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的牡丹成為皇帝的象徵,劊子手被江湖人稱「一枝花」

2021-01-09 建安視角

800多年前的牡丹成為皇帝的象徵,劊子手被江湖人稱「一枝花」。人民公園邀您賞牡丹,800多年前的鮮花叫「生花」。(王建安 攝影)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公園邀您周末賞牡丹,每年的四月份,人民公園內鬱金香、牡丹花爭相開放,為遊客帶來一場花的盛宴。最美四月來安陽,賞牡丹遊公園。

牡丹原產於中國,歷隋唐至今,隨著牡丹的廣為種植,牡丹已經滲透到了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宋儒周敦頤云:「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在歷史上,牡丹長期被視為富貴、吉祥的象徵。

牡丹品種繁多,千姿百態,加之又主產於民族重要發祥地中原地區,開放於春盡之時,不與百花爭春。故在長期的文明進程中,牡丹也因此被賦予了豐富而多元的意義。

南宋時期,牡丹花成為國家象徵。牡丹以洛陽為主要產地,在宋室南遷之後,人們借思念牡丹而思念中原,牡丹便成為了思念故國的重要載體。人們往往以此與代表國家的皇帝、皇權相比附,出現了所謂的花後、花相、近侍等名目,更使牡丹成為國家的象徵。

宋金、宋元、明清之際,牡丹還被賦予民族的意義。宋朝男人大都喜歡戴花,古典名著《水滸傳》中有許多梁山好漢的稱呼與花有關,病關索楊雄「鬢邊愛插芙蓉花」,浪子燕青的「鬢邊長插四季花」,而劊子手、滿臉橫肉的蔡慶,生來愛戴一枝花,江湖人稱為「一枝花」。

男人戴花,唐已有之。但是,不甚普遍。明清時期也曾有之,不過是偶爾為之。唯有兩宋時期,男人戴花蔚然成風,十分盛行,甚至連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樂此不疲,而每當出遊、聚餐之時,皇帝身邊的隨行人員、禁衛、官兵無不是頭戴一支花。

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次,宋真宗與群臣遊賞宜春殿,到了賜花時,「出牡丹花百餘盤,千葉者才十餘朵,所賜止親王、宰臣」。其它則是仿製的生花,也就是人造花。即便是人造花,也要分為三品。

宋朝皇帝賜花有許多特別的講究,最主要的有兩大講究:一是皇帝賜花的「花色」和場合有講究,皇帝賜花以真花最為珍貴。所謂真花就是鮮花,在當時叫做「生花」。其它則是仿製的生花,也就是人造花。

