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用真情駐丨威寧自治縣東風鎮末倮村第一書記馬祥龍

2021-01-19 天眼新聞

我叫馬祥龍,是威寧自治縣第三中學的一名老師,2017年9月,組織選派我到東風鎮末倮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來自大山,生長在農村,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於我而言,駐村就像回到家一樣,鄉親們就像我的家人。

到崗後,我帶領駐村工作組,積極參與村裡各項事務,走訪貧困群眾,竭盡全力為群眾解決他們的煩心事,想方設法為群眾謀發展。看著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好,我覺得一切辛苦和努力都值得。

有一次去走訪貧困戶簡珠珠老人家,看見70多歲並且完全駝背的簡珠珠正在收拾雜物,我急忙幫助她收拾,清掃屋子。

去年冬季,我看著老人的床上用品較單薄,便拿出工資中的360元購買被子給這位老人送去;村裡的貧困戶吳永忠戶,危改後,家裡缺少生活物資,我墊資3000元幫助補齊短板;而貧困戶孔銀子家沒有電錶,我帶他到供電所申請,並聯繫工作人員到他家安裝……

身為教師的我,在駐村幫扶工作中也不忘時刻關注村裡的學生,支持本村教育發展。2018年9月我向威寧青年商會爭取到衣服400件、褲子200條、文具包70個、洗漱包50個及連衣裙100件發放給末倮小學學生,2020年5月,又向原單位申請捐贈課桌100套給末倮小學。

為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眾居住環境,我從單位申請資金,為本村修建9個垃圾池,涉及8個村民小組。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作為一線幹部,就應該有吃苦耐勞的品格,無論颳風下雨、長途跋涉也要去,用真情真心感化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在家過年的我接到通知,返回村裡參與防控工作,我毅然離開了家,奔赴一線,夜以繼日,走村串戶,摸排重點疫區的返鄉人員,連戰27天才回家,無法照顧妻子和剛出生兩個多月的孩子。雖然愧對家人,但我深知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有絲毫懈怠,只有守住大家,我的小家才會好。

漫漫扶貧路,需用真情駐。時光如梭,轉眼我駐村已有三年了,這三年經歷的酸甜苦辣,讓我深切體會到基層工作的不易,但能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我就有一種成就感,渾身都是幹勁,這些經歷將是我人生的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

【人物小傳】

馬祥龍,威寧自治縣第三中學教師,2017年9月,組織選派到東風鎮末倮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

