部談話時,情緒激動的王紅樂闖了進來。原來他聽說縣紀委監委有人來,就想當場反映情況。「你和我們走。」面對這種情況,葉磊並沒有推脫,而是把王紅樂帶到了鎮紀委談話室認真聽他訴說。
-
舒城女大學生辭職回鄉當豬倌 把大別山土豬賣成網紅豬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安徽舒城女孩魏霞是「85後」,大學畢業後,她不顧父母反對,辭去省城的一份穩定工作,和放棄保研的老公一起回到舒城老家,在山林租地養土豬,從最初的幾頭小豬仔到規模化養豬,從實體門店做到全網銷售,這倆有文化的「85後」夫妻,真真實實的把大別山土豬養成了「網紅豬」。
-
湘西飛出「紅鳳凰」,硃砂變成紅色工藝品走出大山
在剛剛舉行的第四屆湖南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滕飛一舉奪得省一等獎,並將走上全國的舞臺。 將走上「網際網路+」全國舞臺今年6月,湖南工藝美院,「建行杯」第四屆湖南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小組賽拉開帷幕。 該校畢業生滕飛帶著他的硃砂「紅鳳凰」系列來到了這一大學生創新創業領域的「奧林匹克」競技場。
-
回鄉投資置業人士達445人 「鳳還巢」計劃助推樅陽鄉村振興
他告訴記者,在回鄉創辦藍莓基地前,他在南京從事服裝貿易多年,期間在和江蘇金智集團的交往中,萌生了回家鄉創業的想法,與江蘇金智集團合作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藍莓種植加工於一體的綜合性種植基地,基地規劃面積3000畝,目前種植面積超1500畝,引進國外優質藍莓品種培育,截至目前項目總投資近5000萬元。
-
敘永梘槽:省文旅廳+梘槽苗族鄉「大手牽小手」共築苗鄉夢
「大手牽小手」產業助推手,群眾快步走,產品衍生從無到有,山窩窩裡孵出金蛋蛋。據了解,省文旅廳一直積極投身扶貧浪潮,不僅成功探索出一條「公共文化服務+扶貧」的致富道路,還大力弘揚傳承了中國「非遺」文化和技藝,自脫貧攻堅以來省文旅廳持續優化文化服務供給內容,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挖掘地方公共文化經濟效益、附加值,不僅有力促進了地方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經濟良性循環,還帶動了貧困戶增收致富,甚至推動了「非遺」文化走出去;群英村扎染蠟染苗繡工坊、九龍村川南民族工藝館就是省文旅廳
-
木葉盞裝滿「非遺傳承扶貧夢」
天津靜象空間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于慧慧坦言,如何讓年輕人走近非遺、讓非遺走進年輕人的生活,是她和屠金歌開始非遺創業時想要解決的問題。 立意雖好,可從哪兒著手呢?正當屠金歌和于慧慧苦苦思索之時,一片「葉子」飄入了她們的視線。
-
人物|大別山最美「牧羊女」
大別山最美「牧羊女」「牧羊女」Famous female03成就榮譽劉錦秀劉錦秀用行動贏得掌聲和榮譽,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傑出青年農民提名獎、第三屆黃岡市十大青年創業標兵稱號先後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青年創業標兵"、"湖北省勞動模範"等殊榮,去年底,又被光榮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2017年9月,獲得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
家居工藝品擺設技巧!告訴你,什麼是一件工藝品,毀了一個家
有人說,一件家居工藝品,就能毀了整個家,是不是有一點小題大做了。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那句俗語「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一旦你家裡面的工藝品擺得不好看,一來是影響整個家的美觀,一來是客人來了之後會很反感。那要怎麼擺放這些家居工藝品呢?還是有很多的擺放技巧大家可以學一下的。
-
省級非遺金絲彩貼的故事:德州一家祖孫四代的傳承與創新
「我從事金絲彩已經25個年頭了,自小受家庭影響,小時候奶奶就經常帶著我拿著她做的貼布花、老虎鞋去集上賣,爺爺是中學語文老師,父親李福生是德州藝術家,家庭氛圍比較濃厚,我也特別喜歡手工藝品。」說到這裡,李愛民的露出自豪的笑容。
-
神奇的大別山赤靈芝
