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國家,前段時間推出的「伴侶機器人」被網友吐槽地熱火朝天,智能化和人類大腦類似,男性和女性機器人都有,有網友開玩笑:除了不能生育,幾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功能。
拋開一些歷史因素,日本在工業科技方面確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工業機器人,日本就佔據了全世界60%的份額,像牧野、小松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半導體的核心材料在全球份額也佔到了50%上下。
最近,日本又推出了一種「AI婚配」智能系統,這次它不是用來服務全球,而是用來改變國內的「結婚率低」和「生育率低」的現象。
日本計劃將在2021年投入2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1.26億元)用於AI婚配系統在各縣推廣,想破冰以往「相親成功率很低」的困局,利用人工智慧來輔助年輕的適婚男女速配成功。
據日本婚介機構Zwei表示,在不看錢、不看相貌的前提下,藉助這個AI技術,相親成功率已經從10%升至20%的理想化目標。
當然,這不是拍腦袋的事情,日本早在2018年已經在10多個縣試點投入了AI婚配系統,在良好數據支撐下的決定。
比如:埼玉縣早在2018年就引入該系統,去年38對結婚夫妻就有21對新人通過AI系統找到的心儀的伴侶;在愛媛縣,從13%的結婚率提高到了29%,這個成功率相當高了。
有這樣的成功率,相對於傳統的相親活動,「AI婚配」又是靠的什麼「關鍵技術」?
傳統性的相親活動只能從看得見的客觀條件去篩選,也就是第一眼的印象,對脾氣、性格、三觀等隱藏的內在特質,需要在不斷交往過程中慢慢去熟知。
還有很多日久生情的那部分人,很難在一兩次相親過程中選擇到比較合適的對象,有時明明第一眼不太心動的人,後來發現這個人其實很適合自己。
那麼,「AI婚配」可以很好地迴避這樣的遺憾,它融入用戶的興趣、價值觀、過往經歷等綜合因素,並根據系統內你的搜索瀏覽記錄,篩選出「可能對你感興趣的他(她)」和「你對他(她)有潛在好感的異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婚配系統選出來的人,或許第一眼你覺得不合適,但是符合AI系統的計算。
AI系統推薦出來的人,不會出現「明明最適合的人就在眼前,我卻不知道她在哪裡?」,不會讓你們有「擦肩而過」的遺憾,成功交往以後,要不要繼續,也完全取決你們的決定。
聽起來有些高大上,到底真實情況怎樣?日本媒體也對通過「AI婚配」成功牽手的夫妻,進行了採訪。
這是一段2020年12月9日節目《スッキリ》。
01
第一對夫妻在沒結婚前,去了幾家婚介所和相親活動,都不是很成功,後來得知政府開始試點「AI婚配」。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跟系統篩選出「比較合適」的對象約會,令他們沒想到的是,9個月後他們結婚了。
最後,他們在節目結束的時候都表示,「AI婚配」給他們最大的助力就是排除了自己很多的主觀因素。
比如「他長得不好看」,「她身高沒達到我的要求」,「我喜歡的長髮女孩不是短髮女孩」等等這些主觀因數,恰恰他們忽視了婚姻裡最重要的一點,婚後兩個人談得來才是最重要的。
02
還有一對夫妻,兩人同樣是想結婚,卻找不到心儀的另一半,通過婚配系統推薦,兩個人2018年11月相識,也於2020年5月完婚。
他們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體驗感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過濾掉:性格、三觀、有無疾病、不良愛好等不合適因素,大大節約了「試錯」的成本。
這項措施頒布以來,也有一些網友持有消極觀點。
有人認為,如果你輸入信息後,匹配到合適的人,他卻利用你的興趣、愛好、思維習慣、三觀等隱私信息做些危險的事情,怎麼辦?
也有人認為,個人的內在特性如果隨意亂寫,這樣的「AI婚配」真的有效果嗎?
先看看日本推行「AI婚配」目的:日本在2020年5月份發布了一份低生育率的報告,明確指出了根本原因是年輕人的「未婚率/晚婚率」長期處於一個高位。
既然日本致力於本國的未來人口計劃,應該也稱得上國家計劃,又是國家力量在牽頭主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樣的事情應該不會做。
提供虛假信息、隱私洩密都將造成唯一的結局:「AI婚配計劃」實施不下去,低生育率最終將會拉垮日本的經濟結構。
在日本政府的層層監督下下,使用「AI婚配」還是需要一定門檻的:
首先,需要提交單身證明等其他一些輔助信息。政府在前期會進行了一個初步的篩選,參加配對的人群都會被問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問題,AI再藉助這些問題的答案,建構起參與者的價值觀模型。最後一個門檻就是錢,2年1萬6000日幣,約折算成人民幣約1000元。
對日本「AI婚配」的一些看法。
對於日本發達國家而言,2年1000元人民幣也只是一個象徵性的門檻,又經過了相關行政部門層層篩選,還特意加入價值觀、三觀、性格風內在的特質,至少比婚戀平臺、相親活動要靠譜一些。
有了這些元素,不僅減少了主觀上的認知,多了客觀上的匹配,結婚後的離婚風險也會降低很多。
目前也並非只有日本一國苦惱「結婚率」和「生育率」的問題,包括我國在內的其他一些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老年化、低出生率的困局。
「AI婚配」放入國內是否可行,個人覺得效果怎麼樣不好說,不過也不妨試一試,但是基於我國男多女少的人口結構來看,「AI婚配」技術也只會讓優者更優,弱者恆弱。
無形之中提升了女生的篩選優勢,最終女生的成功率更高了;優秀的男生也會得到更多的機會,條件差的可能連見面機會都沒有,一輩子光棍了。所以說,科技改變生活不錯,但光棍們要想擺脫單身,只有把自己變得很強大,變得很出色的時候,結婚才不是一個難題。
將「AI智能」用於婚配,也許是大勢所趨,如果未來網際網路巨頭轉行當紅娘,你們覺得是否可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