相關焦點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是如何成為花中之王的?
    牡丹為什麼被稱為:花中之王?要說什麼樣的花最能豔壓群芳,估計十個人裡面有九個會回答是:牡丹。牡丹作為中國的花中之王,古往今來,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牡丹從盛唐就開始名震天下,據傳,武則天當了皇帝後,有一年冬天,她至上苑飲酒賞雪,酒後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遊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
  • 追趕洛陽牡丹 合肥何時有叫得響的「一枝花」
    在該園裡舉辦的中國·洛陽第二屆牡丹花會,參觀券雖為10元/張,可前來參觀欣賞的合肥人還是絡繹不絕。「外地名花在合肥出盡了風頭!」桐城路某花店的張老闆看在眼裡,酸上心頭:合肥什麼時候也能有名聲在外的「一枝花」呢?     洛陽牡丹明年還來     牡丹號稱「花中之王」。河南洛陽盛產牡丹。可打著牡丹旗號作宣傳的卻遠不止洛陽。
  • 10月份公共品牌INC指數: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齊魯晚報壹點智庫研究員 呂華遠山東省區域公共品牌網絡傳播影響力(INC)指數10月榜單出爐,平陰玫瑰、菏澤牡丹分列一、三名,煙臺蘋果名列第二。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原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
  • 贈一枝牡丹花香 敬赤子熱血衷腸
    因此,我們想把這蘊含著洛陽文化和歷史,象徵著圓滿幸福的牡丹花送進千家萬戶,贈予滿庭芬芳,讓牡丹花香飄神州。新聞上說,現在還有23位洛陽醫護人員仍然堅守在武漢抗疫一線,他們作為洛陽市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已經在抗疫一線整整奮戰了一個月。
  • 在墊江,做一枝牡丹
    我太忙碌忙碌到乘坐一列高鐵把人生裁彎取直才抵達你——牡丹故裡,康養墊江我來了。一路風塵僕僕地趕來從巍巍巫山,抵達墊江一心只為尋找一塊適往的低凹之地我想這樣放低著自己,習慣匍匐只有匍匐的山村才有萬家燈火只有燈火才能照亮歸人只有腳踏實地,我才能在流水和月光之間往返一枝牡丹很小,我的幸福也很小你驚鴻一瞥,足可以讓我為你開敗(熊魁,詩人,供職於重慶市巫山縣廣播電視臺)
  • 一枝牡丹「香」滿村
    而離此不遠的一個村莊裡,紙上牡丹翰墨飄香,綻露絕世芳華。    4月21日,記者行走在平樂村街頭,寬闊的馬路兩邊綠樹成陰,三五步就可見一處「某某畫廊」、「某某畫坊」的招牌。在這裡,牡丹畫可不僅僅是有益於修身養性的閒情雅致,更是能換來真金白銀的特色產業。    「去年,該村一共銷售牡丹畫38萬幅,收入7000萬元左右。」孟津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永貴報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
  • 婆婆買了一枝牡丹花苗,一段時間後長成這樣,全家都看傻眼了!
    婆婆買了一枝牡丹花苗,一段時間後長成這樣,全家都看傻眼了!婆婆年紀大了,平時除了跳跳廣場舞,就是養一些花花草草。幾個月前,婆婆在街上買了一枝牡丹花苗,婆婆用心養了幾個月,誰知道長大以後長成這樣子,完全和期待中的不一樣,把全家人都看傻眼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天安門國慶花籃直徑50米 一枝「牡丹」300公斤
    新京報記者 饒沛  【揭秘1】 「牡丹」成長用時一周  北京市花木公司總經理於學斌介紹,「祝福祖國」花籃中共有八九枝牡丹,最大的一枝牡丹直徑3.2米,重達300公斤,裡面是金屬結構,外面是經過處理的織物,「這樣一枝牡丹從生產到插到花籃上需一周時間。」除牡丹外,花籃中還有月季、玉蘭、芙蓉等傳統花材,也有部分鮮花。
  • 水滸中,粗魯的梁山好漢為何愛在頭上戴花?這是什麼暗示嗎?
    而更讓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眾多五大三粗的梁山好漢,居然也在頭上戴花,成為「花痴」。明明都是一群粗魯的男人,為何偏偏喜歡頭上戴花?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習俗呢?浪子燕青,《水滸傳》中第一百伶百俐之人。他的出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過人的機靈,還有頭上的小花。
  • 洛美牡丹景:洛陽的美,牡丹的香,洛陽的牡丹國色天香、花中之王
    牡丹的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複色九大色系、十種花型、一千多個品種。花開時節,洛陽城花海人潮,為睹牡丹倩姿芳容。
  • 天安門國慶中心花壇主體將完工 一枝"牡丹"600斤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昨日,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仍在按計劃進行扦插仿真花工作。據北京市花木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花籃南側插花工作接近尾聲,預計23日開始吊裝花盤,完成中心花籃主體工程,25日前後布置完成。  距離國慶天安門地區花壇布置結束還有大約4天時間。
  • 看《長安十二時辰》,哪裡有牡丹?為何形成牡丹風尚?四大原因
