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民族脊梁 難忘崢嶸歲月 雲南最後一位南僑機工羅開瑚老人辭世

2021-01-21 騰訊網

依稀還記得幾年前,年近百歲、當時雲南唯一健在的南僑機工羅開瑚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馬來西亞白天連著黑夜從未停止的愛國浪潮,從緬甸轉移回國時戰火瀰漫的那種慘狀,戰爭的殘酷是現在的人們根本無法想像的……」

今天凌晨2點,羅老因病逝世,享年102歲。

羅開瑚,1918年出生於海南省文昌縣,1934年去到馬來亞謀生,成為了一名華僑;1939年7月參加第八批南僑機工回國抗戰;1942年機工被遣散後在昆明開小飯店、咖啡館維持生活;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分配到昆明市五金公司工作,直到1978年退休;1985年開始聯繫、尋找南僑機工戰友,1986年9月3日成立南僑機工雲南聯誼會,任理事;2020年11月12日凌晨2點逝世。

「你要在那個時代,你也會那樣做。」

談起愛國,羅老為自己當年赴國難的行為感到自豪,他認為這是一生中最值得做的事。不過與此同時,他卻說沒覺得自己有多偉大。「你要在那個時代,你也會那樣做。」

1939年日寇瘋狂侵吞中國領土,沿海口岸及對外交通要道先後淪陷,國際軍援運輸瀕臨斷絕。新開闢全長1146公裡的滇緬公路是聯繫東南亞的紐帶,成為戰時我國西南大後方對外的唯一國際通道。海外華僑捐贈的軍需物品、藥物和國際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都要利用這條公路輸送。在急需大批汽車司機與機修人員之際,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南運輸處致電「南僑籌賑總會」,企望招募華僑機工回國以救燃眉之急。

1939年2月,海南島淪陷,這讓來自海南島的南洋華僑們坐不住了,同樣來自海南的羅開瑚也意識到了祖國陷入了一種極其危險的境地。「要回去!要抗戰!中國必須勝利!」時年只有21歲的羅開瑚也被當時鋪天蓋地般席捲馬來西亞街頭的愛國熱潮所激蕩,喚醒了他心中的愛國熱情。在一番簡單準備之後,羅開瑚便成為了九批歸國華僑中的一員,和侄子羅豫江、羅豫川一道回到了昆明。

「昆明是個好地方,我捨不得走。」

1939年10月,在經過短期培訓之後,羅開瑚被分到了華僑先鋒大隊二中隊,前往緬甸臘戎接收新加坡南僑總會贈送的載重汽車,同時載滿物資,開始了在滇緬公路上的運輸。

1942年,緬甸淪陷,南僑機工們在從緬甸撤退回國時傷亡慘重,惠通橋被炸毀,滇緬公路中斷,南僑機工們陷入了失業狀態,羅老也回昆開始自謀生計。羅老說,很多人都選擇去往別處謀生,還有人去了印度,但是他不想離開,「昆明是個好地方,我捨不得走。」

「現在的生活好啊,你們要珍惜。」

新中國成立後,羅老先後在昆明市百貨公司、昆明市五金公司工作,1978年退休後,羅老居住在篆塘路96號五金公司宿舍。羅老退休較早,退休工資基數較低,在國務院僑辦兩次文件規定調整後每月補足2700元,加上國務院僑辦每年24000元的特殊津貼和基金會每年12000元的補貼,羅老晚年生活富足悠閒。

「現在想想,其實我也沒有多少貢獻,反而是國家一直對我們非常照顧,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在各個方面都給了我很多的關心。現在日子好了,誰家也沒有說是沒有米下鍋的。」談起戰後的生活,羅開瑚滿滿都是欣慰和歡喜,看著自己的祖國一步步走出戰火,看著周圍的人們生活一天天變好,羅開瑚從心底裡高興。「我是什麼都經歷過了,你們現在的人無法理解戰爭的殘酷,現在的生活好啊,要珍惜。」

「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哪個人想過要活著回南洋。中國必須勝利!因為愛國如此,華僑不管條件如何艱苦,也要回來支持自己的祖國!」,羅老曾這樣說過。

2015年9月,羅老獲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 崔志超

部分素材綜合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 張穎芸

責任編輯 | 崔志超

編審 | 王繼紅

轉載請聯繫我們或註明出處!

昆明五華發布(KMwuhuafabu)

