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語
佛家常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生在世,經常積德行善,就會招來福報;經常作惡多端,就會招來災禍,所以佛說:心情不好且倒黴時,多去這三個地方,積德行善,好運自然來。
02常回家看看
人們不管是在生活亦或是事業中,之所以會遇到不順,是因為你的福報太少,佛法認為,這世間最大的福田,就在你自己家中,因為,你家裡的父母就是你這輩子最大的福田。
遭逢不順時,多去回家看看父母,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從前經常嫌棄他們嘮叨的那些老生常談,此刻滿滿都是愛,回頭一看,內心儘是愧疚。所以,多給父母一些陪伴吧,將父母孝順好,自然會轉為好運。
孝,乃百善之首,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最積累福報的行為。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選賢臣舉孝廉,孝順傳家孝是寶。孝性溫和孝味甘,羊羔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類實可憐。
常回家看看,孝順父母這件事不能等,要想在低谷時有所轉運,首先的善行便要從身邊之人開始做,所以,一定要多回家看看。
03常去寺廟呆呆
當一個人經常去寺廟時,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淨。世間萬事萬物,你可用兩種觀念去看它:一個是積極的,另一個是消極的,這就是心態,它完全決定於你自己的想法。
積極的心態可使人快樂、進取、有朝氣、有精神;消極的心態則使人沮喪、難過、失去主動性。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經常去清淨之地,你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乾淨。
人活一世,煩惱與歡喜,成功與失敗,僅繫於一念之間,這一念即是心態,正所謂「一念起,萬水千山總有情;一念滅,滄海桑田已無心」。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實,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是要做好手邊清楚的事。去寺廟的目的是反省和懺悔,只有斷惡向善,好運才會不請自來。
04去火葬場或醫院轉轉
當你覺得自己非常倒黴時,可以經常去火葬場或醫院這兩個地方看一看,那時你便會發現,原來健康就是福報,活著就是幸運,能夠平安健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世間最大的福報,並不是名利權情,而是平安快樂,常言道:「多思不如養志,多言不如守靜,多才不若蓄德。養志者養心,守靜者寧靜,蓄德者心安。」古語亦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活在凡塵中,只有懂得了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
05結語
《心經》有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色、受、想、行、識,乃是我們人類的一切煩惱,心若對事物產生了妄想妄見,引起了內心的不適,心若動了,人的身體也就動了,人的身體一旦動了,就容易傷筋動骨。
所以,不管遭遇了什麼,心中任何雜念的妄想都不要讓其產生,唯有如此,我們自然不會體會到世間的萬般苦難了。遇到難事的時候,先放鬆自己,多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多去一些可以積德修福的地方,斷惡向善,多做一些麗人利己的事情,廣種善因,未來方能得享善果,命運也會因為自己的善言善行而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