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歷史|這是一種神奇的動物

2021-01-09 澎湃新聞

這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

你們鄙視它、你們蔑視它

你們侮辱它、你們賤踏它

但你們無法忽視它

如果沒有它

歷史將倒退

國家將置於危難

人民將陷於飢餓

這種動物就是

(特別說明:本文照片多為現今常見豬種,與中國傳統豬種不同;圖片源自@VCG)

豬年到來

豬的形象遍布街頭

豬的肉身擺上餐桌

人們圍繞在豬的世界、豬的海洋

是時候沐浴更衣、淨手熅香

嚴肅認真地了解一下

豬對於中國是何等重要

Ⅰ起源

9000年前

河南舞陽縣賈湖村

一隻野豬被人類捕獲

(賈湖位置,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家豬獨立馴化中心之一,賈湖遺址是目前中國已知最早的家豬出土地點,距今9000年,家豬實際的馴化時間可能更早;除了捕獲,豬的馴化還有可能是通過共生進行的)▼

野豬體型粗壯、性情暴躁

成年雄性體重可達200千克

極富攻擊性

(現代野豬,圖片源自@VCG)▼

在稍後出現的甲骨文中

古人依據外形將其稱為

豕(shǐ)

(豕字甲骨文,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豕的食譜廣泛

喜歡掘取根莖、採拾果實

所以經常成群出現在人類的田地之中

搶掠、踐踏莊稼

於是

憤怒的人類狂奔追殺

是為「逐」

(逐字甲骨文,形為豕後跟著人類的腳印,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被追逐的豕

豈肯輕易就範

它憑藉蠻力抵抗

尖利的獠牙、排山倒海般的衝撞

試圖將追逐者置於死地

尤其銳利的體毛高高炸起

仿佛體型又大了一圈

這便是「豪」

(豪字甲骨文,高+豕,搏鬥時體毛炸起的野豬,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然而強中自有強中手

真正的人類勇士

敢於直面豪橫的豕

並將其制服

這種行為被稱為「敢」

(敢字甲骨文,形為人手持叉刺豕,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不過這一次

果敢的賈湖村勇士

並沒有立即殺死豕

而是將其拘禁起來

甚至定期餵以食物

似乎

他在等待一個更好的用餐時間

(良渚文化玉璧上的豬形象,後腿系有繩索,反映了初期豬的拘禁與飼養方式;由於成年野豬性格暴躁,難以馴服,馴化也可能是從野豬幼崽開始的)▼

這也許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一場歷史風暴卻從此開啟

豕已經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它只是風暴中的一粒沙子

在之後的兩千年中

它的同類不斷被捕獲、拘禁、餵養

並在人類的監管下繁衍後代

「身份」也從野豬變成了家豬

到了距今7000年前

家豬已經遍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7000年前中國家豬出現地點,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人類的長期拘禁

限制了它們的活動空間

給食餵養又弱化了它們的野外取食需求

豬的生理特徵因此出現了巨大變化

野豬頭頸部強大、嘴長而有力

有利於拱土掘食

發達的犬齒則可作為攻防武器

身材也是前部粗壯、後部纖細

相當健美

家豬的頭部和嘴則大大縮短

犬齒退化、體型臃腫

(豬體型變化示意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錢燕文《飼養動物的起源》)▼

性別也按照人類的喜好區別對待

母豬可以提供肉食

還能繁育後代

因此受到人類的喜愛

暴躁的公豬則被閹割

從此變得溫順

(甲骨文中閹割和未閹割的豕字,腹下那一划與身子相連的是沒有閹割的,而那一划與身子稍有斷開的,是閹割過的,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壽命也受到人類的控制