在眾多的神話傳說中,大別山(霍山)赤靈芝的傳說則更為神奇。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南北朝時的陶弘景,在所著的《本草經集注》中將靈芝劃分為「青芝(龍芝)、赤芝(丹芝)、白芝(玉芝)、黃芝(金芝)、黑芝(雲芝)、紫芝(木芝)」六類,並說明其分布區域為「青芝生泰山、赤芝生霍山、黃芝生嵩生、白芝生黃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夏峪」。其中「赤芝生霍山」,即以英山為腹地核心的大別山地區。
-
探索非遺傳承 廣州舉措領先
這是廣州市頒布的第五批市級非遺傳承人,至此,廣州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達到151名。他們涉及了9大門類的30個非遺項目,既有「20後」的前輩,也有「80後」的後生。廣州層次合理而穩態的非遺傳承隊伍逐漸成型。可以說,廣州經過十年探索、建設,在非遺保護的「傳承」這一關鍵問題上,逐漸找到了一條既有自己特色,又有實際效果的路子。
-
「非遺」韓瑞來與金錢石
報 道:張佳頎網絡編輯:郝楓在今年的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山西展團有兩件工藝品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石雕《伉儷情深》是其中之一,由韓瑞來採用山西特有的絳縣金錢石,以非遺技藝傾情打造。
-
...一個回鄉創業青年的「致富夢」——記幸福之路蘇木和日木圖村陳...
這位年輕人並不滿足眼前的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希望借著好政策的東風回鄉創業,立志在家鄉闖出致富新天地。2018年,他回到家鄉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如何在發展畜牧業產業的同時不破壞生態,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經過1年的本地羊養殖,他深深體會到,本地羊雖然有眾多優點,但經濟效益並不理想,遠遠低於預期。於是他將自家羊全部出欄,調整養殖方向,更換養殖品種。
-
成都非遺文化產業園發展中心運營負責人宋佳音:非遺是打造世界級...
成都非遺文化產業園發展中心運營負責人宋佳音說,「非遺文化將是產生世界級中國名牌的核心發展力,發展非遺產業是復興民族企業的重要舉措,從當前到未來發展非遺文化意義重大!」 8月21日,繼此前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啟動全球招商計劃後,為讓外界更多了解成都非遺文化產業園的定位、規劃、招商舉措等信息,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在成都非遺文化產業園專訪了成都非遺文化產業園發展中心運營負責人宋佳音。
-
快手在全球老虎日聯合WWF,用30件非遺虎作品守護野生虎
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快手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發起了野生虎保護公益行動,攜手30位快手非遺手藝人,共同創作了30件非遺虎作品,讓瀕危文化和瀕危動物並肩同行。同時,胡海泉、賈凡、王迅、許君聰、張繼科、周雨彤等六位明星,也作為WWF明星志願者,參與了「愛老虎呦東北話挑戰」,用各式各樣的東北話為野生虎助威。
-
黑山羊成大別山致富「領頭羊」—新聞—科學網
羅田縣畜牧獸醫局局長金曉陽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在羅田縣實現脫貧的24507戶中,目前已有2600戶通過養羊實現脫貧致富,「力爭到2017年,在黃岡市5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率先脫貧摘帽」。 突出特色:聚焦黑山羊產業 在羅田縣,劉錦秀算是一位名人。
-
非遺尋訪2︱剛硬易碎的海派水晶雕刻,如何才能真正傳承
上海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55項、國家級傳承人94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陸續採訪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藝」開始,了解上海的「非遺」。在海派玉雕(水晶雕刻)項目傳承人沈德盛看來,當下的水晶雕刻得「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的是傳統題材的雕刻,另一條則是創新,結合時尚,增加了實用性,「這兩條腿合起來,才是最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