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隊改名失敗:足協直接拒絕,新名已曝光,卻遭球迷不滿

2021-01-10 騰訊網

2020年尾聲,足協出臺的限薪以及更名新規一時之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在為2020賽季收尾的同時,也讓新賽季提前預熱了。如果說限薪對球員的影響非常大,那麼更名就對俱樂部的影響要更大。畢竟牽涉到新賽季聯賽的資格,所以國內所有3級聯賽的俱樂部都非常重視。

當時間進入2021年後,意味著所有球隊都已經上報中性名的方案。除了大連人、深足、申花的名字符合要求不用做出更改,其餘球隊都需要變更。但也有像北京國安這種,為了保留名字而做出各種努力。青島黃海也是想要保留原名的俱樂部之一,並且他們也按照原名進行了上報。

近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經過法務、工商以及足球界專業人士的商定,上報的俱樂部名稱第一階段審核工作已經基本結束。超過80%的上報名稱符合要求,剩下不到20%的俱樂部,一部分是正在作著股權變更努力,需要延期的,另一部分是對要求有誤解導致不合格的。

股權變更申請延期的球隊不難想,基本是北京國安和河南建業。而已經有了結果的俱樂部雖然沒有被公布,但是媒體基本已經得到了答案,廣州恆大和富力的名稱已經通過審核,同一時間恆大淘寶俱樂部已經完成了企業名稱變更手續,改為了「廣州足球俱樂部」。魯能、上港等隊也在進行相應的操作。

青島的媒體曝出了青島黃海就在名稱不合格的球隊之中。可見上賽季完成艱難保級的青島黃海,想要保留名稱的願望破滅了。其實「黃海」與「泰山」類似,都是地方景區或者地理位置,按理說「泰山」可以那「黃海」也應該可以,看似再中性不過的「黃海」卻被足協駁回了。看來俱樂部必須放棄初衷,重新想折了。

除了「黃海」,其實俱樂部也已經有了備選名稱,那就是「青島人俱樂部」。如今在「黃海」被拒後,「青島人」有望成為球隊的名稱。畢竟這是個比較保險的方案,因為類似的「大連人」已經符合要求不需要更改。今後的中超賽場上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xx人」對陣「xx人」或者「xx城」迎戰「xx城」的情況,雖然毫無特色,但至少是符合了足協的要求。

其實更名一事的初衷是好的,足協希望打造百年俱樂部,並且能夠吸納更加多元化的投資。但過於嚴格的規定也給俱樂部和球迷帶來了很多不便。首先北京國安不得不想出了股權變更的下策,不僅耗時長而且涉及雙方的利益。另外河南建業改名,也鬧出了球迷燒球衣、下跪等離奇事件。

這一次青島黃海被駁回,球隊也受到了一些指責,讓球迷十分不滿,因為「青島人」這樣一個毫無新意的名字,球迷並不喜歡。而且球隊目前人員只出不進,新帥也遲遲沒有人選,導致這支原本就處於保級邊緣的球隊,新賽季更加不被看好。

