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閃耀幫扶村——沂南縣公安局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紀實

2021-01-09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城東25公裡的橋頭車疃村是省定貧困村,2016年脫貧摘帽,但由於基礎差,底子薄,依然迫切需要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2018年2月,沂南縣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該村幫扶工作,抽調精幹力量組建第一書記工作組到橋頭車疃村,團結帶領廣大村民聚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緊緊依靠黨組織,創造性開展工作,積極爭取資金、政策支持,著力改善村容村貌、發展優勢產業、提升精神文明,將一個基礎薄弱村建設成村富民強、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譜寫了一曲警民攜手奔小康的奮鬥之歌。


  民警變身致富「領路人」


  壯大多元產業拓寬富民強村之路


  嚴冬時節,橋頭車疃村蔬果大棚內的草莓長勢正旺,再有一個月,香甜的草莓將集中高價上市。「今年草莓品相好,收成也不錯,按往年行情,一個棚少說收入五六萬。」大棚承包人劉長青信心滿滿地說。


  兩年前,劉長青來到橋頭車疃村承包16個果蔬大棚和4個溫室現代生態大棚,種植的有機草莓、西紅柿、黃瓜等供不應求。記者採訪了解到,該種植基地每年向村裡交納承包費,增加村集體收入,還吸納幾十名村民在基地內就業,每人每天工資達一百多元,直接增加農民收入。除此以外,基地還拿出全年收入的6%作為分紅收益,全部用於幫扶村裡的貧困群眾。


  產業是脫貧之本,富民之基。發展扶貧產業,找準路子是關鍵。沂南縣公安局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組立足村情實際,發揮村落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探索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致富的動力,積極拓寬村民致富之路。


  視線轉移到村內精準扶貧就業點——凱宇玩具廠,刀剪在工人手中飛舞,縫紉機在工人腳下旋轉,這裡又是靜謐寒冬裡另一番忙碌景象。車間工人全部來自本村或周邊村莊的家庭婦女。「吸納65名勞動婦女就業,讓她們在家門口拿上工資,不耽誤照顧家庭和孩子。加工點的訂單源源不斷,富了村集體,也鼓了農民腰包。」沂南縣公安局縣派第一書記王志軍面對記者顯得很激動。


  別看現在村裡的產業紅紅火火,可就在幾年前,橋頭車疃村缺乏產業支撐,村民除了外出打打工,只能靠種幾畝薄地維持生計,村集體沒有收入來源,集體經濟多年來處於一窮二白。「根據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新農村建設就是要立足實際,宜農則農,宜工則工。我們調查分析本村村情,通過發展壯大多元產業,讓不同的村民群體找到適合自己的增收渠道。如今該村有勞動能力的宜種植則種植,宜加工則加工,宜外出打工則繼續外出。實在沒有勞動能力的,我們加大幫扶力度,『輸血』『造血』雙向發力,絕不讓一位村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掉隊。」沂南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高興先向記者介紹。


  作為省定貧困村,橋頭車疃村雖然2016年就已摘帽,但村莊整體情況依然比較薄弱,有27戶脫貧戶依然享受扶貧政策。沂南縣公安局局長高興先時刻牽掛著該村的扶貧工作,多次進村實地調研、聽取匯報,召開現場辦公會,檢查督導項目落實情況,紮實推動脫貧工作穩步前進。


  從公安戰線奔赴農村一線,三年來,沂南縣公安局第一書記工作組紮根鄉村,揮灑汗水,把初心築夢于田野,將使命鐫刻於鄉間,他們的故事是脫貧攻堅、圓夢小康偉大實踐的生動註腳。


  實幹篤行同築「警民路」


  警民心手相牽共建美麗鄉村


  村西,300畝土地是橋頭車疃村的糧倉,然而,承載糧食生產的兩條土路不但難走,還是斷頭路,每到春種秋收,農機進不去出不來,村民苦不堪言。第一書記工作組了解到情況後,決心打通斷頭路,為村民開闢一條致富路。第一書記王志軍和第一副書記杜紀坤想方設法協調財政局扶貧資金50萬元,通過縣自然資源局招標硬化路面3公裡,接通了兩條「斷頭路」。


