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4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汪芹 趙曉華 實習生 孟凡佳)來自郴州的16歲女孩思思(化名),出生後沒有耳朵,還患有雙耳重度傳導性耳聾。這些年,媽媽朱女士帶著她全國四處求醫,但沒有得到有效的救治。
7月30日,思思等來了她的「福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彭安全教授帶領聽覺植入團隊與耳整形團隊,為思思成功實施了雙耳再造併骨橋植入手術。這是湖南首例「雙側耳再造+聽力重建同期治療小耳畸形」手術,思思不但擁有了耳朵,還將聽到清晰的聲音了。
無耳女孩自小飽受歧視,渴望儘早恢復
思思來自郴州一個小山村,她剛出生時,家人們震驚地發現:孩子竟然沒有耳朵!原本耳朵的位置,只有兩個肉球墜在那裡。
孩子聽力也很弱,家人必須要面對面貼近,再大聲說話,她才能勉強聽見。同時,由於聽力的問題,思思的語言功能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只能進行簡單對話。
「從小到大,受盡了異樣的眼光,甚至還成了別人的談資。」朱女士說,思思非常自卑,沒有朋友,也不能快樂玩耍,她心疼不已。「我很希望能彌補她,一雙好的耳朵,就是我能給她最好的補償。」這些年,朱女士帶著思思四處問診,但漫長的求醫路一直沒有結果。
2019年,朱女士終於在湘雅二醫院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思思不但可以擁有耳朵,還可以擁有聽力。
手術「三合一」進行,她終於有了新耳朵
經過該院專家團隊診斷,思思要接受的常規手術共需五次完成 , 即左側耳廓支架植入、右側耳廓支架植入、左側耳顱角成形術、右側耳顱角成形術、右側骨橋植入術。之前,思思已經完成雙側耳廓支架成形術,將雙側的新 " 耳朵 " 包埋在平坦的皮膚內。
這一次,朱女士希望醫生把後面三次手術一次完成,讓思思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原本的三次手術要在一次性中完成雙側耳廓外形及聽力重建,導致手術難度增大 。」醫生表示。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手術順利,科室團隊在術前就同一手術區域,如何設計切口,如何不損傷耳再造需要的皮瓣以及如何精準定位顱骨打孔部位,避免損傷頭顱的乙狀竇及硬腦膜等問題進行細緻地討論,最終制定了針對該患兒的個性化手術方案。7月30日,經過兩隊專家8個小時的「奮戰」,思思的手術圓滿完成。
記者今天看到,現在思思的耳朵已經「豎」起來了,有了立體的耳朵形狀;14天後,拆線並啟動聽覺裝置,她就可以聽到清晰的聲音。「思思的病一直是我的心結,現在孩子終於恢復了,我也能繼續工作了。」說起孩子的恢復,朱女士激動地哭了。
專家介紹,該例手術的成功開展,有力填補了湖南地區「耳再造+聽力重建同期治療小耳畸形」手術的空白,將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