從長達20年

變為1-2歲時即被宰殺

因為此時它的肉量已經穩定

繼續餵食也並不會明顯增重

不如一宰了事

賈湖遺址中未成年豬的比例高達81.4%

正是這種原因

(賈湖遺址豬骨)▼

但對於人類而言

家豬的馴化卻是成功的

它只需要很小的一塊地方圈養起來

或者在村莊附近小範圍放養

非常適應農耕民族的定居生活

它對飼料也不講究

人類棄之不用的食物殘餘

包括穀殼、稻殼、剩飯都足以打發

相比之下

牛、羊則需要廣闊的草地

有時還需要遷徙

(豬圈的豬,圖片源自@VCG)▼

家豬的生長速度也是極快

半歲到1歲即可達到70千克

簡直是一臺長肉的機器

(豬,圖片源自@VCG)▼

這臺機器還擁有極強的繁殖力

母豬每年產仔一至兩窩

一窩通常有小仔4-10隻

而牛、羊、鹿一般每年生仔僅有1隻

(小豬吃奶,圖片源自@VCG)▼

好養活、長肉快、生的多

堪稱低投入、高回報的穩賺生意

因此當野豬被馴化之後

中原地區居民的肉食中

豬的比例迅速升高

由平均10%增長到70%左右

(中原地區距今10000-7000年前豬肉佔全部肉食比例的增長趨勢,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距今6900-5000年前

更是達到90%的峰值

即便隨後因為馴化的牛羊傳入中原

豬的比例略有下降

但仍維持40%-60%的高位

一個「豬肉之邦」正在形成

(中原地區距今6900-2200年前豬肉佔全部肉食比例的變化趨勢,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不過

豬存在於江湖(豬圈)

卻高於江湖(豬圈)

食用豬肉的機會

多數屬於社會的上層「肉食者」

豬肉總體仍是稀缺的、貴重的

豬本身也有著較高的文化地位

甚至是神化

Ⅱ神化

甲骨文中

古人在房下養豕

便有了家

(甲骨文中的家字,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一個家庭擁有豬的數量越多

則越富有

豬代表了財富

食用豬肉代表了社會地位

所以在史前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同樣偏愛豬主題的「文創產品」

包括憨態可掬的陶豬

(陶豬,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前,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裝飾著豬紋的陶缽

(豬紋陶缽,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前,豬紋的形象介於家豬和野豬之間,可能是正處於馴化過程中的豬,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刻畫著豬臉的陶壺

(豬面紋彩陶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6000年前,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大肚能容的豬形陶罐

(豬形陶罐,高郵龍虯莊遺址,距今7000-5000年前,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紅彤彤的豬形酒壺

(紅陶獸形壺,大汶口文化,距今約5500年,用於盛酒,四足立起便於加熱,也有人認為是狗形,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在內蒙古、遼寧的紅山文化

人們更是結合豬首、蛇身

用玉石加工出玉豬龍

或佩戴在巫師、酋長胸前

或裝飾於權杖之上

成為神權的象徵

此時此刻

豬不再是普通的豬

而是被賦予了神性的「神豬」

(玉豬龍,肥首大耳、吻部前突、體蜷曲如環,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亦有人認為應是玉卷龍,與豬無關)▼

神豬持續演化

甚至有學者認為

它最終演變成了甲骨文中的「龍」字

豬與龍的淵源令人稱奇

(甲骨文的一種「龍」字與玉豬龍對比;觀點依據孫力《玉豬龍摭談》)▼

不過

一山更比一山高

一豬更比一豬強

5300年前

安徽含山縣凌家灘

另有一隻「神豬」橫空出世

它用一整塊玉石雕刻

重量高達88千克

是目前已知新石器時代最大最重的玉豬

人稱中華第一玉豬

(玉豬,現藏於安徽博物院)▼

豬的地位如此重要

自然應該獻祭給神靈和祖先

距今4000年以前

人們使用豬頭、豬下頜隨葬

或者使用整頭豬進行祭祀

佔到所有祭祀動物的80%以上

(豬牲在4000年前動物犧牲中的比例,「犧牲」即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依據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

