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意走獨一枝 水墨生香富貴花 (圖)(全文)

2021-01-16 網易新聞

「一支毛筆,起筆、旋轉、平抹、側鋒、鈍挫、顫筆 」細膩而自然的花瓣肌裡就這樣盛開在輕薄的宣紙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一定不會相信這是一支毛筆畫出來的,而是某種特殊材科處理出來的效果。這就是李德建筆下的牡丹,每一個花瓣都飽含著生命的氣息從筆端裡走出來,它們或婉約輕靈或大氣優雅,就如從水墨煙雲裡走來的農飾華貴的女子,它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高不可攀,也不是富貴張揚的顯擺,俗不可耐。是亦俗亦雅的人間精靈,有著獨特的個性和自我的特質,這才是李德建筆下的與眾不同的牡丹。

牡丹做為中國的國花, 直被中國人所喜愛,它是富貴、吉祥的象徵,所以也是歷代中國畫家描繪的重要題材之。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湧現過許許多多以畫牡丹而千古流芳的國畫大家。從最早的記載南北朝時楊子華畫牡丹到唐代的邊鸞、五代的徐熙、明代的徐渭、清代惲壽平,近代的齊白石、王雪濤等等,這些各個時代的大師,也給後代藝術家樹立了一個個很難逾越的牡丹畫藝術標杆。

翻閱中國的花鳥畫史,點染勾勒,潑灑潤抹者各有所成。當代中國畫家,一直在探索一條傳承與創新的路,傳承是中國文化藝術的根,而創新是前行的動力也是歷史使命,抬前人牙慧而無法超越前人,那麼當代中國畫就只能停留在前人的福陰裡而無法達到另個高度。李德建在從最初的大寫意、工筆、小寫意等多種畫法裡吸取自己所需的營養,找到精髓,再形成自己獨特的「捻筆」畫技法,從而給人耳目新的感覺。一支毛筆,在少許墨汁和清水中渲染成色,畫時略一沾帶,不停轉動毛筆,一株「花香四溢」的牡丹躍然紙上。通過這種技法,利用水墨和宣紙的自然糅合力量,牡丹花瓣和葉子有了獨一無二的紋理,不需要任何的襯託和裝飾,那種自然而成的美就從紙面上流淌了出來。而作為一個當代畫家,李德建又能在吸取傳統技法精華的同時,結合中西技法的處理方式,增加了光影的變化,這樣使畫面更生動、更傳種,筆墨語言更豐富,時代氣息更鮮明。

眾所周知,畫牡丹容易落八俗套,如何不流於俗套並不是簡單的另僻蹊徑,因為牡丹所具備的與眾不同的特性就是它的富貴大氣、是萬花之王,這個本質是不能脫離的,但做為個畫家如果只是畫出事物的本質,那就成不了畫家,而是噩畫出牡丹內在的特性,牡丹的特性在貴字上,就象人生,富易貴難,所以畫家要把重點放在牡丹的貴氣和大氣的本質上,而不是表面的浮華和靚麗。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從李德建的畫裡看出一些端倪。肥厚豐腴的葉片叢生著簇擁著,吸足了陽光和養份,柔韌的枝幹挺拔著,百折不彎,因為有了這樣的枝葉才有了那樣的花朵,才有了那樣的富貴,才有富貴之外的婉約風華。在章法形式上,李德建大膽採用山水畫和油畫的方式,畫面飽滿而豐盈,又用山水畫的「三遠法」畫出牡丹大幅圖畫的氣魄,這在歷代花鳥畫中也不多見。看李德建畫畫時,並不覺得費了多少功夫,那種瞭然於胸的氣定神閒,落筆成章的胸有成竹,還有那毛筆轉動之間的頓挫隨意,看上去並沒有刻意地要表達什麼,卻在每一個花瓣和枝葉落在紙上的一瞬間,觀者能感覺到他的匠心獨用。這看似隨意的筆墨功夫李德建已經走了近二十幾年的時間。正印了那句話,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功絕非一日可成。

還記得剛開始畫畫時,李德建涉獵的題材之廣,也嘗試過各種畫法,一個要靠繪畫在人才濟濟的京城謀得席之地的人,如何在市場認可與自己的藝術追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各種取捨之間的矛盾和糾結勢必是個漫長的過程。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李德建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始終在尋找著一條途徑,一條不失牡丹綽約風採的同時,更能表現其神韻而又能擺脫俗格的方法,他找到了,也成就了他獨特的畫風。

在當代藝術家們忙於各種應酬和社會活動時,李德建看上去也是另類的人,他只是生活在個小眾的圈子裡,甘居一隅,潛心創作。這個到現在還不會上網也不愛對外界宣傳自己的人,卻每天有絡繹不絕的各路人馬前往他的畫室求他畫。他的畫室無一存畫,求畫者多是提前預約,寫若求畫人姓名的便籤紙上排了一串,興之所致也會當場揮毫贈與友人。如果想偷師學藝看來也不是難事,只是想學好了恐怕不是兩三載的事。


