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音樂家陳國凡作品音樂會明晚開演,回想我與他的創作故事

2021-01-09 澎湃新聞

我與侗族音樂家陳國凡老師的創作情誼

李 君

作者李君(右)拜訪陳國凡老師

認識侗族音樂家陳國凡老師源於我主創的作品《跳起多耶》發表在廣西的《歌海》雜誌後被他看中。

陳老師曾任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館長,是多個國家級協會的會員,廣西及南寧市音協會員。經過多年的田野採風,在桂、黔、湘等侗族聚居地區收集整理了眾多侗族民間音樂,其中對侗族大歌進行了重點收集與整理。他創作了幾百部作品,1958年開始發表音樂作品,包括侗族大歌、山歌、戲劇、曲藝、歌舞、器樂等不同類別,獲地市級以上的獎勵有近百件,尤其對侗族大歌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者李君與侗族音樂家楊素妮(後排左一)到陳國凡老師家拜訪、學習。

2000年,我參加廣西區支教隊去到三江侗族自治縣,在「飯養身,歌養心」的歌舞海洋裡生活了一年,深受侗族音樂的薰陶。回到桂林後,有一天突然冒出一個題目《跳起多耶》,靈感來源於1991年出版的一套廣西民歌集(卡帶)《同樂歌》裡面的「跳起多耶連友情……」,也來源於在侗族地區生活的感悟,於是開始創作侗族題材的歌詞,寫好後給侗族學生看是否符合民族特色,得到認可後,投稿到當時設有歌詞版的《音樂周報》,2005年6月24日,我的第一首歌詞作品正式發表,入選當年由著名詞作家曾憲瑞老師主編的《2005中國年度歌詞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版),幾乎同時《歌海》雜誌2006年第1期刊登了歌詞《跳起多耶》。

陳國凡老師在《歌海》看到《跳起多耶》歌詞後,寫信給我說「十分激動,立即用侗族『多耶』曲調元素,譜寫成歌曲」,先是寫了二聲部的合唱,還手寫非常整齊美觀的歌曲譜子,從南寧(當時他已退休居住在邕)寄到桂林,我讀信及試唱歌曲後,如獲至寶,保存至今。陳老師後來將二聲部發展為四聲部的領唱、合唱,發表在《歌海》2007年第2期,歌曲一開始是侗語「奔京措囉哈嗬!」(大家一起來唱跳多耶),接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生態風格的「呀囉耶,呀囉嗨!」開頭部分的女聲、男聲領唱分別進來後,中間的二部合唱「手拉手、肩並肩」段極具舞蹈性,而後「一唱一和」節奏拉寬。在四聲部的構造上,陳老師採取了簡潔而有效的方式,如低聲部用「耶、耶、耶、耶」的聲音模仿低音蘆笙的「低音炮」感覺,其他聲部時有一唱一和。進入尾聲部分,還讓女聲領唱有一段Solo(獨唱),侗家風情與時代畫卷一起構成一幅和諧社會的圖景。

陳老師又專門寫信給我針對四聲部合唱《跳起多耶》說,讓「我們去愛護她、培植她,讓她光彩奪目,香飄萬裡。願我們的友誼像《跳起多耶》裡唱的那樣難分難解!永遠長存!」。隨後由陳國凡老師輔導的三江侗族自治縣代表隊在廣西柳州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藝匯演中獲得表演及創作一等獎、柳州市2007銀杏杯音樂比賽歌曲一等獎。2009年,在建國60周年的獻禮中,桂林市文聯和音樂家協會,選編了《灕江的旋律——桂林優秀創作歌曲選》(灕江出版社2010年12月版),《跳起多耶》因其民族特色及為和諧社會而作的題材,入編該獻禮歌集。如今這首《跳起多耶》,已在侗鄉傳唱,進入學校的「校本課程」,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產口大榕樹3A級等景區,每天播放這首歌,成為該景區標誌性的「聲音景觀」(指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值得欣賞和記憶的聲音)。

有了與陳國凡老師的第一次成功合作,應陳老師的邀請,我於2007年底來南寧開會時,專門拜訪了陳老師,嘗到了師母打的侗家油茶。之後,我又將發表在《中國原創音樂報》(2006年6月30日)並於2006年6月獲得「八桂群星獎」舞臺藝術作品徵稿三等獎的《美麗的侗家姑娘》寄給陳老師,譜曲後該歌曲獲得文化部中國少數民族學會、中央民族大學舉辦的首屆全國「民族之聲」作品徵集選拔活動銀獎(2009年11月25日)。

