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價格戰:單價跌去兩三成,但消費者高興不起來……

2020-11-25 上遊新聞

中新經緯消息,「雙11期間快遞價格整體處於一年中的較高水平,一單兩元左右。不過這幾天開始降了,一天降一毛,過不了幾天這裡快遞價格就會降回正常水平,最低幾毛錢一單。」說到快遞行業正在上演的價格戰,義烏批發市場商家李震向中新經緯記者分享了他近期的觀察。

在江西南昌工作的白領張帆以另一種方式感受著快遞價格戰帶來的變化。雙11「剁手」後,雲帆發現至少五件快遞出現了派送異常。「有的快遞放在網點幾天不派送,有的快遞直接退回了發貨地。」張帆說。

近期,「多家快遞公司出現無人派送」「如何看待快遞小哥罷工」成為微博熱議話題,合計閱讀量過億。在這背後快遞企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上市公司公布的10月數據顯示,主要快遞公司單票收入同比去年已跌去兩三成。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快遞價格戰至少到明年4、5月份才會暫告一段落。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常濤攝

快遞價格戰下 單價跌去兩三成

2019年至今,快遞行業經歷著一場頗為激烈的價格戰,新玩家的入局在某種程度上又加劇了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2019年順豐控股推出特惠專配新產品,2020年以來又有極兔快遞、京東旗下眾郵快遞、順豐旗下豐網等三家新加盟制快遞網絡加入。

10月1日,眾郵快遞宣布推出1.5元發全國的優惠政策。極兔快遞在華東與華南,甚至有單票低於1元的大客戶。李震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在義烏,極兔快遞給大客戶的價格多為8毛一單,「通達系」有時給大客戶的價格能低到1.5元一單,不過要拿到這個價格,並不容易。「發個幾百單根本沒人理你,至少要3000件起步。」李震說。

資料圖 中新經緯 付玉梅攝

價格戰直觀體現在了上市快遞公司公告的月度單票收入中。近日,順豐、申通、韻達、圓通等快遞公司先後公布了10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從數據來看,上述快遞公司10月份單票收入均大降,跌幅範圍在兩至三成。

以順豐為例,其10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同比增34.22%;業務量6.89億票,同比增長57.31%;單票收入17.50元,同比下降14.68%。

相比順豐,通達系快遞企業在業務量增長的情況下,單票收入下降幅度更甚。同期,韻達股份單票收入2.18元,同比下滑32.72%;申通快遞單票收入2.25元,同比下降20.21%;圓通速遞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14元,同比下滑23.17%。今年二季度,中通快遞單票收入為1.29元,同比下降20.9%。

快遞員、消費者「很受傷」

提到快遞價格戰,就不得不提義烏。義烏是國內最集中的小商品集散地,這兩年又因為火爆的直播帶貨,成了快遞企業必爭之地。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月-9月,義烏以597189.5萬的快遞量穩居全國第一。

義烏的快遞價格戰由來已久。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百世匯通在義烏開啟了「均價銷售」的策略,打破了快遞價格市場的平衡。這一招非常有效,「四通一達」不得不採取跟進策略。

於是,義烏成了快遞價格的全國窪地,一度出現過「每單8毛,快遞發全國」的「屠殺價」。李震認為,這樣的價格基本上是做一件虧一件。但如果不降價,則意味著自己的市場份額會被其他快遞企業佔領。

李震在義烏從事了六年批發業務,對當地的快遞市場頗為熟悉。在他看來,義烏是全國快遞的「奇葩地」。「其他市場快遞價格可能一月一談,甚至一年都不變,但在義烏,快遞價格一天一談。」目前義烏的快遞面單價格仍處在雙11節奏中。李震說,「雙11期間,極兔快遞1.9元一單,百世快遞2.6元一單,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客戶的價格,三千件起發。我們也做一件代發,這部分主要是面向做直播帶貨的小主播,目前價格是4元一單。」

不過,據李震觀察,義烏市場快遞價格已經在下降了。「目前價格一天天降,一天降一毛,很快就要降到雙11前的價格水平了。正常情況下,極兔快遞0.8元一單,百世快遞1.2元一單,一件代發3元。」李震說。

李震介紹,在義烏有經驗的商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低價同時意味著「爆倉」的風險,尤其是在雙11這種特殊時候。

「11月1日,中通宣布雙11首日訂單成交量破1億,我們的倉庫主管立刻做出一個決定,改申通為主,因為他判斷中通會『爆倉』。『爆倉』意味著48小時發貨變成變成96小時,到時候全部精力要用來應付客服。」義烏商家劉飛告訴中新經緯記者。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快遞價格戰的「不良反應」同時體現在物流末端。一位快遞員表示,降價之後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活變多了,錢變少了。這種變化直接導致分散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快遞網點時常面臨倒閉、退出的狀況。

