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國維先生看來,《紅樓夢》中,最後真正解脫的只有三個人!

2021-01-19 歷史知心人

王國維的大名對我們來說早已如雷貫耳。在百年文壇之中,他有著不可撼動的學術地位;且又是一代史學宗師,桃李滿天下,趙萬裡、吳其昌、戴家祥等等都是他的學生;私淑於王國維的弟子更是不計其數了,著名的史學家郭沫若、侯外廬就承襲了王國維的學術之路。

王曉清先生在《學者的師承與家派》一書中就說過:「以王國維為學術宗主的專門之學,構成了20世紀中國史學研究的半壁江山。」

因為王國維先生的《〈紅樓夢〉評論》是至今被奉為經典的名作,所以很早我就細細地拜讀過了,但對王國維的了解也僅限於他對「紅學」的研究。前段時間在圖書館無意間翻到了王國維的《靜安文集》,讀罷我感慨頗多!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縱身跳入昆明湖。在那樣一個政治風雲突變的年份,王國維讓自己的生命牢牢地定格在了一片水波之中。

我一直都很納悶兒:這樣一個大學者,這樣一個深研《紅樓夢》精神的人,在「紅樓」之中苦苦尋求到了「解脫之道」的一代國學大師,怎麼會去自殺?王國維先生在《〈紅樓夢〉評論》中就明確地表示過,自殺不是真正的解脫。

《紅樓夢》中的解脫之道,是「存於出世,而不存於自殺」。在王國維先生看來,《紅樓夢》中,最後真正解脫的只有三個人——賈寶玉、賈惜春、紫鵑。他們最終都皈依佛門。

而在這三人之中,惜春和紫鵑的「解脫」是「觀他人之痛苦」後得到的人生感悟,是一種自然的覺醒:這種解脫的層次其實並不深刻。王國維認為,賈寶玉才是書中唯一能夠從人生的痛苦之中自拔而解脫出來的人:這才是最高層次的「解脫之道」。

但問題隨之而來了!好一個解脫之道「存於出世,而不存於自殺」!王先生,您為什麼最後用一個驚世駭俗的「弧線」沉入湖底?這種自殺有什麼超然脫俗呢?

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1904年)中用叔本華的學說論述了《紅樓夢》的悲劇藝術思想:

「由叔本華之說,悲劇之中又有三種之別:第一種之悲劇,由極惡之人極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構之者。第二種由於盲目的運命者。第三種之悲劇,由於劇中之人物之位置及關係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蠍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若《紅樓夢》,則正第三種之悲劇也。」

王國維稱《紅樓夢》的悲劇是「徹頭徹尾之悲劇」,是「悲劇中之悲劇」。與《竇娥冤》那樣的悲劇藝術不同,《紅樓夢》揭示人類的悲劇命運,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所有人的悲劇。

《紅樓夢》寫富貴人的悲慘,賈寶玉經歷了愛情的悲劇(與林黛玉)、婚姻的悲劇(與薛寶釵)和家族敗亡的悲劇,這是他的悲劇人生。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金陵十二釵在太虛幻境中都被收入了「薄命司」,最終也都是悲劇的結局。

在「仕途經濟」的爭鬥中,四大家族中的每一個人都不能倖免於難,無論主子還是奴僕,都在這個悲劇之中受苦受難。

其二,悲劇的輪迴。

「榮辱自古周而復始」,「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每一個人出生時,都是純真的生命,長大之後進入世俗社會,就會被仕途經濟的漩渦吞噬。

賈政「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年少時的性情與賈寶玉沒有多大差別,年長之後就變了,為了延續家族的榮華富貴,逼迫兒子走仕途經濟之路,差一點把寶玉打死。

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原先與大觀園裡的少女們沒什麼兩樣,後來卻怕寶玉被「勾引壞了」,抄檢了大觀園,逼死了晴雯和金釧。

大觀園裡的少女們原本純潔無暇,是「極尊貴,極清淨的」,一旦進入世俗社會就變了樣,就像寶玉說的,未出嫁的時候是顆「無價之寶珠」,出嫁後就成了「死珠」,老了「竟是魚眼睛了」。