威寧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曉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陽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一年金星人 一世金星情丨威寧自治縣大街鄉金星村...
    我是威寧自治縣烏撒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管伍星,於2019年8月被組織派駐大街鄉金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8月1日,在去大街鄉金星村的路上,我忐忑不安,我一遍遍問自己,我真的能幫助金星村村民脫貧致富嗎?
  • 打贏脫貧攻堅戰(834期)丨駐村第一書記符以福:用赤誠之心鋪築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834期)丨駐村第一書記符以福:用赤誠之心鋪築脫貧致富路 2020-12-25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故事」群眾依然記得我這個「熊書記」丨關嶺自治縣永寧鎮五指山...
    我是熊嶺,關嶺自治縣檢察院工作員,2014年8月到永寧鎮五指山村駐村,群眾都親切地叫我「修路熊書記」。五指山村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有298戶1233人,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一直以來,五指山村群眾觀念較為落後,受教育程度低。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依然記得我這個「熊書記」丨關嶺自治縣永寧...
    我是熊嶺,關嶺自治縣檢察院工作員,2014年8月到永寧鎮五指山村駐村,群眾都親切地叫我「修路熊書記」。五指山村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有298戶1233人,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一直以來,五指山村群眾觀念較為落後,受教育程度低。
  • 【國家扶貧日】丨第一書記與山棗潭村的故事
    2016年市檢察院派駐劉茂文同志作為第一任山棗潭村駐村第一書記。為改善村民出行便利,劉茂文書記協調完成15.1 公裡72500平方米的村級道路拓寬硬化,四座危橋的維修,對草坪河堪進行維修加固,新建水渠2800米、水壩1處,上百盞路燈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該村的交通狀況,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映到了每個村民的心窩裡,切實保障村民出行安全便利,也極大增強了村民的脫貧信心。
  • 泥土見證真情 ——記小沔鎮金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書記鄭永
    同時,他又是合川區小沔鎮金土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駐村一年多,鄭永變成了「農村人」,皮膚黑了,穿著越來越隨意了,鞋子上經常掛著厚厚的一層泥土,甚至連說話的嗓門都變大了,這些變化讓他覺得挺踏實。因為,這些變化不僅拉近了他和村民的關係,更縮短了村民們脫貧增收的路子。
  • 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萬寧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精準制定幫扶措施,身體抱恙仍惦記扶貧工作  用心用情鋪就百姓脫貧路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如果沒有李書記的幫助,我們家肯定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12月23日,萬寧市北大鎮中興村60多歲的貧困村民蘇振芳充滿感激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多虧李書記給我講扶貧政策,幫我填寫各項材料交給相關部門。現在我們一家已經住進了危房改造後的新房,患病的妻兒享受到醫療幫扶,日子越過越好。」  蘇振芳口中所說的「李書記」,就是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派駐到中興村委會的駐村第一書記李枝慧。
  • 無法言謝的遺憾——駐村第一書記講述37條圍巾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石家莊9月11日電  題:無法言謝的遺憾——駐村第一書記講述37條圍巾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郭雅茹  在脫貧攻堅中,不僅有眾多扶貧一線幹部群眾的努力,還有無數社會愛心人士的付出。河北一位駐村第一書記最近遇到一件感人的事,讓他久久難忘。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叫宋長軍,是國家稅務總局秦皇島市稅務局駐青龍滿族自治縣杉樹嶺村的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近三年來經歷了許多人和事,但今年遇到的一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  2020年元旦剛過,秦皇島市一位自稱姓高的女士打來電話,說她在新聞中看到杉樹嶺村小女孩王婷的情況,並留下了深刻印象。
  • 「第一書記」司福智:帶著妻子駐村,讓貧困村摘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杜文育 李思遠 通訊員 王爍三年前,「第一書記」來到貧困村,與貧困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三年後,「第一書記」任期滿,但一心為民的他毅然選擇留任,並表示鄉親們啥時候過上小康生活啥時候撤離。這一留任,便又開始了三年的駐村生活……2015年8月,司福智到許昌市襄城縣範湖鄉凹郭村擔任「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劉韜:治癒走出鄂州雷山醫院 期待返回貴州雷山駐村