至遲到春秋時期

官方建立了固定的祭祀用牲制度

其中

帝王祭祀社稷的規格最高

共使用三種動物

名為「太牢」

豬即是其中一種

(太牢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這種用豬祭祀的習俗

直到今天還在許多地方流行

(福建曬豬節,攝影師@李藝爽)▼

至此

豬奉獻了身體

奉獻了「品牌形象」

為史前及先秦中國人

換來了生動的「文創產品」

換來了盛大的祭祀儀典

也換來了貴族階層酒池肉林的生活

(商代豕形銅尊,盛酒器,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但是

之後的日子裡

豬的犧牲並沒有換來相應的尊重

反而是一再的貶低與侮辱

令豬生「死不瞑目」

Ⅲ降級

秦漢時期

家豬的數量更加龐大

養豬事業更加普及

許多知名人物都曾有牧豬的經歷

例如漢武帝時官至丞相的公孫弘

年輕時便因家貧而到渤海邊養豬

(西漢時期雲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牧豬圖,牧豬是指採用放養的方式養豬)▼

養豬者中不乏高手

他們以豬致富

富可敵國

(語出自《史記·貨殖傳》,意為飼養的羊和豬很多,富裕程度相當於王侯)▼

「羊彘千雙」「比千乘之國」

帝王貴族們

依然喜歡用豬展現財富

各種可手握、可佩掛的玉豬

隨葬在墓室中

(漢代玉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特別是漢景帝及其皇后的陵寢

擁有包括豬在內的大量動物陶俑

規模宏大

(漢陽陵動物陶俑現場,攝影師@昱羽翼)▼

然而

豬的數量增加

豬的地位卻急劇下滑

戰爭的需要使得馬的地位大幅提升

牛耕技術的成熟

又使得牛的重要性突顯

不能打仗、不能耕地的豬

怎麼還有理由「忝列神豬」?

(著名的東漢銅奔馬,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曾經的神豬被安排居住在廁所旁邊

漢代專門設計了與廁所相連接的豬圈

把稻草、穀殼之類撒進其中

利用豬的踐踏

將人與豬的排洩物混合形成優質肥料

在沒有化肥的年代

這是數千年來保持中國土壤肥力不竭的秘密之一

對於豬

卻是生存環境的惡化

狹小、逼仄、骯髒、臭氣燻天

(漢代綠釉豬圈,上方是廁所,下方是豬圈,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環境決定命運

住房改變豬生

諸多惡名隨之而來

人們嫌豬髒、嫌豬臭

嫌豬懶惰不運動

但是在人類強加的環境中

豬有得選擇嗎?

沒有!

選擇權掌握在人類手中

人類需要一個物種成為壞名聲的發洩對象

豬在此時「脫穎而出」

秦始皇巡遊到會稽

專門警告私通的男女

不要像公豬一樣隨意交配

(語出自《史記·始皇本紀》,「寄猳」意為亂配的公豬)▼

「夫為寄猳,殺之無罪」

漢高祖的皇后呂雉將宮鬥的失敗者

斷手斷腳,扔進廁所之中

並命名為「人彘」(zhì)

意為人形之豬

(西漢石豬,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遊牧民族入侵中原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出現了巨大改變

羊肉取代豬肉

成為中國人的主要肉食達千年之久

豬的最後一點尊嚴也被剝奪

(語出自北魏《洛陽伽藍記》)▼

「羊者是陸產之最」

當時著名的農業生產指南《齊民要術》

與畜牧業相關的內容中

養馬、養羊分別佔45%、25%

養豬的比例不到4%

甚至低於雞鴨飼養

(殺豬圖,出自甘肅新城魏晉壁畫磚墓)▼

唐代

12種動物大比拼形成的十二生肖中

豬再次居於最末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直到宋代

豬的拯救者才終於出現

他們不是別人

而是一群

吃貨

相傳大文豪蘇東坡

被貶到黃州(湖北黃岡)時

選取半肥半瘦的豬肉切成方塊

小火慢煨

煨得紅紅酥酥

湯質稠濃,味道醇厚

人稱東坡肉

(相傳為蘇東坡所作《食豬肉詩》)▼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之後蘇東坡又就任杭州知事

