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火星曾有生命證據:隕石有碳顆粒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圖為提森特隕石。(資料圖片)

  「火星上有生命嗎?」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找火星表面的生命跡象。日前,國際學術期刊《隕石學與行星科學》發表了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該團隊領導者、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們發現了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

  12月1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隕石學與行星科學》發表了由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發現:科學家們在一塊火星隕石中發現了碳顆粒,並證明了這種碳顆粒是有機物質,而且認為這種有機物質有可能是生物形成的。這一發現,是火星曾有過生命的「迄今為止最令人鼓舞的科學論據」。為此,記者採訪了該團隊的領導者、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

  隕石帶來的生命信息

  記者:隕石在掉落地球的過程中,在被發現之前、在運輸的過程中,都可能受到汙染。您如何確定在這顆隕石上發現的碳顆粒就是火星來的呢?

  林楊挺:隕石在落入地球的過程中,因為燃燒等原因,會在表面形成玻璃一樣的物質,也就是通常大家說的熔殼,緊緊包裹住隕石。因此,剛掉下來不久之後即被撿到的隕石就很「新鮮」。如果只是手接觸等,一般不會對隕石內部帶來汙染。隕石最怕的是落在泥土中,風吹雨淋時間長了,內部成分發生變化。

  落到地球上的火星隕石非常少,目前全球也就發現了120多顆。我們此次研究的這顆火星隕石2011年落在摩洛哥沙漠,形成於6億年前,被稱為「提森特(Tissint)」,是最「新鮮」的一顆,受到汙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們有兩個重要的證據,證明這些碳顆粒是來自火星的。第一個證據是有一部分碳顆粒被包裹在一種我們稱之為「熔脈」的地方。熔脈是隕石在火星上受到小行星的強烈撞擊時,巖石中的局部地方熔融而成的。碳顆粒被包裹在熔脈裡面,就說明碳顆粒形成更早,那麼當然這些碳顆粒就是在火星上形成的。第二個證據是我們用「納米離子探針」這種高精尖的現代分析儀器測出來的。這種儀器可以測定1微米甚至更小顆粒的化學和同位素組成。測量結果顯示,這些碳顆粒的氫同位素比地球上的有機質重很多,因此不是地球上的物質,而這種重的氫同位素,是火星物質的標誌性特徵。因此,我們發現的碳顆粒可以確定是來源於火星的。

  記者:為什麼發現碳顆粒就能推測出是有機質呢?

  林楊挺:我們第一步先發現是碳顆粒。這時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石墨,另一種可能性是有機質。如果它們是有機質的話,則與生命相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那麼如何判斷碳顆粒是有機質,還是石墨的呢?我們用一種叫雷射拉曼光譜的儀器進行測試,根據分析的拉曼特徵譜,可以確定這種碳顆粒是與煤很相似的一種有機質,學名稱為「乾酪根」。另外,這些顆粒的成分分析顯示,含有很多氫、氮、氧、硫等元素,還是跟煤相似,完全不同於幾乎由純碳組成的石墨。

  確定這些碳顆粒是有機質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確定這種有機質是否跟生命活動有關。有機質的形成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生命活動的產物。比如地球上絕大部分有機質是生命活動的產物,特別是煤和石油。第二種可能是無機合成的有機質,比如簡單的天然氣等,科學家也在實驗室裡通過無機質合成出簡單的碳氫化合物。第三種可能是「碳質球粒隕石」帶來的,這種隕石中也含有最多可達百分之幾的有機質,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碳質球粒隕石上的有機質不是生物成因的。

  為了判斷這些碳顆粒的成因,我們又利用納米離子探針來測定它們的碳同位素。簡單地說,生物成因的碳顆粒,碳同位素比較「輕」;如果是非生物成因的碳顆粒,碳同位素比較「重」。分析的結果,這些碳顆粒的碳同位素組成很「輕」,與火星大氣二氧化碳之間的差別,類似於地球上有機質與地球大氣二氧化碳之間的差別。因此,我們認為這顆隕石中的碳顆粒應該與生命活動相關。

  記者:那麼能推測出這種有機質是高等植物嗎?

