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堂、大椎、湧泉穴知多少? 專家講授穴位保健

2021-01-08 南報網

南報網訊 

儘管西醫在如今的中國十分普遍盛行,但歷史悠久的中醫依舊是很多患者的就診選擇。在古代的醫學書籍中,保存了很多中醫獨有的治療方法,針灸就是其中之一。中醫的針灸博大精深,從人體共有720個穴位就可見一斑。那麼人身上有哪些穴位非常關鍵呢?2018年11月27日下午,由南京市愛衛辦、南京日報社主辦的「南京大眾健康工程」—《健康大講堂》第95場走進棲霞區萬壽村社區。南京市小行醫院李宏大向居民們講授人體穴位保健知識。

男性看氣海穴,女性看關元、子宮穴

李宏大認為,針灸的主要作用是通經活絡,調和氣血。古籍中有記載,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云:「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通十二經,走三陰。理血,……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針灸臍及以下的腧穴,如神闕、關元、氣海等具有補益腎氣的作用,是歷代延緩衰老的主要養生手段之一。

氣海穴是人體內調氣的主要穴位,包括中氣、正氣和元氣。這個穴位對男性的前列腺健康至關重要。

關元穴可用於治女性宮寒引起的一系列婦科疾病,例如不孕、痛經、慢性盆腔炎等。李宏大不贊同年輕女性過度減肥,「減肥時年齡過小以及不科學的減肥方式很容易導致女性不孕。」

五臟六腑在背部有「辦事處」

李宏大介紹說,人的心、肝、脾、腎等在人的背部脊柱都有相應的穴位。他現場演示如何找到這些穴位,並將這些穴位戲稱成是五臟六腑在背上的「辦事處」,雖然不是「本部」,但作用不小。

血虛、體虛的人很可能是脾虛,這時候脾俞這個穴位就可以派上用場;女性經血量多、有塊很可能是肝淤導致的,這時可以通過肝俞穴進行治療。總之哪裡的問題就用哪裡的穴位進行治療。

另外,李宏大還分別介紹了足三裡、三陰交、血海、湧泉穴等穴位的位置和相對應的治療疾病。

針灸不同於簡單的拔火罐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燻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主要通過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是針灸治療中的一種重要療法。

因此,李宏大強調,針灸不是簡單的拔火罐。很多美容院、保健體驗店裡的拔火罐不一定專業和安全,大家如果覺得身體不舒服,還是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