  看著剛剛硬化完成的水泥路筆直地通往遠處的大道,王志軍高興地說:「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才對得起第一書記的稱號。」雖然還沒來得及豎起指示標牌,王志軍卻早就給這條路起好了名字。「就叫『警民路』,象徵咱們警民一家親,共創新未來。」


  面對舊村舊貌,三年來,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組多方籌措資金,下大力氣加強村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經過一番努力,如今的橋頭車疃村舊貌換新顏,美麗鄉村彰顯新景象。


  駐村不久,第一書記工作組即協調資金10萬元,對狹小破舊的村委會議室進行改造擴建。2020年,工作組又爭取資金5萬元對村委全面裝修。如今,黨群工作室、圖書室、辦事大廳一應俱全、窗明几淨,極大方便了村兩委辦公和村民辦事需要。


  2020年春,投入資金9.8萬元,在村裡主幹道——順城路兩側栽植石楠、女貞等綠化苗木,使得道路兩側四季常青、風景如畫。同年冬天,投入資金5萬元,在村內架設太陽能路燈60盞,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數。


  為了給村民創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2019年春,第一書記工作組投入資金5萬元,增設攝像頭,全面提升村內監控系統,做到不留死角、全面覆蓋。橋頭車疃村黨支部書記劉世凱向記者說,「以前小偷小盜偶有發生,自從監控設施全覆蓋以來,2020年實現全年全村零發案,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了極大提升。」


  村莊美了,生活也要更美。第一書記工作組以開展村莊美和庭院美「雙美村莊」創建活動為抓手,積極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廣泛開展「家風家訓」和「好媳婦」「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在全鎮率先推出「家風家訓」掛牌活動,倡導移風易俗,引導群眾自覺踐行文明新風。


  同心共架警民「連心橋」


  讓警徽根植於幫扶村村民心中


  從公安民警到駐村書記,變化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初心。沂南縣公安局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組駐村以來,發揚人民警察務實拼搏的作風,紮根農村,與村民同吃同住,用真情在警民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縣公安局民警對口幫扶村內29戶享受脫貧政策戶,女民警張忠娟主動挑起幫扶3戶的重任。除了常規幫扶外,張忠娟一有空閒就往村裡跑,米麵油、肉奶蛋……回回都不空手,而且是自掏腰包。有一回,為了給幫扶戶送輪椅,她不顧工作了一天的疲憊,開車帶上女兒,晚上9點多趕到幫扶戶家裡……三年來,她不改初心,用一腔真情感動了父老鄉親,村裡大娘總是把她當作自己的「親閨女」,每次總是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總有說不完的話。


  沂南縣公安局不但幫扶村裡的發展,同時還注重與群眾心連心,對群眾的事用心辦、用情辦、用力辦,源源不斷帶來溫暖和感動,讓黨的好政策時時處處惠及最廣大人民,讓黨旗在幫扶一線高高飄揚。


  逢年過節,高興先局長都會帶領局裡部分黨員幹部到村裡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群眾,給他們送去慰問品和節日祝福。為了更好地貫徹群眾路線,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第一書記工作組積極開展迎「七·一」黨課教育活動,增強全體黨員的黨性修養。聯合市縣保險業協會開展送溫暖活動,為100餘人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聯合沂南縣人民醫院醫療專家開展免費義診活動,為400多名村民提供免費診療並為65歲以上老人免費配老花鏡。


  心與百姓同憂喜,人間最美是真情。點滴小事彰顯人間大愛,沂南縣公安局與村民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如涓涓細流,無聲匯入這個時代的偉大洪流中,生生不息。


  三載幫扶眼看接近尾聲,與三年前剛剛踏上這片貧瘠的土地,心中升騰起的些許失望相比,王志軍心中儘是留戀與不舍。三年,他把汗水灑在這片土地上,也收穫了來自村民最質樸的真情。當接到繼續幫扶的命令時,王志軍不禁一陣感動。


  習總書記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十三五」圓滿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已經開啟,在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進程中,幫扶政策不能撤。總書記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素質和戰鬥力。