相關焦點

  • 足協很滿意:中超老牌球隊同意改名,改得還很漂亮
    當前,中超俱樂部改名已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一次審核後,魯能、黃海、卓爾、亞泰四支球隊均未通過,除了申請延期的國安、建業以及已經使用中性名的大連人與深足,中超已經一半俱樂部完成中性名申報。
  • 足協直接駁回:中超球隊「硬扛」失敗,改名沒商量
    2020賽季中超結束後,足協再次出臺新政,其中一項是要求各俱樂部在下賽季使用中性名稱,由於深足和大連人本就是中性名,因而並未接到足協的改名通知,其他14家俱樂部均需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提交,由於不少俱樂部一直使用的是企業名稱,所以這次改名勢必會影響多支球隊的利益,但從足協的堅定態度來看,此事沒有商量餘地,就連國安、泰達
  • 中超球隊起新名,怎麼改才能皆大歡喜?
    足協前段時間開了例會,除了宣布升級版降薪政策外,還強調職業球隊必須全部更改中性名。早在2017年就已推出改名計劃,而2021年是更改的大限,不改名就無法獲得準入聯賽資格。廣州恆大隊率先打了個樣,初步確定更名「廣州足球俱樂部」,球隊名就叫「廣州隊」。據悉已經提交足協審核,還在等待主管部門審批。
  • 中超球隊「中性化」 改名困局如何解
    □王冠楠 最近一段時間,足協要求各職業俱樂部改名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老牌中超球隊河南建業擬改隊名為「洛陽龍門」事件更是把這個熱度推向高潮。 消息一出,河南建業的球迷採取了多種抵禦方式。
  • 中性化名只剩四天 中超16強大半已定新名一隊最神秘
    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12月31日之前,中國足球三級聯賽的所有球隊,都要上報新的中性化名稱。截止目前,中超16強中,大半球隊都已確定了新的隊名,剩下的球隊要在最後四天內發起衝刺了。
  • 中超改名出「標兵」,老牌球隊不再「硬扛」,新隊名讓足協滿意
    由於足協中性名新規要求,除了大連人和深足,其餘中超14支球隊完成硬性要求,如果不達標,足協將不允許參加新賽季聯賽。目前,改名程序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魯能、卓爾、黃海、亞泰四支球隊未能通過,尤其是老牌球隊山東魯能,原本外界認為申報「山東泰山」不成問題,結果卻較為意外,由於新東家濟南文旅控股企業含有「泰山」二字,因而足協駁回了魯能的申報。除了魯能,另外四支老牌球隊同樣是焦點,申花最為輕鬆,由於「申花」早已與俱樂部股東剝離,因而可以保留名字。
  • 中超球隊為改名煞費苦心,河南列出十個候選名字讓球迷投票決定
    中國足協最近頒布政策,要中超16支球隊的名字中性化,去掉商業化的因素,比如廣州恆大,江蘇蘇寧等,這其中恆大和蘇寧分別是這兩支球隊的贊助商,它們的名字必須去掉,代之以更中性化的詞,這其實也是迎合國際上的普遍做法。
  • 中超中性名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招「臭棋「已無可挽回!別掙扎了!
    為了杜絕這樣的混亂情況,足協一刀切的要求所有的職業俱樂部必須按照要求進行中性化改名,杜絕再因為出現俱樂部權屬發生變更導致球隊更名的情況出現。早在幾年前足協對於中性化改名的計劃早就曝光,只不過到了2021年才到了政策落地的時刻。客觀來說,足協也得給了各個俱樂部時間進行名稱重新選定,只不過先不說改中性名是不是正確,就從正政策落地來的大眾的反應來看,改變終究還是引起陣痛!
  • 山東魯能改名山東泰山被足協拒絕,想留名只剩2條路可走
    山東魯能改名山東泰山被足協拒絕,想留名只剩2條路可走 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性名改革,首次審核已經結束,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球隊改名,你怎麼看?
    再無青春的記憶……」當2020年12月31日,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根據中國足協相關規定和要求」,俱樂部擬更名為「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引發俱樂部擁躉不滿,該俱樂部一球迷會「北看臺青年團」宣布立即解散。
