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網友:確定不是北極熊?

2021-01-20 北晚新視覺網

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

畫面中,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3天後,它穿過密林和小河溝,出現在1公裡外山脊上的另一臺紅外線相機裡,然後用了大約10分鐘到達山腳,山腳的紅外線相機記錄下它離開的背影。

四川臥龍白色大熊貓保護研究項目執行人譚迎春介紹,從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影像判斷,這隻白色大熊貓從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期間長大了不少,體格壯實。相較於小時候的通體白色,它在成年後四肢的毛髮還顯出淡淡的金色。2020年兩次記錄中這隻白色大熊貓都是單獨活動,我們推算它目前已3歲左右,判斷它已離開媽媽,自立『門戶』了。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視頻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步伐穩健,身體壯實,毛色光亮,可以看出是一隻健康的野生大熊貓。「白化」現象雖然罕見,但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白化」通常是由於動物個體基因突變所致,使得動物體內色素合成受阻,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金白色或淺金色。單純的「白化」突變並不一定影響動物個體的生存。這隻白色大熊貓能健康成長到3歲左右,說明它已基本適應了生存環境,生存狀態良好。

除了毛色變化之外,白色大熊貓的白化突變是否會對其生理和健康帶來其他附帶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深入研究這一問題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人類對大熊貓這一古老物種的認知,併科學評估白化突變基因對大熊貓野外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影響,對大熊貓保護事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延伸閱讀:

棕色大熊貓「七仔」:在秦嶺,為愛跑圈

2020年4月報導:大熊貓「七仔」最近有些焦躁,它不停地來回跑圈,腳下兩三平方米內的草皮已被磨光,腳爪和尾部也沾滿了泥土。

「春天來了,大熊貓開始發情,七仔也表現出了求偶行為。」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工作人員梁小龍說,「七仔」是世界上唯一一隻圈養的棕色大熊貓,它屬於一個更為稀少、古老的大熊貓亞種——秦嶺亞種。

不同於普通大熊貓,皮毛本應黑色的部分,「七仔」呈現淡棕色。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獸醫院院長馬清義說,棕色大熊貓有科學記載的幾次發現,都在秦嶺範圍內。

「棕色大熊貓的出現原因一直沒有統一的說法。有人說是其父親、母親雙方攜帶的隱性基因重合,導致誕育出棕色後代。也有人認為,這是返祖現象,也許在遠古時期,大熊貓的祖代有這種顏色。」馬清義說,「目前我們也在致力於揭開棕色大熊貓的秘密。」

「七仔」是從野外被營救回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當時它只有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大,腸道堵塞,脫水嚴重,經過工作人員的及時搶救和精心照料,「七仔」轉危為安,在位於秦嶺中的研究中心安家落戶。因為幼年的「七仔」很像電影《長江七號》裡的角色「七仔」,工作人員就為其取了同樣的名字。

大熊貓的平均壽命為25年,11歲的「七仔」已是一名成熟的「中年男子」。近期,「七仔」總是守著圈舍牆上的窗戶不肯離去,圈舍牆另一邊住著一隻和它差不多同歲的雄性大熊貓。

梁小龍說,「七仔」最近特別關注隔壁大熊貓的動靜,時不時向它發出挑釁的吼叫。「發情期,雄性大熊貓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前幾天它們倆就隔牆對吼了一陣子。」梁小龍說。

「七仔」繼續在牆邊跑圈,直到累得張開嘴巴大口喘氣,才踱步到草地中央的水池休息。幾分鐘後,它又走到牆邊開始跑圈。

2018年,「七仔」開始接受自然交配訓練。研究人員會刻意把蘋果、胡蘿蔔等吊高或丟在草叢裡,讓它站起來夠著吃或到處找著吃,以增強它的後肢力量、四肢協調能力和辨彆氣味的能力,激發「七仔」的本能和野性。

2020年3月,「七仔」終於與出現發情行為的雌性大熊貓「安安」成功自然交配。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繼續為它選擇合適配對的雌性大熊貓。大家都在期盼,2020年「七仔」能順利晉升「奶爸」。

