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邊一個低調的景點,感悟中國孝道文化,還有江南少有石窟觀音

2021-01-13 stdolly

原本以為要看太湖,到無錫最合適,或是在蘇州上個太湖小島,這次來了常州的太湖,一樣美的讓人感嘆,而且常州這邊生態和步行道做的好,湖水會比較乾淨,不像無錫有很多綠藻現象。

坐落在太湖灣的中華孝道園,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基地。

進門的長廊,很有中國風

中式長廊

園內有淨澄湖,一副安逸的感覺

淨瓶

牌坊

這是一個時光的展館,比起其他,我更喜歡這些小人書,滿滿的過去的回憶

正法明大殿

大門,不過按照佛門說法,進從東門,出從西門

孝道園另一大特色——江南石窟太湖觀音,非常壯觀

先祖廟堂

孝道園主要以1600多年歷史的蓼莪禪寺為根據,發展起來成為以弘揚孝道文化為主旨的景區,而蓼莪禪寺是我國唯一一座孝子寺。

不要急於離開,漫步環太湖步行道,感受最美太湖灣的午後時光,靜靜地等一場太湖的日落~

相關焦點

  • 孝道,源遠流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華孝道園
    中國文華源遠流長,有許多的精華。而這裡面,孝道是永久不變的。在古代,孝是測量一個人的重要準則,而現在,孝的含義更加價值連城!中華孝道園,它坐落在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內,是全國十大旅遊名片之一的景點。中華孝道園面向太湖,背靠蓼莪山脈,是江南一帶的「世外桃源」。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中華孝道
    其集尋根祭祖、朝山禮佛和旅遊觀光為一體,是我國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山水文化景區。常州中華孝道園以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之一的「孝」為主題,以祭祖文化和觀音文化為特色,以儒、釋、道對孝的論述為基礎,樹立孝行標杆,弘揚孝道精神,是一個集尋根祭祖、朝山禮佛、覺悟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景區。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在甘肅天水
    一座高峰,194個石窟,7千多座雕像,1300平方米壁畫。這是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被稱為「東方雕塑藝術展覽館」的麥積山石窟。「麥積山,北越清渭,南越兩當,五百裡崗戀,麥積處在那掀起石塊,故此麥積山。
  • 無錫旅遊必去的景點,被譽為「太湖第一名勝」,很多人冬天沒去過
    江南的旅遊名勝特別多,特別是太湖、太湖美、美在太湖水,不僅如此,以太湖為中心的太湖平原也聚集在我國典型的江南水鄉居住,有著獨特的水鄉氛圍,對太湖,我一直以來都有一股真情,那煙波浩瀚的太湖水,含蓄地內斂,當一隻白帆在湖面上遊蕩時,更帶著一股靈動的美,像人間仙境。
  • 甘肅最低調城市,坐擁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是古代最早建城設縣地
    不過,甘肅省的許多城市都已進入我們的視野,除蘭州外,還有雄偉的嘉峪關、色彩斑斕的天衣和著名的張掖市等,天水這個城市的名字聽起來與壯觀的甘肅並不相稱,甚至有「水從天而來」的溫馨浪漫之感,天水這個城市的名字也確實來源於民間傳說。
  • 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窟群,四大石窟之一,石窟藝術全石化起點
    大同的第一個景點無疑是雲岡石窟,它主導著恆山懸空寺和大同這個觀光城市的文化基礎,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洞、天水麥積山石窟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我有1500年的歷史,是全國第一個A級旅遊景點,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是石窟藝術在中國走向全石化的出發點。
  • 品讀《孝經》名句,感悟中華孝道文化!
    孝道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做人的根本,《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儒家修學的入門課程,也是專門闡述儒家孝道倫理思想的一部經典。在古代選拔官員,孝道是最根本的一個標準,如果不孝敬父母,連個正常人都不算,就更別想進入仕途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句《孝經》的名言,感悟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 肖波談孝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9月19、20日,正值傳統中秋佳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之聲播出了湖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談《孝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節目2集。據悉,該節目分為4集,後兩集將於國慶節期間播出。  在19日的節目中,肖波闡述了孝道發展的三個階段以及孝道與中國文化間的關係。
  •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省會,旅遊景點數不勝數,卻沒有多少人注意
    中國原本屬於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傳統,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許多外國朋友留下了足跡,體驗著獨特的味道,現在國內很多省份的發展是理想的,特別是北上廣深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但是,中國的規模這麼大,總有一部分省會被完全忽略了。
  • 中國名字最容易被讀混的城市,別說南方人就是北方人也無可奈何
    湖州,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位於浙江省北部,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蠶絲文化、茶文化、湖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南太湖明珠。
