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隊「中性化」 改名困局如何解

2021-01-10 北國網

□王冠楠

最近一段時間,足協要求各職業俱樂部改名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老牌中超球隊河南建業擬改隊名為「洛陽龍門」事件更是把這個熱度推向高潮。

消息一出,河南建業的球迷採取了多種抵禦方式。河南建業球迷的火氣確實有可以理解之處。因為河南建業是所有球隊都算上,從1994年職業化改革以後,一直沒有改名,連投資方都沒改變過的球隊。雖然上海申花、北京國安也沒有更名,但經歷了股東變遷,球隊的名稱裡也有了前綴。所以,老牌俱樂部球隊文化早已根深蒂固,球迷擁有多年的情懷,他們不願意一個自己追求多年都沒有改名的球隊更名。

不過,從整體中超、中甲球隊的情況來講,中國足協的改革之初,去企業化改中性名字,是為了俱樂部的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一個球隊換一個贊助商,就改一次名字,頻繁更替的俱樂部名稱,很難讓球員和球迷擁有歸屬感。

有球迷擔心,這樣的政策會讓中國足球職業化的發展倒退,可是現在的發展已經是「畸形」的。比起目前要在聯賽中巨額投資,國內足球俱樂部的很多中超投資人通過冠名球隊宣傳「主業」,在主業上賺到錢之後再把錢投入到足球。為了短期利益,投入得多,變化得也快。中超的虛火燒得旺到一定程度,勢必會冷卻下來,這是必然。既然政策已經確定,對與錯只能是交給時間確定。與其評論對錯,不如想想如何解決問題。

按照中國足協此前的通知,將不晚於2021年1月15日向各俱樂部書面反饋審核意見。最終,各俱樂部應不晚於2月28日在中國足協完成2021賽季註冊手續。

從一些已經完成更名的俱樂部的名稱來看,足協是不滿意的,因為很多隊的名稱改得可謂是「簡單粗暴」。按照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的構想,俱樂部的更名能結合當地特色文化,但是很多球隊的名稱只是在地域後面加上「隊」「城」這樣的字樣,毫無文化傳承和地域特點。

如果說可以通過商業運作直接盈利歐洲足球俱樂部不是我們參考的目標,看看幾乎同時進行職業化改革的日本足球,也是有由企業隊變身職業隊。自日本聯賽全面職業化以來,其在球隊中性化命名上的工作一直做得非常出色。比如豐田汽車隊更名為名古屋逆戟鯨隊,還有球迷常聽到的鹿島鹿角、大阪櫻花,都是想盡辦法和所在地區的風土民俗產生聯繫。

新隊名不能帶有商業氣息,而且要具有地方特色,這真的需要俱樂部好好動腦筋研究,如何名稱能體現地域、文化、歷史特色,而聽聽「高手在民間」的球迷聲音、參考其他國家的成功案例,也許都會多一種選擇。

