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投資置業人士達445人 「鳳還巢」計劃助推樅陽鄉村振興

2020-12-01 鳳凰安徽站

原標題:「鳳還巢」計劃助推樅陽鄉村振興

時值隆冬季節,鄉村農活進入冬歇期。但在由安徽潤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錢橋藍莓基地,基地總經理柏飛翔還是很忙碌:他一方面要關注天氣變化,強化藍莓的林間管理;另一方面,基地首批培植的藍莓今年即將大規模上市,必須趕在收穫季節到來前建設一座冷藏庫,目前正忙著選址、申報項目、落實項目建設資金。

他告訴記者,在回鄉創辦藍莓基地前,他在南京從事服裝貿易多年,期間在和江蘇金智集團的交往中,萌生了回家鄉創業的想法,與江蘇金智集團合作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藍莓種植加工於一體的綜合性種植基地,基地規劃面積3000畝,目前種植面積超1500畝,引進國外優質藍莓品種培育,截至目前項目總投資近5000萬元。隨著藍莓進入豐產期,基地除了支付村民的土地流轉費用,加上平時管護、採摘用工等,可以為附近眾多村民增加收入。

在這個冬天依然忙碌的還有官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士專等一大批回鄉創業的人。一年來,王士專帶著自己培育的白茶跑遍了全國各大農產品交易會,擴大品牌影響力,茶廠的白茶供不應求。2018年他又擴大了1000多畝白茶種植面積,當前正忙於林間管護。他心中最大的目標就是打造出樅陽白茶的品牌。

多年以來,樅陽縣一直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有近30萬「大軍」離開故土,奔赴全國各地打拼,其中不乏創業成功人士。只要他們中有一部分選擇回鄉創業,就會對樅陽的發展和鄉村振興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樅陽縣由此實施「鳳還巢」計劃,積極招引在外打拼成功人士回歸。

該縣圍繞打造「鄉情引才聚才」品牌,建立健全樅陽籍在外人才庫,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天下樅陽人APP」,方便樅陽籍在外人才與家鄉的聯繫和對家鄉的了解,增進彼此之間互動與交流。藉助「問卷星」平臺開展「天下樅陽人集結號」問卷調查,廣泛徵集在外人才信息。實施「返鄉創業行動計劃」,舉辦人才引進「春風行動」、青年人才創業沙龍、「相約七夕,緣定樅川」等活動。舉辦樅陽十大美景、美食評選活動,每年都舉辦迎新春茶話會、問政懇談會,清明、中秋家鄉行活動等,僅去年縣鄉村三級組織召開新春茶話會、家鄉發展懇談會、鄉村振興大討論等鄉友聚會就有400餘場次,喚起海內外樅陽人的鄉情,進一步增強家鄉觀念。此外,在全縣域形成農家樂、家庭農場、生態種養莊園、農業觀光園、現代農業合作社等創辦熱潮,推動全域旅遊業及民俗經濟蓬勃興起,吸引更多的在外人才回鄉投資創業;注重加強對典型的推介、宣傳、扶持力度,聚力項目、商標、專利申報等。

「鳳還巢」計劃效果逐步顯現。據統計,2018年前10個月,樅陽縣共吸引回歸人士22人次,佔來樅投資創業總人數的半數以上;區劃調整近三年來,累計回鄉投資置業的人士達445人次。(陸克服 楊陽)

