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中首次發現蛋白質,會顛覆關於生命起源的認知嗎?

2020-11-26 騰訊網

2月22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物理和生物技術公司PLEX Corporation和Bruker Scientific合作,在1990年墜落於阿爾及利亞的一塊名為Acfer 086的隕石碎片中發現了一種蛋白質,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非地球起源的蛋白質,這意味著什麼呢?

血鋰蛋白

首先來了解一個這個蛋白質的情況吧,此蛋白被命名為Hemolithin,如果你用谷歌自帶的翻譯會將其譯為「血石素」,還是挺有意思的;Hemo這個詞頭源自希臘語中的αἷμα,意為「血」,而Hemo作為單獨的單詞就是「血紅素」的意思,是我們血液中血紅蛋白最重要的組成之一,與之相關的分子都會帶上這個詞頭,比如血紅蛋白英文就寫作Hemoglobin。

那麼這個在隕石中發現的蛋白質與血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只是一個有趣的聯想而已,因為此蛋白質與鐵離子和鋰離子絡合在一起,而血紅蛋白無論是運輸氧的能力還是鮮紅的顏色都與鐵離子密不可分,如果同時提到「鐵」與「蛋白質」,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血紅蛋白,因而該團隊就用Hemo作為此蛋白名的前半部分。

同樣,鋰離子也並沒有被忽視,此蛋白名的後半部分lithin源自金屬鋰的名字Lithium ,其中ium是元素名的通用詞尾,lithin大概可以理解為「XX鋰」的詞根,所以在本文中我就將其稱為「血鋰蛋白」吧。

太陽系最初的土特產

好的,那麼現在我們想知道的是,從宇宙中發現了蛋白質意味著什麼呢?是《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中的「生命源自宇宙」說的力證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宇宙中發現有機物並不稀罕,很多彗星中都含有大量的冰與甲烷,而在之前對於隕石碎片的研究中,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胺基酸、糖和部分胺基酸的前體,積木已經發現了不少,但是組合起來的還是第一次見。

上面是血鋰蛋白的結構圖,白色球體是氫,灰色是碳,藍色是氮,紅色是氧,綠色是鐵,橙色是鋰。可以看到它的結構似乎很單調。是的,因為除了頭和尾,中間的全部都是甘氨酸,就是一根由雙鏈甘氨酸組成的簡單蛋白質。

可能有的童鞋會質疑,血鋰蛋白是在地球上被發現的,有沒有可能是在落到地球上後粘上了地球生物的DNA呢?

不太可能,第一是這種結構的蛋白質是第一次在地球上被發現,第二血鋰蛋白質中的部分氫原子是同位素氘,而氘在分子中的比例與地球不同,倒是與奧爾特雲非常接近。

奧爾特雲是啥?是距離太陽50000~100000倍日地距離,太陽系形成之初留下的邊腳料,由氣體、塵埃與冰塊組成,彗星正是從奧爾特雲誕生並闖入太陽系內部的客人。也就是說,組成Acfer 086的元素在46億年前,大約太陽系行星成形的時候就已經被甩到了極遠極寒的太陽系邊際,在引力的混沌作用下穿越漫長的時光最終飛抵了地球。

外星人的種子還是宇宙的種子?

好的,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血鋰蛋白的發現對我們認識生命起源有什麼幫助吧。

血鋰蛋白有可能是外星人向宇宙撒播的生命種子嗎?基本不可能,因為血鋰蛋白結構本身已經揭示了其起源——它應該是完全誕生在太陽系中的蛋白質。血鋰蛋白的末端有含鐵基團,而此基團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可以將陽光中的能量轉移到水分子中「電解」水。

而被分解後的水會產生擁有強還原性的自由氫原子與強氧化性的自由氧原子,它們可以與隕石中的甲烷、氨等簡單有機分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豐富的有機物,其中就很可能含有甘氨酸,事實上甘氨酸可能是我們在來自宇宙的材料中發現得最多的胺基酸了,2009年NASA第一次在隕石中發現的胺基酸就是甘氨酸。

現在研究人員尚不清楚即便富集了大量甘氨酸,它們又是如何組合成鏈的,但是我相信答案就在這塊隕石中,在有豐富有機反應的物體中,即便合成出了核糖也毫不意外。

那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來自太空中的胺基酸嗎?最初生命的材料有可能是誕生於宇宙之中並隨著隕石來到地球上的嗎?我們或許是某顆星星的孩子?