相關焦點

  • 你的主隊改名了?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場「魔幻」博弈
    關於中超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各方的博弈還在上演。11日,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發表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
  • 中超球隊起新名,怎麼改才能皆大歡喜?
    足協前段時間開了例會,除了宣布升級版降薪政策外,還強調職業球隊必須全部更改中性名。早在2017年就已推出改名計劃,而2021年是更改的大限,不改名就無法獲得準入聯賽資格。廣州恆大隊率先打了個樣,初步確定更名「廣州足球俱樂部」,球隊名就叫「廣州隊」。據悉已經提交足協審核,還在等待主管部門審批。
  • 中超球隊為改名煞費苦心,河南列出十個候選名字讓球迷投票決定
    中國足協最近頒布政策,要中超16支球隊的名字中性化,去掉商業化的因素,比如廣州恆大,江蘇蘇寧等,這其中恆大和蘇寧分別是這兩支球隊的贊助商,它們的名字必須去掉,代之以更中性化的詞,這其實也是迎合國際上的普遍做法。
  • 中超中性名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招「臭棋「已無可挽回!別掙扎了!
    因為這些年,中國足球的一個亂像就是大多數球隊的名字總是像曇花一現一樣,誰冠名或者誰接手球隊就按照新東家的意願進行改名,造成中超聯賽自創建以來一直從未更名的球隊了了可數,大多數球隊名字如過眼雲煙一般,三年五載變「改頭換面」!為了杜絕這樣的混亂情況,足協一刀切的要求所有的職業俱樂部必須按照要求進行中性化改名,杜絕再因為出現俱樂部權屬發生變更導致球隊更名的情況出現。
  • 中超改名出「標兵」,老牌球隊不再「硬扛」,新隊名讓足協滿意
    由於足協中性名新規要求,除了大連人和深足,其餘中超14支球隊完成硬性要求,如果不達標,足協將不允許參加新賽季聯賽。目前,改名程序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魯能、卓爾、黃海、亞泰四支球隊未能通過,尤其是老牌球隊山東魯能,原本外界認為申報「山東泰山」不成問題,結果卻較為意外,由於新東家濟南文旅控股企業含有「泰山」二字,因而足協駁回了魯能的申報。除了魯能,另外四支老牌球隊同樣是焦點,申花最為輕鬆,由於「申花」早已與俱樂部股東剝離,因而可以保留名字。
  • 中超球隊要用中性名 恆大須改名!粵媒看不下去了 斥責政策不合理
    據悉,為了降低俱樂部對企業的依賴性,消除更換投資人就換球隊名字的聯賽亂象。為了促進投資人重視俱樂部自身品牌的塑造,重視中超的文化建設,足協將俱樂部使用中性名成為此次改革的內容之一。縱觀五大聯賽幾乎沒有一家俱樂部的名字是商業冠名,只有這樣,俱樂部才能在人們心中種下底蘊的種子。因此對於這樣的政策不少球迷都大力支持。
  • 中超球隊改名成鬧劇,下賽季中超比賽成奇景
    今年足協下達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改名令」,足協此舉是為了保證各支俱樂部能夠健康發展,為中國足球百年大計做準備。不過,也正是這個一刀切的改名令,讓中超徹底亂套了,說是一場鬧劇,也不為過。
  • 足協很滿意:中超老牌球隊同意改名,改得還很漂亮
    當前,中超俱樂部改名已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一次審核後,魯能、黃海、卓爾、亞泰四支球隊均未通過,除了申請延期的國安、建業以及已經使用中性名的大連人與深足,中超已經一半俱樂部完成中性名申報。
  • 中性化名只剩四天 中超16強大半已定新名一隊最神秘
    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12月31日之前,中國足球三級聯賽的所有球隊,都要上報新的中性化名稱。截止目前,中超16強中,大半球隊都已確定了新的隊名,剩下的球隊要在最後四天內發起衝刺了。
  • 改名難!離截止日期只差3天,多半中超球隊新隊名還未確定!
    根據足協的規定,中超各球隊必須要在12月31日前上報符合規定的新中性化名稱。而截至到現在,在中超全部16支球隊中,還有大半俱樂部沒有官宣球隊新隊名。目前已經確定好的球隊有:大連人(無需改名)、上海申花(無需改名)、深圳市足球俱樂部 (無需改名)和廣州城(原名廣州富力)。
  • 中性化改名麻煩事:足協「一刀切」執行,否決案例屢現爭議
    近期中國足壇最火爆的焦點莫過於職業化球隊改中性名,據中國足協發布的消息稱,經過專家討論決定,在提交申請的58家俱樂部當中,有80%以上的俱樂部提交的更名方案通過審核,此外還有一些球隊名稱需要進行修改。總之蹴鞠被否決背後,是中性化改名矯枉過正的反映。跟淄博蹴鞠遇到類似情況的俱樂部,還有青島紅獅。青島紅獅股東紅獅足球推廣有限公司,是投資人專門為俱樂部做足球推廣的設立的企業。換而言之,否決理由不恰當的表達就是,俱樂部開展與自己同名的足球配套業務,是不被允許的。更名過程中的打臉現場新疆天山雪豹名稱被否決的案例,則是足協「一刀切」的最好證明。
