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石窟誰最美?天水麥積山石窟坐落在「麥剁」上,遙望美如畫!

2021-01-21 漫悠旅行A

中國大大小小的石窟不計其數,最耀眼的莫過於四大石窟。在這其中,我最喜歡麥積山石窟。

她藏身在秦嶺山脈的深山翠林裡,雖歷經1600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卻一直以恬靜的微笑迎接著四方賓朋,八方遊客。透過繁茂的密林遙望,寂靜的麥積山石窟美成了一幅畫!

hi,歡迎做客漫悠旅行,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詩和遠方!

一、麥積山石窟周邊好風光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的天水市麥積區,這裡北靠隴山、南依秦嶺,黃河與長江在這悠悠流淌,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媧在這裡誕生……麥積山是莽莽秦嶺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外形神似麥垛,故得名麥積山。

大文學家庾信如此描述麥積山:「麥積崖者,乃隴底之名山,河西之靈嶽。高峰尋雲,深谷無量。方之鷲嶺,跡遁三禪,譬彼鶴鳴,虛飛六甲。鳥道乍窮,羊腸或斷。雲如鵬翼,忽已垂天;樹若柱華,翻能拂日。」 登高望之,你會發現庾信所言並非溢美之詞,這裡翠柏依依,松濤滾滾,確實是個好地方。

石窟正是開鑿在這樣美的麥積山的峭壁上。聽當地人說,最妙的是下雨天。一旦下雨,煙雨瀰漫在這千山萬壑間,活脫脫一幅清新淡雅的「麥積煙雨圖」。我到訪的這天,雖未見煙雨圖,但晴空萬裡,白雲飄飄,也是極美景象。站在景區門口,只見飛簷翹角欲乘風而去,兩朵白雲一左一右仿佛是這飛簷的翅膀。

二、印象之麥積山石窟

坐著景區觀光車穿梭在林木蔥蘢的小道裡,十來分鐘後,觀光車停在了距離石窟不遠的地方。第13窟迎面撲來,俗稱「東崖大佛」。這是一組石胎泥塑浮雕,為一佛二菩薩像,居中者是阿彌陀佛,面容圓潤飽滿,彎眉細眼,目光威嚴而又慈祥。佛左側是觀世音菩薩,佛右側為大勢至菩薩。

這組浮雕後方並排有無數尊佛像,密密麻麻又井然有序,甚是壯觀。

走近了看,眼前的麥積山石窟險峻無比,密密麻麻的洞窟如蜂房一樣,鑿在離地面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一個個洞窟由凌空棧道連接,從下面仰望,這些棧道呈之字型,由石壁上橫斜而出。

走在上面,腿在顫抖心跳在加速,但風景真是獨好!至於怎麼個好法,且看詩人王仁裕的描述:「躡盡懸崖萬仞梯,等閒身與白雲齊;簷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松健鶴頻棲……」

麥積山石窟現存有194個洞窟,每個窟都各有特色,最宏偉壯觀的是第4窟散花樓,個人最喜歡的莫過於121窟的「竊竊私語」泥塑像。佛龕右側的菩薩和弟子靠著肩,面帶微笑,那神情像極了竊竊私語。說到動情處,弟子好像還在鼓掌。整個塑像非常的鮮活生動,看了讓人賞心悅目。可惜行至此處時,相機沒了電,未能拍下,下次去補上。

三、麥積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後秦,據說姚興是他的締造者。姚興何許人也?後秦皇帝!這位皇帝對佛教之熱忱真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時,涼州來了一位龜茲國的高僧,名叫鳩摩羅什。姚興想請高僧來長安弘法,怎奈涼州從中阻攔。為了得到這名高僧,後秦皇帝姚興不惜發動了戰爭,真是怒髮衝冠為賢才!

