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的競爭十分激烈,所以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從小報名很多興趣班,以避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有些父母不同意這種教育。他們會選擇讓孩子接受快樂的教育,讓孩子的童年更加完整。
近日,在深圳國標舞團的比賽現場,一個小女孩的舞蹈點燃了全場。小女孩6歲,小圓臉,胖乎乎的身材,小眼睛,但是很有活力。她梳著兩條辮子,沒有怯場。她甩著頭,扭著臀部,自由地跳動著,所有的動作都一氣呵成。
其實小女孩長得並不算甜美,只是一個舞蹈讓她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感染力,散發出驚人的光芒。原來擁有一個引以為傲的特長,真的可以讓最普通的孩子,瞬間變得光芒四射。
班上38個同學,為什麼只有我沒有特長?
知乎上有個題目:「沒有特長是一種什麼體驗?」在高贊回答裡,我看到了一個充滿失落和自卑的女生的回答,在全校的迎新會上,全班同學都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有會唱歌的,有會舞蹈的,有會樂器的,但她只會吹口琴,而且還吹得不好。和同學的巨大差距讓女生覺得抬不起頭。
她之後忍不住給媽媽打電話,問她:「我們班38個人,為什麼只有我沒有特長?為什麼小時候不讓我學?」母親聽了,後悔女兒小時候沒讓她堅持。女孩五歲的時候學習了跳舞,但是因為小時候有點胖,她練得比較辛苦,所以放棄了;在女孩一年級的時候,練過小提琴,但是太無聊了,後面也放棄了。
而且,她的母親一直對她進行「快樂教育」,從小到大,把她給寵壞了,等到她進入了大學,身上也沒有任何的特長。童年的歡樂最終變成了孩子成年後的卑微。孩子在小時候,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思想也不成熟,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完,如果父母總是放任孩子不管,那就是在賭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特長是對未來生活的底氣
很多時候,孩子的一個特長,其實可以改變他的一生。一個叫金靖的武漢中學生,曾經在學校引起轟動。金靖從小愛玩圍棋,7歲開始學圍棋。18歲那年,他在全國圍棋比賽中被提升為二段棋手。後來他報名參加了北大舉辦的圍棋特長生選拔比賽,最終獲得第五名。
之後,金靖高考635分,和北大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是因為他擅長圍棋,最後順利考上了北大。原來,一門特長,有時是一種選擇,一個特長可以成為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培養孩子的特長,家長們應該怎麼做?
1、給孩子更多積極的鼓勵,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一個叫Evely的6歲女孩的舞蹈讓無數網友驚嘆不已。當她走上舞臺的時候,整個人仿佛都亮了起來,後空翻,劈叉等多種高難度動作對她來說都很容易。在Evely 4歲時,她還在全國舞蹈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但是,Evely在舞蹈上面不是天生就有這種天賦的,從小也會很辛苦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就有了放棄的想法。但是她的父母,為了鼓勵她,「假裝」成Evely的學生,故意做一些錯誤的動作,讓女兒為自己糾正。所以,Evely經常給他父母「上課」,要父母把退給打直了,動作要做到完美。
以一種有趣的互動方式,Evaly更加喜歡跳舞了,也更自信,更加有成就感。孩子的興趣,就像夜晚的小火花,很容易被風吹走。父母要做的就是添柴,鼓勵孩子。孩子只有從一件事情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才能更加自信地堅持下去。
2、讓孩子們嘗試,找出感興趣的事情
河南有個爸爸帶著8歲的女兒在自己的地裡拔蘿蔔。小女孩畫了許多不同風格的可愛有趣的蘿蔔漫畫。父親沒有指責,而是「縱容」孩子塗鴉。父親說:「她有這個愛好,我不會限制她,她可以隨意畫畫。」
葉一茜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堂》中透露,她的女兒森碟嘗試了許多有趣的課程。經過接觸,森碟慢慢發現,在所有的興趣課程當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小提琴,所以一直有堅持學下去的信念。
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特長,首先要找到他們對什麼最感興趣,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才會投入自己無限的熱情進去。充分發揮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多經歷,多嘗試,他就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