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單方面公布「撤退方案」,用心險惡

2021-01-09 原子之城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931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仍在持續,但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局勢明顯對印軍越來越不利,但印度一方卻仍舊態度強硬,聲稱已讓解放軍付出代價,印度媒體更是單方面公布"撤退方案",用心險惡。但事實上,在邊境地區撐不下去的只會是印軍,中國解放軍的後勤根本不是問題。時間拖得越久,對印度來說越不利,莫迪政府如果足夠聰明,就應當及早順著中國給出的臺階下,否則印軍等牙咬碎了,還要往肚子裡咽。

印度邊境部隊的狀況

近日,網上一張照片引發了熱議,照片內容是印軍士兵在邊境高原的雪地裡蜷縮著睡覺,看起來十分冷清。雖然不知道照片的真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印軍邊境部隊的條件確實堪憂。直到現在,邊境士兵們的防寒服都還沒有配全,雖然印度已經向美國訂購了大量防寒服,並且前不久剛剛到貨1.1萬套,但印度窮兵黷武,在邊境已經部署了上十萬人的部隊,這點防寒服根本不夠用。士兵們睡的也只是簡易的帳篷,這導致已經有印軍士兵凍死凍傷。而解放軍這邊,雖然也要對抗嚴寒天氣,和高原缺氧的環境,但是中國的製造業實力強大,可以為解放軍士兵們配備高科技防寒服、保溫方艙等設備,解放軍的後勤保障十分到位,印軍根本沒法比。

印度媒體的聲音

印度媒體聲稱,中印兩國進行了8輪軍長級別會談,結果是雙方協議撤軍,並且是解放軍先從班公湖第4指到第8指撤出,而印軍則撤退到第2指和第3指之間,《印度時報》和《印度經濟時報》均作出了這樣的報導,並且還表示嚴寒的天氣讓解放軍付出了代價。但實際上,印度媒體只是用這樣的報導來展示印度的強硬,並且為印度未來更容易地在爭議地區佔到便宜。不過中國專家已經否認了這種說法,中國是希望能夠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和印度的邊境爭端,但絕不會是如印度媒體所傳言那樣。

印度的唯一選擇

現在,中國解放軍已經在邊境部署了可攜式的醫療系統,相當於擁有二級野戰醫院,另外還在洞朗地區修建地下隧道,這些都是中國實力的體現,如果爆發戰事,中國可謂是一應俱全,從戰備到後勤,都超出印軍不只一個層面。所以,莫迪政府唯一的選擇就是儘早和中國達成撤軍協議,從邊境撤走部隊,不要再對中國的領土有任何非分之想。