鳩摩羅什來到長安後,姚興又是為他建逍遙園作為譯經場所,又是為他建般若臺,一時間,整個長安佛韻悠悠。然而,這還不夠,姚興萌發了開鑿石窟的想法。在這位皇帝的力推下,麥積山石窟應運而生,從此開始了她跌宕一生的傳奇旅程。

麥積山石窟雖然起點高,但也不總是一直好運氣。唐開元二十二年,這裡發生了一場大地震,麥積山石窟中部塌毀嚴重,窟群一分為二,也就是現在的東崖和西崖。

公元759年,杜甫也來到了這裡,並賦詩一首:「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裡見秋毫。」 字裡行間,都是凋零冷清。

這次地震以後,麥積山石窟褪去了光鮮,隱去了鋒芒,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於麥積山石窟其實也是種保全。中國歷史上有多次滅佛,但這把火都沒有燒到麥積山石窟;西方冒險家對同處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強取豪奪時,麥積山石窟依然在秦嶺密林裡安然無恙。

直至1941年,天水學者馮國瑞到麥積山做實地考察,並編寫出一本《麥積山石窟志》,在歷史中塵封多年的麥積山石窟這才再次走出深山大林,走向大眾。為此,于右任先生還專門寫了一副對聯,稱之「藝並莫高窟,文傳庾子山」。

四、結束語

無論大起,大落,還是再度回歸,麥積山石窟一直都報之以微笑。喜歡她的淡定從容,更喜歡站在凌空棧道上,看天高雲淡,賞滿目翠色,享清風拂來……什麼都可以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與幸福之人!

hi,客官,歡迎做客漫悠旅行,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詩和遠方!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收藏、轉發!

文圖乃漫悠旅行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商用和轉載,轉載與合作請私信漫悠旅行!

