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業改名「洛陽龍門」,卻造成了球迷的情緒不太好,甚至省內的球迷互相言語攻擊,鄭州球迷不買洛陽的帳。建業球迷團隊在網上發出呼籲,呼籲河南球迷前往主場,打出抵制的標語。
讓中超球隊改名,真的有必要嗎?足協中性改名貌似瞎胡鬧,實際反映產業調整新動向。國企和房地產主導的中超必須改變,房地產的過熱已經是去槓桿的主要領域,已經到了產業調整的關鍵時刻,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改名勢在必行。
從房地產到旅遊企業,考慮到以前動不動10億,現在足協設限是6億,一般旅遊企業真的拿不出來。足協改名牽扯太深廣。不果中國足協提出的俱樂部改名,是遵照國際足聯和亞足聯的要求來進行的,是有章可查的。
想接軌國際足球很有必要,但也要考慮到中國國情,原因是中國足球普及程度達不到,中國人還沒把足球當作第一運動,對足球熱情不高,中國的大多數老闆投資足球只是為了廣告效益,並不是對足球的喜愛,一但失去廣告效益就會放棄足球,再者中國投資足球老闆大多是房屋開發商,中國房地產開發黃金期己過,老闆哪裡還有心思拿大把錢投資足球實業。
強制改成中性名,要尊重各地球迷的感情。球迷是足球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球迷足球就會枯萎。如果沒有一個觀眾,世界盃和踢野球有多大的區別,球員在數萬觀眾的歡呼聲中稱王那是什麼感覺。足球比賽是球迷的節日,球迷則是這節日裡最靚麗的風景。
有些記憶已經在球迷心中保存了一、二十年,可能變得神聖,現在已經有不少家庭存在一家三代球迷的情況,幹嘛非要把美好的記憶變成苦澀,讓傳承中斷,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