(原標題: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超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網友:想看沒黑眼圈的小眼睛
    自2019年5月臥龍的紅外線相機首次記錄到該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僅在2020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據介紹,視頻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步伐穩健,身體壯實,毛色光亮,可以看出是一隻健康的野生大熊貓。「白化」現象雖然罕見,但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
  • 四川臥龍: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四肢毛髮變金色 已與母親分離
    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白色大熊貓影像。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月15日電 (龍婷婷)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5日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在第一段視頻畫面中,白色大熊貓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四肢毛髮變金色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5日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圖為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白色大熊貓影像。
  • 大熊貓誕下龍鳳胎,剛出生就翹起小腳,網友:又是一隻功夫熊貓
    截至目前,這對大熊貓幼仔是全球初生體重最重的人工圈養大熊貓龍鳳胎(雙胞胎)。據了解,大熊貓「阿寶」於2019年3月20日完成配種,「阿寶」待產很安靜,沒有明顯的產前煩躁行為,走動少,7月6日凌晨4時47分,發現破羊水,較少的努責行為。兩隻幼仔的初生體重均超過200克。
  • 全球矚目的四隻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直播活動即將開啟!
    請點擊「e路詩語」關注 一本可以聽的詩書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形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克服困難,成功繁育出4隻可愛的大熊貓寶寶。
  • 大熊貓阿寶誕下龍鳳胎,在美國出生並生活三年,曾被誤以為是雄性
    截止目前,這對大熊貓幼仔是全球初生體重最重的人工圈養大熊貓龍鳳胎。大熊貓「阿寶」於2019年3月20日完成配種。據介紹,阿寶待產很安靜,沒有明顯的產前煩躁行為,走動少,7月6日凌晨4點47分,發現破羊水,較少的努責行為。
  • 北極熊被居民狂投餵,體重達679公斤,比一般北極熊多重230公斤!
    據外媒以往報導,隨著全球暖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相信北極熊感受最深。海冰的減少導致它們糧食短缺、骨瘦如柴,甚至有研究指出北極熊出現「大熊吃小熊」的現象。
  • 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上新」,一起給4隻大熊貓寶寶起名,評論亮...
    2020年,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成功繁育出4隻可愛的大熊貓寶寶。現在這幾個小傢伙慢慢長大,身體健康。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決定為這4隻秦嶺「萌寶」面向社會各界徵名。
  • 武漢大熊貓鼻頭變白疑場館環境差所致 園方回應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肖茹丹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關於對大熊貓場館進行整改的函》(下稱整改函)的紅頭文件,文章稱大熊貓「偉偉」生活的武漢市動物園大熊貓場館周邊環境較差5月1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thecover.cn)致電武漢市動物園,對方證實確有此事,目前大熊貓身體健康,而場館陳舊問題已上報有關領導。  大熊貓鼻頭變白 疑場館周邊噪音導致  封面新聞記者搜索發現,早在4月11日左右,就有網友報料稱,大熊貓「偉偉」鼻頭出現白點,疑似噪音造成的,而噪音來自周邊小商小販的叫賣聲。
  • 全球唯一虎獅虎獸滿半歲,已確定它是「女孩」
    全球唯一虎獅虎獸滿半歲,已確定它是「女孩」 11月23日,湖北荊州。
  • 不是貓為什麼叫熊貓?原來只因為一個大意!
    我可愛嗎中國對大熊貓的記載由來已久,在《書經》、《毛詩》、《峨眉山志》以及《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在近代,它的最初定名叫做貓熊,因為它的臉毛茸茸的,很像貓,又因為整體像熊,所以大家都覺得叫做貓熊比較恰當。
  • 夢見北極熊追我是怎麼回事 夢見北極熊
    夢見在田裡的北極熊,預示你收入增多,或生意興隆,利潤巨大。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北極熊,建議有風則止,晴朗則行。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北極熊,預示生女,慎防胎死腹中。創業的人夢見北極熊,代表有忍耐力去進行得利賺錢,夏季不利。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北極熊,說明意風不合,過剛強婚姻難成。
  • 旅美大熊貓美香高齡產子 網友圍觀直播直呼「奇蹟」
    經過漫長的等待,當地時間8月21日下午6點,大熊貓「美香」和「添添」的第四個孩子在美國誕生。這對父母在位於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和生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美國國家動物園」)已經生活了20年。美香以22歲高齡產子,成為全球第二年長的熊貓「高齡產婦」。它的20年旅美經歷,見證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變遷。
  • 秦嶺頻現棕色大熊貓
    從時間來看,每隔3年-4年發現一次棕色大熊貓,其中3月或4月份目擊次數最多,共發現4次。其中兩次是在爭偶,一次是在喝水,還有一次是傷病。有3次發現棕色大熊貓和黑白色大熊貓共同活動,其中母子活動兩次。  1985年,第一次發現棕色大熊貓  據大熊貓研究專家雍嚴格回憶,第一次發現棕色大熊貓是在佛坪。那是1985年3月26日,距今已過去30多年。
  • 《超人回來了》的萌寶長大了,三胞胎變帥了,網友:小愛變美了!
    近幾年關於親子之間的綜藝越來越多了,除了《爸爸回來了》《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以外,還有一部韓國親子節目也十分受網友歡迎,這部綜藝叫做《超人回來了》!現在距離《超人回來了》播出也已經好幾年了,有網友十分好奇當初參加這些節目的萌寶們已經長大了,變成什麼樣了!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 動物園的動物們都在「渡劫」,大熊貓意外收穫了久違的幸福
    新明斯特動物園官網的介紹鎮園之寶,是體長超過3.5米的北極熊Vitus,它是全德國體型最大的北極熊。特別是北極熊Vitus,因為體型太大,食量驚人,如今徹底變成燙手山芋。白鯨生活在北冰洋附近,企鵝則生活在南半球,要不是這次機會,這兩個物種永遠不會見面。
  • 在江蘇發現中國最罕見的血型,全球僅有一例,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
    這些血液常識,大眾應該並不陌生,它讓人們對血型有基礎的了解,但罕見血型卻鮮有人知,由於罕見血型過於新奇,它的很多特性仍在被不斷探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便是「熊貓血中的熊貓血」。那麼,它究竟有多罕見呢?罕見到在全球僅此一例。二、會跑會變的血型,醫生如何將其「捉拿歸案」?隨著醫療技術的發達,醫學很多未知領域被逐步發掘。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三眼恐龍蝦】三眼恐龍蝦,學名佳朋鱟蟲。是已知的鱟蟲中中國唯一發現的一種。屬足亞綱,背甲目,是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上一頁 下一頁原標題:絕對沒見過!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冰海小精靈】貌如天使的【冰海小精靈】是從希臘神話中海神的名字演化來的。它不是水母也不是螢火蟲,而是來自北極深海流及,在日本北海道也有發現。在北海道寧靜雪白的冰原下,孕涵了無數的冰海精靈,這些珍奇的微小生物,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至今仍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