(來源:銅陵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永嘉舉辦|鄉村振興|永嘉縣|浙江|...
    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現場。 潘沁文 攝中新網溫州11月20日電(記者 潘沁文)德行高尚、澤被鄉裡,是為鄉賢。11月20日,「賢聚鄉裡·和美滿家」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啟幕,鄉賢齊聚一堂,為美麗鄉村建設獻智獻策。
  • 人勤春來早 鄉村產業旺——榆次區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紀實
    今年,榆次區藉助鄉村振興的政策機遇,將持續推動「南菜北栽、南果北種」,引導農業產業向新、奇、特發展,為榆次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注入新動力。目前,晉中宏藝農林合作社百香果種植已經發展到13個溫室1萬餘株;烏金山鎮後溝村引進藍莓種植面積達350畝;北田楊梁村的火龍果特色種植已延伸到加工環節,開發出酵素等產品。
  • 中共樅陽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
    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領域,在鄉村振興、文旅、康養等領域推出一批示範項目,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六、全面深化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19.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 鹽城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2019年4月,我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決勝2020:衡陽新階聯大走訪感受雙全新村鄉村振興的喜人景象
    近日,衡陽市委統戰部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開展「美麗鄉村·新階視角」社會服務暨新階層代表人士談心活動。活動首站來到了市級「同心美麗鄉村」——衡山縣開雲鎮雙全新村。雙全新村舊貌變新顏的故事,讓新階層人士深有感觸。驕陽似火。藍天下的茶山鬱鬱蔥蔥。多彩的牆繪,筆直的柏油馬路,告訴人們這裡的綠化、硬化、亮化和美化都是按照美麗鄉村的規划進行打造的。「談心談什麼?
  • 市土儲集團:做好「農」字文章 賦能鄉村振興
    在為我市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的同時,市土儲集團積極踐行新時代國企使命擔當,多方推進「聊·勝一籌!」品牌打造,為鄉村振興戰略在聊城落實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品牌運營及市場影響力,該集團負責人表示:「現在聊城農業有產量、有品質,我們要在品牌打造上下更大功夫,舉全集團之力助推『聊·勝一籌!』品牌更上層樓。」  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資金從哪裡來的問題。
  • 山西大寨:大寨精神引領型鄉村振興|華漢文旅鄉村振興案例一
    以北京華漢旅規劃設計研究院和童鄉投資運營體系為核心的北京華漢文旅集團,在 18年時間內,秉承「精準定位·創意落地」的技術理念和「無創新不規劃·無突破不結項」的責任信條,完成了百餘個鄉村建設、鄉村產業、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項目的規劃設計,其中還參與了一部分項目的後續宣傳營銷、運營管理、項目申報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鄉村規劃運營經驗。
  • 江蘇鹽城:「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 激活富民強村的「興奮點」
    2019年4月,鹽城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三水樂平鎮:產業強鎮 唱出鄉村振興「聯字訣」
    核心提示:乘著三水打造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的新機遇,樂平鎮作為三水中部片區的領頭羊,率先探索整片聯動、連片振興的鄉村振興模式,以「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拉開鄉村振興示範區新格局。
  • 【小孟鎮】小孟鎮鄉村振興出新招
    兗州區小孟鎮堅持以黨建為根本,突出「工業立鎮、工業強鎮、強鎮富民」理念,圍繞「選準突破口、明確主路徑」,探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道路。
  • 劉彥隨:鄉村振興「四缺五弱」怎麼破?—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彥隨認為,當前鄉村發展難題可概括為「四缺五弱」,即科學規劃、制度體系、長效機制和創業人才缺乏,以及建設主體、資源支撐、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相對弱勢。還有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基礎不牢固、「鄉村病」日益嚴重等現實問題,也對城鄉融合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 鄄城農商銀行與益客集團「聯姻」助力鄉村振興
    鄄城縣引進益客集團項目,作為該縣鄉村振興重點招商項目,重點打造百億級肉鴨產業集群。上億隻肉鴨出欄量的益客產業園和未來農場生態示範園,受到市、縣級領導的高度關注與支持。鄄城農商銀行利用紮根「三農」、點多面廣的優勢,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爭取政府支持,與益客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出了一條集群式客戶拓展維護的新路子。
  • 培養鄉賢青年力量 助力澄城鄉村振興——澄城縣召開2020高素質農民...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鄉賢"是"作為鄉村傳統文化的守望者、新時代的道德模範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有效改善鄉村治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組織引導青年發揮青春激情,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澄城縣農廣校於昨天邀請縣農業農村局領導成員以集中研討、深入座談的形式召開以"植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新生代座談會。
  • 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格局。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數位化能給鄉村振興幫上什麼忙?聽聽 7 位專家怎麼說
    為了在新發展格局下準確把握農業農村改革規劃形勢和重點,探索數位化賦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網際網路經濟學研究聯盟、騰訊研究院、CSIG公共戰略研究中心近期聯合舉辦了「數位化助推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
  • 人行臨汾市中支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王海平的經歷正是近年來人行臨汾市中支大力優化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16年以來,該行大力改善農村支付環境,以「支付」推動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務偏遠山區的最後一公裡。
  • 鄉村振興激活中原沃土 農業發展更有競爭力
    鄉村振興激活中原沃土 農業發展更有競爭力 原標題:   初夏時節,穿行在中原大地鄉間,四下裡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應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的時代大背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正邁出堅實的步伐。
  • 慈利縣: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慈利縣作為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經過近7年的精準扶貧,截至2019年底,全縣已累計脫貧134個貧困村23182戶83334人,未脫貧的882戶1910人有望在2020年底前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6%降至2019年的0.31%,省人民政府於2019年4月16日批覆同意慈利整縣脫貧摘帽。
  • 步履不停|鄉村振興指導員-「忙人」陳大姐
    來源:《鄉村振興進行時》欄目 播出時間:每晚18:30 2019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勉勵寧德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臨海老太12歲離家去上海 一甲子後回鄉振興鄉村教育
    何鳳仙年少離家,在外退休後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隻身回到家鄉,修繕四合院,自費開辦書院,延續鄉村文脈。何鳳仙(二排老者)和村民在書院合影老屋記憶1943年,何鳳仙出生在這座四合院裡。12歲之前,她在這裡成長,老宅裡的一梁一柱、一草一木都有她兒時的回憶。「夏天在鋪滿涼蓆的『道地』裡乘涼看流星,冬天看白皚皚的屋頂,看從屋簷上掛下來的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