而對於用戶來說,直接反應是「收不到貨」。在廣西南寧上學的馬豔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她最近寄的快件由南寧轉運中心發往某網點後幾天沒有更新物流信息,也沒人派送。後來詢問商家客服,對方告訴她「網點經營狀況有點問題」,並建議她實地去網點看下。

馬豔的遭遇並非個例,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不少消費者吐槽自己的快遞「一直在路上」,#快遞是要去旅遊嗎#也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家住西安市的段女士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快遞單價下降如果帶來的是遲遲收不到貨這種糟糕的網購體驗,她寧願多支付一些快遞費用。

來源:微博截圖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CEO趙小敏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長期價格戰會帶來惡性循環,使消費者和快遞員受損。「價格戰必然帶來快遞網點的波動,網點波動意味著快遞末端不穩定,直接反應就是快遞員收入下降,以及服務質量下降,最終失去用戶。」趙小敏說。

價格戰明年結束?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快遞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龍頭企業的分化已經顯現。從快遞企業10月份數據可以看出,「通達系」業務量增速繼續維持分化特徵,韻達股份件量增速連續實現超過60%,而申通快速業務量增速雖然回升,但與其他「通達系」同行差距較大。

此外,2019年前三季度,「通達系」公司的件量增速平均還比行業高出15個百分點,但到今年三季度,申通、百世的件量增速已經落後行業10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中通的市場份額則在逐步提升,包裹量的市佔率進一步擴大1.9個百分點至20.8%。

不過,趙小敏認為,快遞行業淘汰賽目前還不是特別明顯,明後年才會真正迎來加速階段。他認為,價格戰進行到一定階段會出現臨界點。「比如在這個臨界點過後,快遞企業繼續降價,業務量不升反降;再比如網點波動波動的數量規模越來越大,失去控制,都是價格戰臨界點到來的標誌。」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也表示,隨著快遞企業分化的進展,「價格戰」會趨緩乃至出現拐點。至於拐點何時到來?賴梅松認為,這仍將取決於龍頭企業產能的市場投入,但「這個時間點不會等太久」。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趙小敏預計快遞行業的價格戰還會持續半年左右時間,「行業一般認為明年4、5月份會暫告一段落。」趙小敏表示,目前快遞行業的價格戰,有些企業是主動、樂意捲入的,有些企業是被動加入的。「快遞行業是業務量主導的,沒有產品概念,嚴格來說也沒有什麼護城河,完全採用的是價格槓桿。」

他認為,快遞行業價格戰一個原因是快遞企業轉型升級意願不強。「部分已上市的快遞企業至今創始人也沒有進行過大筆套現,在此之前,要讓他轉型升級,投入更多資金做別的事情,他的意願不強。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選擇價格戰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

「對於採用加盟制這種商業模式的快遞企業來說,是樂意加入價格戰的。加盟制在快遞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功,這種模式的熱點是短平快,打法簡單且高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打法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是非常有利的,目前經濟增長處於相對平穩階段,價格戰這種單一打法會遭遇比較大的挑戰。快遞企業在降價的同時,配套服務也要跟上。如果為了降價而降價,獲得的市場份額最終還會還回去,獲得的客戶最終也會丟掉。」趙小敏說。