  林楊挺:肯定不能下這個結論。火星上應該不會有高等植物,大家比較有共識的推測,如果存在生命的話,很可能僅僅是微生物。

  爭論仍然存在

  記者:我們發現關於這一結論還有一些科學家持不同意見。

  林楊挺:是的。這塊隕石大概十幾斤重,我們檢測的樣品為6克,其他科學家也在研究。美國的科學家也研究了來自這塊隕石的其他樣品,也發現了碳顆粒。但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碳顆粒是在火星的巖漿中形成的,跟生命無關。

  不過我們並不認可這一結論。美國科學家的這一結論,是基於他們認為,碳顆粒是包裹在一種巖漿的包裹體中。我們仔細查看他們的文章,他們所謂的「巖漿包裹體」並不對,由此得出的結論顯然是不對的。我們發現的碳顆粒,除了一部分是前面提到的包裹在熔脈中,還有一部分是填充在隕石非常微小的裂隙中,這說明它們是由地下水滲透帶來的有機質,沉澱在隕石縫隙裡。這些碳顆粒顯然不是包裹在巖漿中被帶上來的。

  但我們無法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前面提到的碳質球粒隕石。月球表面有很多隕石坑,火星表面也一樣,因此通過小行星的撞擊,會加進來一些外來的物質,包括碳質球粒隕石。但是,一方面,火星土壤中加進來的碳質球粒隕石等外來物質實際上極為微量;另一方面,這些跟煤一樣的有機質是在水或者酒精等所有溶劑中都不可溶的。怎麼把這些極微量的、不可溶的有機質提取出來,然後再搬運沉澱到石塊的微裂隙中?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辦法。「好奇號」登陸火星以後,已經傳回了很多信息,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機質,也說明火星表面有機質的含量應該很低。

  記者:現在還有其他證據能夠佐證火星曾經存在生命嗎?

  林楊挺:今年9月我們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對我國在南極格羅夫山發現的另一塊火星隕石的研究,證明火星在2億年前左右還存在地下水的活動,有水就可能有生命。但這是間接的證據。

  記者:那麼未來您的研究重點還會是火星生命嗎?

  林楊挺:我們今年剛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項目的支持,準備系統研究火星的巖漿活動與古氣候,這兩個問題是有關係的。大家知道火星活動會噴發包括水汽等在內的各種氣體,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我剛才介紹過,目前發現了120多顆火星隕石,形成年代從44億年前到2億年前都有。我們分析這些隕石的代表性樣品,就能將火星的巖漿活動與古氣候的變化串成一條線。要知道,氣候是否適宜,也是生命是否存在的標誌之一。我們也希望未來的研究能夠提供更多的線索和證據。

  不管怎麼說,我們發現了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知道太空中除了我們,還有其他生命存在,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本報記者 齊芳)