  如今,王志軍在內的「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組已經籌備完畢,他和其他4位同志將共同幫扶橋頭車疃村等周邊7個村的基層黨建工作,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我們來自於人民,更要服務於人民,要把警民一家親的美德傳承好,讓警徽根植於村民心中,讓黨旗飄揚在廣袤的農村大地,這也是我們公安民警的責任和使命,」 沂南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高興先如是說。(臨報融媒記者 徐以剛 崔洪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精準制定幫扶措施,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用心用情鋪就百姓脫貧路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如果沒有李書記的幫助,我們家肯定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12月23日,萬寧市北大鎮中興村60多歲的貧困村民蘇振芳充滿感激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多虧李書記給我講扶貧政策,幫我填寫各項材料交給相關部門。現在我們一家已經住進了危房改造後的新房,患病的妻兒享受到醫療幫扶,日子越過越好。」  蘇振芳口中所說的「李書記」,就是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派駐到中興村委會的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
  • 鹽城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2019年4月,我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國家扶貧日】丨第一書記與山棗潭村的故事
    ,村支兩委的同志全是新同志,工作經驗不豐富,凝聚力、戰鬥力不是很強,劉茂文書記積極想辦法,著力在提高村黨支部能力素質上下功夫。 2018年,市檢察院何斌同志接過駐村第一書記的重擔。
  • 「第一書記」司福智:帶著妻子駐村,讓貧困村摘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杜文育 李思遠 通訊員 王爍三年前,「第一書記」來到貧困村,與貧困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三年後,「第一書記」任期滿,但一心為民的他毅然選擇留任,並表示鄉親們啥時候過上小康生活啥時候撤離。這一留任,便又開始了三年的駐村生活……2015年8月,司福智到許昌市襄城縣範湖鄉凹郭村擔任「第一書記」。
  • 溜菇山下的美麗彝村 第一書記高朝武的扶貧五字經
    「走」進群眾心坎時間回溯到2015年7月,時年35歲的中國電信鹽源分公司河樹支局長高朝武毛遂自薦開展駐村幫扶,理由是自己是黨員,當過兵,懂彝語,熟悉農村生活,能勝任這個工作。經過支部黨員大會討論同意後,躊躇滿志的他走馬上任大灣子村第一書記,準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 全國共有19.5萬駐村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
    2015年4月,中組部、中農辦、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全國層面部署推動選派第一書記工作。2017年4月,中組部召開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強調要進一步把第一書記這支隊伍選派好、管理好、使用好。一大批優秀幹部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懷著激情、帶著責任,奔赴脫貧攻堅戰場奮發作為。  供需如何對接?
  • 警徽閃耀護天平——司法警察,警察節快樂!
    警徽閃耀護天平——司法警察,警察節快樂!誓將訓詞精神真正融入血脈、植入靈魂、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勇當「天平衛士」。抗疫「主門將」,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線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他們堅守崗位,克服困難做到惡劣環境打不倒,未知風險嚇不退用實際行動捍衛人民群眾和機關幹警安全
  • 禹城市住建局派駐王子付社區「第一書記」劉雯雯——精準幫扶 提升...
    禹城市住建局派駐王子付社區「第一書記」劉雯雯——精準幫扶 提升村民幸福感這樣的成效,離不開禹城市住建局紮實開展的精準幫扶工作。  2020年,禹城市住建局選派該局村鎮科副科長劉雯雯幫扶王子付社區脫貧攻堅。她牢固樹立創先爭優意識,撲下身子,真抓實幹,努力打造「第一書記」品牌,碩果豐富。  劉雯雯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藉助黨建活動載體,凝聚發展合力。堅持從嚴要求,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
  • 「我的扶貧故事」第一書記的「扶貧經」丨貞豐縣魯貢鎮麼扒村駐村...
    自2015年受組織委派擔任貞豐縣魯貢鎮麼扒村第一書記以來,我充分發揮勤懇細緻、求真務實工作作風,以一名共產黨員的真切情懷和為民服務本色,情系貧困群眾,用實際行動念了一句又一句駐村幫扶工作「真經」。2019年,麼扒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時功強(右一)入戶走訪農戶要想精準幫扶,必須先了解基本情況。
  • 閃耀在高原貧困村中的稅徽——記民和縣大庫土村「第一書記」施晶智
    2015年8月,為響應國家號召,國家稅務總局挑選精兵強將,選派全國稅務系統第三批領軍人才、副處長施晶智,來到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庫土村任村「第一書記」。  民和縣屬於青海農業區,大庫土村是該縣為數不多的位於山頂上的村落,由於常年乾旱少雨,植被稀少生態脆弱,靠天吃飯,有耕地近1500畝,每年種植一季玉米或洋芋維持生計。