原標題:快遞價格戰:單價跌去兩三成,但消費者高興不起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快遞價格戰升級,單價跌破1元
    XX快遞的「8毛起」應該是目前的市場最低價。除此之外,其他兩家快遞已經開始跟進政策,打出了「9毛起」的應對底價。千言萬語彙總成一句話就是:義烏快遞的市場價,「1塊錢」這條紅線很快就要失守了。要知道,去年義烏價格戰打得最慘烈的時候,單價最低也不過是1.2元。從「一塊二發全國」到「八毛錢發全國」,義烏市場再次刷新了快遞從業者的認知。老鬼的朋友安德華直言:「這已經不是價格戰,這是價格屠殺。」單價跌破1元,不論怎麼精算和運作,都是低於成本的價格,已經沒有任何利潤可言。
  • 快遞掀起跑路罷工潮!雙十一快遞堆積如山,快遞員不堪罰款大逃亡
    但在雙十一這樣的旺季,大量的訂單湧入後常常造了配送員送不過來的現象,然後訂單堆積又會導致客戶向公司投訴,公司接到投訴後再強制施壓配送員要求多送貨,無法完成就罰款,一個閉環就形成了。有快遞小哥說,「我有時候在想是快遞費養活的公司還是我們的罰款」。03加盟商:活不下去就跑路快遞員不賺錢,那麼錢去哪兒了?首先被懷疑的,就是加盟商們。
  • ...快遞三季報:價格戰下毛利率降至20%,發力海外仍逃不出阿里掌心
    在今年9月的客戶開放日上,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這樣評價四年來的發展,語氣中滿是自豪。賴梅松當然有資格高興,畢竟不是每個企業掌門人都有機會享受到二次敲鐘的殊榮。今年9月底回港上市,成功募集到98億港元後,中通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手握大把資金,穩居快遞行業之巔的它,似乎已經無可匹敵。不過,情況真的是如此嗎?毛利率降至20%,沒效率的價格戰意義何在?
  • 快遞員雙11大逃亡:有人越賺越多,快遞員越賺越少,每一件快遞都在...
    疫情發生後,大家都宅在家裡,快遞單量一下子就漲起來了,而快遞員是多勞多得的職業,只要多幹就能獲得更多收入,對快遞員而言,現在正是賺錢的好時光啊?這一點從資本市場對快遞公司的追捧上也可以看得出來。別看我們身邊的很多快遞點破爛不堪,人家的總公司可都是市值不菲的上市公司!公司的估值或市值一路上揚,主要股東的身價不斷高漲。
  • 今年一季度 重慶人共寄出快遞12245萬件
    我市同城、異地、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佔全部快遞業務量的33.68%、65.65%和0.67%;因疫情影響,一二月份全國快遞物流不同程度受阻,三月份快遞市場恢復較快。雖然快遞市場持續放量,但快遞單價卻屢屢下跌。據郵政局數據,3月全國快遞單月平均單價為11.18元,同比下降8.75%。業內人士認為,雖快遞行業在清明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服務能力,但行業價格戰壓力正在加大。
  • 消費者、消協對《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的意見
    陝西消費者凌旎則建議明確快遞代收點的責任。  (理由:由於種種原因,一些物業公司不讓快遞員進入小區,甚至收取高額進場費,阻礙快遞「最後一公裡」的解決。今後快遞的重要性和以前信函報紙一樣,是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應當通過立法明確設置智能快件箱及其相關責任,解決消費者收件問題。)  【消協意見】  浙江消保委、上海消保委、甘肅消協等對本條提出了修改意見。
  • 真抗跌!南京3大神盤出爐!二手房最高賣8.7萬/㎡!
    最近,南京二手房市場實在慘澹,中介門店雖然開盤,但幾乎沒有買房人看房,「房價跌了」、「神盤風光不再」成了常態…… 想要資產不縮水,首先房子本身需要具備夠硬的抗跌屬性
  • 電商樣本:萬表網的萬元客單價
    接近萬元的客單價萬表網的經營數據非常可觀,據肖曉披露的數據,萬表網目前的平均客單價是9300元,綜合毛利率約30%——即使是在奢侈品電商中,如此高的平均客單價也屬罕見。以時尚奢侈品著稱的走秀網和唯品會,它們的平均客單價分別為600元和100多元。何謂奢侈品電商?優眾網CEO陳嘯曾給出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客單價要超過2000元。
  • 法國上月消費者開支出乎意料跌1.2%
    法國統計局公布,4月份消費者
  • 6月快遞消費者申訴情況通告:申訴處理滿意率為96.7%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9年6月份快遞消費者申訴情況通告。通告顯示,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申訴主要問題集中在投遞服務、快件丟失或短缺、快件延誤三個方面,分別佔比為35.6%、21.2%、18.6%。申訴量環比有所增長的是違規收費問題和快件延誤問題。數據顯示,6月份快遞服務問題申訴共42840件,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其中有效申訴1479件,環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
  • ...日本千葉縣發生5.7級地震;快遞包裝龍頭廣東天元東莞工廠失火...
