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年前的擦肩而過,人馬座星系留下了什麼,至今還未被忘記?

2021-01-07 天文在線

人馬矮星系近距離掠過產生的波紋穿過了銀河系,至今仍可觀查到。

圖解:小星系;大麻煩。蓋亞成像顯示圖中紅圈內為人馬星系。

在距今3億到9億年前,人馬矮星系就曾非常近地掠過銀河,讓數百萬的恆星都為之顫動,就像是池塘中被激起了漣漪。研究發現表明,那次星系之間擦肩而過的遺留影響在今天仍可以觀察到。

圖解:帕羅馬12,距離我們大約170億光年,由SGR DSPH拍攝。

歐洲航天局的星圖測繪任務,蓋亞,檢測出了那次事件遺留下的恆星的獨特圖案,具體的細節由Teresa Antoja和她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同事,撰寫並在《自然》雜誌上出版的論文所記錄。

銀河中超過六百萬的恆星運動都被蓋亞追蹤,以展示它們成群地按照不同路徑在繞銀心的軌道上的運行。

特別的是,研究人員在一個圖像中發現了一個看上去像是蝸牛殼的圖案,通過衡量其中恆星在同一方向上的速度,把它們的高度分為星系平面以上和以下兩部分。這並不意味著恆星自身以螺旋形運動,而是環形軌道大體上相近似於一個從未見過的上下運動的圖案。

先前已觀察到過恆星密度與速度的擾動,一般認為這個圓盤上的恆星的運動大體上呈動態平衡並關於銀河平面呈對稱狀,然而Antoja的團隊發現一些東西讓這個恆星盤出現了歪斜。

她解釋說:「這就像往池塘裡扔了一塊石頭取代了水的位置,激起了漣漪和波浪。」

不像受到擾動的水最終會平靜下來,一顆恆星的運動會始終擁有運動發生變化後留下的明顯特徵。當人馬座星系路過造成的擾動波紋平靜下來後,恆星自身的運動仍帶有其幹擾留下的痕跡。

Antoja表示:「最初,這些特徵在我們看來十分奇特,我有點震驚並認為數據可能有問題,因為圖中的形狀太過清晰」

因為蓋亞數據的質量與以往獲得的相比有了巨大的提升,新的事實被揭露了出來。新的信息首次提供了恆星的三維立體速度測量數據,這能讓恆星運動的研究綜合利用位置和速度,即「相空間」。

Antoja說,這就像你突然戴上了度數正好的眼鏡,從而能看見所有以前不可能看見的東西。

計算機模型表明這種幹擾發生在3億至9億年前——這是人們知道人馬座星系靠近我們星系的時間點。

同樣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宇宙層面講這並不是很長時間之前。眾所周知銀河系承受過一些早期碰撞——100億年前意外撞進一個矮星系裡——但直到現在,最近的事件都沒有被懷疑過,蓋亞的數據改變了這個觀點。

在動力系統理論中,相空間是表示系統的所有可能狀態的空間,每個可能的狀態對應於相空間中的一個唯一點。對於機械系統,相空間通常由位置和動量變量的所有可能值組成。相空間的概念是在19世紀後期由Ludwig Boltzmann,HenriPoincaré和Willard Gibbs發展起來的。

相關知識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SagDEG)是以橢圓形環圈環繞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主要的核心部分是在1994年發現的,直徑大約10,000光年,距離地球大約70,000光年,以距離銀河核心50,000光年(大約是大麥哲倫星系三分之一的距離),穿越銀河極區的軌道繞行銀河系。不要將Sag DEG和Sag DIG搞混了,後者是人馬座矮不規則星系,距離340萬光年遠的一個小星系。