相關焦點

  • 甘肅冬日踏雪,尋覓石窟的陶醉!
    談到古代佛教藝術,「四大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莫高窟,龍門石窟聞名於世,雲岡石窟神秘莫測,其餘麥積山石窟,卻有些默默無聞。像莫高窟一樣,麥積山石窟也位於甘肅境內,一個省坐擁兩個大石窟,不知其他省有多羨慕。假如莫高窟適合秋天旅遊,那麥積山的冬天,同樣令人陶醉。
  • 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窟群,四大石窟之一,石窟藝術全石化起點
    大同的第一個景點無疑是雲岡石窟,它主導著恆山懸空寺和大同這個觀光城市的文化基礎,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洞、天水麥積山石窟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我有1500年的歷史,是全國第一個A級旅遊景點,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是石窟藝術在中國走向全石化的出發點。
  • 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擁有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一生必須要去
    中國佛教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悠久,佛教是從西洋傳來的,所以必須要經過天水這個地方,所以,這裡已經有豐富的佛教文化,我都喜歡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去天水這個地方體驗,而且這裡有獨特的自然風景。麥積山石窟屬於孤峰,高142米左右,整個山的形狀比較圓潤,顏色也是金黃色的,像麥草一樣的感覺,其實從秦朝開始就已經受到佛教的影響,所以開始製作石窟,又做成了各種各樣的泥形,保存至今的都是完美的,其實現在的麥積山石窟也經歷了風雨才有了這個味道,被很多人喜歡,我獲得了很高的榮譽,那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在甘肅天水
    一座高峰,194個石窟,7千多座雕像,1300平方米壁畫。這是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被稱為「東方雕塑藝術展覽館」的麥積山石窟。「麥積山,北越清渭,南越兩當,五百裡崗戀,麥積處在那掀起石塊,故此麥積山。
  • 甘肅最低調城市,坐擁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是古代最早建城設縣地
    不過,甘肅省的許多城市都已進入我們的視野,除蘭州外,還有雄偉的嘉峪關、色彩斑斕的天衣和著名的張掖市等,天水這個城市的名字聽起來與壯觀的甘肅並不相稱,甚至有「水從天而來」的溫馨浪漫之感,天水這個城市的名字也確實來源於民間傳說。
  • 響堂山刻經洞,是全國石窟中唯一一座滿壁文字的石窟
    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鼓山最優質的石巖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 三十餘年後,須彌山石窟再迎大檢修
    向山頂行進,端坐於半山腰的5號窟須彌山大佛被近30米高的腳手架上的綠色安全網遮了個嚴實,正在接受窟簷搶險加固前的勘察研究。環顧四周,大大小小的石窟遍布山體,將大坐佛眾星捧月般地圍在中間。  寧夏須彌山石窟現存大小石窟162個、造像1000餘尊,分布在連綿2公裡的8座山峰的崖壁上。石窟初創於北魏,興盛於北周、唐和明,距今1500多年歷史,是寧夏境內最大的石窟群。
  • 12月5日起麥積山仙人崖景區道路兩側禁停
    12月5日起麥積山仙人崖景區道路兩側禁停 2020-11-26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最美天花板,來自敦煌石窟
    藻井是中國古代建築中,宮室內部屋頂上用方木疊套而成的方井結構和裝飾手法,即所謂「交木為井,繪以藻紋」。 藻井圖案中多以蓮花裝飾,因井中的蓮荷紋在漢代作為五行之一「水」的象徵,認為其可以克火,故大量用於宮室建築裝飾。而在佛教石窟中,「蓮花」是聖潔光明的象徵,認為人的靈魂可從蓮花中獲得再生,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 《第五人格》閃金石窟地圖全貌一覽 閃金石窟平面圖預覽
    導 讀 在第五人格手遊中閃金石窟詳細平面圖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甘肅「冉冉升起」的城市,經濟實力全省第三,被譽「隴上江南」
    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總面積1.43萬平方公裡,人口382.9萬人,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和隴東南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黃河支流渭河流經天水地區,境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饒,被稱為「隴上江南」。天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距今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
  • 第五人格閃金石窟地窖刷新位置在哪 閃金石窟地圖特徵詳解
    第五人格中閃金石窟的刷新位置在哪?閃金石窟的地圖特徵有哪些?閃金石窟最為比較比較特殊的一個地圖,還是受到很多小夥伴的喜歡,那麼這個閃金石窟的地圖有什麼樣的特徵的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詳細的內容介紹吧!
  • 2017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練習:龍門石窟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練習:龍門石窟 2017-12-07 17:20 來源:
  • 你好,我叫天水,這是我的簡歷
    麥積山大道改造工程是天水市旅遊公路建設的標誌性項目,也是列入天水市「6873」交通突破行動的重大項目。該項目起點位於麥積區羲皇大道與麥賈公路交匯處,途經馬跑泉鎮、大柳樹村、崖灣村、吳家河村、甘江村,終點位於甘泉鎮,全長9.9公裡。
  • 太湖邊一個低調的景點,感悟中國孝道文化,還有江南少有石窟觀音
    原本以為要看太湖,到無錫最合適,或是在蘇州上個太湖小島,這次來了常州的太湖,一樣美的讓人感嘆,而且常州這邊生態和步行道做的好,湖水會比較乾淨,不像無錫有很多綠藻現象。坐落在太湖灣的中華孝道園,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基地。
  • 遇見東方最美的微笑:佛陀一笑,一切瞭然
    那全世界最美的微笑呢?是中國佛像的東方式微笑。這抹微笑在佛陀菩薩、侍童飛天裡,在莫高窟、龍門,麥積山、雲岡石窟裡,在北朝的秀骨清像、唐宋的飽滿雄健裡。在麥積山石窟147窟,那尊清秀典雅的坐佛,面帶微笑,在修禪法,修「慈悲喜舍」,即是把自己放到眾生中,設身為他人著想。所以他的微笑裡有仁慈心,憐憫心,喜悅心,寧靜心。但北魏最令人動容的微笑,是44窟的主尊佛,那抹笑裡,有個悽涼的故事。故事要從北魏末年講起,北魏後期分裂成西魏,東魏。
  • 龍門石窟這尊佛像就是她的原型,你去看過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人會好奇她到底是長什麼樣的呢,想知道的話就要去洛陽龍門石窟,那裡有一尊佛像據說就是武則天自己,你去看過沒有啊?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
  • 雲岡石窟裝飾圖案藝術研究(組圖)
    我國現代學者中,最先重視雲岡石窟裝飾圖案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中國建築史專家;1933年9月,他們趁到大同測繪華嚴寺、善化寺等遼金遺構之便,到雲岡考察數日;當年十二月,他們合作的《雲岡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築》一文,刊發在《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四卷三、四合期上,文中有專門章節討論雲岡石刻中的裝飾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