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在甘肅天水

2021-01-09 一月聊旅遊

一座高峰,194個石窟,7千多座雕像,1300平方米壁畫。

這是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被稱為「東方雕塑藝術展覽館」的麥積山石窟。「麥積山,北越清渭,南越兩當,五百裡崗戀,麥積處在那掀起石塊,故此麥積山。

這裡松樹和竹子茂盛,山峰層層包圍,麥積水拔地而起,古代被稱為「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奇峰,海拔1742米,麥積山高142米,形狀奇特,古峰拔地而起,密堆般。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上青蔥,野花叢生,登上山頂,望得很遠,四周都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千山萬水,青松如海,雲霧繚繞,遠景交織,構成美麗的圖景。在我國著名的石窟中,自然風景以麥積山做得最好,有「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譽。

麥積山又名麥積山牆,山峰西南為懸崖,石洞鑽在這個懸崖上,有的在山腳下20米,有的高達80米。在如此陡峭的懸崖上開鑿數百個洞穴和佛像是我國眾多石窟中少有的。雅閣、莫窟、瑪雅堂、山樓、走廊等配套設施齊全,遊客可以直達所有石窟。

麥積山石窟是16個國家落後(公元384 -417年)青雲的一半,懸崖之間,石成佛,石四川室'是落後,西進,北魏,西魏,北周,蘇,唐,五代,宋。

麥積山石窟的牡蠣類型多種多樣。有些人有坡頂、方形邊坡頂、拱、圓頂、方形門楣平頂、方形門楣復頭調整、方形平頂、圓形小淺廟、勺子頂等。這種多樣的牡蠣和懸崖角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築結構演變、發展的寶貴歷史資料。

連接石窟的棧道在經歷千年風雨後部分破損,山的風化嚴重,此後建設麥積山旅遊區後,經過大規模加固維修和整修,正在倒塌的懸崖體也穩定下來,棧道寬敞整齊,安全可靠,昔日王仁宇筆下的險惡景象已成為歷史。現在遊客們可以安心地遊覽各個懸崖角,隨心所欲地進入各個洞穴,遠眺山下美景。麥積山的洞穴有很多與眾不同的「懸崖角」。建在70多米高的七佛角上的雕像被遵守,留在通道頂端的壁畫絕妙。其中,西單頂端的不忍行人道,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走的方向都不同,可以說是國內壁畫構圖的經典。其中,第44窟銅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維納斯」,西晉第78窟、128窟銅像的制服細緻地描繪了圖案。