  • 國內俱樂部改名,為何這麼難?
    通知下發已將近兩個星期,更名進展如何?根據足協昨天官方通報的相關情況,目前僅有30%的俱樂部提交申請,雖大部分都符合要求,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俱樂部「按兵不動」。改個名,為何這麼難呢?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級聯賽的中性名,依然進展緩慢。各級別聯賽球隊更名進展緩慢昨天,中國足協官方對外透露,他們組織了法律、工商、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從報送材料看,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
  • 球隊改名,你怎麼看?
    目前中超球隊中,有三支球隊是自1994年甲A、甲B聯賽實行主客場制,亦即職業化改革以來,長期沒有更名的老字號。他們分別為上海申花、北京國安、河南建業。比起申花和國安來,河南足球並不是從職業化一開始就以建業之名投入比賽的。1994年的甲B聯賽,河南隊一開始以「鄭州搪瓷總廠隊」之名參賽,據說搪瓷廠一年贊助省隊8萬元人民幣。
  • 足協直接駁回:中超球隊「硬扛」失敗,改名沒商量
    2020賽季中超結束後,足協再次出臺新政,其中一項是要求各俱樂部在下賽季使用中性名稱,由於深足和大連人本就是中性名,因而並未接到足協的改名通知,其他14家俱樂部均需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提交,由於不少俱樂部一直使用的是企業名稱,所以這次改名勢必會影響多支球隊的利益,但從足協的堅定態度來看,此事沒有商量餘地,就連國安、泰達
  • 山東魯能改名也遇麻煩,新名稱眾望所歸,卻難被足協批准
    最近一段時間,最受大家關注的應該就是中超聯賽各支球隊的調整工作了吧,在中超聯賽結束之後,足協方面召開了專項治理會議,並且發布了一些新的政策,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應該就是限薪政策和中性化改名政策了,對於限薪政策,雖然引起了一些熱議,但是各支球隊依然表態支持,並且將在新賽季認真執行,而對於中性化改名政策
  • 日本職業聯盟公布J聯賽球隊年報 迅速引發球迷熱議 為什麼中超球隊...
    日本職業聯賽是亞洲職業化進行得最為徹底的,首先體現在球隊早早就實現了中性化目標,球隊名稱不會因為俱樂部贊助商的更替而名稱有所改變,這樣一來,球隊的名稱可以保持穩定,而且隨著時間發展,逐漸產生的品牌效應也越來越大,俱樂部的無形資產也大幅提升。
  • 上港改名內幕:某領導主動放棄「上海隊」,原因令球迷豎起大拇指
    而且,上海海港的簡稱依然是"上港",這次改名可以說十分成功。足協要求中超球隊改名之後,絕大多數球隊都把所在城市的名字作為第一選擇,上港也不例外,俱樂部曾經打算更名為"上海隊"。不過,某位高層領導認為,上港隊成立的時間並不長,在過去這些年裡,雖然一直是中超頂級豪門,但是整體戰績並不十分突出。截至目前,上港只是在2018賽季拿到一次聯賽冠軍,在歷史榮譽上遠不如同城對手申花。
  • 你的主隊改名了嗎?
    1月8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名稱專家審核小組經過三次全體會議討論,在8日向58家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升級俱樂部發出書面回復,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據悉,上港俱樂部在12月底之前已經申報了新名稱,初審已經通過,屬於「80%」之列。
  • 中超球隊改名失敗:足協直接拒絕,新名已曝光,卻遭球迷不滿
    當時間進入2021年後,意味著所有球隊都已經上報中性名的方案。除了大連人、深足、申花的名字符合要求不用做出更改,其餘球隊都需要變更。但也有像北京國安這種,為了保留名字而做出各種努力。青島黃海也是想要保留原名的俱樂部之一,並且他們也按照原名進行了上報。
  • 上海上港回應球隊新名稱,有特殊含義,一席話透露心聲
    最近一段時間,中超聯賽各支球隊的調整受到了很多的關注,特別是各支球隊的中性化改名,可以說是鬧出了一些爭議,不過截止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球隊已經完成更名,只剩下個別球隊還在進行斟酌和操作。而在中超已經確定的新隊名中,上海上港引起了不少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