    3丨快遞包裝龍頭廣東天元東莞工廠失火:無人傷亡,已遞交招股書廣東東莞市清溪鎮宣傳教育辦公室微信公號「最美清溪」10月12日發布廣東天元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火災情況通報。另據澎湃新聞報導,廣東天元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5月14日向證監會報送了招股書。天元實業是國內領先的快遞電商包裝印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居於行業前列。
  • 惡性競爭兩敗俱傷 統一康師傅價格戰停火轉價值競爭
    惡性低價競爭持久,企業虧損行業萎縮   「兩桶面」價格戰停火 統一康師傅轉價值競爭  康師傅與統一這對方便麵冤家,以「傷己又傷人」的低價開打多年後,終於吃不消,要休戰了。9月23日,統一新品發布,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侯榮隆表示,該公司已經在9月份開始結束價格戰,即停止搭贈火腿腸,並推高端新品力拼配料。「面對同質化的競爭,統一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緊盯消費者,少看競爭對手,傾盡全力做出高性價比的替代性創新產品。」統一表示,今後該公司將從價格主導的競爭轉向價值驅動的競爭。
  • 【原創】快遞櫃該不該收費?
    ,這錢雖少,但是事不小。 但在商業社會裡,如果總是這樣去想事情,保持政治正確,經濟社會的發展是無法向縱深推進的。 豐巢收費不收費,使用不使用,全是市場經濟的自發行為。至於快遞小哥不送貨上門,我認為也是消費者與快遞公司達成的某種默契,而並非是消費者完全的忍氣吞聲。最近豐巢收購了中郵速遞易市場份額,在市場一家獨大。
  • 快遞巨頭們與新零售五行相剋:終難打破盈利魔咒?
    電商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隨著競爭逐漸激烈和對電商的依賴有增無減,快遞行業也迎來了兩方面的考驗。一方面,激烈的競爭導致了價格戰,企業盈利越來越低。目前我國各種快遞公司總量已經超過8000家,而與不斷擴大的規模相對的是利潤不斷地降低。2016年,國內快遞行業平均單價僅為12.7元,遠遠低於2007年的28.5元。
  • 嚴監管下的電子菸百態:賣力吆喝推新品,價格戰跟還是不跟?
    經歷了投資機構爭搶進場,今年資本態度已然冷靜了不少,因此有人判斷,機構不出手是因為知道接下來電子菸肯定要打價格戰,看看究竟誰能撐下來。率先打響價格戰的是新晉品牌YOOZ,其為前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與黃太吉創始人郝暢一同創辦,於去年元旦過後開始正式發售,它與福祿FLOW、靈犀LINX、小野vvild一起被稱為網紅電子菸流派。
  • 國內差評最多的快遞,馬雲投資也是枉然!
    要知道百世是第一個被馬雲看上的快遞公司,早在百世成立的第二年,阿里巴巴就對其進行了高達15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在之後的融資中,阿里巴巴也從未缺席,甚至到如今阿里已經成了百世的最大股東。經過了阿里一輪又一輪的支持,百世雖然在虧損上日益減少,但利潤依舊是很感人。就連阿里後期扶持的三通一達都紛紛超過了百世。
  • 打擊「盲發快遞」騙局,先從快遞公司防範把關做起
    這是一種叫「盲發快遞」的常見詐騙手法。不法分子通過不同渠道獲取客戶信息後,不需客戶下單就發貨,利用貨到付款和實際貨品的價格差獲利。騙局背後,是一條涉及購買個人信息、盲發快遞、外包客服的黑色產業鏈。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被不斷暴露在電商、外賣等不同平臺,給不法分子通過盲發快遞等方式實施詐騙提供了可乘之機,讓人防不勝防。
  • 好樂買創始人魯明 :很多退換貨由快遞服務不當造成
    「如果用戶幾次均買相同尺碼的鞋,我們可以判定這個人是給自己買或給特定人購買,這時候如果用戶買這雙鞋不合適,或者因為她的鞋楦偏瘦了,我們會推薦你選擇稍微肥一點的。」魯明坦言,即便如此,也依然只是能降低,卻無法根本避免推換貨率。另一方面,快遞員態度對退換貨率提升很重要,魯明指出,退換貨裡面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由於快遞員不負責任造成。
  • 女子拆開快遞,剛伸進去的手竟被咬出血
    陸女士說,快遞是當天早上9點送過來的,她取回家後放在了桌子上。過了兩三分鐘,她打開袋子去取裡面的紅棗給朋友吃,手剛伸進袋子裡,突然感到一陣刺痛。抽出來一看,發現手指被咬了一個傷口,當場流了不少血。之後再檢查包裹,發現裡面竟然有一隻大老鼠。驚魂未定的陸女士馬上去醫院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回到家後的陸女士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包裝完整的包裹裡會有一隻活生生的老鼠呢?
  • 高調推出的「綠色」快遞零星可見,效果不理想問題出在哪?
    由於快遞企業設立的回收點不多、使用不便,快遞垃圾減量、循環利用效果不理想。「綠色」包裝零星可見國家郵政局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長22%。今年以來,不少電商、快遞企業紛紛推出「綠色」包裝和紙箱回收計劃。一些快遞企業和環保機構推出可循環使用20多次到50多次的包裝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