講座最後,李宏大被觀眾們拉住,一一回答他們的疑惑和問題。

相關焦點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咱們把腿部常見的幾個保健穴位,給大家說一說。咱們先說足三裡穴,足三裡穴,它在小腿外側,犢比一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這個足三裡穴的大家都知道是調理腸胃病證,下肢疾病包括體虛,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足三裡穴進行一個艾灸。
  • 腳下湧泉穴,治疾病.抗衰老.助睡眠.降血壓,作用大益處多
    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滋補腎精,增強臟腑,強身抗衰,提高免疫力等等,在養生、保健、益壽、強身、防病、治病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它的保健養生作用大,也被稱為長壽穴。特別對於老年人,象家中的父母,不妨讓老人們經常刺激腳心湧泉穴,可延緩衰老,防止下肢和腳部麻木、四肢無力、足部常年冰涼等,有利於健康長壽。
  • 按摩腳底這個穴位功效大,養腎、緩解疲勞,經常按的人都說好
    中醫作為中華瑰寶,在治病、防病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運用中醫治病是比較好的方式,其中穴位按摩更是中醫所強調的,通過按摩能更好的促進保健。身體穴位多,共有720個,這些穴位關乎著全身保健,會養生的人,是不會錯過穴位按摩的。
  • 程凱養生說:頭痛的經絡辯證與穴位保健處方
    交給您一個簡單的方法,在額角處,靜脈比較怒張的位置(此穴位叫做頭維,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點刺出血。如果您不會刺血,也可以準備一個類似邊齒的梳子或者牛角的梳子,齒比較尖比較硬。在這額角頭維的位置,點下去,揉兩下,用尖銳的東西去刺激血管壁的周圍,有明顯的刺痛感,也可以起到緩解陽明頭痛的作用。
  • 掌門說穴位之:大椎穴在人體當中的重要性
    今天掌門師兄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人體督脈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穴位,叫做大椎穴。當我們坐在那裡,一低頭就會有一塊很大的骨頭抬起來,這個最高的骨頭叫做大椎,它(大椎)的下面的穴位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意思是,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對於保健養生,大椎穴起到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個,你可以理解為大椎穴是一個交通要道,這個地方一旦堵塞,就會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的疾病。
  • 人體穴位 從女人穴位看出身體異常徵兆
    的確,女性在體質和體格上都稍弱於男性,並且這幾年,更多的女性朋友開始關注女性養生保健了。那麼,我們今天主要來聊一聊,從人體穴位來看,女性有哪些常見病,以及如何預防這些常見病吧。人體經絡穴位大圖冊人體的穴位遍布全身,而且每個穴位都很有講究,腰腹部有哪個穴位會痛了,很有可能就是得了某種疾病。你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 手部穴位能健身,你知道多少?
    ,很多穴位我們都不清楚具體位置,但是平時經常按摩手部,就算沒有找到具體位置,也會有不錯的養生保健效果。我們的手上分布著很多穴位,經常按摩手部就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當然,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太清楚穴位的具體位置,具體的穴位按摩我們可能做不到,但是手部穴位很多,簡單的摩擦、手指伸屈都會有養生效果。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5、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絡、行氣通竅、促進血液循環,並可以反射性調節內臟活動、增強內臟的功能。只要堅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 學習穴位按摩打通健康養生「筋絡」
    編者按:中醫認為,經絡腧穴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不僅在疾病治療方面療效卓著,而且在養生保健方面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推拿、點按、艾灸、刮痧、貼敷等方法刺激體表特定的穴位,來激發經絡之氣,以起到通經活絡、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作用,達到預防保健、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 背部的這個穴位是調節帶狀皰疹的要穴!你知道嗎?
    提起這個穴位就一定避不開人人都知道一條經脈,它就是督脈,督脈被稱為是諸陽經之海,也就是說全身所有的陽經經脈都都與它息息相關,而在這條經脈上面,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幾個穴位,如百會、命門、大椎等穴位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穴位,它叫至陽穴。
  • 小兒推拿,孩子受風寒,咳嗽,可按摩這6個穴位
    但若是伴有頻繁咳嗽,咳嗽加重,流清鼻涕,嗓子不紅,也可能診斷為風寒咳嗽,按風寒咳嗽,以清溫解表,止咳化痰來治療,所以會要加一些止咳化痰的這些穴位的推拿按摩。推拿操作第一步,清肺平肝。肝經位於食指螺紋面,肺經位於無名指螺紋面,從指根向指端方向,用大拇指同時推食指和無名指指面,1到3分鐘。第二步,按摩肺俞穴。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 【穴位超記憶】半個小時搞定100個(附十四經絡動態圖)
    3、抽搐——百會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衝。 口訣:堂中(人中)百合氣味太衝,引發抽搐。 4、中風閉證——十二井穴 水溝 太衝 豐隆。 口訣:中風是由於十二條水溝臭氣太衝,轟(豐)隆一聲倒地所致。
  • 手臂六條經絡圖仔細看自學按摩穴位打通瘀阻好處多
    手臂經絡知多少先看圖中左側,胳膊內側的經絡。最左側的大拇指少商穴開始的是肺經,中指中衝開始的是心包經,小指內側少衝穴開始的,是心經。你會發現,居於手臂內側的這三條經,都是陰經。從小指開始,手少陰、手闕陰、手太陰,這也是你記憶的順序,也是這三條陰經在體內吧不同深層的位置。再看下後側,胳膊外側的經絡。最左側的,是小腸經,然後是無名指外側開始的,是三焦經,食指右外側的,是大腸經。
  • 敲一敲就能消除疲勞的穴位:百會、風池、印堂、太陽穴
    除了喝咖啡、抹清涼油刺激大腦,實際上,輕鬆按摩一些身體穴位,照樣可以解乏哦。今天我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消除疲勞的四大穴位:百會、風池、印堂、太陽穴!百會穴:提神醒腦、升舉陽氣,百病皆治。按百會穴,好比天降甘霖,滋潤萬物,把人體蔫了的機能、心神和意志重新激活,讓人振作,所以,百會不僅是一個治病的大穴,還是一個改變人精神面貌的神穴。
  • 印堂發黑的現象是怎麼回事
    印堂發黑的現象是怎麼回事?傳說「一個人的印堂要是發黑,一定是將死之人。」這種說法正確嗎?那麼印堂發黑的現象是怎麼回事?下面尋醫問藥網幫助大家來了解下印堂發黑的原因。 生活中非常流行面相學,說一個人的印堂要是發黑,說明這個人身體有重病。印堂發黑真的預示有大病嗎?
  • 把大蒜搗爛敷在這個穴位上即可緩解鼻出血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湧泉穴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湧泉穴治療作用依其在上取之下,病在頭者取之足的方法,取瀉本穴,可治療血隨氣升,氣血上壅,蒙蔽清竅所致的頭痛、眩暈問題。本穴位位於足底部,此處最為敏感,施用針刺可表現出特別強的反應。取本穴可用於癲癇發作時,突然出現一時性神志突變,失神無知,繼而全身抽搐的大發作。
  • 穴位健身操如何做
    人體經絡跟電路差不多,臟器就是一個燈泡,穴位是連接電路和燈泡的開關,影響身體的氣血運行和能量循環。通過長期正確的刺激穴位,可以治療一些慢性疾病。今天就來說說怎麼做穴位健身操。穴位是「中藥」,經絡是一個藥庫,如果經常敲打這些穴位,能平衡身體內的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