這種假說來自於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叫Panspermia,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陷——生命的形成並不是簡單的幾個胺基酸隨機組合就可以,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接受分子級的選擇壓力。也就是能利用能量保留甚至是增殖的分子會越來越多,當湊齊足夠種類的有機分子並打通其中的聯繫才能誕生生命。而彗星或隕石能保持優勢的時間都太短了,它們在墜入地球後有機分子濃度都會在風吹雨打下迅速降低,不足以形成生命。

外星的可能也用DNA

那麼在宇宙中發現蛋白質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這暗示了一種普適性——外星生命的構成可能與我們驚人的相似

當我們對宇宙有機分子還一無所知時,往往會驚嘆蛋白質神奇與複雜,並猜想外星生命可能有著與自己完全不同的構成模式,比如矽基生命、氨基生命、硫基生命甚至是砷基生命。在劉慈欣的小說中就出現過無機生命主導的文明——邊緣世界。

但是隨著人類對太空的深入研究,我們發現了一些無趣但是有價值的信息:

其一就是太陽系的元素組成與比例極其普通,這意味著我們並不獨一無二,也意味著在至少在銀河系中與太陽系類似的恆星體系一定非常豐富。

其二就是這些從隕石中發現的有機分子,它們的存在證明了有機分子與有機物是如此的常見且易生成,這意味著如果有一個與太陽系組成元素類似的恆星體系誕生了生命,那麼這些生命極有可能也是以蛋白質作為生命運轉的核心元件,甚至它們的遺傳物質也有可能是DNA!

生命是一種自發的熵流現象,原材料的豐富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命會依託哪種形式誕生,而碳基從目前看來無論是其豐富度還是複雜度,都是首屈一指的,甚至連黑暗寒冷的太陽系邊界都可能自發地誕生蛋白質,在環境複雜的星球表面這種可能性一下子就被放大了n倍。我們最終可能會從數學中得出結論——如果宇宙的其它角落有生命誕生,那幾乎可以肯定是碳基生命。

