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赫赫、26歲的小輝……他們都是小耳畸形患者,當呱呱落地的時候,就註定了天生沒有「耳朵」!當他們漸漸長大懂事,經歷了「無耳」的童年、少年、乃至成年,最渴望的還是心底的呼喚:我想要個耳朵!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朵天生發育不全,發病率為1/7000,每一個患兒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面對「無耳」人生!
9歲的赫赫就是如此,他是最常見的右側小耳畸形!
已經上小學的小赫,已經知道自己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他沒有右耳朵!
小赫媽媽說,小赫上一年級時,還曾經留著過耳的長髮,課間去廁所總有同學起鬨:這裡是男廁,你應該去女廁,只有女生會留長頭髮。後來,他總是在上課時間去衛生間,甚至憋到放學回家。
如今,不留長髮的小赫,戴帽子成為他的日常行為。
留長髮、戴帽子……小耳畸形不可避免的給少年的成長帶來了無法磨滅的印記!
儘管學習用功、乖巧懂事,但小赫內心最渴望的還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完整「右耳」!
26歲的小輝,是非常罕見的雙側小耳畸形,僅佔小耳畸形患者的10%。不僅雙側「無耳」,從小聽力也有障礙。
扼住命運咽喉的人,總會得到上天的垂青!小輝8歲時,父親因為車禍去世。在非常艱難家庭條件中,他努力考上了大學,並於2011年順利的會計專業畢業。
獨自走向社會時,又不得不面對生活的殘酷!大學畢業後,小輝因為小耳畸形以及聽力障礙,曾經半年面試屢屢失敗,也曾經多次相親而告吹。
辛勤的工作,努力的攢錢,讓自己有一雙正常人的耳朵,是小輝最大的夢想。
54歲的小輝媽媽每天要做幾百張千層餅,幫助兒子籌集耳整形的費用。
20年來,媽媽獨自一人帶大了兒子,並看著兒子走向社會,但還是覺得自己虧欠兒子太多,是自己造成了兒子雙耳畸形。
讓小輝有一雙正常的耳朵,還有小輝的婚事,是媽媽最牽腸掛肚的事情。為此,再苦再累,也值得。
不管是9歲的赫赫,還是26歲的小輝,對於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來說,只有通過耳再造手術,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耳朵」。
所謂耳再造,就是利用小耳畸形患者身上的三根肋軟骨,依據患者健側的耳朵1:1精細雕刻出肋軟骨耳支架,再埋植入「無耳」部位,造出一個新耳朵!
作為技術難度最複雜的整形修復手術之一,可以開展耳再造的整形醫生寥寥無幾。
作為國內最出色的耳再造專家之一,河南整形美容醫院院長張正文教授與耳朵「打交道」已經20餘年。
1998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博士畢業後,就專攻耳再造。從早期的皮膚擴張法三期造耳法,到2005年率先引入並改良日本Nagata兩期造耳法,至今已經為超過1000名的小耳畸形患者完成了耳再造。
2017年2月和7月,張正文教授為9歲的赫赫完成了耳再造手術。2017年7月和2018年2月,為26歲的小輝右耳完成了耳再造手術。
三根肋軟骨,締造一個「真」耳朵!
不管是赫赫,還是小輝,張正文教授都是取第6、7、8三節肋軟骨,採用改良的Nagata法進行造耳。
一期耳廓成形,按照健側耳朵模型1:1雕刻出耳廓支架,造出耳朵輪廓!
二期耳顱角成形,造出耳顱角,讓「趴著」的耳朵立起來,與顱側壁形成近30°夾角。
耳朵是所有器官中形狀最複雜的,涉及耳輪、對耳輪、耳舟、耳甲腔、耳屏等十幾個亞結構,溝溝壑壑、起起伏伏……
像張教授這樣經驗豐富的耳再造醫生,也需要數個小時,用鋒利的手術刀一點點的雕刻,再造出形態逼真的「耳朵」,最大程度的呈現出耳朵的輪廓細節。
赫赫與小輝夢「耳」成真,改變了「無耳」人生!
感謝整形技術的飛速發展,感恩整形醫生的嫻熟技藝,為眾多先天性畸形患者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為幫助更多小耳畸形患者圓「耳」夢,2018年,在張正文教授的推動下,河南省慈善總會聯合河南整形美容醫院發起「河美陽光」愛心基金,對小耳畸形、唇鼻畸形以及手足畸形患者,開展愛心公益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