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相信在大多數八零後九零後的眼裡,戰爭往往是在歷史書上,影視作品之中得知的。尤其是那段漫長的屈辱史,大多數人也都沒有經歷過。
有人曾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罷了。事實上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成為了歷史,但世界上飽受戰爭傷害的國家和人民還是大有所在。
比如伊拉克,比如敘利亞等。從新聞上我們可以得知,
現代社會的城市戰爭遠比以前的戰爭帶來的傷害更為嚴峻,生活朝不保夕已經是常態,生命更會隨時受到威脅。
其實在建國後我們國家也有過一些小戰爭,只不過沒有全面爆發罷了。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越南反擊自衛戰,在那場戰役裡,我國士兵打出了屬於中國的漂亮反擊。
除此之外,1987年著名的老山偵察戰也曾湧現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戰士,即便是在他們退伍後,生活也備受關注。比如當年斬獲一等功勳的偵察兵李元福。
自幼在胸的戰士夢
有道是「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其實很多人也曾幻想過自己身穿迷彩服在戰場上與敵人廝殺的樣子,但現實生活中能夠滿足當兵條件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解放前不必解說,當時特殊的環境造就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建國後為了提高國防力量,打造一支屬於中國的強悍的軍事力量,當兵的條件被適當提高,除了要求必要的身高勢力等基礎外在條件外,對文化也有一定的需求。
但我國當兵的熱潮只增不減,再加上那個時候的紅色宣傳教育十分到位,大多數人都以當兵而感到光榮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李元福的當兵夢也甦醒了。
1964年出生於山西霍州的李元福,從小便喜愛聽爺爺講述以前解放軍幫助窮苦人家的故事,又喜歡看一些軍事相關的書籍。
耳濡目染之下,19歲的李元福響應國家號召,在1983年的招兵季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
圓了夢想的李元福在部隊上訓練極為刻苦,經常在完成了部隊要求的任務量之後,還要自己偷偷加大訓練量。久而久之練就了一身的銅牆鐵骨,也深深影響了部隊上一批人。
不過長久的訓練已經滿足不了李元福的內心了,他強烈的渴望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出一份力,當時正值越南反擊自衛戰時期,在部隊上訓練了三年的李元福,經過上層考核之後,來到了越南戰場上面。
危險環生,戰場艱難
李元福的身份是一名偵察兵,大家都知道,戰場上對偵察兵的要求都十分高,李元福被委派這份工作正是對他在部隊訓練的認可。
越南戰役挨著東南亞地區,氣候條件變化多端,蛇蟲鼠蟻更是十分猖獗,
李元福不僅要忍受敵人帶來的火力壓力,還要顧及自身避免被蟲蟻所叮咬
。在經過了大大小小几十次的戰役後,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李元福一身的本領更是得到了磨練。
在一次伏擊戰裡,李元福一行人經過了數十公裡的叢林跋涉,對116高地進行嚴密的偵查。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繞過敵人預先設下的埋伏摸清叢林的路線,並且在目的地五十米左右埋伏好我軍的陷阱。
等到一切都得以實現之後,他們一行人又在旁邊安靜的伏擊了四天三夜。沒多久兩名敵人就進入了他們的伏擊圈,但是響動的槍聲還是驚擾了其他敵人,爆炸聲就在李元福身邊響起,大戰一觸即發。
李元福在危急時刻根本來不及思考,直接向隊長請求斷後,關鍵時刻李元福沒有辜負隊員們的信任,憑藉著他豐富的作戰經驗利用叢林地形與敵人周旋起來,最終經過將近四小時的戰鬥,他冒著生命危險掩護著隊友帶著俘虜撤到了安全地帶。
經過這次戰役,李元福獲得了一等功勳,成了連隊裡數一數二的英雄。
轉眼間戰爭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如今這個英勇無敵的解放軍戰士復員之後的生活是怎樣呢?
幹警生活,平凡自在
1988年,李元福所在的連隊順利完成了上級委派的任務,那年年底李元福也從隊伍裡退伍轉業回家。
回到老家的李元福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照樣的活躍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成為了一名正義的公安幹警。
在此後的三十多年裡,他愛崗敬業,時刻奔走在解決群眾困難的第一線。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正義和善的公安幹警曾經在戰場上是那麼的讓敵人聞風喪膽!
李元福的退伍生活過得踏實而有意義,在服務基層人民事業的同時,也沒忘記當年在戰場上與自己出生入死再也沒能回來的戰友們。
平日裡李元福有時間,便一定會去犧牲戰友的老家看望他們遺留下來的親屬,送去不多的錢糧以表自己的一片心意。對活下來的戰友們,他也一直沒有斷了聯繫,時不時的舉行一些戰友聚會,促進彼此間的感情。
2018年,李元福受邀參加了武警臨汾支隊老兵致敬交流大會。會上,這個流血不流淚的老戰士在回憶起那個熱血傳奇的歲月,想到自己犧牲的戰友,幾度哽咽。
雖然李元福如今年華不再,同當年相比也沒有那麼意氣風發了,但他內心流淌著的愛國愛人民的熱血還是如年輕時一般滾燙。
可以說,李元福的退伍生活是全國一大批退伍老兵生活的真實寫照,平凡而普通。時光匆匆,帶走的是這些老兵戰士的英容相貌,但卻帶不走他們留下的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結語
或許單純從影視作品上面,我們難以想像戰爭的殘酷。
如若說沒有像李元福和其戰友那樣的英雄,和平的生活也將難以為繼
。當生命受到威脅,當國家主權遭到侵犯,有人在第一時間替我們站出來了,才有了如今安定的社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英雄很多都已經離我們遠去,時代也在一點一點變遷。如今我們關心的更多是民生,生活,對於那段殘酷的歷史很多時候關注度都沒有那麼強烈了。但是正如老師教導的那般,只有銘記歷史,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忘初心,不忘使命,搞好新中國的建設。
有道是居安而思危,不能因為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裡,就忘記當年所遭受的磨難。如今國家正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照樣還是有其他國家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
有時候武器戰爭並不是打垮一個國家的武器了,現代戰役裡還有經濟。比如當年戰後的日本也是這樣被美國制裁了的,如今美國還想用同樣的做法對付我們,因此保持警惕是我們時刻應該謹記的態度。
為國富強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盡到的責任,畢竟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會有一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