  • 發揚中華孝道文化,了解孝道文化內涵作用
    發揚中華孝道文化,了解孝道文化內涵作用在上次的文章中,小編講了關於孝道的歷史,這次小編就來講講孝道文化的內涵,讓更多的人了解孝道文化,弘揚我國的孝道文化,讓我國優良的孝道文化在世界上得以發揚,讓更多的人,把孝道當作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江南魚米之鄉,吳越文化發源地,這裡是太湖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無錫地處太湖流域,是長江三角洲平原的重要城市,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譽。無錫也是江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3000多年。所以來到無錫,除了能欣賞江南水鄉的山山水水,同時也能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薰陶。
  • 中國民間的觀音信仰是中印文化交融的結果
    在這種觀音信仰體系中,中國文化對印度佛教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改造,成為一種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觀音信仰體系。 在中國民間信仰的領域裡,儒道文化同印度佛教文化在觀音信仰方面的對話是通過不同於正統佛教領域的許多不同方式來進行的。
  • 中國傳統文化之孝道
    百善孝為先,傳統的孝道文化數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乃至整個華夏民族。中國人把孝視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國家安康之本,同時也是人類延續之本。孝,千百年來是中國社會維繫著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擁有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一生必須要去
    中國佛教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悠久,佛教是從西洋傳來的,所以必須要經過天水這個地方,所以,這裡已經有豐富的佛教文化,我都喜歡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去天水這個地方體驗,而且這裡有獨特的自然風景。麥積山石窟屬於孤峰,高142米左右,整個山的形狀比較圓潤,顏色也是金黃色的,像麥草一樣的感覺,其實從秦朝開始就已經受到佛教的影響,所以開始製作石窟,又做成了各種各樣的泥形,保存至今的都是完美的,其實現在的麥積山石窟也經歷了風雨才有了這個味道,被很多人喜歡,我獲得了很高的榮譽,那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 論孝道文化的作用
    孝作為中國古代傳承至今的家庭倫理規範,有維穩家庭的作用。人們用「孝」來衡量家庭關係,使孝道文化紮根於中國的家庭、施行於社會,成為所有人都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在古代,中華民族有著敬老孝親的良好風氣,能夠很好的敦化民風、促進社會和諧;這種風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傳承養老敬親的孝道傳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孝」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孝道文化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修身養性。從個體來講,孝道是每個人修身養性的基礎。古代人都重視孝,通過踐行孝道,使每個人的道德完善。
  • 太湖邊上最地道的錫幫菜,把「太湖三白」做成頂級,難怪食客盈門
    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清朝皇帝愛下江南。乾隆皇帝就曾六下江南,更是有十一次到過無錫。無錫到底有什麼東西,吸引著乾隆帝多次造訪?因為美景、美女、還是美食?直到此次走到無錫太湖邊,發現了一個寶地,頓時恍然大悟。
  •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艾光明
    宗教對我們傳統文化的發展影響很大。特別是佛教對中國的影響較大。佛教在中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就如同那些典故、成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的民間傳統風俗,很多都打上了佛教的印記。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詩歌、小說、書法、繪畫、音樂、建築、石窟等,所以說佛教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從文學、藝術、風俗三個方面說說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 松坡講文壇首次開講:與張千山話家國說團圓 感悟孝道文化
    市社科聯主席張千山應邀作了《家國情思:中秋佳節與中華孝道》專題講座。昔有「松坡講武堂」,今有「松坡講文壇」。為了延續和傳承護國將軍蔡鍔的愛國精神,發揚和傳播邵陽人民的奮鬥精神,營造邵陽書香氛圍,提升市民的學習積極性和建設家鄉自信心、自豪感,經過近半年的醞釀和籌備,松坡講文壇系列活動正式開啟。開講前,雙清區華天學校的孩子們齊聲背誦《孝經》。
  • 傳統孝道文化的現代價值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文明觀察】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滲透到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文化可謂「孝的文化」。孝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以至於如果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中國文化真有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