相關焦點

  • 科普:火星隕石又有新發現?
    目前發現最重的一塊火星隕石為1962年在奈及利亞的卡齊納州隕落的現國際命名為「Zagami」的隕石,重約18千克;質量最輕的為2007年發現於西北非的命名為:NWA 8116 的隕石,僅重0.48克。將火星隕石切開後,裡面會有玻璃體,這是小行星砸到火星上高溫條件下形成的熔融玻璃,其中包裹有火星氣體。(2)案例:美國「海盜號」探測器於1975年發射後,曾測量過火星大氣,分析發現其中有二氧化碳、氮氣、氖氣、氪等氣體分子。
  • 火星發現三個湖泊,水資源充足,難道火星真有外星生命?
    自古以來,人類對探究外星生物生命活動極其重視。近期,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一篇關於火星南極以下存在多個冰下水體的文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冰層下再次出現了液態水湖,這是距離2018年首次發現火星液態水資源以來,第一次有明顯的證據證明火星上的局部水資源豐富。
  • 這些比火星隕石還珍貴的球粒隕石
    南極是世界上重要的隕石富集區,自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於1912年12月5日收集到第一塊南極隕石以來,在南極地區目前已收到30000多件隕石,佔地球所收集隕石總量的大部分。南極所佔的純淨地形與極易保存隕石氣候的優勢,南極隕石不僅數量巨大,而且發現許多稀少、珍貴的隕石類型,目前所發現的絕大多數月球隕石和部分分火星隕石均來自南極,相對於稀少隕石,球粒隕石收集量佔所有隕石總量的90%。
  • 科普:碳質球粒隕石有多少種?真的是碳元素含量比其它隕石多嗎?
    實際上碳質球粒隕石的碳含量並不是很高,有些碳質球粒隕石碳含量在(1%—5%)比其他球粒隕石的碳含量(0%—0.3%)高些,也有一些碳質球粒隕石的碳含量很低,和普通球粒隕石的碳含量差不多; 因此碳含量不是確定碳質球粒隕石的主要指標。 「難熔親石」含量才是關鍵因素!
  • 科學網— 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科研人員首次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柯石英—新聞—科學網
    NWA 8657火星隕石中自形和粒狀柯石英的巖石學特徵。
  • 地球上有火星隕石,那火星上有地球隕石嗎?看看月亮的形成就知道
    地球上有不少來自火星的隕石,迄今已經發現了十多塊,比如著名的埃倫.希爾斯84001,科學家們還在上面發現了來早期火星上的細菌等,可以說有著很大的科研價值,那麼火星上會有來自地球上的隕石嗎?或者說太陽系其他星球上會有來自地球的隕石嗎?
  • 隕石:來自星星的你,到底是什麼
    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區,曾下過一次世界上最大的「隕石雨」,隕落帶長達425公裡;我國吉林,1976年曾發生一次隕落帶約有70公裡的隕石雨;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隕石雨,造成1200人受傷,其隕落帶長度為20公裡。隕石雨過後,散落在地球上的「小星星」們也受到持續的關注。
  • NASA發現火星或曾有生命 行星的英文你會說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NASA發現火星或曾有生命 行星的英文你會說嗎? 2019-10-09 10:09 來源:環球時報熱點 作者: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在火星的蓋爾環形山(Gale Crater)發現了硫酸鹽沉積物,這表明蓋爾環形山曾經可能有生命存在。
  • 隕石中首次發現蛋白質,會顛覆關於生命起源的認知嗎?
    好的,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血鋰蛋白的發現對我們認識生命起源有什麼幫助吧。 血鋰蛋白有可能是外星人向宇宙撒播的生命種子嗎?基本不可能,因為血鋰蛋白結構本身已經揭示了其起源——它應該是完全誕生在太陽系中的蛋白質。
  • 那些來自火星的隕石,竟然大部分都落在南極和沙漠?
    與地球上的石頭不一樣的是,每一塊隕石都有名字,對沒有名字的隕石做出來研究成果是不能發表的,我們一般用發現地的地名來給隕石命名。 今年有兩次將要發射的火星任務,分別是美國的毅力號和我國的天問一號,兩個火星探測器都是做遙感探測方面的工作,並不會帶回火星樣品。 實際上,火星隕石發現很早,確認很晚。
  • 來自火星的隕石,為什麼大部分都落在南極和沙漠?-虎嗅網
    今年有三次火星發射任務,分別是美國的毅力號、印度的希望號和我國的天問一號,三個火星探測器都是做遙感探測方面的工作,並不會帶回火星樣品。實際上,火星隕石發現很早,確認很晚。將這塊火星隕石切開後,發現裡面有玻璃質的黑點,這是小行星砸到火星上時高溫條件下形成的玻璃,在玻璃中包裹有火星氣體,其分析結果與1976年海盜號對火星大氣的分析結果完全一樣,這就證明這個隕石確實來自於火星。
