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老山偵查戰,獲一等戰功的英雄李元福退伍後,現狀如何?

2021-01-13 逸傑評說車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相信在大多數八零後九零後的眼裡,戰爭往往是在歷史書上,影視作品之中得知的。尤其是那段漫長的屈辱史,大多數人也都沒有經歷過。

有人曾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罷了。事實上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成為了歷史,但世界上飽受戰爭傷害的國家和人民還是大有所在。

比如伊拉克,比如敘利亞等。從新聞上我們可以得知,

現代社會的城市戰爭遠比以前的戰爭帶來的傷害更為嚴峻,生活朝不保夕已經是常態,生命更會隨時受到威脅。

其實在建國後我們國家也有過一些小戰爭,只不過沒有全面爆發罷了。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越南反擊自衛戰,在那場戰役裡,我國士兵打出了屬於中國的漂亮反擊。

除此之外,1987年著名的老山偵察戰也曾湧現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戰士,即便是在他們退伍後,生活也備受關注。比如當年斬獲一等功勳的偵察兵李元福。

自幼在胸的戰士夢

有道是「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其實很多人也曾幻想過自己身穿迷彩服在戰場上與敵人廝殺的樣子,但現實生活中能夠滿足當兵條件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解放前不必解說,當時特殊的環境造就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建國後為了提高國防力量,打造一支屬於中國的強悍的軍事力量,當兵的條件被適當提高,除了要求必要的身高勢力等基礎外在條件外,對文化也有一定的需求。

但我國當兵的熱潮只增不減,再加上那個時候的紅色宣傳教育十分到位,大多數人都以當兵而感到光榮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李元福的當兵夢也甦醒了。

1964年出生於山西霍州的李元福,從小便喜愛聽爺爺講述以前解放軍幫助窮苦人家的故事,又喜歡看一些軍事相關的書籍。

耳濡目染之下,19歲的李元福響應國家號召,在1983年的招兵季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

圓了夢想的李元福在部隊上訓練極為刻苦,經常在完成了部隊要求的任務量之後,還要自己偷偷加大訓練量。久而久之練就了一身的銅牆鐵骨,也深深影響了部隊上一批人。

不過長久的訓練已經滿足不了李元福的內心了,他強烈的渴望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出一份力,當時正值越南反擊自衛戰時期,在部隊上訓練了三年的李元福,經過上層考核之後,來到了越南戰場上面。

危險環生,戰場艱難

李元福的身份是一名偵察兵,大家都知道,戰場上對偵察兵的要求都十分高,李元福被委派這份工作正是對他在部隊訓練的認可。

越南戰役挨著東南亞地區,氣候條件變化多端,蛇蟲鼠蟻更是十分猖獗,

李元福不僅要忍受敵人帶來的火力壓力,還要顧及自身避免被蟲蟻所叮咬

。在經過了大大小小几十次的戰役後,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李元福一身的本領更是得到了磨練。

在一次伏擊戰裡,李元福一行人經過了數十公裡的叢林跋涉,對116高地進行嚴密的偵查。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繞過敵人預先設下的埋伏摸清叢林的路線,並且在目的地五十米左右埋伏好我軍的陷阱。

等到一切都得以實現之後,他們一行人又在旁邊安靜的伏擊了四天三夜。沒多久兩名敵人就進入了他們的伏擊圈,但是響動的槍聲還是驚擾了其他敵人,爆炸聲就在李元福身邊響起,大戰一觸即發。

李元福在危急時刻根本來不及思考,直接向隊長請求斷後,關鍵時刻李元福沒有辜負隊員們的信任,憑藉著他豐富的作戰經驗利用叢林地形與敵人周旋起來,最終經過將近四小時的戰鬥,他冒著生命危險掩護著隊友帶著俘虜撤到了安全地帶。

經過這次戰役,李元福獲得了一等功勳,成了連隊裡數一數二的英雄。

轉眼間戰爭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如今這個英勇無敵的解放軍戰士復員之後的生活是怎樣呢?

