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以「科技+管理: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必由之路」為主題的「2020第二屆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論壇」在廣東東莞舉辦。論壇上,平安產險正式啟動「城市護航行動」。該行動作為「平安守護者行動」的重要支柱,將通過開展「種子講師」「基層應急宣傳」「城市風險排查」「風險排雷手」「五進」等系列安全文化活動,以線上安全課程+線下志願服務等相結合的方式,助力安全文明城市建設。
會上,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閃淳昌,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家慧等專家學者,平安產險相關領導以及平安城市護航志願者代表共同進行了行動啟動推桿儀式。
平安產險總經理助理徐霆表示,平安開展的一系列保險保障、風控服務等工作與應急管理領域以及本次論壇思路、行動高度契合。未來,平安產險將繼續履行好保險業協助國家公共安全治理、參與社會防災防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職責,通過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助力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為國家應急管理事業、平安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模式創新:培育專業救援隊伍助力城市公共安全
為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安全文明城市構建,促進平安城市建設,平安產險在東莞地區啟動了「城市護航行動」,依託應急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以志願服務助力安全城市建設公益模式,以業務賦能公益為思路,瞄準災害民生社會保障、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應急救援、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等方向,組建一支專常兼備的平安城市護航者隊伍,助力提升城市安全應急救援能力,推動城市公共安全共治共享。
平安產險東莞分公司總經理黃凱英介紹,平安產險已聯合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探索打造平安城市建設「東莞模式」。該模式將培訓一支擁有專業技能的種子隊伍,有序牽頭開展「進園區、進企業、進校園、進家庭、進公共場所」的「五進」活動,全面推進安全、應急、職業健康等宣傳教育;同時由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對東莞「平安城市護航者」項目開展提供全程專業指導,形成「東莞模式」。「東莞模式」將開展多方合作,探索社會、企業力量參與安全文明城市建設的新模式,打造共享、共治社會安全治理新格局。
多方協同:共商新時代基層應急能力建設
據悉,「2020第二屆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論壇」由東莞市應急管理局、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主辦,中國電子商會智慧應急管理專業委員會、平安產險等承辦。為繼續引領並持續推動全國基層應急體系建設,提升廣東省在全國應急能力建設中排頭兵地位,論壇邀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近20名國內知名院士學者齊聚東莞,結合東莞經驗,就如何推動基層應急能力建設進行交流和探討。
論壇上,政府各級領導,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秘書長唐豹,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興治,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志傑,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應急管理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薛瀾教授等專家學者發表致辭。
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閃淳昌圍繞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及啟示,深入剖析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表示,應對危機最關鍵的是要有高度集中統一權威的領導,應對危機必須依靠科技、管理和文化「三足鼎立」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同時要提高公民憂患意識,普及災害中自救互救常識。
平安守護者行動:輸出城市公共安全領域「平安經驗
2019年,中國平安著力打造以志願服務助力安全城市建設的平安公益模式,推出了「平安守護者」行動。行動包含「種子計劃」「安心公益圈」「平安互聯」「平安培訓」四大板塊,以此輸出智庫型、科技型、平臺型城市公共安全領域的「平安經驗」。
在「平安守護者行動」統一規劃下,平安產險依託「金融+科技」等方面優勢,為行動提供先進的風險管理科技系統支持,走進企業、社區、學校、工程,普及公共安全知識,提供自然災害風險應對演習、救援培訓、風險防控等志願服務;同時,成立了平安產險應急救援隊,在災情發生時協助緊急救援、參與恢復重建等工作,共同守護城市安全。目前,平安產險已在全國35家機構落地該項行動,覆蓋超160個城市,累計服務超6000家企業。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為100多家地方政府機構提供防疫物資配贈、風控監測等疫情防控服務。
未來,平安產險將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志願服務實踐活動,全力參與各地安全文明城市建設,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長治久安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編輯:陳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