他用此肉犒勞疏浚西湖的民工

並大受歡迎

從此成為最富盛名的豬肉菜餚之一

(東坡肉,圖片源自@VCG)▼

傳說歸傳說

但類似東坡肉這樣的菜餚創新

的確引發了豬肉的「產業革命」

一個吃貨吃飽了

一群吃貨又聞風而來

豬肉的吸引力指數大幅提升

據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

每天有上萬頭豬被運進開封城

消耗量之大,令人咋舌

開封的「吃貨們」如此喜愛豬肉

一場漂亮的豬肉翻身仗

似乎就要打贏

(《清明上河圖》中的開封城局部,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東京夢華錄》記載可能有誇張成份)▼

明清時期

中國人口高速增長

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

數千人甚至超過萬人的村莊比比皆是

大大小小的土地都被開發

寸土無閒

(語出自清代趙翼《甌北詩抄》米荒詩之一)▼

「海角山頭已遍耕

別無餘地可滋生」

已經沒有多少土地可供放牧

牛、羊的繁衍受到限制

圈養的家豬反而優勢突顯

豬肉終於擊敗了羊肉成功翻盤

成為中國人消費量最大的肉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豬,天下畜之」

(清代圓明園豬首,現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但是

豬的形象相應提升了嗎?

仍然沒有!

在人地關係緊張的背景下

豬只能生活在窄小的豬圈中

依然髒、依然臭

依然是人類嘲笑的對象

恰好此時

神怪小說《西遊記》流行開來

其中的豬八戒

集貪吃、好色、懦弱、無能等

諸多缺點於一身

對豬的嘲笑深入到了文學經典

昔日的光環完全失去

形象

已然無法挽回

(頤和園長廊上的西遊記師徒四人繪畫,其中的豬八戒還是一隻黑色的中國傳統豬種,而非白色)▼

該怎麼辦呢?

Ⅳ奇蹟

1950年代

中國迎來了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

數億人民嗷嗷待哺

大量農田急需施肥

豬作為國計民生

被前所未有地重視起來

毛澤東在文章中寫道

(語出自《這裡養了一大批毛豬》按語)▼

「養豬是關係肥料、肉食和出口換取外匯的大問題,一切合作社都要將養豬一事放在自己的計劃內」

《人民日報》更是在頭版刊登文章

將豬從六畜最末位

提升至首位

即「豬、牛、羊、馬、雞、犬」

長期被壓制的形勢瞬間逆轉

(1959年12月17日《人民日報》)▼

全國人民的養豬熱情

也被調動起來

(1960年的養豬宣傳畫《優秀的女飼養員》,作者金梅生)▼

還一度出現了

千斤肥豬的浮誇風

而真正的奇蹟

則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

專業養殖戶與工業化養殖

取代了持續數千年的庭院式散養

豬作為「長肉機器」的特性被發揮到極致

(現代養豬廠,圖片源自@VCG)▼

如今這個國家

每年有6.8億頭豬出欄

4億頭豬存欄

年產豬肉5400萬噸

相當於世界上其他國家豬肉產量的總和

堪稱奇蹟

(近70年來中美肉豬存欄量增長對比,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巨大的產量讓豬肉走上了