幹警生活,平凡自在

1988年,李元福所在的連隊順利完成了上級委派的任務,那年年底李元福也從隊伍裡退伍轉業回家。

回到老家的李元福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照樣的活躍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成為了一名正義的公安幹警。

在此後的三十多年裡,他愛崗敬業,時刻奔走在解決群眾困難的第一線。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正義和善的公安幹警曾經在戰場上是那麼的讓敵人聞風喪膽!

李元福的退伍生活過得踏實而有意義,在服務基層人民事業的同時,也沒忘記當年在戰場上與自己出生入死再也沒能回來的戰友們。

平日裡李元福有時間,便一定會去犧牲戰友的老家看望他們遺留下來的親屬,送去不多的錢糧以表自己的一片心意。對活下來的戰友們,他也一直沒有斷了聯繫,時不時的舉行一些戰友聚會,促進彼此間的感情。

2018年,李元福受邀參加了武警臨汾支隊老兵致敬交流大會。會上,這個流血不流淚的老戰士在回憶起那個熱血傳奇的歲月,想到自己犧牲的戰友,幾度哽咽。

雖然李元福如今年華不再,同當年相比也沒有那麼意氣風發了,但他內心流淌著的愛國愛人民的熱血還是如年輕時一般滾燙。

可以說,李元福的退伍生活是全國一大批退伍老兵生活的真實寫照,平凡而普通。時光匆匆,帶走的是這些老兵戰士的英容相貌,但卻帶不走他們留下的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結語

或許單純從影視作品上面,我們難以想像戰爭的殘酷。

如若說沒有像李元福和其戰友那樣的英雄,和平的生活也將難以為繼

。當生命受到威脅,當國家主權遭到侵犯,有人在第一時間替我們站出來了,才有了如今安定的社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英雄很多都已經離我們遠去,時代也在一點一點變遷。如今我們關心的更多是民生,生活,對於那段殘酷的歷史很多時候關注度都沒有那麼強烈了。但是正如老師教導的那般,只有銘記歷史,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忘初心,不忘使命,搞好新中國的建設。

有道是居安而思危,不能因為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裡,就忘記當年所遭受的磨難。如今國家正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照樣還是有其他國家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

有時候武器戰爭並不是打垮一個國家的武器了,現代戰役裡還有經濟。比如當年戰後的日本也是這樣被美國制裁了的,如今美國還想用同樣的做法對付我們,因此保持警惕是我們時刻應該謹記的態度。

為國富強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盡到的責任,畢竟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會有一切可能!