    (抗擊新冠肺炎)「第一書記」劉韜:治癒走出鄂州雷山醫院 期待返回貴州雷山駐村  中新網湖北鄂州3月10日電 (石小傑)「這次我們是『親上加親』。」站在湖北省鄂州市雷山醫院的病房外,新冠肺炎治癒出院的劉韜激動地對醫護人員說:「希望疫情過後,我能儘快回到貴州雷山,為脫貧攻堅繼續奮鬥。」
  • 「我的扶貧故事」第一書記的「扶貧經」丨貞豐縣魯貢鎮麼扒村駐村...
    自2015年受組織委派擔任貞豐縣魯貢鎮麼扒村第一書記以來,我充分發揮勤懇細緻、求真務實工作作風,以一名共產黨員的真切情懷和為民服務本色,情系貧困群眾,用實際行動念了一句又一句駐村幫扶工作「真經」。2019年,麼扒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時功強(右一)入戶走訪農戶要想精準幫扶,必須先了解基本情況。
  • 警徽閃耀幫扶村——沂南縣公安局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紀實
    面對舊村舊貌,三年來,縣派第一書記工作組多方籌措資金,下大力氣加強村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經過一番努力,如今的橋頭車疃村舊貌換新顏,美麗鄉村彰顯新景象。  駐村不久,第一書記工作組即協調資金10萬元,對狹小破舊的村委會議室進行改造擴建。2020年,工作組又爭取資金5萬元對村委全面裝修。
  • 白沙阜龍鄉第一書記穿針引線 「眾籌」小黑豬成大產業
    白沙黎族自治縣阜龍鄉,通過駐村第一書記「穿針引線」——「眾籌」資源小黑豬成大產業「專業戶+貧困戶」抱團合作,黑豬養殖漸成規模如今是村裡有名的「羊司令」,一年前卻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符有方可謂是可任村的脫貧縮影。駐村「第一書記」王志愷說,這種蛻變源自於「第一書記」派出單位、地方政府、村「兩委」和貧困戶「四個輪子一起轉」的扶貧「大合唱」。
  • 全國共有19.5萬駐村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下延伸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國共有19.5萬名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拼搏與奉獻推動脫貧攻堅,讓一個個派駐村舊貌換新顏,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社會的認可。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我親歷了三合村的變化丨錦屏縣啟蒙鎮三...
    我叫龍安燈,是錦屏縣啟蒙鎮水利站站長,也是啟蒙鎮三合村網格員、駐村第一書記。2014年10月28日,我一生中刻骨銘心的日子,因為那天是我到三合村駐村報到的第一天。通過村裡的見面座談會,我了解到村裡大部分地方都沒有接通網絡信號、進村公路也還有硬化,交通條件較為落後,自來水還沒有全部入戶,村寨戶數不多但自然寨個數多且居住偏遠分散、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尚未解決。要想富先修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年底三合至皎洞通村公路硬化項目全面竣工,群眾期盼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天有不測風雲。
  • ...出了3個大學生丨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朝陽村駐村第一書記汪吉順
    「汪書記,你來啦,良雪、良傑、良倩國慶放假回來一直問你回家沒,想約你到家裡吃個飯,他們一直念叨著要當面謝謝你。」
  • 「我的扶貧故事」三年駐村,村民想留下我當「女婿」丨三都水族自治...
    我叫石昌力,2018年3月,我到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大河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裡大家都很驚訝,村裡來了個這麼年輕的第一書記,大家剛開始很不看好,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這個第一書記很接地氣,沒有「官」架子,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不怕苦不怕累,以村為家,村民大事小事都熱心幫忙解決,深受群眾喜歡。還經常被群眾調侃「結婚了沒有啊?」「有沒有女朋友啊」,甚至有群眾還想給我介紹女朋,讓我當村裡的女婿。
  • 微笑的力量——記萬載縣嶺東鄉田心村駐村第一書記彭佑興(圖)
    中國聯通宜春分公司下派萬載縣嶺東鄉田心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彭佑興,對同志對朋友對群眾總是一副憨樣,笑臉呵呵。而正是他的這副憨樣和微笑,讓他在擔任第一書記期間,用真誠消除積怨打動人心,憑毅力迎接挑戰破解難題,贏得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當客人,只做群眾的知心人丨威寧自治縣小海鎮卯...
    我叫王文明,是威寧自治縣委黨校一級科員,2019年6月被組織選派到小海鎮卯家社區參與幫扶工作。到村後,我迅速進入角色,入戶開展摸底調查,每走訪一戶就詳細記錄每一戶的具體情況,聽取困難群眾的心聲,記錄下他們存在的困難,主動詢問困難群眾家庭成員信息、身體健康狀況、致貧原因、收入情況以及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經過一個月的走訪,我的筆記本就已經寫了厚厚的一沓,我詳實記錄了走訪農戶的情況,掌握了卯家社區10個村民小組的基本情況和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第一手資料。
  • 好好學習丨低調第一書記 「高調」帶富人
    「第一書記要真扶貧,撲下身子在這裡幹」點擊播放 GIF 1.7M為此,他將妻兒從遠在400公裡外的長春接到自己身邊只為全心駐村幫扶而在他的帶領下並未給當地村民帶去好生活耕地面積少、糧食產量低留守老人多基礎設施差、經濟底子薄制約鄉村發展問題層層疊加這裡一度陷入「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窘境2016年3月時任吉林省交通投資集團農業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的王忠良走馬上任到西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