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婆因下體異常出血,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癌。近日,蘇大附一院婦產科主任陳友國教授團隊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如同開啟「透視眼」一般,為其精準清掃腫瘤。患者術中出血不到100毫升,目前正在康復中。這也是蘇州首例婦科腫瘤機器人手術。
「醫生,我患了子宮內膜癌,還能微創手術嗎?微創手術能不能摘除乾淨?」65歲的王好婆焦急地問。原來,王好婆絕經已有10年,一周前陰道突然異常出血,來到蘇大附一院檢查發現,自己患上了直徑約2釐米的子宮內膜癌。這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綜合評估後,陳友國建議王好婆立即住院接受手術治療,否則腫瘤擴散,陰道流血不止,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據了解,由於手術部位位於盆腔,周圍密布血管及精細神經,同時存在解剖結構複雜、術野狹窄等問題,為了降低手術風險,在與患者溝通後,陳友國決定在達文西機器人系統的輔助下,為王好婆實施腫瘤切除術。
術前,陳友國安裝機器人鏡頭和手臂
機械手臂定位
9月21日上午,手術開始,醫生首先為患者腹腔病灶周圍開了4個直徑8毫米的小孔,使機器人的4隻手臂通過小孔進入腹腔。接著,陳友國埋頭坐在距離手術臺不遠的中控臺前,盯著裸眼3D屏幕,像駕駛汽車一樣,雙手調整中控杆,雙腳踩下踏板,傳感器立即將指令實時傳輸給手術臺前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通過最高放大至15倍的清晰三維視野,病灶周圍的各種組織纖毫畢現。在陳友國「遙控」下,用時不到4小時,機器人接連為患者精準切除子宮、止血縫合、清掃淋巴結等,王好婆出血不到100毫升。
陳友國像開汽車一樣手術
據了解,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設備,它擁有「三頭四臂」——醫生控制平臺、患者手術平臺、視頻影像平臺3個操作平臺,以及4隻720度靈活自由移動的機器手臂。
「機器人手術是微創手術的第二次變革,精準醫療將使更多罹患婦科腫瘤的患者受益。」陳友國告訴記者,相較於常規手術,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成像更清晰、可操控性更強,有助於大幅度減少患者手術創傷、改善術後生活質量,預計王好婆5天左右就能出院。(蘇報融媒記者 周函 通訊員 杜婷 照片由醫院提供)
責編:李俊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