相關焦點

  • 1985年的今天,原陸軍第67軍向老山戰區開進
    戰中,共殲敵8400餘人,其中傷敵4390人、俘敵10人,毀壞敵各種火炮255門(次),高機(機槍)103挺,彈藥所39個,軍車27輛,各種工事1150個,繳獲火炮3門、各種槍枝141支及大量軍用物資。 一、作戰節點 (一)作戰機動時間1985年3月4日08時40分。
  • 解密:老山戰場上的黑豹行動,偵察連大顯身手,奇襲作戰完成目標
    我軍曾在1985年的3月8號和1986年1月28號分別奪取了這片高地的控制權,因此越軍對於這片區域的爭奪非常敏感,可以說這片高地能否拿下,政治意義要高於軍事上的用途,只要能夠將這裡奪回來,本身就足以打擊敵寇的氣焰。
  • 1979年對越戰爭,張萬年的發明讓越軍「有來無回」,立下赫赫戰功
    在對這些外來勢力反抗完全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終於在1949年成立。但即便是新中國已然成立,也沒能杜絕國內外的戰爭爆發,起初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和蔣介石的繼續對抗,其次就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所發生的抗美援朝戰爭。更近的就是對越戰爭。說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就不得不提到1968年中國幫助越南擊退美國侵略者的事。
  • 1984年老山戰役:中越部隊爭奪9年,老山軍事要塞到底歸誰
    近代的我國,飽受戰火摧殘,神州大地哀嚎一片,百姓民不聊生,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局勢才漸漸平緩,隨著綜合國力的越發強盛,我國已躋身為一流大國,再無人敢輕易踐踏欺凌。雖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戰爭留下的傷痕卻無法磨滅,許多歷史遺留的問題,更是紛爭不斷,那麼1984年老山戰役:中越部隊爭奪9年,現在老山軍事要塞到底歸誰。
  • 對越反擊戰之老山煉獄:空前激烈殘酷的「黑豹行動」
    筆者撰寫的對越反擊戰之老山煉獄是一個系列文章,是配合「鳳凰新視野」節目,以便熱心軍迷和觀眾更好地了解當年歷史。前一次講了1986年10月14日出擊604號陣地、968高地的「蘭劍-B」戰鬥,這次則是1987年1月7日出擊167號高地的「黑豹行動」。
  • 1984年老山戰役:中越部隊爭奪9年,現如今老山的歸屬權歸誰?
    這種茶毒生靈的惡念即使在真正結束後,依然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疤,直到新中國成立至今,戰火的創傷才漸漸被大家淡忘,隨著我國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我國在全球化經濟中佔據了不可忽視的地位,再也沒有其他國家敢隨便對我們仗勢欺人,但是追溯歷史遺留問題,曾然存在許多爭論,其中一個不解之謎就是現在老山軍事要塞到底歸誰?
  • 1984:老山和老陰山,中越戰鬥極為慘烈的戰場
    1984年的4月19日這天,變得極為不尋常,一直被敵軍佔領的老陰山和老山,「翹首以盼」迎來了回歸的希望。昆明軍區接到指示,老陰山和老山非兩個山頭的事情,它表明了我捍衛領土完整,國寸土不能讓的堅決立場,是一定要收復的。
  • 「操場埋屍案」後,擱置29年的「反腐英雄女兒失蹤案」的真相又是...
    但兩年後,郭建民被開除黨籍、撤銷職務、停發工資。直到1986年,經郭建民本人不斷申訴,才被調到縣農業局技術站工作至其退休,停發的工資隨後也全部補回。郭建民的黨籍在1987年也得到恢復。而郭桂芳因支持父親反映問題並常幫父親寫材料,曾被所在單位辭退。
  • 夢回老山
    那場戰事過去已經25年了。     1985年年底,作為攝影幹事,王紅跟隨蘭州軍區某集團軍到邊境輪戰,1987年7月回撤。剛從戰場上下來的頭幾年,每到除夕夜放鞭炮,他就有些不安。尤其是當那種帶著長長哨音的二踢腳升空時,走在大馬路上,他甚至都有臥倒的衝動,後來才漸漸好了。
  • 李世民戰功顯赫,李淵為啥不早點提拔他當太子?不僅僅是長幼有序
    李淵力李建成為世子/太子,是在李世民立下戰功之前早在公元616年的時候,李淵被隋煬帝楊廣任命為太原留守,負責防禦突厥人、鎮壓當地的農民起義。按照千百年來的規矩,這種鎮守一方的大員,必須得在朝廷手裡留下足夠多的家眷作為人質。因此,當時陪著他的,是年僅18歲的二兒子李世民;27歲的老大李建成,則帶著四兒子李元吉以及其他家屬待在河東,處在隋朝官員的監控之下。
