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2019年4月,我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走出「羊質虎皮」困境破解強村難題

過去,東臺市弶港鎮尖南村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是特色高效農業種植重點村,但集體經濟卻一直徘徊不前。

弶港鎮原副鎮長史桂群,熟悉村情、了解民情,聽說市裡要選派「第一書記」到尖南村掛職,閒不住的老史第一時間報了名。到村工作第一天,史桂群就挨門逐戶展開調研走訪,與黨員群眾在板凳上、田間地頭談家長裡短,查找全村發展「癥結」,交流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廣大村民對鄉村振興的無限憧憬。

在史桂群的指導下,尖南村成立專業合作社,經營萵苣等農產品的加工、貯藏、銷售,實現了群眾、集體雙增收。針對幹群反映比較集中的農產品收購點生活垃圾亂拋亂倒的難題,史桂群與村「兩委」一班人剖析根源,先後完成6個農產品收購點的環境集中整治,並建立了長效管護機制。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幹部。趙桂元擔任大豐區南陽鎮吉興村「第一書記」以來,每次談到收益問題都如數家珍:「原來農戶的蒜頭一斤只能賣到1.5元,現在通過分揀包裝,打上標籤,剔除運費和包裝的成本,每斤能賣到4元以上。」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趙桂元幫助村集體增加經營性年收入20餘萬元,幫助村民年銷售蒜頭、蒜瓣3500多公斤,既發揮了吉興大蒜獨特優勢,也解決了蒜農收益不穩定等問題。

做好「徙木立信」文章破解發展難題

「大夥最盼望的是什麼?就是甩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組織上派我來當這個第一書記,說白了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同心協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我們的『錢袋子』鼓起來。」在第一次與幹部群眾見面會上,阜寧縣陳良鎮丹平村「第一書記」王志清作了表態發言,這是任職承諾,更是工作動力。

從陳良鎮人大副主席崗位上退下來的王志清到村裡後,從幫助村裡解決一樁樁小事做起,漸漸在村民中留下好印象、好口碑。所謂貧有百樣、困有千種。他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行「村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四位一體」新模式,量身定製脫貧計劃,一戶一策、精準發力,群眾不脫困,幫扶不鬆手。截至目前,全村建檔立卡的127戶254人全部實現脫貧。

脫貧不是終點,小康才是目標。在此基礎上,王志清帶頭興辦惠農項目,利用人脈資源廣泛爭取資金,與他人合作,投資65萬元建設了43畝苗木基地,為村裡帶來30萬元的純收益;創辦文化用品項目,吸納本村村民52人,為群眾年增收100多萬元,村集體年增收15萬元,村民日子越過越「牛氣」。

在破解發展難題上,響水縣黃圩鎮黃北村村民對「第一書記」的作用也深有體會。臨近退休的縣檢察院幹部程國偉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後,通過積極向上匯報爭取,實施了黃北中心路「亮化工程」,擴寬村內道路約2.8公裡,維修農橋3座,修建防滲渠1800米,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和農業生產。

謹防「木桶效應」理論破解善治難題

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射陽縣海河鎮華北村就是一個鄉村善治的典型。

華北村曾經是軟弱渙散村,信訪矛盾多,集體收入少。在「第一書記」戴啟榮的帶領下,村「兩委」班子成員主動到網格中走訪調研,了解群眾意願,聽取百姓呼聲,化解信訪矛盾。半個月的時間,他走遍了全村所有村民小組,白天入戶走訪,晚上匯總整理,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記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家每戶的情況。

通過聽民聲、察民情、問民意,認真梳理群眾反映集中的信訪問題,一個個現實難題,一個個心裡「疙瘩」,在戴啟榮書記和村幹部的努力下得到了化解,全村上下出現了安定團結、創業發展的新局面。2019年,村「兩委」班子共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60餘件,聽取村民意見建議50餘條,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從曾經的「信訪大村」一路蛻變為縣委政法委表彰的「無訪無訴村」。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也是人民群眾的期望。建湖縣岡西鎮徐王村「第一書記」姚萬春帶領村「兩委」成員積極投身村莊「改頭換面」,大力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五大工程」。如今,村裡的新型農村社區三面環水、環境宜人,空間擺布錯落有致、路網通達,一個有內涵又有顏值的新村已然呈現。

一年多來,45名「第一書記」累計走訪24700多戶,聽取村民意見建議近1300條,化解信訪矛盾130多個,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1100多件,實施產業項目60多個,幫助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600餘萬元。「第一書記」的選派,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份可行答案,讓鄉村振興的「鹽城版」煥發出時代的錦繡芳華。呂宏生 王磊

