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冰凍人」喻連淑的遭遇引來不少人的同情,因為植物神經紊亂,49歲的她無論穿多少,都會感覺寒冷。這則新聞引起許多人對寒冷的感同身受,大家這才悄然發現,冬天來了。正當大家盤算著為過冬添衣加物時,這兩天,卻意外地發生了一件比天氣更冷的事情……
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準確的冬至時間是12月22日1時11分,但不少檯曆和手機日曆卻鬧起烏龍,將冬至時間定為12月21日,這下可好,本該今天才煮得恰到好處的羊肉湯鍋,提前一天沸騰了。
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冬至的準確時間是12月22日1時11分,許多市民會選在今天到羊肉館去吃一頓羊肉湯鍋。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主城的羊肉館居然提前一天打起擁堂,一桌難求。
經過我們多方打探才發現,原來,是許多檯曆和手機日曆在測算冬至時間時出現了偏差,將冬至定在了昨天,於是,不少人把冬至提前過了。
手機顯示不一致
「五名朋友中有三人的手機顯示21日是冬至,而其餘兩人則顯示22日。」
想著今天才是冬至,考慮到羊肉館肯定打擠,家住解放碑臨江門的周婷婷昨日便約了幾位朋友準備去羊肉館撮一頓。但她打了好幾家本地知名羊肉館的電話,都被告知沒位置了。
最開始,周婷婷認為冬至剛好是周末,所以許多人與她一樣,為了避開人流,選擇在昨天聚餐吃羊肉進補。不過,當她打電話給幾個朋友說起這事時,卻有意外發現。「21日就是冬至,所以打擠啊!」幾位朋友這樣告訴她。周婷婷翻開自己的手機,日曆中卻顯示22日才是冬至。一時間,周婷婷有點雲裡霧裡的感覺。
她仔細詢問發現,五名朋友中有三人的手機顯示21日是冬至,而其餘兩人則跟她一樣,顯示的22日。
掛曆顯示不一致
「我的手機和家裡的日曆冬至時間都是22日,但是辦公室的日曆卻是21日。」
秦斌是上海人,來重慶多年卻一直保持著冬至回上海祭掃的習俗,每到冬至,他總會飛回上海去掃墓登山。但這兩天他著實有些鬱悶,因為辦公室的檯曆和家中掛曆顯示的冬至時間不一樣。
秦斌說,在上海,冬至當天都是平常人家祭拜的時間,但自己前幾天準備訂機票時卻發現,今年的冬至有點怪,「我的手機和家裡的日曆都是22日,但是辦公室的日曆冬至時間卻是21日。」由於不曉得哪一天才是真正的冬至,他訂機票的時間也一拖再拖。
最後,他查詢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的時間是22日,但這時他所訂的機票已經比之前貴了近200元。
昨天,我們到羊肉館採訪時發現,有不少市民是將冬至的時間搞錯了。
經過了解,目前許多手機,包括原來的一些以MTK內核為主的國產手機和目前主流的安卓智慧型手機的日曆中,都將21日列為了冬至日,而諸如iPhone等手機則將今天標註為冬至日。
而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內一些文具店,也看到了不同版本:由於檯曆和掛曆的不同,將昨天和今天作為冬至日的都有。在學田灣一家文具店裡,當記者提出這一質疑時,老闆則表示「可能有個是歪的吧」。
不同日曆中,冬至的時間有差別。
解疑
日曆為什麼出錯?
我們查閱了中國曆算的權威機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網站,發現該網站確定的今年 的冬至時間是12月22日01時10分59秒,而2012年的冬至則是12月21日19時12分。
西南大學附中地理教研室的相關人士表示,日曆中出現兩種版本的冬至時間,很可能是計算錯誤。一般來說,冬至日在21日和22日都有可能,屬於「活節」,而在我國的農曆曆法裡,基本上是按照太陽公轉的「回歸年」來計算的,「1個回歸年為365天5小時49分,長於我們一般認為的365天。」因此,這位人士認為,日曆可能是直接沿用了365天的加法,而忽略了5小時49分,從而造成錯誤。
手機為什麼出錯?
昨日,北部新區一家手機軟體開發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一般來說,手機日曆都是在公式中套入數據後直接產生結果。他列出公式算出結果後,認為有些手機可能是直接用了結果的前半截,沒有四捨五入,導致差錯。
他介紹,東八區冬至日的計算公式應為:(Y×D+C)-L。其中Y為「年數後2位」,D為0.2422,L為閏年數,21世紀C為21.94,20世紀則為22.60。
將2013年相關數據套入該公式,則得到這樣一個結果:[13×0.2422+21.94]-[13/4]=25.0886-3.25=21.8386。如果按照四捨五入的原則,今年的冬至應該是22日。如果手機沒有「四捨五入」,則會取21日的結果。
本組文/重慶晨報記者 周意立 製圖/朱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