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細節就是從小父母的教育和培養,孩子的習慣也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的發展和走勢。
飯桌見人品,細節決定孩子的將來
記得前不久去閨蜜文文家串門,閨蜜的兒子今年8歲,很會說話,十分惹人喜歡,每次去都會給他帶個小玩具。
不過,這天的晚飯卻讓我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
晚飯特別豐盛,文文準備了雞腿、紅燒肉、魚、湯、香腸等等,文文剛把雞腿拿到桌子上時,她的兒子就開始吵鬧的要吃雞腿,甚至直接上手去抓,閨蜜怎麼攔也攔不住,不給吃就哭。
等到大家開始正式吃飯時,文文的兒子卻邊吃邊看動畫片,飯幾乎沒動過,等到文文說菜快沒的時候,他才想起吃飯,直接把桌子上的雞腿全部放到自己面前,告訴我們誰都不許碰,這盤雞腿都是他的。
她的兒子笑嘻嘻的看著我說「阿姨對我最好了,雞腿肯定會留給我的,阿姨一會我給你看我最喜歡的玩具好不。」
我笑笑表示沒事,你愛吃就吃吧,可是他沒吃幾口又開始看動畫片,而且在倒飲料時還不小心把雞腿全都碰撒了,給閨蜜文文氣的都想上手去打孩子了。
這頓晚飯的小插曲雖然影響不到什麼,但是文文家孩子的這種表現確實很討人嫌,如果這個毛病不改會影響到孩子的以後。
孩子在飯桌前的舉動,可以看出他將來的發展
「細節決定成敗」雖然吃飯是一件小事,但是孩子在飯桌前的表現仿佛依舊預示到他將來的發展,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在飯桌上有以下這幾種舉動,要立馬改正。
1)不會用筷子,還不去學
「筷子」是吃飯時必備的工具,孩子小時候使用筷子吃飯,不僅可以鍛鍊到手部的發育,還可以鍛鍊手腦協調能力。
有些孩子頭腦和動手能力發育特別強,父母不需要怎麼教,孩子看幾次父母使用就學會了。但是,有些孩子明明不會用筷子,但還不願意去學,最後一直到長大還不會使用筷子,只能用勺去吃飯和吃菜。
這樣的孩子缺乏探索和專研精神,父母可以想一想,孩子連學筷子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願意去學,那麼長大後還能學什麼呢?
而且,當孩子長大和朋友去外面吃,僅有他一人使用勺,吃飯時也不夠衛生。
2)愛吃的食物全部歸我
不知道你們家裡的孩子有沒有這個特點,在飯桌上看到自己喜歡吃的菜,會全部霸佔。
孩子的這種舉動,有些父母會管著孩子,但是這種行為是不好的,完全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而且這樣的孩子都是非常自私不懂得分享的。
3)吃飯時翻來覆去的挑食
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對一個菜翻來覆去,這樣不僅影響別人的食慾,還會影響他人對孩子的第一印象。
當遇到有潔癖或者講究的人時,別人可能直接就不吃了,這種行為是缺乏教育的表現,而且也是不雅的表現。
4)邊吃邊玩
邊吃邊玩是大多數孩子的通病,他們會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或者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這樣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專注力。
缺乏專注力的孩子,經常會三心二意或者是三分鐘熱血,做事時不但效率低,而且還很難達到預期的結果,在以後的學習中很難用心去學習,容易被其它事情所打擾分心。
結尾
父母發現孩子有以上的壞習慣要及時幫助他們更改,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要用「吼叫打罵」的方式,應該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告訴他們其中不好的地方,否則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