(本文為原子之城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印媒單方面公布「撤退方案」,真是自說自話
    印度單方面公布「撤退方案」 根據《印度時報》以及《印度經濟時報》等印度媒體的報導,中國解放軍將分階段從班公湖爭議地區撤離,退到在當地被稱為「第8指」的周邊位置,而印度方面的軍隊雖然也會撤離,但是只撤離到「第2指」和第3指」之間的位置。
  • 美「印太戰略」提前解密,啥意思?外交部:暴露遏制打壓中國的險惡用心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白宮網站1月12日公布本應在2043年才解密的「印太戰略框架」文本,其中包含「保衛臺灣」「幫助印度崛起來制衡中國」「維持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等內容,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 印媒述評:中國「牛年」具劃時代意義
    【印媒述評:中國「牛年」具劃時代意義】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網站刊文稱,從2021年2月開始的中國農曆新年將是牛年,將具有劃時代意義。文章稱,中國經歷的最近兩個牛年具有劃時代意義,堅韌不拔似乎獲得了回報。1997年,香港重歸中國控制,結束了150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
  • 印媒指手畫腳,稱殲10C遠不如陣風,中巴軍演意義為何?
    這不,印媒又跳出來為自己的「國際空軍」壯膽了。印度《歐亞時報》最新的文章寫道:「中國專家透露,在此前與巴基斯坦進行的「雄鷹-9」演習中,中國的J-10C和J-11B戰鬥機曾被用來模擬印度的陣風和Su-30 MKI戰鬥機。」
  • 印媒:印軍在班公湖等地加強部署,解放軍就在距印軍據點幾米處
    【印媒稱紫色和藍色方框裡是印軍的據點】一名叫做d-atis的印度貼主在推特上說:「縱觀整個印度,領導層的沉默讓許多人產生了巨大的恐慌,然而在2020年底,當印度軍隊重新部署到班公湖和和斯潘古爾湖的時候,在恰當時機發布的圖片再次確認了印度在這兩處的戰略部署。」。《印度防務評論》報導說,中國軍隊就部署在距離印度山頭據點「幾米遠」的地方。
  • 印媒:中國坦克運輸車現身邊境,或將長期對峙
    不僅如此,印媒還多次發文倒打一耙,稱中國一直在加強邊境地區的部署,印度軍隊之所以會加強邊境的部署,是為了可能發生的衝突做準備。印軍在近日發現中國解放軍派出了60多輛重型運輸車行駛在斯潘古爾峽的道路上,還在距離中印實控線60公裡的地方,發現了多輛屬於解放軍的坦克運輸車。 印媒稱中國就是想藉此對印度施壓,同時為長期與印度對峙做準備。據印度官員表示,中國軍隊正在加強基礎的道路建設,以加快在實際控制線的部署,重點則是放在達普桑盆地(Depsang Bulge)地區。
  • 眼紅中俄結盟只差一步,印媒醋罈子徹底打翻:轟-6不是遠程轟炸機
    印媒指出,儘管轟-6已經是中國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但卻存在明顯的缺陷,一旦開戰很可能會淪為雞肋,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轟-6在兩大方面「不盡如人意」,更是無法和美俄的戰略轟炸機相比較。一方面,中國的轟-6轟炸機的航程太短,雖然轟-6轟炸機6000公裡作戰半徑非常可觀,但比美俄要差很多。
  • 日本天皇將於2019年退位 相關機構公布當年日曆印刷方案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媒體4月8日報導,鑑於日本將於明年舉行天皇退位和新天皇登基儀式,日本全國日曆出版協同組合公布了2019年日曆的印刷方案。日本現任天皇將在明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將在5月1日即位,並在10月22日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
  • 1962年印軍潰敗之際,我軍距新德裡僅三百公裡,為何宣布停火
    著名學者馬克斯維爾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這在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的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馬克斯維爾所描述的就是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
  • 印媒開始哀嘆:中國軍隊條件比我們好得多
    印媒開始哀嘆:中國軍隊條件比我們好得多 2020-11-30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印媒哀嘆中印邊境印軍過冬艱難:正常巡邏都不容易
    但隨著冬季的來臨,印軍部隊正面臨著惡劣自然環境帶來的空前挑戰。《印度快報》網站29日詳細描述了位於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當前是如何艱難地維繫生存、巡邏、作戰等基本任務。自然環境對印軍尤為不利「歷史上,拿破崙入侵俄羅斯、希特勒入侵蘇聯時,都被當地的寒冷天氣打敗。今天在中印邊境對峙的軍隊也面臨著同樣可怕的敵人」。
  • 印媒:中印對峙繼續 約5萬解放軍全副武裝...
    印媒:中印對峙繼續 約5萬解放軍全副武裝 最近增援部隊引人注目】印度媒體TimesNowNews周四(10月8日)報導稱,今年5月以來,印度和中國軍隊仍在東拉達克地區面對面對峙。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軍隊已經增加到大約5萬人,他們全副武裝。報導提到,最近,一些中國增援部隊已經變得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德普桑地區。
  • 解放軍火速行動後,中印邊境對峙傳來最新進展,國防部正式公布
    據印媒消息,印軍近日租借了美國兩架「捕食者」無人機,這款無人機以出色的空中偵察能力聞名,不僅可以實時地監測到敵人的行動信息還具備連續飛行30小時以上的持久作戰能力。據一名印度高官表示,「捕食者」無人機將於11月21日在印度的拉賈利海軍基地投入飛行操作。同時,美國還派出了一支專業團隊來協助印軍操作這款無人機。
  • 禁用中國APP後 印媒猛然發現不對勁,中國產品不降反升,莫迪尷尬
    比如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大關稅制裁力度、限制在印中企正當經營以及禁用中國數百款中國APP。然而,近日,印媒卻發現一個尷尬事實。據環球網12月30日報導,綜合印度媒體及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莫迪政府禁止中國手機應用之後,中國手機依然受到印度消費者的青睞。印度市場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國手機在印銷售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0萬部。
  •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迫使中國改變既有立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迫使中國改變既有立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環球時報 | 2020-04-27 10:18:21 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日前修改外國對印直接投資規則,要求與該國接壤的所有陸上鄰國對印度進行的投資必須事先經過政府審批。同時,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要獲得政府批准。
  • 印軍特種兵越境偷襲,結果指揮失誤被反包
    俄媒報導,印軍特種部隊日前在靠近巴基斯坦的查謨-克什米爾地區,突然發動了一次越境偷襲,但是在實施該計劃的時候,印軍部隊卻遭到了當地武裝力量的反包圍。據了解,印軍在查謨-克什米爾進行的是一次圍剿行動,本來印方通過間諜掌握了克什米爾武裝分子的蹤跡,但是印軍特種部隊偷襲時候沒整明白被發現了,只能對武裝分子盤踞地區發動猛攻,雙方的交戰一直持續到了天黑。
  •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警告:非常危險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日前修改外國對印直接投資規則,要求與該國接壤的所有陸上鄰國對印度進行的投資必須事先經過政府審批。同時,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要獲得政府批准。有分析稱,新規則的實施有可能「嚇跑」外資。
  • 中國發展迅速,印度眼紅後想要全面複製,印媒:這是在做夢
    對此,有印媒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是在做夢。    雖說想法很好,可就連印度著名刊物《印度時報》似乎都不太看好這項計劃。對此,印媒甚至對自己的國家表現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卻也無可奈何。這也是為何印度想要嘗試「自力更生」,以此實現自救。
  • 印媒稱中印陷入1962年以來時間最長對峙 印專家威脅開戰
    圖為外交部6月29日公布的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過中印邊境進入中國領土照片。他表示,據中方了解,對於印邊防部隊越界進入洞朗地區,不丹方面事先並不知情。這與印方所說的情況並不一致。印方為了掩蓋印軍非法越界,不惜歪曲事實,甚至不惜以損害不丹的獨立主權為代價,試圖混淆是非,這是徒勞的。《印度快報》稱,洞朗地區的對峙已經超過2013年中印雙方在邊界線東段僵持21天的「帳篷對峙」,成為1962年邊界戰爭後最嚴重的一次事件。
  • 1947年,胡宗南進攻延安,主席命令撤退:「我們要用一個延安換全中國」
    1947年,胡宗南進攻延安,主席命令撤退:「我們要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1946年,國民黨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在全面進攻失敗後,又集中兵力對陝甘寧邊區和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