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今年養豬出欄目標基本達成92%以上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大北農:今年養豬出欄目標基本達成92%以上

  大北農(002385)在互動平臺表示,近日有媒體報導公司養豬不及預期等。公司說明如下:公司制定了今年養豬出欄目標,基本達成92%以上。因豬價漸好,公司近期出欄仔豬數量較少。公司實控人減持股份是為了進一步降低股份質押率,目前已經降低到60%多。公司實控人及高管的股份減持資金基本用於償還銀行融資及用於員工持股創業養豬投資,進一步投資農業產業,基本未用於個人消費。

(文章來源:e公司)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大北農:2020年生豬銷量目標達成92% 預計豬行情還會持續
    原標題:大北農:2020年生豬銷量目標達成92%,預計豬行情還會持續   大北農在其披露的近期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表示,公司2020
  • 養豬還有大搞頭?看完你就明白了!
    12月17日,龍大肉食發表公告稱,與乳山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乳山區域範圍內投資建設年出欄150萬頭生豬及肉製品全產業鏈深加工項目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項目預計總投資47.5億元,其中年出欄15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預計投資34億元、高端肉製品加工項目預計投資13.5億元。
  • 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197.71%
    來源:財聯社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長197.71%財聯社(鄭州,記者 王平安)訊,至今,12家上市豬企均已發布2020年銷售數據,在豬周期高景氣度支撐下,養豬股業績集體爆發。
  • 養豬產業再布局 「南豬北養」格局開始形成
    未來,中國集團化、規模化養豬的步伐會越來越快。10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5%,按1.3萬家的這類規模場總數來算,和9月比,10月一共新增了65家5000頭以上的規模場,至少增加了32.5萬頭豬。散戶退出後空出來的產能,迅速由規模化大場填補上來。與此同時,頭部效應和兩極分化開始凸顯。
  • ...價11周連降,養豬「一哥」生變,新晉「豬隊友」只抓到豬周期尾巴?
    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生豬出欄均已經進入了千萬頭級別。在整個2019年,溫氏股份仍然領先,全年銷售肉豬1851.66萬頭,依然保持其王者地位。而且溫氏股份不止養豬,2019年還銷售了肉雞9.25億隻。但只看養豬業務,溫氏股份2019年的出欄量比2018年度的2229.70萬頭,下降了16.95%。其下降幅度超過了牧原股份。
  • 2022 年有望出欄 4000 萬頭商品豬
    養豬產業最終也會走到衰退期,但可能因非洲豬瘟,讓規模養殖企業通過工業化的先進技術方式,能夠在成熟期、衰退期仍實現產業的紅利。  王述華稱,目前增加新希望養豬成本繼續降低有一定難度,主要原因是:一是目前公司的10萬頭種豬絕大部分都是第一胎豬,第一胎豬的PSY(即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比第二胎和第三胎少兩頭。
  • 肉價又漲了:這些養豬的都是大學生,億萬富豪,首富財富達2千億
    跌了2個多月後,從2020年第47周起,豬肉價格又開始上漲,到今年第1周,已經連漲7周,批發價從39.36元/公斤漲到45.92元/公斤,漲幅達16.67%,市場零售價又回到了30多元/斤。 網上有人說了個段子:上學時老師說,不好好讀書只能回家養豬,我是全班最聽話的學生,現在後悔太聽話了。因為,這兩年流行豬倌富豪。
  • 2019上市豬企翻身 康達爾負債率70%仍押百億擴張養豬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2019年上市豬企齊「翻身」 有的負債率超70%仍押百億擴張養豬新京報記者 閻俠「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不過,今年養豬已成了最大的風口。」在2019(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再投90億建9個大型的養豬場,用」新好養豬模式「,要再養680萬頭豬。
  • 2019豬企跑馬圈地,單頭豬利潤今年還能再漲50%
    雖然豬肉價格從11月開始逐步下滑,但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一致認為,2020年將是絕大部分養豬上市公司養豬利潤水平有史以來最高的年份。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預計,2020年自繁自養模式下生豬單頭利潤較2019年有八九成的可能性至少會增長50%以上,單頭利潤翻倍增長的可能性也在五成以上。
  • 萬科養豬究竟為了啥?養豬的地產商遠不止一家
    萬科發布的招聘信息截圖萬科養豬的規模多大?其中「聚落化豬場總經理」一職的工作內容顯示,需要參與制定25萬出欄生豬聚落規劃。25萬頭是什麼概念呢?可以對比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上市豬企中,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的出欄量都是200多萬頭。所以,25萬頭並不能算多,但這也許只是首期規模。
  • 「飛天豬」回來了,農民為何不養豬了?專家說出了實情
    我們知道,供求決定價格,這是一個基本的商品規律。今年7月份以來,由於消費需求擴大,而生豬供給難以跟上,導致市場上的豬肉處於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豬價連連走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7月份的豬價較去年上漲了85.7%,到現在8月份,不少地方的豬價又到了30元以上。
  • 2019豬價飆升 但五大上市養豬企業卻「豬」事不順
    據了解,阿里運用黑科技所養的豬,在出欄前需要跑200公裡,活得比人還努力。而且大佬們還打出了這樣的口號——京東:智能養豬搞得好,全村么妹跟哥跑;阿里:智能養豬搞得好,漂亮媳婦娶得早!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豬圈裡也有。  雛鷹跌落,都是資本惹的禍   在這個周期裡,養豬的龍頭企業也演繹了一出悲喜劇。
  • 2019年生豬出欄355萬頭,這家畜牧養殖龍頭企業拿5個億做環保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公開表示,公司將力爭在2022年達到2500萬頭生豬養殖產能的目標。與千萬頭生豬「從搖籃到出欄」相伴而生的是巨大的畜禽廢棄物處理問題。有養豬專家曾表示,「一個豬場汙染的地下水,30年改變不了。」衝洗豬圈是養豬場廢水的主要來源,廢水所含的氮、磷等物質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
  • 四川計劃2022年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3900億元以上
    方案提出,到2022年,四川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3900億元以上,區域內豬肉基本自給,實現養豬大省向養豬強省跨越。 方案還提出,到2020年,四川全省出欄生豬6000萬頭,基本恢復往年水平;2021年出欄6500萬頭,生豬生產恢復正常。 據介紹,四川是全國生豬生產大省,也是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
  • 屬豬不如養豬!賣豬1000萬頭,業績大增10倍!A股2000億「豬老大」暴...
    12月11日,牧原股份公告與國投創益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合作投資生豬養殖項目事宜達成合作意向。國投創益擬以其受託管理的央企扶貧基金與公司合資設立經營生豬養殖項目的標的公司。未來1年內,央企扶貧基金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10億元,公司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25億元。作為國內生豬養殖規模最大的企業,溫氏股份11月份也多次公告產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