2006年第6期《歌海》發表了我的另一首侗族風情的《侗家人,侗人家》,該作品同時獲得第九屆「風採」杯全國詞曲作品大賽二等獎(2006.6.28),歌詞的每一句前面都是「侗」,陳老師看到歌詞後,譜寫了男女聲二重唱,「侗味十足」,歌曲巧妙地融進侗族民歌獨特的「呀囉耶」,這首作品也可以作為小組表演唱。

廣西被譽為「歌海」,八桂大地處處有歌,有傳統的民歌,有革命的紅歌,有東協博覽會的東南亞之歌,有國際民歌節的世界各國之歌……,《大地飛歌》成為民歌節的會歌。2010年1月我把寫的一首《八桂歡歌》寄給陳老師,陳老師不僅善於運用侗族音樂素材進行創作,也能把握八桂民族音樂素材進行創作,寫好後用他那工整的字體和記譜寄給我一份,由於陳老師身體狀況和我忙於其他工作,很可惜這首歌一直沒有推出。

陳國凡老師夫婦

2019年7月,我調來南寧回到母校廣西藝術學院工作。2020年7月15日,我與侗族音樂家楊素妮老師、潘永華老師等一起拜訪陳老師。十年前由於身體原因他已不再作曲,但是,拿起自己創作的歌本,陳老師依然演唱自如,帶動師母及在場的兩個女兒和我們大家,一起投入侗族風情歌曲的演唱,滿堂侗歌飄蕩,滿屋子侗家油茶飄香,其樂融融,其情深深!

今年11月15日晚上,陳國凡老師傾情創作幾十年的作品音樂會「侗家人人愛唱歌」將在廣西音樂廳(民族廣場東面的民族宮)舉辦,來自三江、柳州、南寧、桂林等多地的民族同胞一起呈現。之前我多次到排練現場,已經感覺到侗歌的魅力,音樂會的演出,值得期待!本次音樂會,《跳起多耶》將由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族藝術系的同學們演唱,在新一輩的侗族音樂家潘永華副教授的排練和指導下,「潘家軍」40位各族同學配合默契,唱到歡樂處,自然跳起舞。本次音樂會上,《美麗的侗家姑娘》將由潘永華和夏鴻雁伉儷聯袂演繹。

預祝陳國凡老師「侗家人人愛唱歌」作品音樂會取得圓滿成功!

(作者:李君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音樂家協會會員。)

後附音樂會簡介源自微觀侗鄉公眾號:

據悉,本次音樂會由廣西侗學會、廣西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廣西民族出版社、三江侗族自治縣文體廣電局聯合主辦,南寧市音樂家協會、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族藝術系、廣西藝術學院人文學院、廣西柳州侗學會共同承辦。

陳國凡是誰?

聽聽網友的心聲

陳國凡老師是家鄉三江富祿養育的優秀兒女,長期從事侗族音樂文藝工作,創作了大量侗族歌曲,唱響了三江江河大地,也唱響了中國侗族山山嶺嶺,直至老年仍十分注重培育和發掘後續人才,在陳國凡老師的帶動培育下,一代代侗族音樂青年在茁壯成長,今天的「多耶」和「侗族大歌」又唱響了侗鄉三江大地。