相關焦點

  • 江蘇鹽城:「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 激活富民強村的「興奮點」
    2019年4月,鹽城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原標題:助力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一條條水泥道路四通八達,直通農戶庭院;一幢幢民居掩映在綠叢中,院落整潔有序;文化廣場上,老人小孩怡然自樂;黨群服務中心內寬敞整潔
  • 人行臨汾市中支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王海平的經歷正是近年來人行臨汾市中支大力優化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16年以來,該行大力改善農村支付環境,以「支付」推動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務偏遠山區的最後一公裡。
  • 「1+1」主題黨日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大家聽廣播看新聞,老聽裡面提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到底是什麼?咋個振興法?」李登軍操著一口家鄉話,手拿幾頁厚的講稿,他為了這堂課做足了準備。「時代不一樣了,小時候在公社幹活,將廁所內的廢物挑到田地裡做肥料,弄得村裡臭烘烘的,還能算工分;可現在呢,我們實施了改廁工程,美化淨化村莊環境,這是保護生態的典型做法。」
  • 鄄城農商銀行與益客集團「聯姻」助力鄉村振興
    鄄城縣引進益客集團項目,作為該縣鄉村振興重點招商項目,重點打造百億級肉鴨產業集群。上億隻肉鴨出欄量的益客產業園和未來農場生態示範園,受到市、縣級領導的高度關注與支持。鄄城農商銀行利用紮根「三農」、點多面廣的優勢,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爭取政府支持,與益客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出了一條集群式客戶拓展維護的新路子。
  • 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永嘉舉辦|鄉村振興|永嘉縣|浙江|...
    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現場。 潘沁文 攝中新網溫州11月20日電(記者 潘沁文)德行高尚、澤被鄉裡,是為鄉賢。11月20日,「賢聚鄉裡·和美滿家」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啟幕,鄉賢齊聚一堂,為美麗鄉村建設獻智獻策。
  • 步履不停|鄉村振興指導員-「忙人」陳大姐
    來源:《鄉村振興進行時》欄目 播出時間:每晚18:30 2019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勉勵寧德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警徽閃耀幫扶村——沂南縣公安局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紀實
    2018年2月,沂南縣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該村幫扶工作,抽調精幹力量組建第一書記工作組到橋頭車疃村,團結帶領廣大村民聚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緊緊依靠黨組織,創造性開展工作,積極爭取資金、政策支持,著力改善村容村貌、發展優勢產業、提升精神文明,將一個基礎薄弱村建設成村富民強、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譜寫了一曲警民攜手奔小康的奮鬥之歌。
  •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陶展 王菲 文 / 攝)"『十三五』是鹽城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幹部群眾,堅持『聽中央號令、抓主要矛盾、下明確指示、靠人民群眾』,堅定實施『三市』戰略,積極踐行『兩海兩綠』發展路徑,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人民滿意的答卷。" 1 月 12 日上午,政協鹽城市八屆五次會議開幕,市委書記戴源發表講話。
  • 白馬鄉加快美麗小城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美麗小城鎮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白馬鄉按照全縣鄉村振興戰略、「一帶兩廊」規劃以及重點工作責任清單,立足全鄉發展實際,搶抓機遇,全力以赴謀項目、爭資金、抓建設、促發展,不斷加快美麗小城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 產業織錦繡 沃野土生金——嘉峪關新城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織錦繡 沃野土生金——新城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一直以來,該村將產業興旺作為振興鄉村的「牛鼻子」,打造特色產業矩陣,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依靠科技興農,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興旺、農民日子紅火」的幸福路徑。  戈壁荒灘變身「聚寶盆」  「一個棚有600棵秧苗,一個秧上一個西瓜,一茬西瓜能收入3000元。一年能種兩茬瓜。」
  • 【國家扶貧日】丨第一書記與山棗潭村的故事
    01 第一書記助力山村打牢發展基礎 打牢硬體基礎,保障村民出行便利 山棗潭村地處中和鎮邊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大多靠土路出行,且多為斷頭路;村裡無集體企業,無穩定經濟來源,所有建設項目依靠上級撥款。
  • 看菏澤特色農業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吳店鎮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以玫瑰花種植及深加工為特色的生態休閒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牡丹區吳店鎮群眾吳壯壯承包了多個扶貧大棚,進行大棚玫瑰鮮切花的種植銷售。他成立了牡丹區藝茂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帶動玫瑰產業發展,有效增加群眾收入。」吳壯壯說,種植一畝玫瑰的純收益在4萬元左右。
  • 一場重塑工農城鄉關係的大轉變,看青島如何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2019年初,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提出,發起鄉村振興攻勢,用攻堅戰的方式把鄉村「五大振興」工作有機地統起來,避免各自為政、零敲碎打。鄉村振興攻勢要攻哪些「山頭」,「行軍路線」怎麼走?青島制定出臺了《鄉村振興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謀劃打贏產業轉型升級、基層黨組織建設、生態宜居、人才集聚、文化興盛和改革創新6場攻堅戰。
  • 鹽城地理標誌產業年銷售突破230億元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劉永前在會上交流了鹽城地理標誌工作經驗,長三角部分城市知識產權局、省內各設區市知識產權局業務處室負責人參加活動。我市是農業大市,地理標誌特色資源優勢突出。全市擁有地理標誌商標和產品61件,居全省第2位。
  • 培養鄉賢青年力量 助力澄城鄉村振興——澄城縣召開2020高素質農民...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鄉賢"是"作為鄉村傳統文化的守望者、新時代的道德模範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有效改善鄉村治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組織引導青年發揮青春激情,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澄城縣農廣校於昨天邀請縣農業農村局領導成員以集中研討、深入座談的形式召開以"植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新生代座談會。
  • 河北農信社「三個助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河北農信社立足「三農」發展需要,積極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為農業增值、增效,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截至6月末,全省農信社累計對3.34萬戶(家)現代產業園區、休閒產業和鄉村旅遊等農村產業發放貸款141.31億元。
  • 五問上海鄉村振興:超級大都市的鄉村走向何方?
    這便是上海大都市與其鄉村的「緣分」溯源,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上海鄉村的尷尬之處:上海城市經濟發達、產業興旺,「虹吸效應」易將周邊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掏空;由此,上海鄉村振興的方向究竟應是鄉村價值再造,還是成為上海的後花園?數據顯示,當前,上海有1500餘個自然村,郊區鄉村面積佔上海陸域總面積約85%。
  • 本溪:財神廟村禮聘賢達 助力鄉村振興
    本溪:財神廟村禮聘賢達 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王冰凌 2018-03-07 13:24   來源:本溪日報
  • 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
    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三農」工作開創新局面,奮力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