麥積山風景區除石窟外,還有仙人懸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等4個旅遊景點組成的100多個旅遊景點,擁有多種生物類型和物種,被譽為「隆尚林天館」,是絲綢之路黃金旅遊線的藝術名酒和旅遊景點。麥積山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國家地質公園進軍「神奇的西北100景」。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窟群,四大石窟之一,石窟藝術全石化起點
    大同的第一個景點無疑是雲岡石窟,它主導著恆山懸空寺和大同這個觀光城市的文化基礎,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洞、天水麥積山石窟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我有1500年的歷史,是全國第一個A級旅遊景點,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是石窟藝術在中國走向全石化的出發點。
  • 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擁有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一生必須要去
    中國佛教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悠久,佛教是從西洋傳來的,所以必須要經過天水這個地方,所以,這裡已經有豐富的佛教文化,我都喜歡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去天水這個地方體驗,而且這裡有獨特的自然風景。麥積山石窟屬於孤峰,高142米左右,整個山的形狀比較圓潤,顏色也是金黃色的,像麥草一樣的感覺,其實從秦朝開始就已經受到佛教的影響,所以開始製作石窟,又做成了各種各樣的泥形,保存至今的都是完美的,其實現在的麥積山石窟也經歷了風雨才有了這個味道,被很多人喜歡,我獲得了很高的榮譽,那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 甘肅最低調城市,坐擁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是古代最早建城設縣地
    不過,甘肅省的許多城市都已進入我們的視野,除蘭州外,還有雄偉的嘉峪關、色彩斑斕的天衣和著名的張掖市等,天水這個城市的名字聽起來與壯觀的甘肅並不相稱,甚至有「水從天而來」的溫馨浪漫之感,天水這個城市的名字也確實來源於民間傳說。
  • 甘肅冬日踏雪,尋覓石窟的陶醉!
    談到古代佛教藝術,「四大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莫高窟,龍門石窟聞名於世,雲岡石窟神秘莫測,其餘麥積山石窟,卻有些默默無聞。像莫高窟一樣,麥積山石窟也位於甘肅境內,一個省坐擁兩個大石窟,不知其他省有多羨慕。假如莫高窟適合秋天旅遊,那麥積山的冬天,同樣令人陶醉。
  • 天水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名!
    天水,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裡」之稱。這裡的麥積山石窟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 你好,我叫天水,這是我的簡歷
    我叫天水 這是我的簡歷 中文名稱:天水曾用名:上邽、成紀、秦州別名:羲皇故裡、秦州、東方雕塑陳列館、隴上「小江南」、大西北的綠寶石 誕生時間:天水郡稱呼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於敦煌莫高窟的我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藝術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 甘肅「冉冉升起」的城市,經濟實力全省第三,被譽「隴上江南」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此開始八卦,開啟華夏文明,成為留在這片土地上的重要文化遺產,所以天水又被稱為「開皇故裡」和「好學之都」,天水位於絲綢之路南線東段隴關道和秦隴南道的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出長安後的第一重鎮。建國後,天水又成為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多年的科技創新和優化升級,工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201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40億元,穩居全省第三位。
  • 四大石窟誰最美?天水麥積山石窟坐落在「麥剁」上,遙望美如畫!
    中國大大小小的石窟不計其數,最耀眼的莫過於四大石窟。在這其中,我最喜歡麥積山石窟。她藏身在秦嶺山脈的深山翠林裡,雖歷經1600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卻一直以恬靜的微笑迎接著四方賓朋,八方遊客。透過繁茂的密林遙望,寂靜的麥積山石窟美成了一幅畫!hi,歡迎做客漫悠旅行,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詩和遠方!
  • 灑脫俊秀的書法繪畫,成熟圓淳的雕塑建築,魏晉南北朝的藝術
    顧愷之的畫重在傳神,點睛之筆十分重要,他還提出了「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顧愷之之外,著名的畫家還有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四人合稱「六朝四大家」。魏晉以前,我國的建築和雕塑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體現出一種內斂、虛靜的品格,體現在宮殿和陵墓建築上就是莊嚴肅穆的氣氛和等級森嚴的規格。
  • 響堂山刻經洞,是全國石窟中唯一一座滿壁文字的石窟
    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鼓山最優質的石巖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 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福州啟幕
    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福州啟幕 2017-01-25 21:47: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雲岡石窟裝飾圖案藝術研究(組圖)
    盝形帷幕龕,在雲岡石窟最為多見,是北魏龕楣裝飾圖案的典範。   龕楣圖案是石窟裝飾圖案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其豐富的內容,到超妙的藝術處理,簡練造型,整個畫面神態飛揚,大氣古雅。龕楣裝飾圖案既不失熱烈,又與窟內雕塑保持了統一的風格,成為組織緊密、刻畫細緻的一部分,使整個洞窟裝飾具有疏密有致,抒情寫意的審美品質。
  • 藏傳佛教藝術東漸與漢藏藝術風格的形成
    新疆9世紀前後的佛教雕塑與壁畫、柏茲克裡特石窟壁畫所具有的後期「于闐」樣式對西藏藝術同樣有較大的影響。然而,與敦煌吐蕃風格藝術的連續性發展形成對比的是,西藏藝術史上10世紀前後是吐蕃歷史上由於朗達瑪「滅法」以後導致的「黑暗」時期,存留的美術作品例證極少,漢地敦煌10世紀石窟壁畫正好填補了這一時期的空白。
  • 回眸2020年度天水美術熱詞
    另外,天水書畫院專職畫家郭向雷創作的抗疫美術作品《守護》,更是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作品名錄。這一作品同時也與他的另一幅抗疫美術作品《中國速度》,入選中美協與省美協舉辦的「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美術家在行動主題創作網上作品展。同時,廣大非遺傳承人也積極行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戰「疫」助力。
  • 龍門石窟這尊佛像就是她的原型,你去看過嗎
    一代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人會好奇她到底是長什麼樣的呢,想知道的話就要去洛陽龍門石窟,那裡有一尊佛像據說就是武則天自己,你去看過沒有啊?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
  • 【己亥年公祭伏羲大典】2019年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將舉辦三十項活動
    每日甘肅網天水6月19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2019年公祭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在甘肅天水市舉行。  論壇研討類:包括2019年中華伏羲文化論壇、港澳知名人士懇談會、「僑說伏羲文化」研討會、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雕塑國際論壇等活動。  文化藝術類:包括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走進天水慰問演出、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作品展等6項活動。  展覽展示類:包括2019年全國名優產品暨中韓特色商品(展銷)博覽會、「人文天水·養生美食大賽」等活動。
  • 為何中國古代沒有像羅馬人那樣為每位皇帝留下雕像?
    很顯然不是,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石、玉、骨、牙等製成的雕塑,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兵馬俑,是現在世界已知的發現的最大的雕塑群,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該雕塑皆是按照真人比例來雕刻燒制,每一個陶俑的表情都栩栩如生,且沒有一個陶俑的表情動作是重複的,其間的人、物、動物做工精細,這浩大的工程精細到每一個細節,讓人直呼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