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真推閩南語新歌《心愛的人》 唱碎無數多情人心
歌手李真的一曲《心愛的人》,唱碎了無數多情人的心。這是一首地道的閩南歌,加之李真獨特的嗓音和飽蘸感情的演唱,令這首歌變得更加與眾不同。獨特的嗓音不重要、與眾不同的唱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首歌的的確確能夠打動人的心,能夠打動人心的歌就是好歌。
李真的嗓音乍一聽有點「娃娃音」的感覺,但卻是成熟的、清澈的、能夠給人以震撼的,聽她的歌很快就能令人進入歌曲所表達的意境之中——這個世界上不乏「痴心人」,然而也正因如此,所以才「寵」出了更多的「負心漢」。很多人都知道並贊成「自古多情多薄命」的這一說法,然而,這樣的故事依然不斷在輪迴和上演……對此,我們除了發出「可悲可嘆」的感慨之外,又能如何呢?
「負心人」總是有著自己的千般理由,正如《心愛的人》歌中所述的那樣:「你講阮唔知體會你心內的悲傷,阮對你的愛唔夠兇……」只有這般只知索取之人,才會講出這樣的話,並最終淪落成「負心之人」。對於負心的人和其講出的這樣的話,應該給予有力的回擊,其實《心愛的人》這首歌中的「啊哈心愛的心愛的人,你講乎阮做幸福的人,啊哈心愛的心愛的薄情人,乎阮絕望!」就是一種有力的回擊。正是因為「負心人」的只知索取和自私,才導致了「多情人」的「只剩孤孤單單的我目眶紅」。這樣的結局無疑是悲慘的,這對於「多情的人兒」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魯迅先生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過這樣的一句話:「尼採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採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這句話正是對於「負心人」的正告,告訴其要知曉:沒有人可以如太陽一樣只是付出而沒有索取,愛你的那個人也一樣。李真的這首《心愛的人》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樸實而又極意味雋永的道理。
愛嗎?那麼,不要只是一味的索取,最終淪落成「負心之人」。多付出一些給你愛的人吧!因為,他(她)同樣需要你的付出。愛情是一隻需要由兩個人合力才能舉得起來的火把,每個人付出的力氣越大、舉的時間越久,火把也才能燃燒得越亮、越持久……如此,照亮彼此的心靈,讓這份愛發酵成「真愛」的玉液瓊漿;如此,收穫最終的「真愛」才不再只是一種希冀與「夢」。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