  • 中超改名出狀況,中甲10隊資金困難,國足遭暴擊
    2021年已經到來,中超、中甲、中乙等隊均在各種調整之中,而國足也將面臨40強賽的考驗,可這麼說了:2021的冬天,大家都在做準備。不過一路走下來,中國足球似乎也遇到了問題:中超改名出狀況,中甲10隊資金困難,國足遭了暴擊。
  • 上港改名內幕:某領導主動放棄「上海隊」,原因令球迷豎起大拇指
    根據《東方體育日報》、《足球報》等多家媒體消息,上海上港提交的新隊名變更申請已經得到足協回復,在5支提出申請的球隊中,有4支球隊的新隊名被駁回,上港不在此列。這就意味著,上港的新隊名變更已經完成,只等合適時機進行官宣。
  • 中超4隊改名「不達標」被足協駁回
    中超4隊改名「不達標」被足協駁回   包括長春亞泰、青島黃海、山東魯能及武漢卓爾  按照中國足協1月8日公布的數據,在由58家職業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稱中,有超過八成名稱符合要求,這意味著10家左右的俱樂部提交的名稱「不達標」。據了解,共有4家中超俱樂部球隊名稱不符合要求,這其中包括以原名稱上報的長春亞泰和以新名稱上報的山東泰山。
  • 河南建業的球迷情緒不太好,中超球隊改成中性名,真的有必要嗎?
    河南建業改名「洛陽龍門」,卻造成了球迷的情緒不太好,甚至省內的球迷互相言語攻擊,鄭州球迷不買洛陽的帳。建業球迷團隊在網上發出呼籲,呼籲河南球迷前往主場,打出抵制的標語。讓中超球隊改名,真的有必要嗎?足協中性改名貌似瞎胡鬧,實際反映產業調整新動向。
  • 中超最大看點:球隊實力是次要,半數球隊受牽扯,這下球迷熱鬧了
    中超最大看點:球隊實力是次要,半數球隊受牽扯,這下球迷熱鬧了 根據足協上報給體育局的中超新賽季開賽方案
  • 國內俱樂部改名,為何這麼難?
    但中國足協恐怕沒想到,在他們看來或許執行起來相對容易的改名,會如此困難。從目前多家俱樂部的反應來看,對足協的規定他們並不想照單全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北京國安是中國足壇的「老牌子」比如北京國安、河南建業、天津泰達,包括升班馬長春亞泰的球迷,就一直呼籲保留現有名稱,甚至離開天津泰達很多年的外援也在社交平臺支持俱樂部不改名。
  • 中超球隊改名成鬧劇,下賽季中超比賽成奇景
    今年足協下達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改名令」,足協此舉是為了保證各支俱樂部能夠健康發展,為中國足球百年大計做準備。不過,也正是這個一刀切的改名令,讓中超徹底亂套了,說是一場鬧劇,也不為過。
  • 日本職業聯盟公布J聯賽球隊年報 迅速引發球迷熱議 為什麼中超球隊...
    常年徵戰亞冠的浦和紅鑽,大阪鋼巴、川崎前鋒和鹿島鹿角等,不少球迷已經是津津樂道,甚至對於球隊球員等都了如指掌。 哪怕部分球隊長年不在國際賽場露臉,也因著聯賽傳播力而不斷被外界所熟悉。橫濱水手、東京FC、大阪櫻花、神戶勝利船、柏太陽神、清水鼓動等等,這些球隊慢慢地也被國內和國外球迷所熟悉。
  • 足協宣布中超在2022年擴軍,為什麼不能馬上增加2支中超球隊?
    近日,足協相關負責人在出席深圳某活動時表示中超爭取在2022年前實現擴軍到18支隊伍。中甲擴至20支,明年中乙擴到32支。並將中丙變成職業聯賽,擁有48支隊伍。球迷在評論區問為什麼足協擴軍這麼難,直接從中甲升上兩支隊伍到中超不就行了嗎? 眾所周知,中國的足球職業聯賽裡中超聯賽有16支隊伍,中甲也是16支隊伍,中乙是24支,中乙在前幾年也只有16支,只有區區的四五十支隊伍。
  • 中超球隊要用中性名 恆大須改名!粵媒看不下去了 斥責政策不合理
    足協此次改革涉及方面眾多,其中更該俱樂部的名字就是此次改革的重點之一。據悉,為了降低俱樂部對企業的依賴性,消除更換投資人就換球隊名字的聯賽亂象。為了促進投資人重視俱樂部自身品牌的塑造,重視中超的文化建設,足協將俱樂部使用中性名成為此次改革的內容之一。縱觀五大聯賽幾乎沒有一家俱樂部的名字是商業冠名,只有這樣,俱樂部才能在人們心中種下底蘊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