  • 中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灶神星隕石 可研究類地行星起源
    除月巖外,隕石是人類獲得的唯一地球外巖石樣品,堪稱「天外珍寶」。在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中,科考隊員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的大隕石,經科學檢測為珍貴的灶神星隕石。 據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繆秉魁教授近日在上海市曹楊中學做科普報告時介紹,在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中,科考隊員共在南極格羅夫山地區發現583塊隕石。
  • 發現磷化氫能否說明金星上真的有生命?
    崔峻:磷化氫是地球上一種比較常見的氣體成分,它本身是無色的,同時也是劇毒的,自然界一般來說不會存在,但是近幾年科學家也發現在地球上一些極端的環境下,比如說海底的火山口,有一些厭氧的生物存在,它們可以吸收環境中的磷元素,通過新陳代謝產生磷化氫,所以說磷化氫某些角度上說(是)生命體存在的證據。
  • 這份來自火星的「快遞」請查收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愛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將火星隕石切開後,裡面會有玻璃體,這是小行星砸到火星上高溫條件下形成的熔融玻璃,其中包裹有火星氣體。美國「海盜號」探測器於1975年發射後,曾測量過火星大氣,分析發現其中有二氧化碳、氮氣、氖氣、氪等氣體分子。
  • 生命起源於水?答案可能沒那麼簡單
    生命很可能是在陸地上形成的——在間歇性有水的地方。陸地起源支持這種觀點的一些關鍵證據出現在2009年。已知組成RNA的核苷酸有四種,當時,Sutherland宣布他和他的團隊成功製造出了其中兩種。他們從磷酸鹽和四種簡單的碳基化學物質開始,包括氨基氰。整個過程中,這些化學物質都溶解在水裡,但它們是高度濃縮的,關鍵步驟也需要紫外線輻射。
  • 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隕石中雷鋯石的發現月球的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其表面物質普遍經歷了強烈的衝擊變質,形成月壤和各種衝擊熔融角礫巖。但是,一個長期令人困惑的問題是,無論阿波羅樣品或是月球隕石,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迄今為止,僅在幾塊樣品中發現了橄欖石的高壓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和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斯石英、賽石英)。作為對比,受到衝擊變質的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中普遍存在各種礦物的高壓相。月球樣品中高壓礦物的缺失,很可能指示了月球受小行星撞擊產生特殊的溫度-壓力條件。
  • 世上最美的隕石鑽石
    隕石是從星際空間穿過大氣層燒蝕後到達地表的流星體殘核,形態多種多樣,個體大小不等。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礦物,夜明珠是晶瑩剔透、璀璨奪目和堅硬無 比的寶石品種,被譽為「礦物之 王」、「寶石之 王」,隕石鑽石夜明珠更有可能是宇宙空間存在開始就超 高溫練就的產物。
  • 中國科學家在南亞發現美洲豹遠古祖先化石證據
    (動物復原圖:陳瑜/繪製)江左其杲 供圖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和其導師劉金毅研究員通過對南亞地區哈羅河流域早更新世化石點(古地磁測年距今約177萬-107萬年)貓科的系統描述和對比研究,發現其中主要化石材料可歸入岡巴佐格豹,這也是美洲豹演化支系在南亞地區首次發現化石證據。
  • 隕石鑑定(第九集)05035 號月球隕石化驗分析
    由於缺乏大氣層的保護,月球曾經歷了強烈的撞擊作用,月表留下的大量撞擊坑就是最直接的證據。因此,絕大部分月球隕石都是碎屑巖,只有少部分月球隕石保留了未碎裂的結晶結構。根據國際隕石資料庫(Meteoritical Bulletin Database)的統計,截至2013 年 7 月 31 日,地球上共發現月球隕石 165 個,其中僅有25 塊屬於未碎裂的月球隕石,代表了 10 次月球濺射作用,這些月球隕石均為玄武巖或輝長巖。根據巖石學特徵研究,這些未碎裂玄武巖質月球隕石具有如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