我是酋知魚,一條正在嘗試製作視頻的科學作者,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科學網— 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家發現火星曾有生命證據:隕石有碳顆粒
    這一發現,是火星曾有過生命的「迄今為止最令人鼓舞的科學論據」。為此,記者採訪了該團隊的領導者、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  隕石帶來的生命信息  記者:隕石在掉落地球的過程中,在被發現之前、在運輸的過程中,都可能受到汙染。您如何確定在這顆隕石上發現的碳顆粒就是火星來的呢?
  • 科研人員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新聞—科學網
    胡森供圖 柯石英是石英的一種高壓相礦物,在地球上主要產出於變質巖和隕石坑中,如我國秦嶺地區的變質巖和岫巖隕石坑。近年來,在月球隕石和灶神星隕石中也相繼發現了柯石英,而在相似巖性的火星隕石中,石英的高壓相主要為斯石英和賽石英。 柯石英與斯石英和賽石英相比,其形成的壓力相對較低,所以有觀點認為火星隕石遭受的衝擊變質程度更強,不容易在火星隕石中形成柯石英。
  • 隕石價格走俏,但這種石頭比隕石更奇怪,它們不僅會喝水還會移動
    地球這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由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這兩類物質組成,有機物質往往與生命有聯繫,而無機物質往往則認為是非生命體的代表。在眾多無機物中,石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不管是工地還是田野裡,哪裡都能看到石頭的蹤影。
  • 隕石收藏舉步維艱,獵隕人指出正確認知隕石的幾個方面
    隕石愛好者在開始接觸隕石的時候切不要受到一些所謂懂行磚家的影響。他們的腦海裡就只有南北極隕星的存在,對隕石的認識是片面的,我要說的是,作為一個國內的隕石獵人,對我們國內的隕石資源很有信心,國內的隕石資源不比國外差,需要大家信得過,不要總是崇洋媚外,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這樣的話,你不但會錯過很多國內好隕石,而且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代價。
  • 中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灶神星隕石 可研究類地行星起源
    除月巖外,隕石是人類獲得的唯一地球外巖石樣品,堪稱「天外珍寶」。在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中,科考隊員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的大隕石,經科學檢測為珍貴的灶神星隕石。 據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繆秉魁教授近日在上海市曹楊中學做科普報告時介紹,在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中,科考隊員共在南極格羅夫山地區發現583塊隕石。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從那時起,「無法自發用從地球原始湯中的基本化學物質中孕育出生命」成為共識。此後關于于生命起源理論數量激增,以至於似乎我們需要一組平行宇宙,才能驗證所有的可能性。3.圖7:RNA世界假說認為生命進化早期沒有蛋白質(酶),無機環境中首先湧現出具備自複製和催化能力的類RNA分子,然後演化出膜結構,最後才是DNA和蛋白質在發現 RNA 的這種催化特性後不久,科學家們開始更廣泛地接受
  • 有哪些生物是違背生命規律的?顛覆人類認知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其實也存在著某些看起來違反常識的物種,在它們的身上會出現一些看起來違反自然規律的現象。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生長在自然界的生物怎麼會能夠違反自然規律呢?難道會有不受規律所限制的物種存在嗎?那它們還能夠被稱為自然界的物種嗎?其實這些問題也都很好回答,它們當然是處在規律之內的,但是相比於絕大多數的物種來說,它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規律顯得更加的離奇,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 深入大西洋深海處,科學家發現大量新物種,或刷新對外星生命認知
    地球生命是怎麼起源的?地球最初是不存在生命的,畢竟地球本身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為了揭開地球生命起源的機制,科學家們展開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假設,如宇宙生命輪(或稱生命外來論,即地球的生命來自外星球)、化學起源論(即非生命物質通過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了最初的原始生命,最後慢慢演化出現在的景象)等。
  • 隕石為什麼自古以來貴比黃金?卻還爭相收藏
    隕石為什麼自古以來貴比黃金?卻還爭相收藏 隕石的價格是在不斷的漲高,一些獵隕人和隕石收藏者依然懷著一顆一夜暴富的心態。隨著近年來隕石市場的興起,隕石資源日益減少,不僅有少數的獵隕團隊的湧入,甚至工業巨頭也加入了隕石狩獵的行列,也許不知道何時,地球表面的隕石就突然沒有了。
  • 南極隕石與眾不同,它為我們了解太陽系、以及海洋成因提供了線索
    南磁極的首次發現1909年1月中旬,一群人穿過猛烈的南極風,拖著數十公斤的補給品,在寒冷而危險的裂縫中行走了一千多公裡。由於車輛受條件限制無法使用,於是只能步行前進,他們決心找到地球的磁性南極。在歐內斯特·沙克爾頓帶領的探險隊發現了南磁極之後的幾十年裡,眾多科學家都前僕後繼地湧向這裡,為科學事業默默地做著貢獻。南極的科研價值一個多世紀後,南極的科學研究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雖然這裡條件惡劣,但它的科研價值是比較大的,比如每年掉落在南極洲的隕石碎片,科學家們都會定期來這裡收集,因為這些隕石記錄了有關地球和太陽系起源的信息。
  • 生命起源於水?答案可能沒那麼簡單
    幾天的加熱和電擊足以產生甘氨酸,這是最簡單的胺基酸,也是蛋白質的一種必要成分。這個實驗讓許多研究人員相信生命起源于洋面附近。在上世紀50年代開展的實驗中,Stanley Miller用簡單的成分創造出了胺基酸。來源:Bettmann/Getty但如今有許多科學家指出,這種假說存在一個根本性問題:構成生命的基礎分子會在水中分解。
  •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形成;科研人員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丨...
    (來源:新華視點)新發現NWA 8657火星隕石中自形和粒狀柯石英的巖石學特徵。(a-b)自形-針狀柯石英,產出於熔融囊;(c-d)粒狀柯石英,被熔長石包裹,與二氧化矽玻璃和石英共生。來源: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胡森及其合作者,對一塊編號為NWA 8657的玄武巖質火星隕石開展了研究,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並探討了火星柯石英的形成機制,制約了撞擊事件的峰值溫度和壓力條件。(來源:中國科學報)看天下資料圖:冰川融化。
  • 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金星非常相似,生命起源流行理論或受衝擊
    因此,隨著每一種氣體的混合物在樣品周圍流動,巖漿會有一點不同。「我們尋找的關鍵區別是巖漿中的鐵是如何被氧化的。」 索西解釋說。用更不準確的話來說:多麼生疏。當鐵遇到氧時,它氧化並變成我們通常所說的鐵鏽。因此,當科學家們讓含有大量氧氣的氣體混合物吹過巖漿時,巖漿中的鐵被氧化得更厲害。
  • 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了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但是,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迄今為止,僅在幾塊樣品中發現了橄欖石的高壓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斯石英、賽石英)。作為對比,受到衝擊變質的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中普遍存在各種礦物的高壓相。月球樣品中高壓礦物的缺失,很可能指示了月球受小行星撞擊產生特殊的溫度-壓力條件。
  • 神秘新疆青河之隕石尋寶
    隕石也稱「隕星」,民間俗稱「天落石」,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  隕石在太空中高速墜落時,表面的溫度會高達幾千度,火山噴發一樣的高溫使得隕石的表面融化成液體。
  • 隕石:來自星星的你,到底是什麼
    六面體隕鐵的組成幾乎完全是鐵-鎳合金的錐紋石,其名稱的來源是錐紋石結晶的立方體(即六面)結構,在蝕刻之後,六面體隕鐵不會呈現魏德曼花紋,但是會有諾伊曼線:以不同角度彼此交叉的平行線,顯示出母體曾受到撞擊而產生的激波,因約翰·諾伊曼在1848年發現而得名。
  • 其他的液體環境會產生生命嗎,它們會長什麼樣子?
    在木星的衛星木衛三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分層海洋,其海水總量遠大於地球,這裡想必藏著許多我們夢寐以求的外星生物。木衛三高溫的核心溫度使核心附近的冰層融化成水,但是沒法融化整個冰層,接近地表的冰層則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而破碎消融,於是海洋被分成一層冰一層水的「三明治」結構。如果這個分層海洋中有生命的話,它們很可能起源於海底,慢慢地逐層入侵,形成一個有共同起源的垂直生態系統。
  • 德媒:「月亮之謎」隕石拍出60餘萬美元高價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0月20日報導,此次拍賣的隕石是2017年在非洲西北部茅利塔尼亞的偏僻沙漠中發現的。拍賣行方面稱,未來這塊隕石將成為越南河南寧省的觀賞熱門——它將被放在一處佛教建築內公開展示。隕石的買家和賣家在拍賣中均保持匿名。報導稱,最終成交價為61.5萬美元,超出了拍賣行的50萬美元預期價格。「月亮之謎」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月球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