如果說技法是一個畫家畫好畫的根本,那麼修養和品行則決定了一個畫家作品的境界和層次。中國畫能成大家者,最後畫的都是畫家的人品和修為。李德建是性情中人,真誠直率,不諱言,不含糊,心態平和,不為名利所累,在當今這樣一個比較浮躁的時代,如是者已寥寥無幾。當一個藝術家不為名利所累,不被利益所綁架的時候,藝術大成之日當為時不遠。(摘自《中國藝術博覽》)

人物簡介:

李德建,一九六三年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市,畢業於北京大學美學研究生班。李德建自幼喜繪畫,苦學不輟,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性展覽並獲獎。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住俄、印、日、馬、韓、新等國大使館創作陳列畫,其作品並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多國元首及領導。李德建作品的章法巧妙、運筆獨特,尤其是寫意牡丹,能容百家之長,自成一家,達到了「熟其性、取其骨、得其神」之境界,可謂納古法與新意之中,生新法與古意之外。

推薦閱讀:

自有天香染化境 讀李德建牡丹圖

(原標題:「捻」意走獨一枝 水墨生香富貴花 (圖))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捻」意走獨一枝 水墨生香富貴花 (圖)
    這就是李德建筆下的牡丹,每一個花瓣都飽含著生命的氣息從筆端裡走出來,它們或婉約輕靈或大氣優雅,就如從水墨煙雲裡走來的農飾華貴的女子,它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高不可攀,也不是富貴張揚的顯擺,俗不可耐。是亦俗亦雅的人間精靈,有著獨特的個性和自我的特質,這才是李德建筆下的與眾不同的牡丹。牡丹做為中國的國花, 直被中國人所喜愛,它是富貴、吉祥的象徵,所以也是歷代中國畫家描繪的重要題材之。
  • 葉紹翁「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本是正經花,為何會有「出牆」意
    杏花將開未開之時,嫣紅如胭脂,迎風怒放之時,粉嫩欲滴,而將要凋謝之時,卻燦白一片,花開花落,嫵媚嬌豔,姿態萬千,楊萬裡的《詠杏》詩"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寫出了杏花的獨特景象。對於杏花的嬌豔,還有神奇的傳說,《西京雜記》中記敘道:"東海都尉於臺,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雲仙人所食。"《述異記》也記載說,天台山有五色六瓣的杏花,叫仙人杏。
  • 雍容華貴的國畫花鳥寫意《晴照生香》,掛在客廳熠熠生輝滿堂富貴
    所以,當你不知道客廳沙發後面掛什麼時,這幅《晴照生香》國畫花鳥寫意牡丹當仁不讓。《晴照生香》寫意牡丹--呂寅方畫試想,將象徵著雍容華貴的國畫花鳥寫意牡丹畫掛在沙發後面,那麼當你看到熠熠光輝滿堂富貴的牡丹國畫寫意時,心情肯定得意洋洋的。因為這幅國畫《晴照生香》運用了王雪濤牡丹畫法,寓意吉祥富貴。
  • 800多年前的牡丹成為皇帝的象徵,劊子手被江湖人稱「一枝花」
    800多年前的牡丹成為皇帝的象徵,劊子手被江湖人稱「一枝花」。人民公園邀您賞牡丹,800多年前的鮮花叫「生花」。(王建安 攝影)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公園邀您周末賞牡丹,每年的四月份,人民公園內鬱金香、牡丹花爭相開放,為遊客帶來一場花的盛宴。最美四月來安陽,賞牡丹遊公園。
  • 其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
    《葵石圖》《葵石圖》軸,明,陳道復作,紙本,水墨,縱68.6釐米,橫34釐米。此圖所繪秋葵、竹石是當時文人庭院中常見的花木。作者陳道復生活在明代中葉文人薈萃的蘇州地區,受業於著名文人畫家文徵明,深受「吳派」藝術薰陶,所以取材多為文人喜愛並用以點綴環境的花木,如芭蕉梧桐、荷花水仙、梅蘭竹石等。這些花草雖質樸平淡,卻別具清秀高雅之致。畫家運用水墨寫意的技巧和詩書畫三結合的手法,將葵石的神韻和情致表現得淋漓盡致,為其中年時的精品。
  • 光明日報: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
    原標題: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
  • 錢選的花鳥史話:誰寫一枝淡雅
    圖2宋·佚名 折枝花卉四段·海棠絹本設色縱49.2 釐米橫77.6 釐米故宮博物院藏這之後,雅淡的風格繼續發展。例如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創作的紙本設色的《花鳥圖》卷,布局方面全圖更清逸疏宕,其中設色最多的中間一枝牡丹花(圖3)的畫法最值得關注。
  • 八大山人的水墨寫意荷花作品其實隱藏「強治王權」,你看懂了嗎?