汙濁的世界有一種無形而強大的力量,讓人無法保持純潔和善良。這是《紅樓夢》展現的悲劇輪迴。

其三,悲劇的根源是人性。

《紅樓夢》裡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造成《紅樓夢》悲劇的原因是仕途經濟的等級秩序,這種等級秩序不是少數專門的「壞人」造成的,而是整個社會的權力結構,是所有人共同接受、共同參與的結果。

仕途經濟的等級秩序吞噬了所有人,誰都無法逃避,每個人都身不由己,既被別人推動著,也推動著別人,最終一起陷入弱肉強食的悲劇。故而每個人都是悲劇的受害者,同時也都是悲劇的製造者。

人類無法從仕途經濟的弱肉強食中解脫出來,現在的孩子仍然要像賈寶玉那樣被迫去讀書考試追逐榮華富貴,現在的父母仍然要像賈政和王夫人那樣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做「人上人」,《紅樓夢》的悲劇仍然還在現代世界中輪迴。

悲劇源自於人性,這是人類社會的根本問題。看清人類的本性,擺脫悲劇的輪迴,是人類文明永恆的命題。

《紅樓夢》要說的,是這個永恆的大命題。所以《紅樓夢》不是一部反封建的政治書,其中的人物沒有明確的「正面」和「反面」之分,沒有明確的階級立場,不能用階級鬥爭的標籤來區分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就像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924年)中說的:

「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的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但是反對者卻很多,以為將給青年以不好的影響。」

我們對《紅樓夢》的評價,通常是稱讚作者妙筆生花,對其思想價值,則有諸多懷疑。但是在魯迅看來,《紅樓夢》的價值更在於其思想,認為《紅樓夢》將「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而對於《紅樓夢》的文詞優美,他認為「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人文思想是文學作品的靈魂,刻畫複雜的人性,揭示人類的悲劇命運,這是《紅樓夢》的思想深度。而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讀者,魯迅能看到《紅樓夢》的思想價值,是因為他也看到了人類的悲劇命運,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比如,他寫少年閏土的青春活力,中年閏土變成他父輩一樣辛苦麻木,而他的孩子水生「正是一個廿年前的閏土」,寫的是中國社會一代代人的悲劇輪迴。

《狂人日記》中「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寫的是所有人的悲劇,吃人的人也被人吃,人人都是悲劇的受害者,也都是悲劇的製造者。

但是,這樣的文學作品,沒有經歷過人生磨難和社會悲劇的人很難讀懂。

本書為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如果你還在為了閱讀或收藏價格昂貴的中國古典名著而在書架前徘徊,那麼現在你不用愁了,該版的《紅樓夢》,不僅價格便宜、印刷美觀、裝幀古樸,收藏、送人都讓你特有面子!實為古典小說的普及本!

本書初版於一九八二年三月,距今瞬已十二年。本書初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和專家們的歡迎,也得到了不少指正。

