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勤行精進,樣樣都要精,都要求進步,包括我們的飲食起居,文化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要求進步。我們如果細心去想想,現在有的地方進步太快,有的地方退步,有的地方完全消失了,這就是災難的表現。
這個社會文化不平衡了,我們中國人一般講反常,常是正常,與正常相違背叫反常,反常人要受苦,反常是錯誤。常是什麼?永恆不變的真理。永恆不變真理的核心是「親愛」。在中國倫理上講,父子有親那種「親愛」不是學來的,是天性,是自然的。
師父在日本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跟隨的人當中有個年輕的媽媽推著一個小車,帶著她的兒子,四個月,在路上散步的時候,師父忽然停下來讓大家去看,小孩四個月,父子有親就在這裡看出來。四個月大的兒子不會講話,但看他的眼神、他的動作,他對媽媽的愛很容易看得到。這小孩沒人教他,母親也沒教他,出自天性,五倫裡頭父子有親在這裡就可以看到。中國教育就從這裡生起來的。
古代中國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這種愛能夠一生保持不變,這就是孝道,這是中國教育頭一個目標,天性的愛永恆不變。第二個目標是把這個愛發揚光大,從愛父母展開來,愛兄弟姐妹、愛親戚朋友、愛鄰裡鄉黨。再展開,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這是中國傳統教育,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理念。從這個地方延伸,才有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基本的道德觀念建立了。
精選-原來這樣教孩子最好
(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