    圖1 八大山人——朱耷說起水墨寫意荷花,我最喜歡八大的荷花,徐渭的荷花太過恣肆狂放缺少了一份閒靜,其他畫荷花的名家名作雖然不少,卻與我的心境相去甚遠,故不必多言。其花其鳥其草,一枝一葉無不表現和訴說著主人的境遇及世界觀,就連山水也是蕭蕭然又超然物外,看似「逸筆草草」不經意,卻又筆筆講究精到,畫面洋溢著置身世外的禪意感。如若不甚了解八大會覺得他筆下的鳥魚等動物「白眼向人」、「獨腳站鳥」非常怪異,但若是深入了解了八大這個人,就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再自然而然不過了。02 八大崎嶇的一生
  • 折桂一枝: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
    唐代開始,實行科舉考試,人們把「折桂一枝」的典故與月中桂樹的傳說進行結合,以「蟾宮折桂」來比喻科考高中。直到現在,這依然是對年輕學子考試成功、前程似錦的最好祝福。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首詩來進一步了解「折桂一枝」這個典故。
  • 女人40一枝花!越老越有魅力,越有人愛的三大生肖女
    女人40一枝花!
  • 藏匿於三裡屯的水墨紋身師|人物專訪
    陳潔,一個將水墨畫暈染在肉體上的水墨紋身師。  從事紋身師的職業十三年,親自做過的紋身已經有幾千個。  DOPERR:你對於水墨紋身的意境是怎麼理解的?  陳潔:有好多東西我們出手稿的時候是沒有的,很多時候都是在做紋身的時候突然間有的這種想法。就有可能你在畫這個花的時候,大概就走一形,但做紋身的時候我就覺得它當時那朵花旁邊就應該有一些奇怪的東西,潑出來的墨那種感覺。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是寫春色,後來如何被人玩「邪」了?
    但是,心事細膩的詩人,卻於緊閉的柴扉之外,獲得了意外驚喜:「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因為園裡的春色太盛,柴門短牆是關不住它們的,這不,眼前正有一枝紅杏探出頭來,向詩人傳遞著春的消息——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 雍容華貴,嬌媚清愁,清宮內苑漢服十二美人圖
    牡丹以雍容華麗、香味濃鬱而被稱作「百花之王」,並成為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象徵,結合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靈芝如意,蘊含了「富貴如意」的美好願望。葫蘆,屬於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 「百子」之意。畫家巧妙地將萱草與葫蘆繪於石側、掌中,既增加了畫面的觀賞性,又蘊涵了求子的深意。
  • 九魚圖風水寓意解析 家裡掛九魚圖好嗎
    二、玄關掛九魚圖:招財納福,折煞擋煞   王一容旺運九魚圖《家和富貴》   九魚圖是象徵著吉祥如意的經典國畫。自古「九」就有長久之意。    四、臥室掛九魚圖:長長久久,富貴有餘   王一容新品牡丹九魚圖《富貴有餘》   國畫牡丹與紅色鯉魚這兩種吉祥圖案結合,預示著「花開富貴
  • 在墊江,做一枝牡丹
    那些富貴的事
  • 追趕洛陽牡丹 合肥何時有叫得響的「一枝花」
    在該園裡舉辦的中國·洛陽第二屆牡丹花會,參觀券雖為10元/張,可前來參觀欣賞的合肥人還是絡繹不絕。「外地名花在合肥出盡了風頭!」桐城路某花店的張老闆看在眼裡,酸上心頭:合肥什麼時候也能有名聲在外的「一枝花」呢?     洛陽牡丹明年還來     牡丹號稱「花中之王」。河南洛陽盛產牡丹。可打著牡丹旗號作宣傳的卻遠不止洛陽。
  • 陳洪綬名畫欣賞|清供圖、荷花鴛鴦圖等16幅國畫作品賞析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墨尖推薦清供圖清供圖是文人畫的固定題材,常通過物象的搭配傳遞吉祥的寓意。陳洪綬曾畫過多幅清供圖,此圖兩個造型古樸的花瓶裡面插上牡丹、菊花,構圖簡單。以工筆設色,敷彩濃麗,勾勒精勁。荷花鴛鴦圖碩大的荷葉之間,紅蓮花亭亭而生,姿態萬千,或含包欲放』或爭豔怒放,散發幽香。赭墨色的湖石瘦硬層疊,厚重沉凝。下方一對鴛鴦悠然戲水,空中彩蝶飛舞,石後青蛙隱伏覬覦,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與意趣。該圖用筆工整細膩,花鳥勾勒精細,設色豔麗,層次細膩。湖石用筆方折粗硬,水墨渲染以表現石頭凹凸感,反襯出蓮花、蓮葉的婀娜風韻。
  • 分享水墨金魚,黑色的金魚有「聚財」的寓意!
    小金魚象徵著富貴吉祥、年年有餘的寓意。中國人喜歡賞魚、繪畫小金魚、欣賞小金魚都可以陶冶情操,有益身心。鯉魚的寓意是魚有「餘」的諧音。如果刻在金銀上面,則寓意就是「金餘」、「銀餘」,金魚和銀魚象徵著富貴的「餘」的諧音。傳說金魚是龍王的兒子,夢見金魚的人必是大富大貴;夢見生活在水中的人,也是有好的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