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超改名出「標兵」,老牌球隊不再「硬扛」,新隊名讓足協滿意
由於足協中性名新規要求,除了大連人和深足,其餘中超14支球隊完成硬性要求,如果不達標,足協將不允許參加新賽季聯賽。目前,改名程序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魯能、卓爾、黃海、亞泰四支球隊未能通過,尤其是老牌球隊山東魯能,原本外界認為申報「山東泰山」不成問題,結果卻較為意外,由於新東家濟南文旅控股企業含有「泰山」二字,因而足協駁回了魯能的申報。除了魯能,另外四支老牌球隊同樣是焦點,申花最為輕鬆,由於「申花」早已與俱樂部股東剝離,因而可以保留名字。
-
中超球隊改名失敗:足協直接拒絕,新名已曝光,卻遭球迷不滿
其實「黃海」與「泰山」類似,都是地方景區或者地理位置,按理說「泰山」可以那「黃海」也應該可以,看似再中性不過的「黃海」卻被足協駁回了。看來俱樂部必須放棄初衷,重新想折了。 如今在「黃海」被拒後,「青島人」有望成為球隊的名稱。畢竟這是個比較保險的方案,因為類似的「大連人」已經符合要求不需要更改。今後的中超賽場上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xx人」對陣「xx人」或者「xx城」迎戰「xx城」的情況,雖然毫無特色,但至少是符合了足協的要求。
-
中超4隊改名「不達標」被足協駁回
中超4隊改名「不達標」被足協駁回 包括長春亞泰、青島黃海、山東魯能及武漢卓爾 按照中國足協1月8日公布的數據,在由58家職業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稱中,有超過八成名稱符合要求,這意味著10家左右的俱樂部提交的名稱「不達標」。據了解,共有4家中超俱樂部球隊名稱不符合要求,這其中包括以原名稱上報的長春亞泰和以新名稱上報的山東泰山。
-
中超球隊改名成鬧劇,下賽季中超比賽成奇景
今年足協下達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改名令」,足協此舉是為了保證各支俱樂部能夠健康發展,為中國足球百年大計做準備。不過,也正是這個一刀切的改名令,讓中超徹底亂套了,說是一場鬧劇,也不為過。
-
足協很滿意:中超老牌球隊同意改名,改得還很漂亮
當前,中超俱樂部改名已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一次審核後,魯能、黃海、卓爾、亞泰四支球隊均未通過,除了申請延期的國安、建業以及已經使用中性名的大連人與深足,中超已經一半俱樂部完成中性名申報。
-
中超球隊「中性化」 改名困局如何解
□王冠楠 最近一段時間,足協要求各職業俱樂部改名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老牌中超球隊河南建業擬改隊名為「洛陽龍門」事件更是把這個熱度推向高潮。 消息一出,河南建業的球迷採取了多種抵禦方式。
-
足協表揚1隊名字起得好,後腳要求對方改名,這也沒誰了
前一段時間,足協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其中有條規定就與球隊名字有關。按著改名新規的要求,中超、中甲、中乙、中冠這58家球隊都需要重新起個有地方特色又不帶企業廣告色彩的新名字。按著這個新的「足球規則」,58家球隊都進行了相關的調整,其中大多數球隊基本符合足協的條條款款,不過也有部分隊伍沒通過審核,需要進行2次更名,如魯能、新疆等隊。此前,足協曾點名表揚了1支球隊的名字起得好,這支球隊就是2020賽季的中甲降班馬新疆天山雪豹隊。
-
改名難!離截止日期只差3天,多半中超球隊新隊名還未確定!
根據足協的規定,中超各球隊必須要在12月31日前上報符合規定的新中性化名稱。而截至到現在,在中超全部16支球隊中,還有大半俱樂部沒有官宣球隊新隊名。目前已經確定好的球隊有:大連人(無需改名)、上海申花(無需改名)、深圳市足球俱樂部 (無需改名)和廣州城(原名廣州富力)。
-
中超球隊為改名煞費苦心,河南列出十個候選名字讓球迷投票決定
中國足協最近頒布政策,要中超16支球隊的名字中性化,去掉商業化的因素,比如廣州恆大,江蘇蘇寧等,這其中恆大和蘇寧分別是這兩支球隊的贊助商,它們的名字必須去掉,代之以更中性化的詞,這其實也是迎合國際上的普遍做法。
-
足協宣布中超在2022年擴軍,為什麼不能馬上增加2支中超球隊?
近日,足協相關負責人在出席深圳某活動時表示中超爭取在2022年前實現擴軍到18支隊伍。中甲擴至20支,明年中乙擴到32支。並將中丙變成職業聯賽,擁有48支隊伍。球迷在評論區問為什麼足協擴軍這麼難,直接從中甲升上兩支隊伍到中超不就行了嗎? 眾所周知,中國的足球職業聯賽裡中超聯賽有16支隊伍,中甲也是16支隊伍,中乙是24支,中乙在前幾年也只有16支,只有區區的四五十支隊伍。
-
中超球隊起新名,怎麼改才能皆大歡喜?