這十二年的歲月,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我閃當時確定的幾個原則是正確的:一是我們所選擇的底本——庚辰本,確是一個學術價值很高、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珍貴本子,我們以此為底本,就使這相校本有了很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王國維:自殺並不是解脫,人生是無解
    王國維:自殺並不是解脫,人生是無解清華大學第一教學樓北端後山之麓,矗立了一座石碑。石碑歷經滄桑,雖經後人修葺翻新,卻不減其古樸蒼蒼之氣。這座石碑的修建,集合了當時中國文化圈中,最頂尖的人才。他們嘔心瀝血,方才成就一座石碑。我這裡所說的「人才」,是三百年才能出現一位的那種大師。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覺得李清照是「詞別是一家」?
    王國維自己的詞多是小令,按照李清照的觀點根本不可能看上眼,王國維不談李清照也是正常。李清照詞作語言上的一大特點,是典雅中透露著情致。其詞清新淡雅、語淡情深。她習慣選取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作為詞中的場景,眼見的實景在詞中栩栩如生。王國維愛什麼呢?
  • 易中天說:「《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最後一首詩」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極其豐富的內涵代表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文史大家、新中國紅學研究的第一人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紅樓夢新證》引論中開篇即寫道:曹雪芹是中國第一流現實主義的小說家之一,《紅樓夢》是世界偉大文學作品行列中的一部非凡作品。
  • 紅樓夢:千種女兒愁,萬般皆是命
    細讀紅樓你會發現,曹雪芹在這部為女兒立傳的巨著中,不吝筆墨地寫了閨閣中各色優秀女子,十二金釵是重中之重。今天,我們來看看十二金釵中的幾位姑娘。對於《紅樓夢》,劉曉蕾曾說過「有人看見緋聞,有人看見富貴,有人看見命運,我更願意讓自己看見愛、美和自由。」年輕時讀《紅樓夢》,總覺得是在讀別人的故事,隔岸觀火。
  • 曹雪芹寫《紅樓夢》,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告訴世人什麼?
    一般書中描寫的丹鳳眼都是和美人聯繫在一起的,把王熙鳳定位乍一看像是一個仙子降落在你面前,還是神仙的妃子,苗條是王熙鳳的外形,風騷就是一種氣質,不是貶義詞,這裡的風騷是和偉人毛澤東在詩詞裡說的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差不多的意思,和文人騷客一樣是褒義詞。和騷女人的放浪完全不一樣的。
  • 讀《紅樓夢》有感:生不逢時的愛情,註定是痛苦的代名詞!
    小時候經常聽到有人說紅樓夢,卻沒有真正了解。第一次讀紅樓是初二,那時理解力雖有增強,但讀來體會的仍是十分的膚淺。我就這樣一人,好讀書,不求甚解。那時只是對作者的知識之淵博,涉獵之廣泛而折服。對人物的研究,這讓我對曹先生更是欽佩不已。《紅樓夢》中描述的人物之多,人物之精細,個性之鮮明,實乃罕見,也實在令人佩服。其中寶釵的端莊,黛玉的幽雅,湘雲的開朗,妙玉的清高,熙鳳的潑辣,晴雯俏麗,紫娟的聰慧,平兒的細緻等都描寫得栩栩如生。 對時代背景的研究,讓我不得不對曹先生犀利的歷史眼光所佩服。
  • 石破天驚《東郭先生紅學》破解了《紅樓夢》作者之謎,讓後人知曉
    一九九九年天文歷史學家江曉原先生經過嚴密的天文學計算,魯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那年在曲阜可以看到一次食分達到0.77的大食分日偏食,而且日食的這一天,紀日幹支恰為庚戌,這就與《春秋公羊轉》和《春秋穀梁傳》中的「九月庚戌朔,日食有之」的記載完全吻合。江曉原先生經過天文曆法計算,推定(魯襄公二十一)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孔子誕生。
  • 王國維萬字《人間詞話》12句話,無一句不美,體現人生至高境界
    久別重逢,本是高興的事,但王國維在詞中,傳達出一種無限的悔恨與遺憾。妻子曾經美好的年華在無聲無息中逝去了,他無從補償。痛失至親,潛心學術1906年,王國維的妻子莫氏,在公公去世不久之後病重,常年奔波在外的王國維,心急如焚地回到了家中。數月不見,躺在病床上的莫氏,此時面色十分憔悴,她患上了「產褥熱」,剛剛誕下的一對雙胞胎女嬰已經夭折。
  • 在《紅樓夢》中悲慘的女性角色:詭計多端的婊子還是白月光?
    點擊上面的圖片關注我|寫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情,也寫關於人類的愛01至於《紅樓夢》,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恨紅樓夢未完。」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紅樓夢》幾乎是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最遺憾的是,正如張愛玲所說,最後四十章不是曹雪芹寫的,而是高娥續作寫的。
  • 紅樓夢——賈雨村閒遊智通寺的真正寓意