    這句話道出了唐人對牡丹情有獨鐘的情愫,牡丹本是一種普通的芍藥花,自唐代牡丹花堪稱「花中之王」後,牡丹就成為唐朝名副其實的「國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是描述唐人喜看牡丹的場面。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長安城觀賞牡丹的勝地有兩處,一處是西明寺,一處是慈恩寺。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對於愛花的人來說,從影視劇中了解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
  • 折桂一枝: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典故叫「折桂一枝」,出自《晉書》,講的是郤詵的故事。他從小博學多才,後來皇帝下令各地舉薦賢良直言的人才,於是當地太守舉薦他去應選,在「對策」考試中拔得頭籌。
  • 「手邊的綠色」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牡丹
    牡丹,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不管見過沒見過,這個名字你肯定聽過。作為中國國花的候選之一,牡丹不僅位列中國傳統的十大名花第二位,更是有著「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的「花中之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可能比顏色,牡丹並不如其它的花那樣色彩鮮豔多變,但是若論品相,牡丹絕對豔壓群芳。牡丹有著豐腴的體態,它不會過分地伸展自己的枝條,所以株型緊湊,形成一團團匍匐的花叢。
  • 社稷之花(下)
    還是在南朝,名士陸凱行走在橫浦驛的梅嶺之上,盛開的梅花忽然讓他想起身處長安的好友範驊,便折梅一枝,託驛使送去,並附紙贈詩云:「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種饋贈仿佛接引了千年前越王與梁王的情誼,但比千年前更有情調。  南宋都城杭州,皇家、官僚、士人中賞梅之風盛行,王公、貴族家多闢有「梅林」「梅溪」「梅園」「梅圃」「梅屏」「梅坡」等。
  • 贈一枝牡丹花香,敬赤子熱血衷腸!武漢醫院這一幕,超治癒!
    這一批承載著愛心和敬意的牡丹,品種均為洛陽紅,株齡均有3-5年,每盆約1米高,至少有十幾個花蕾,大部分含苞待放,有些「急性子」的,已經綻放,綠葉紅花十分嬌豔。每一盆花裡還特別放置了一張飽含深情的《心意卡》——贈一枝牡丹花香,敬赤子熱血衷腸。天涯千裡情無隔,牡丹櫻花兩地芳。
  • 「大雪」時節,催花牡丹進「暖房」
    菏澤誠美花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李洪勇,正在為剛進入催花大棚的牡丹澆水。「牡丹進入大棚、澆水,標誌著牡丹正式開始催花。」李洪勇說。  與此同時,菏澤多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文剛,正在為催花牡丹進棚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我們將於明天將催花牡丹移入大棚。」顧文剛說。他口中的「移入」,指的是從冷庫進入大棚。  催花牡丹裝盆後,進入冷庫冷藏一個月左右。
  • 花信風:牡丹唯美詩詞131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4白牡丹[唐] 白居易白花冷澹無人愛,亦佔芳名道牡丹。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5牡丹[宋] 鄭剛中既全國色與天香,底用家人紫共黃。卻喜騷人稱第一,至今喚作百花王。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唐] 徐凝19. 身倚西門笑向東,牡丹初折一枝紅。[唐] 施肩吾20. 澹蕩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佔春風。[唐] 權德輿21. 牡丹妖豔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唐] 王睿22.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唐] 張又新23. 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 又是牡丹時候
    廉萍(北京)·八卦紅樓 「穀雨收寒,茶煙揚曉,又是牡丹時候。」到看牡丹的季節了。二十四番花信風,牡丹花信,佔穀雨第一候。滿園天香國色,百花之王,果然應時而開。物候真是神奇。 說牡丹,紅樓裡自然會想到寶釵。「開夜宴」,她掣到的花籤就是牡丹,籤題「豔冠群芳」,籤詩「任是無情也動人」。
  •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 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
    >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 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 歷經千年,魅力不減 洛陽四月,牡丹怒放 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因為一朵花,驚豔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