足協前段時間開了例會,除了宣布升級版降薪政策外,還強調職業球隊必須全部更改中性名。早在2017年就已推出改名計劃,而2021年是更改的大限,不改名就無法獲得準入聯賽資格。廣州恆大隊率先打了個樣,初步確定更名「廣州足球俱樂部」,球隊名就叫「廣州隊」。據悉已經提交足協審核,還在等待主管部門審批。
-
球隊改名,你怎麼看?
實德已於2013賽季退出職業聯賽,1994年甲A聯賽參賽隊中,四川全興、廣東宏遠等隊,早幾易其主,改名換姓到不知去向。當年的廣州太陽神、遼寧遠東、山東泰山、江蘇邁特等,也隨著股東變遷改名多次。上海申花和北京國安的情況比較特殊,雖然也經歷了股東變遷,但好歹保住了最初的隊名,哪怕申花前綴有了「綠地」,國安前綴有了「中赫」。而唯有河南建業,連投資方都沒改變過。
-
中超球隊要用中性名 恆大須改名!粵媒看不下去了 斥責政策不合理
足協此次改革涉及方面眾多,其中更該俱樂部的名字就是此次改革的重點之一。據悉,為了降低俱樂部對企業的依賴性,消除更換投資人就換球隊名字的聯賽亂象。為了促進投資人重視俱樂部自身品牌的塑造,重視中超的文化建設,足協將俱樂部使用中性名成為此次改革的內容之一。縱觀五大聯賽幾乎沒有一家俱樂部的名字是商業冠名,只有這樣,俱樂部才能在人們心中種下底蘊的種子。
-
上港改名內幕:某領導主動放棄「上海隊」,原因令球迷豎起大拇指
根據《東方體育日報》、《足球報》等多家媒體消息,上海上港提交的新隊名變更申請已經得到足協回復,在5支提出申請的球隊中,有4支球隊的新隊名被駁回,上港不在此列。這就意味著,上港的新隊名變更已經完成,只等合適時機進行官宣。
-
山東魯能改名也遇麻煩,新名稱眾望所歸,卻難被足協批准
最近一段時間,最受大家關注的應該就是中超聯賽各支球隊的調整工作了吧,在中超聯賽結束之後,足協方面召開了專項治理會議,並且發布了一些新的政策,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應該就是限薪政策和中性化改名政策了,對於限薪政策,雖然引起了一些熱議,但是各支球隊依然表態支持,並且將在新賽季認真執行,而對於中性化改名政策
-
你的主隊改名了?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場「魔幻」博弈
關於中超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各方的博弈還在上演。11日,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發表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
-
中超改名出狀況,中甲10隊資金困難,國足遭暴擊
2021年已經到來,中超、中甲、中乙等隊均在各種調整之中,而國足也將面臨40強賽的考驗,可這麼說了:2021的冬天,大家都在做準備。不過一路走下來,中國足球似乎也遇到了問題:中超改名出狀況,中甲10隊資金困難,國足遭了暴擊。
-
足協改名或逼聯賽解散,眾多球隊看陳戌源如何收場
這是足協在本次改名中自相矛盾的地方。而足協的標準究竟是什麼?誰也說不清,就像這次職業聯賽轉會窗口開啟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9天了,可是沒有一支球隊宣布籤約球員,原因就是不知道足協轉會球員的標準是什麼。而不宣布不代表不籤約,不宣布就是怕觸犯足協條例,遭到罰分或者降級。這次改名,就拿足協特意表揚的申花和天山雪豹來說,其實在市面上和他們重名的企業有的是,但是足協就是批准了。
-
廣州恆大與中超公司各執一詞,上港奪冠頒獎一事或是導火線
硬扛足協這種事情,已經好多年沒出現了,特別是對於廣州恆大這樣一支在頂級聯賽十分成功的球隊而言,這樣的事情更是頭一回。北京時間4月12日上午,廣州恆大官方發布公告,質疑中超公司對恆大50萬元的違規罰款,甚至表態提出嚴正抗議並保留相關法律追訴權利。
-
中超中性名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招「臭棋「已無可挽回!別掙扎了!
中性化改名其實並不是足協一天兩天剛想出來的政策,醞釀了許多年!美曰其名為的是和所謂的歐美足球百年俱樂部的經驗接軌!因為這些年,中國足球的一個亂像就是大多數球隊的名字總是像曇花一現一樣,誰冠名或者誰接手球隊就按照新東家的意願進行改名,造成中超聯賽自創建以來一直從未更名的球隊了了可數,大多數球隊名字如過眼雲煙一般,三年五載變「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