    紅樓夢第二回原文:忽信步至一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的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曰: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雨村看了,因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我也曾遊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鬥來的亦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
  • 《紅樓夢》解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作者在書中埋下很多梗,作者特別擅長作詩,昨晚給大家解密了「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的意思,今晚給大家解讀曹雪芹在全書開篇處題的一個絕句的意思——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高淮生:為了永遠的紀念—《王佩璋與紅樓夢:一代才女研紅遺珍》
    其實,胡文彬先生很早便倡導並鼓勵內陸紅學中人整理王佩璋的研紅文章,只是響應者寥寥罷了。》;(8)《談俞平伯先生在<紅樓夢研究>工作中的錯誤態度》;(9)《紅樓夢校字記所用本子及其簡稱與說明》;(10)《<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問題》;(11)《曹雪芹的生卒年及其他》。
  • 淺談二尤在《紅樓夢》中的意義
    淺談二尤在《紅樓夢》中的意義 2020-11-20 0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紅樓夢》|林黛玉如何英譯?
    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對《紅樓夢》的翻譯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歷史年份,當時法國著名漢學家雷威安先生統計過:1978年楊憲益和戴乃迭先生翻譯的《紅樓夢》英譯的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980年第三卷出版;霍克思先生翻譯的第一卷1973年出版,第二卷大概是1977年前後,1980年前後出版前三卷;1981年法文的全譯本出版。
  • 紅樓夢裡名字中帶「玉」的都有誰?一共有十個人!
    因為寶玉黛玉的關係,很多人研究紅樓夢裡名字中帶玉的究竟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名字中有「玉」?跟賈寶玉有沒有關係呢?關係當然有。我們先來看,紅樓夢裡名字中帶「玉」的都有誰?前八十回裡提到了十個人,分別是:賈寶玉、甄寶玉、林黛玉、林紅玉、蔣玉菡、玉愛、玉釧兒、妙玉、玉官、茗玉。一共是十個人。
  • 以物寓意,《紅樓夢》裡出現的「海棠」都是啥意思?
    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奇書,每一次看幾乎都會有新的領悟,人們為了研究《紅樓夢》,還專門衍生了一門"紅學"。曹先生描寫的"大觀園"中可謂是奼紫嫣紅,百花齊放,據不完全統計,在作者筆下出現的植物將近240多種,既有富貴逼人的"牡丹",也有品性高潔的"梅花",每一朵花都有它的寓意,暗示著園中眾人的命運。
  • 王叔暉彩繪《紅樓夢》人物欣賞
    薛寶釵堪稱封建淑女的典型,她謹守封建婦德,幾乎放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要求,近乎封建統治階級眼中的完人,體現著封建時代貴族女子正統的風範。她的美是一種雍容嫻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審美標準看來,恰是代表了一種溫柔敦厚的人格理想,倘若不是集賢良淑德於一身,在榮國府這樣一個人事複雜、矛盾交錯的大家庭裡,寶釵是不會深得恩寵,獲得「主子與奴才們」廣泛的喜愛與讚譽的。
  • 佛教中「三界六道」和「解脫果」的關係
    在佛教中,「三界六道」是什麼呢?以現代的觀點來說,就相當於是我們的世界觀。佛教的世界觀認為,眾生皆是生活在三界六道之中的,無量劫以來,眾生皆在這裡面生死相續,不斷輪迴。其中三惡道是不解脫的,造就五逆十惡業的眾生,就會墮入地獄之中受苦,而吝嗇業重的眾生則墮入餓鬼道,愚痴業重則會墮入畜生道。相反三善道中,若能夠清靜持戒,斷嗔忍辱,時時刻刻進行修持,證到相應的果位(初果、二果),就能夠得到相應的解脫。
  • 《紅樓夢》:故事原來發生在這個朝代,書中寫得已經很清楚了!
    乍一看,作者似乎要故意模糊故事發生的朝代《紅樓夢》作為一部文學巨著,誕生之後吸引了很多人的閱讀和研究。對於書中故事的發生朝代,作者沒有明說。不僅沒有明說,而且大有故意搪塞模糊的意圖。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有一段描寫: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靠……」石頭笑答道:「若雲無朝代可靠,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添綴,又有何難?……又何必拘拘於朝代年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