圖解:M54,被認為是SGR DSPH的核心。從HST的高級測量相機創建的灰度圖像。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cosmosmagazine-BEN LEWIS-大懶蛋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
    左圖顯示的是半人馬座A星系可見光圖片,右圖是半人馬座A紅外圖片。右圖可見一個被半人馬座A吞食的星系所留下的四邊形「殘骸」。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通過對半人馬座A星系新紅外照片進行分析,發現了其數百萬年前所吞食的一個星系蒼白的氣體「殘骸」。    科學家認為,數百萬年前,半人馬座A星系和一個星系碰撞,半人馬座A將其吞食。由於星際塵埃的遮擋,該星系的平行四邊形殘骸無法被觀測到。
  • 蓋亞數據顯示可能是人馬座星系與銀河系的碰撞促進了太陽系的產生
    簡介:已知人馬座星系三次在引力拉扯下撞向銀河系,並且很有可能是4次,太陽形成於46億年前,這與人馬座其中一次撞擊時機吻合,太陽很有可能是在這次撞擊的漣漪波動下產生的。
  •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是什麼?半人馬座α星(4.24光年)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應該很多人了解,那就是半人馬座三星,也被稱之為半人馬座α星,這個星系中有三個恆星圍繞在一起運轉,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是比鄰星只有4.22光年。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
  • 「三體星系」:傳說中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此星系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區域,它距離地球約4.2光年,是一個三重星系統,由兩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阿爾法人馬座A星和B星組成,它們圍繞軌道運行,且彼此距離很近。  而它距離雙星的另外一個明亮天體——半人馬座阿爾法A星就非常遠了,甚至是與半人馬座阿爾法B星距離的數百倍。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然是空中一顆非常耀眼的天體。
  • 人馬座星系迄今最詳細化學組成公布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一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近日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發表論文稱,他們對人馬座(Sagittarius)星系的化學物質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和最全面的測量,獲得了其內158個紅巨星的16種主要化學元素的相對含量,為人馬座內星系形成提供了新證據。
  • 霍金:「星晶片」可達光速1/5,20年到達半人馬座α星系
    「如果成功,在座各位有些人在有生之年,將能看到我們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α星系發送一個探測器。」當天,霍金在WE大會的開場報告讓現場千餘名觀眾踏上了星際旅行乃至太空移民的想像之旅。「縮水」的地球「如何才能確保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人類的未來儘可能完美?為什麼要考慮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 半人馬座星系超大黑洞噴射出發光粒子震撼場面
    A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出的物質和無線放射波瓣  這個巨大黑洞向外噴發很多發光粒子,且旋轉速度要大於宇宙歷史中的任一時刻 半人馬座A星系是可見的,又名NGC5128,在距離地球1200光年之遠的地方該黑洞距離半人馬座A星系的距離比地球和附近最近行星之間的距離還要近,但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巨大黑洞向外噴發很多發光粒子,且旋轉速度要大於宇宙歷史中的任一時刻。由於該黑洞的這些輻射噴發物體態較小,以至於要「積蓄」15天才可看到。  塔納米工程的研究人員通過結合使用四大洲的九個無線望遠鏡陣列來追蹤這個活躍的半人馬座星系核心。
  • 阿爾法半人馬座:離太陽最近的星系
    離太陽最接近的恆星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系統中的三顆恆星。兩個主要的星星分別是阿爾法半人馬A和阿爾法半人馬B,形成了一個二進位對,它們距地球平均4.3光年,第三顆星是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距離地球約4.22光年,是除太陽以外最近的恆星。
  • 異想天開的計劃——飛向半人馬座
    然而我們目標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也就是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三體星系,這是離地球最近的星系,相距約4.37光年。這段距離,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船都得走上7萬年。想要飛出太陽系,拜訪其他世界,從距離上看,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不過,美國的精英們一直沒有停止在這一領域的探索。去年,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矽谷億萬富翁尤裡·米爾納共同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希望探索人類創新和工程學的極限。