我知道你在看喲

相關焦點

  • 致敬初心 耄耋老人說奮鬥方陣亮點 崢嶸歲月憶榮光-北京青年報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今天,讓我們再次向共和國的英雄和先鋒致敬!在參加遊行前的間隙,部分老前輩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講述了自己崢嶸歲月的奮鬥歷程。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101歲紅軍老戰士胡正先是致敬方陣中最年長的一位    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聽風者」詮釋使命    身掛九塊閃亮勳章,在致敬方陣中唯一一位身著紅軍軍服的老人,也是方陣中最為年長的一位,今年101歲的胡正先,是一位「聽風者」。
  • 【1·10警察節】憶崢嶸歲月,致敬從警路!
    【1·10警察節】憶崢嶸歲月,致敬從警路!最後,看守所召開了座談會,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共同回憶幾十年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氣氛溫馨而熱烈。同志們紛紛對組織的關懷表示衷心感謝,他們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而驕傲。
  • 致敬!雲南鄉村教師
    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聚焦雲南鄉村教師走近大山深處那些辛勤耕耘的教育者傾聽他們的故事他撐起了山區孩子的一片天感動了無數人他就是被稱為「大山的脊梁」的石屏縣上普租小學教師(兼校長)馬證寶採取優秀生與老師交替輔導的方式幫助他們不斷進步2017年,她榮獲省級論文競賽一等獎1994年,玖三益成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匹河鄉知子羅完小的一名教師24年來玖三益先後在福貢縣匹河怒族鄉知子羅完小、福貢縣匹河怒族鄉中心完小、福貢縣民族中學任教
  • 難忘崢嶸歲月 歌唱幸福生活
    周長吉老人回憶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 徐報融媒記者 陳豔 攝◎徐報融媒記者 肖慧 通訊員 李明明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當年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親歷者如今已成耄耋老人,10月22日,記者在民怡園小區採訪了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徐州市軍休一所退休老幹部、今年88歲的周長吉老人。70年前父親駕著馬車親自送他去當兵筆挺的綠軍裝,胸前佩戴著3枚金燦燦的紀念章,雖已是白髮蒼蒼、年近九旬,但周老依然思維敏捷、談鋒甚健。
  • 區委辦機關黨支部在湖南黨性教育館開展 「致敬崢嶸歲月 攜手奮進...
    區委辦機關黨支部在湖南黨性教育館開展 「致敬崢嶸歲月 攜手奮進前行」主題黨日活動 2020-09-30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國劇盛典元旦播出 致敬匠心國劇
    第一篇章「崢嶸歲月 和祖國在一起」,核心落在「光輝歷程」和英雄楷模人物,聚焦一批彰顯理想信仰之光,高揚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的革命題材電視劇和詮釋崇尚正義、捍衛尊嚴的人間正道的歷史劇。《外交風雲》《激情的歲月》《空降利刃》《啟航》《掩不住的陽光》等大批優秀獻禮劇亮相。
  •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大事記
    本報記者 左超 整理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雲南考察時要求雲南「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2015年3月24日,《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施。
  • 南僑股份IPO能成功嗎?
    古有七擒孟獲,今有南僑股份七交書面整改。時隔兩年多,「沉默」良久的南僑食品集團(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僑股份」)終於走到了上交所主板IPO審核大門前。IPO日報注意到,作為一家食品從業公司,南僑股份曾多次經歷整改。
  • 雲南民族團結進步這5年:多民族 一家人 好日子!
    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1/3是全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這是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為雲南作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這是雲南各族群眾共同繁榮發展的堅實腳步也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綻放的磅礴力量
  • 致敬崢嶸歲月!南海正徵集現役/退役軍人軍旅榮譽用品!
    為全面展現南海區廣大退役軍人軍旅歲月、英雄事跡,展現南海區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風採,即日起,南海區正式啟動「致敬崢嶸歲月,見證軍人榮耀——南海區退役軍人榮譽室檔案素材徵集」活動。
  • 回溯崢嶸歲月,《閃亮的名字》特別節目這一次如何謳歌英雄?
    文 | 霓星第一季節目中,高原環保先驅傑桑·索南達傑、「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時代楷模播種未來的植物學家鍾揚,第二季節目中,革命女烈士江姐、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雲南十大法制新聞紅榜人物柯佔軍……當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划過,我們眼前出現的不再是遙遠的英雄,更是身邊每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
  • 你好,警察節|憶崢嶸歲月,致敬從警路!
    今天我們一起 憶崢嶸歲月 致敬從警路
  • 憶崢嶸歲月,話紅色記憶!天府新區首批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投用
    憶崢嶸歲月,話紅色記憶,8月1日,天府新區煎茶街道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沿溪村「退役軍人之家」正式建成投用。這是天府新區首批投用的退役軍人服務站之一。重走長徵路致敬 近200人重走長徵路早上7點過,沿溪村的退役軍人、在家的現役軍人和軍屬們,以及在天府新區統籌城鄉局、成都農商銀行天府新區支行就業的退役軍人們就陸續向沿溪村村委會集中。戴軍帽、著軍裝、整隊伍……嘹亮的軍歌響起,這一刻,到場的近200名退役、現役軍人,不論耄耋老人,還是青壯少年,均整裝肅容。
  • 星巴克中國首家咖啡原產地門店在雲南普洱正式開業
    (6月21日,普洱)星巴克中國的首家咖啡原產地門店今天在雲南普洱盛大開業。這標誌著星巴克首次在中國咖啡原產地實現咖啡旅程「最初十英尺」和「最後十英尺」的交融與傳承,也是繼六年前星巴克雲南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紮根普洱後的又一裡程碑。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辭世:上帝把那束光收走了
    (資料圖)包海霞 攝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辭世:上帝把那束光收走了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14日,在過完虛歲112歲生日的第二天,中國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駕鶴西去。2012年9月,哲學家李澤厚拜訪周有光。彼時,這位睿智豁達的老人說:「上帝太忙了,把我忘了。」現在,上帝把這束光收走了。
  • 3月14日屬於改變世界的人:愛因斯坦的生日,霍金、馬克思辭世
    3月14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雙魚座的一天,是白色情人節,本是一個浪漫的日子,但今天全世界不幸獲悉了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霍金辭世隨手查了一下歷史上的今天,才發現3月14日是非常奇妙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