  • 【警徽閃耀】還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警徽閃耀】還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嗎?無論白天與黑夜泰安高速交警始終在路上嚴查嚴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全力維護道路安全秩序暖心警事 1月15日上午,岱寧大隊民警王恆和輔警辛宇開展路面巡邏工作
  • 安星:網紅村的貼心女書記
    安星:網紅村的貼心女書記 2021-01-12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萬寧「第一書記」實幹挖窮根
    資料圖片   從2015年7月開始,海南萬寧市陸續選派97位「第一書記」進駐萬寧34個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發揮黨建優勢,增強內生動力。   光纖拉進村,建起農產品電商平臺;無人機飛上天,幫助產業規劃布局;合作社建起來,特色黑山羊供不應求……兩年多來,萬寧實現5236戶21510人脫貧,10個貧困村整體出列,「第一書記」們交出了漂亮的扶貧成績單。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是關鍵。』這兩橫一豎就是『幹』。」萬寧市委書記張美文說。
  • ...出了3個大學生丨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朝陽村駐村第一書記汪吉順
    「汪書記,你來啦,良雪、良傑、良倩國慶放假回來一直問你回家沒,想約你到家裡吃個飯,他們一直念叨著要當面謝謝你。」
  • 為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 貧困戶一桌飯搬出30道菜
    新華網李徵崢 攝近日在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殷棚村採訪時,新華網採訪團隊了解到,為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如今已是脫貧戶的一位村民曾一桌飯搬出30道菜,在當地傳為佳話。故事雖然發生在幾年前,如今聽起來仍然令人震撼,也很溫馨。殷棚村地處低崗丘陵地帶,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是安陸市重點貧困村。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185戶688人,其中貧困戶30戶74人。
  •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楊亞波:用實際行動書寫幫扶答卷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鄭朝靜  從西裝革履的金融白領,到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這樣的工作角色轉變,楊亞波只用了不到一周時間。  2018年3月,31歲的楊亞波從國家開發銀行甘肅分行被派到華池縣五蛟鎮杜右手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領導問我願不願意去駐村幫扶,我覺得這是件好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 內投集團市水務公司黨建工作紀實
    黃琴的另一個身份是大橋村第一書記,自2018年駐村後,她已經和村民十分熟絡,大家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她。該村已於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村民們的變化讓黃琴切實感受到了第一書記的責任,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的擔當。「黨員不只是一個身份,更是一種向上的力量!」黃琴這樣說道。
  • ...需用真情駐丨威寧自治縣東風鎮末倮村第一書記馬祥龍
    我叫馬祥龍,是威寧自治縣第三中學的一名老師,2017年9月,組織選派我到東風鎮末倮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我來自大山,生長在農村,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於我而言,駐村就像回到家一樣,鄉親們就像我的家人。到崗後,我帶領駐村工作組,積極參與村裡各項事務,走訪貧困群眾,竭盡全力為群眾解決他們的煩心事,想方設法為群眾謀發展。看著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我覺得一切辛苦和努力都值得。有一次去走訪貧困戶簡珠珠老人家,看見70多歲並且完全駝背的簡珠珠正在收拾雜物,我急忙幫助她收拾,清掃屋子。
  • 微笑的力量——記萬載縣嶺東鄉田心村駐村第一書記彭佑興(圖)
    中國聯通宜春分公司下派萬載縣嶺東鄉田心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彭佑興,對同志對朋友對群眾總是一副憨樣,笑臉呵呵。而正是他的這副憨樣和微笑,讓他在擔任第一書記期間,用真誠消除積怨打動人心,憑毅力迎接挑戰破解難題,贏得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 2021京考申論模擬題:作為第一書記如何做好鄉村工作
    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衝鋒在前。三年前,時任T縣文聯辦公室主任的蔣同學被派往大崗李鄉北崗村任第一書記。她主動融入村莊,用腳步丈量民意,一個斜挎包、一個水杯、一本工作筆記是她的「標配」,兩年半時間她走遍了全村四百多戶人家,摸清實情謀發展,以真情幫扶濟困,精準施策促脫貧,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最美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