  • 英雄血灑南疆:對越自衛反擊中的特種作戰——黑豹行動
    老山戰區167高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越軍佔據167高地後,先後在該高地修建了20個屯兵洞及大量防禦工事,囤積了大批武器彈藥,長期派駐一個連兵力,多次向我軍陣地開槍開炮射擊,造成我方多人傷亡。蘭州軍區接防後,決定拔除越軍打入的這一楔子。
  • 1987年的興平南十字你見過嗎?
    正月十五耍社火1987年北什字1988年11月,實施「六年義務教育」審查驗收1987年5月,老山前線報告團來興平做英模報告。城鄉環境大為改觀  渭河治理初見成效,成為市民的後花園,每逢節假日,渭河堤頂路車輛蔥鬱,十裡荷香,人頭攢動,大人小孩,歡欣鼓舞。
  • 夜晚軍營未眠,退伍晚會場場精彩,幕幕動人!
    晚會通過軍樂、歌舞、小品、朗誦等多種形式的文藝活動,為退伍老兵送去最誠摯的祝福,激勵老兵們退伍後不忘初心在前進,努力在地方幹出一番事業,發揚退伍不褪色、有戰召必回的軍人本色!這場晚會為退伍老兵們精心準備了12個節目,有的會讓你捧腹大笑、有的會讓你淚光迷離,還有的會讓你陷入沉思……看過演出的官兵一致拍手稱讚,是不是忍不住想儘快一睹風採?
  • 1987年的興平南十字你見過嗎?(珍藏版)
    正月十五耍社火1987年北什字1988年11月,實施「六年義務教育」審查驗收1987年5月,老山前線報告團來興平做英模報告。城鄉環境大為改觀  渭河治理初見成效,成為市民的後花園,每逢節假日,渭河堤頂路車輛蔥鬱,十裡荷香,人頭攢動,大人小孩,歡欣鼓舞。
  • 元法李元:透過七維一體技術,揭示人生命運密碼
    源於太初,承於歷史的元法,作為指導解決當下現實問題的全新理論體系,闡述了古人,利用自然力量來促進人類發展的方式,並總結了如何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達到和諧從而改變當下問題的方法。李元通過參悟其中的元法規律,創立了七維一體技術,惠及世人。元法是源於宇宙自然中的規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它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法則。
  • 1981年收復法卡山,二等功臣花300萬堅持為154名犧牲戰友掃墓30年
    1979年2月戰鬥正式打響,在28天的作戰時間裡,東西兩線的參戰部隊橫掃越北,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戰鬥遠沒有就此結束,越軍慘敗後並不善罷甘休,他們繼續越界襲擾,並侵佔了邊境諸多騎線點,如老山、者陰山、法卡山、扣林山等地。隨後邊防部隊展開了收復之戰,每一戰都是盪氣迴腸,其中老山、者陰山最為激烈,但法卡山收復戰亦激動人心。
  • 退伍戰士自薦省委書記,當鄉黨委書記
    當戰士時,給四川省委原書記楊汝岱寫信,要求「承包」一個鄉的經濟指標,並立下「軍令狀」,5年內如果完不成,甘願受罰。他就是退伍戰士夏光文。稱他為「我軍史上第一個自薦任鄉黨委書記的退伍戰士」。1963年,夏光文生於涪陵市大同鄉大同村,1981年10月入伍駐河南省某部。工作之餘,他報考了函授大學,學習企業管理,購買了十幾本專業理論書籍,有計劃的自學。牽掛著家鄉建設的他,還從報刊上收集了不少農民致富的經驗和經濟信息。
  • 91歲老兵深藏功名幾十年,曾被子彈穿頸而過……
    更令人驚訝的是, 幾十年來 陳老的家人也並不知曉 他是一位屢立戰功的戰鬥英雄。 他曾在棕楊鎮戰鬥中榮獲三等功2次, 在寧波貴駟橋戰鬥中榮獲一等功1次, 在象山港戰鬥、金塘島戰鬥中各獲四等功2次。
  • 86年藍劍B行動,軍長將當地茅臺買光給突擊隊送行,22人犧牲
    但是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中越邊境依然沒有恢復到和平的狀態,越南主力回援後駐紮在中越邊境,依舊繼續在中越邊境地區進行挑釁。為了保衛國家主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為了鍛鍊各部隊的實戰能力,解放軍各大軍區開始輪流派部隊到老山,者陰山等中越邊境地區進行輪戰,這場邊境戰爭打了十年之久,又稱十年兩山輪戰。 在十年兩山輪戰期間,發生了很多經典的戰役,1986年的藍劍B行動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次戰鬥。藍劍B行動的目的是組織小股突擊隊,在炮兵的火力掩護下,打掉越軍在604高地和968高地上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