來源:廣西民族報

作者:李 君/文 潘永華/圖

原標題:《侗族音樂家陳國凡作品音樂會明晚開演,回想我與他的創作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八屆長江鋼琴節「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作品宜昌特別音樂會
    [攝影記者:陳波報導]妙音華章和秦韻重新開啟,歡迎光臨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和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和柏斯音樂集團聯合舉辦的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作品音樂會。我的祖國高山巍峨巍峨山峰俯瞰歷史的狂雨;我的祖國大河奮進,強大的洪流衝破歷史的漩渦;我的祖國地大物博在廣袤的土地上孕育著燦爛的文明。
  • 「在我童年的時候,媽媽留給我一首歌。」聽徐景新創作的那些電影歌曲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無數經典旋律,如《媽媽留給我一首歌》一般,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我們記憶中的諸多旋律皆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曾為80餘部電影、150餘部電視劇創作配樂的作曲家徐景新。圖說:徐景新影視音樂作品音樂會 官方圖12月15日,這首伴隨著多少人青春歲月和少年時代的電影歌曲,迴響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
  • 「復工復產音樂三人談」北交首席常任指揮李飈:復演後首場音樂會將...
    作為北交首席常任指揮與天津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飈對接下來的日子有很多設想:為逆行的白衣天使們委約新作、把最近那些備受期待又不得不取消的音樂會重新搬回舞臺……待疫情解除,他與樂團的演奏家們期待在第一時間與闊別多時的觀眾相擁在音樂中。北京交響樂團首次分聲部「雲端」排練隔空合錄,讓音樂的祝福穿越時空「復工」這個詞,對許多樂團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準確。
  • 海頓創作特點及作品
    17喬治.蓋伯勒 Georg Gabler海頓創作特點及作品一、海頓的生平簡介(一)18世紀50年代及之前海頓,全名叫作約瑟夫·海頓,是奧地利的一位作曲家,生於1732年,去世於1809在生活方面,靠著做自由音樂家和教師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在這期間,他廣泛結交維也納有勢力的人,並於1750年認識了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和歌唱教師尼古拉·波爾波拉,此後開始向他學習作曲,並為他充當伴奏和助手。1758年或1759年,他成為莫爾金伯爵的音樂總監,這位伯爵居住在維也納,但夏天卻在故鄉波希米亞度過。
  • 雅尼11月在上海舉辦音樂會 將演繹新作品
    雅尼(資料照片)  11月13日,國際著名音樂家、演奏家雅尼將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音樂會,將演奏包括《Nightingale(夜鶯)》在內的多首經典曲目,以及近幾年最新錄製的專輯作品  時隔四年,雅尼再次來到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把高雅的古典交響與絢麗的現代電聲樂巧妙結合,他說,「我的目標是用情感與人們溝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把它融入音樂之中,音樂將會給聽眾帶來希望的撞擊。」  據悉,在此次上海音樂會之前,雅尼還將於11月9日、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兩場演出。這三場音樂會均已開始售票。
  • 郎朗滬上直面三大質疑: 音樂家為何不能是明星
    如果明星能夠普及古典音樂,我不認為明星是貶義詞。    「古典偶像」郎朗昨天到滬,為他今晚舉行的獨奏音樂會舉行新聞發布會。面對明星和音樂家孰輕孰重的質疑,郎朗敞開了心扉。而音樂會在演出市場疲軟季受到熱烈追捧,門票售罄,主辦方不得不臨時加票,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明星在古典音樂界的效應。    演奏形式誇張?
  • 上海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樂手們撐紅傘,演施特勞斯圓舞曲
    曼弗雷德·霍內克主打施特勞斯上海交響樂團的新年音樂會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樣,以「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作品為主打。在霍內克看來,國外樂團要演好施特勞斯家族的曲子,要花更多時間去研究和理解,在這方面,「上海交響樂團的完成度很高,儘管沒有維也納傳統,但他們有很好的樂手,可以很快理解和接近。」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都演施特勞斯,奧地利觀眾是否會覺得重複或厭倦?
  • 半世胡途——張覺平從藝50周年音樂會 9月12日即將震撼上演
    但是他所教的學生卻能考入國內最頂尖的中央音樂學院。不是職業演奏家,卻有著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 奏的輝煌經歷。不是專業教授,卻受國家大劇院邀請,舉辦二胡 藝術講座。他總笑稱自己是「業餘選手中最專業的,專業選手中最業餘的。2012年的CCTV央視民族器樂大賽,「勵志大叔」的親切稱呼聲名遠播。