  • 星系撞擊壯麗無比!半人馬座天體似宇宙之帆
    據英國《連線》雜誌網站報導,星系間的相撞是宇宙中最為暴烈,最讓人驚奇的景觀之一。這張壯麗的星系撞擊圖像上看上去就像是一艘航行在宇宙之海中的小小帆船,上面有一個潔白的船帆。這個天體名為ESO 593-8,位於半人馬座,距離地球約6.5億光年。
  • 西媒:第二張黑洞照片主角很可能是半人馬座A星系黑洞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外媒稱,西班牙研究人員10日在位於馬德裡的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在長達10年的工作後終於可以露出些許笑容,因為當天公布的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照片中包含著西班牙科學界的很多心血。
  • 半人馬座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星座那些事系列回顧:仙女座的那些事;仙后座的那些事;英仙座的那些事;天蠍座的那些事;飛馬座的那些事;仙王座的那些事;天龍座的那些事;南魚座的那些事;小馬座的那些事;三角座與南三角座;南十字的那些事;象限儀座的那些事
  • 人馬座星流有了第一張3D畫像
    星系「拉麵條」的傑作「人馬座星流是由無數顆恆星構成的『星帶』,散布於人馬座矮星系的前方和後方,就像這個星系向前吐出的火焰、在後遺留的尾巴。」李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銀河系和人馬座矮星系可能都形成於100多億年以前。
  • 我國科學家給人馬座星流畫了第一張3D畫像
    「人馬座星流是由無數顆恆星構成的『星帶』,散布於人馬座矮星系的前方和後方,就像這個星系向前吐出的火焰、在後遺留的尾巴。」李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銀河系和人馬座矮星系可能都形成於100多億年以前。該矮星系的初始質量約為銀河系的十分之一,後來人馬座矮星系「撲向」銀河系,被銀河系的引力捕獲,成了伴星系。
  • 人馬座矮星系正在毀滅,它將融入銀河系,人類或能見證這奇妙一刻
    說起來,在大約50億年前,它曾和銀河系的一場碰撞,或催生了太陽系的出現。人馬座矮星系離我們有多遠?1994年,天文學家在觀測的時候,發現距離地球7萬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個距離我們最近的河外星系,它看起來更像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就好像是月球和地球之間的關係一樣。
  • 人類或可以見證奇妙時刻:人馬座矮星系毀滅後,會融入銀河系
    而近期,外國的科學家們在針對銀河系和它旁邊星系進行探索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事情。人馬座矮星系現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正在一步步的走上自我毀滅。而且看起來,它毀滅之後會和銀河系產生碰撞,但是兩個星系大小是不相同的,讓我們看起來非常像是獵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顯然,人馬座矮星系並沒有任何勝算。所以人類或可以見證奇妙時刻:人馬座矮星系毀滅後,會融入銀河系。
  • 肉眼能夠看到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嗎?
    現代天文學發現,幾乎每個大的星系中心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黑洞是什麼?就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屍骸。科學研究認為,大於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演化後期,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然後剩下一個很小的內核,這個核在極端壓力下,所有質量潰縮進自己的史瓦西半徑,這樣就成為了一個黑洞。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五)離我們最近的十萬個星系與本超星系團
    在他們1864年編制的星表中,約翰注意到許多星雲都聚集在室女座周圍。(其實,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注意到了。)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 1920年的「世紀大辯論」試圖揭開星雲之謎。這些天體究竟是鄰近的雲霧狀天體,還是由於距離遠而無法看清楚的遙遠星系?天文學家哈羅·沙普利和希伯·柯蒂斯為此展開了辯論。
  • 半人馬座或曾撞過銀河系,科學家找到證據,42億年前很可怕
    星系碰撞會有什麼後果?時至今日,這場撞擊的記憶仍遺留在地球上,在尤卡坦半島上,還存在著一個直徑達到10公裡的隕石坑,而通過模擬實驗,我們也得出了那場小行星撞擊產生了多大的威力,如果是現在的人類面臨那場危機,或許我們也難以逃脫。那麼,如果星系之間碰撞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呢?
  • 人馬座矮星系被銀河系吞噬(圖)
    人馬座矮星系一點一點地被拉長,直到整個被吞噬掉  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是怎麼樣的?儘管這樣,但如果有人透過天文望遠鏡向著銀河系的中心看過去,那大概就是人馬座矮星系的所在。  本報綜合報導 華盛頓當地時間24日,美國天文學家提供的記錄顯示,偌大的宇宙空間正在上演一幕「鬧劇」,人類所在的銀河系正在吞噬它最近的鄰居——人馬座矮星系。  天文學家們繪製出人馬座矮星系的軌跡圖,詳細記錄了人馬座的碎片是如何經過銀河系並被淹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