  • 雅尼北京音樂會1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國際著名音樂家、演奏家雅尼將於11月9日、1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兩場演出。在北京的音樂會上,雅尼不僅帶來當年為北京演出創作的《Nightingale(夜鶯)》,還將帶來近年來他在拉斯維加斯和墨西哥城舉行世界巡迴演出的作品,以及近幾年最新錄製的專輯作品。  雅尼曾於1997年5月來到中國,在太廟前,用他那豐富多彩的電子音樂與中國紫禁城古老的建築相融合,引起強烈反響。在中國舉辦了音樂會以後,雅尼繼續遊走世界各大名勝古蹟,並把他的音樂帶到那裡。
  • 用AI模擬莫扎特「80歲」創作:結構工整,卻少了一些創意
    9月22日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莫扎特80歲作品音樂會,由上海愛樂樂團、指揮家趙曉鷗、鋼琴家葛灝、何南南演繹。音樂家莫扎特在35歲時因病早逝,給世人留下遺憾:如果他的生命能夠延長,是否將為世界留下新的音樂作品?這個遺憾,或許將由AI來彌補。
  • 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評選揭曉,李需民歌曲作品再度入選
    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2019年度優秀歌曲推選活動經過五輪、近百位專家評委的嚴格評選,從全國各省音協推薦的400多首參評歌曲作品中,最後評選出20首優秀歌曲。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推送的著名作曲家李需民作曲的《雨嶺南》(彭子柱詞 常安演唱)入選。
  • 國際和平日《人文頌》獻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一個聖人行走在華夏大地,他告訴人類做人的主張……」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邀,由深圳交響樂 團及合唱團近百名音樂家組成的演出團體,在這座樸素莊重的會堂裡奏響了飽含東方意蘊的合唱交響音樂會。39位巴黎當地合唱團的團員也參加了演出。
  • 2019瀋陽新年音樂會唱瀋陽故事 奏響《瀋陽序曲》
    2019瀋陽新年音樂會唱瀋陽故事 奏響《瀋陽序曲》 中國新聞網·遼寧 2018年12月31日 11:03
  • 瀋陽交響樂團「莫扎特作品」音樂會將上演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王秒)7月16日記者了解到,瀋陽交響樂團《「莫扎特作品」專場音樂會》,將於7月23日晚亮相盛京大劇院,這也是瀋陽交響樂團2020音樂季的第二場演出。音樂會由旅美青年指揮家、瀋陽交響樂團常任指揮、瀋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卞思聰執棒,現場將演出莫扎特的《費加羅婚禮》序曲、《C大調第21號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第39號交響曲》,可謂首首經典。莫扎特是歐洲著名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其短暫的一生譜寫了豐富的音樂作品。《降E大調第39號交響曲》曾被人們尊稱為「天鵝之歌」,以表達對莫扎特和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
  • 生於長沙的旅美鋼琴家與全球知名音樂家推出系列「隔空抗疫」作品
    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美國的五位知名音樂家參與此次活動。4月17日,活動推出第三期,沈燕與法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拉斐爾·克雷蒂安隔空演繹了一首由俄羅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拉赫曼尼諾夫創作的室內樂作品:G小調奏鳴曲。
  • 看荊棘中的百合花如何綻放 | 動聽968生日之公益音樂會
    他說,「看了你的表演後,回家的路上一直我思想不集中,騎著自行車還跟別人撞了。」這就是盲人鋼琴家陳敏敏和她的愛人相遇的過程,浪漫得無以復加。12年之後,這對夫婦已經步入中年,當陳敏敏講述這個愛情故事的時候,依然藏不住幸福和甜蜜。「我們也會吵架,不過大多是他先道歉,他總是讓著我「,陳敏敏說,「我在家都不幹活的,他全包了。」
  • 《王者榮耀》也辦交響音樂會,這些經典遊戲的音樂會你聽過幾個?
    正如電影配樂一樣,遊戲音樂正逐漸成為主流音樂類型之一,在豆瓣音樂上你會驚訝的發現,「遊戲音樂」這一標籤裡的專輯評分基本穩在 8.5 分,其中不乏 9.5 分以上的作品。 優秀的遊戲音樂作品豐富了遊戲的藝術性,正如「仙劍奇俠傳」中的經典曲目「蝶戀」,玩家每每聽到它哀婉的曲調,都會想起彩依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 海頓創作《倫敦交響曲》的幕後故事
    在機緣巧合下,海頓認識了來自倫敦的音樂會經紀人所羅門,後者盛情要求海頓去英國尋求新的發展。曾經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的所羅門擁有自己的樂團並親自擔任首席,他計劃和作曲家一起合作定期開辦音樂會,由海頓負責創作和指揮。雙方一拍即合,由此誕生了著名「倫敦交響曲」,也稱為「所羅門交響曲」。
  • 音樂劇集錦音樂會《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九日》《二零二零年五月三...
    ,演員在這一天重新站上舞臺,音樂與戲劇再次在這座舞臺上交匯,所有與這個舞臺有關的人重新回到為了作品和觀眾奔走的熟悉的生活。重新解讀文化廣場自製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我的遺願清單》《也許美好結局》,那一段段從不同時光中走來的故事,互相映射,又有著自己獨立的軌跡。
  • 改革先鋒中唯一的音樂家施光南
    其中有,施光南: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 那一刻我正在看直播,聽到施光南的名字時,耳邊不禁響起他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在上世紀末曾經唱響古老的中華大地。 瞬間我想,中國有廣闊的農村大地,上百萬個村莊,數億農民,幾十年來還誕生哪一首能直抵人心的農村歌曲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