億萬普通人的餐桌

各式豬肉菜餚花樣百出

包括但不限於

豬肉燉粉條、紅燒獅子頭

炒臘肉、紅燒排骨、青椒肉絲

回鍋肉、糖醋排骨、白切豬蹄

煎豬肝、梅菜扣肉、可樂排骨

粉蒸肉、水煮血旺、苦瓜腱肉

紅燒肉、水煮肉片、豬肉餃子

滷豬蹄、姜醋豬蹄、花生豬蹄

烤乳豬、木瓜煮肉丸、香菇燒肉

千層豬耳、魚香肉絲、滑溜肉片

滑熘裡脊、香爆肥腸、醬汁肘子

排骨冬瓜湯、菠蘿咕嚕肉、脆皮豬大腸

板慄燒排骨、梅子蒸排骨、水晶豬皮凍

等等等等

(香橙排骨,圖片源自@VCG)▼

除此之外

豬皮可製革

豬鬃被製成各種刷子

從豬皮中提取的明膠

會被用來製作蛋糕、冰激凌、啤酒

甚至豬骨粉還被用來製作精美的瓷器

(骨瓷最早由英國製作,中國現在是最大的骨瓷生產國,圖片源自@VCG)▼

與此同時

豬的文化形象也迎來了大繁榮

中國的豬、外國的豬

都在國內擁有了廣泛的擁躉

包括聰明又活潑的小豬佩奇

反應總是慢半拍的麥兜

擁有特異功能的晴天小豬

以及性格各異的三隻小豬

等等

(麥兜劇照)▼

正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聯合舉辦的展覽《與豬同行》中所說

「數千年來

還沒有一種家養動物像豬一樣

既是中國人最主要的肉食資源

又一直在精神領域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從豬的馴化到飼養選育技術的發展

從簡單地食用豬肉

到將豬肉烹飪成美味佳餚

從用豬隨葬

到把豬作為重要的精神文化符號

人類在與豬同行的歷史進程中

生產技能在進步,生活水平在提高

風俗習慣在變化,文化知識在豐富」

浪花淘盡9000年

豬對中國人的貢獻不可磨滅

國家需要你

人民需要你

祝大家豬年快樂

!!!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包括:羅運兵《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與儀式性使用》、徐旺生《中國養豬史》、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王彤偉《「豕、彘、豬」的歷時演變》、《2017年中國養豬業發展報告》、謝敏怡等《中國的豬肉奇蹟?》

相關焦點

  • 《神奇動物2》定檔11月16日 魔法世界有了中國動物
    原標題:《神奇動物2》:魔法世界有了中國動物 作為「魔法世界」的全新故事,2016年《神奇動物在哪裡》橫空出世,最終票房口碑雙豐收,延續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強大魔力。如今《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全面升級,打造出全新的魔法盛景。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由大衛·葉茨執導,埃迪·雷德梅恩、凱薩琳·沃特森、丹·福格勒、艾莉森·蘇朵兒、埃茲拉·米勒、裘德·洛和約翰尼·德普聯袂主演。
  • 腦筋急轉彎:「你跟豬站在一起」,猜一種動物?
    腦筋急轉彎,一種極具娛樂性的語言和思維遊戲。讓大家在哈哈大笑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思考速度,擴大大家的腦洞。今天我們就準備了十條腦筋急轉彎,不知道各位能不能全部答對呢?快來看一下吧!1、豬圈裡的豬跑出來怎麼辦?打一明星2、一輛客車發生了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傷了,為什麼小明卻沒事?
  • 鼠年說鼠,一種長著豬尾巴卻是鼠的物種,鼠眼看似瞎卻善於夜行!
    在年份生肖中,2019年生肖是屬於亥豬,2020年生肖是屬於子鼠,而在動物世界中,就有一種奇特的物種,外形是和豬和鼠相關的動物——豬尾鼠,豬尾鼠的身份是鼠類,但尾巴偏偏像豬的尾巴,鼠頭豬尾的奇特外形!
  • 霍格沃茨重磅歸來 《神奇動物2》定檔11月16日
    如今《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全面升級,打造出全新的魔法盛景。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由大衛·葉茨執導,埃迪·雷德梅恩、凱薩琳·沃特森、丹·福格勒、艾莉森·蘇朵兒、埃茲拉·米勒、裘德·洛和約翰尼·德普聯袂主演。故事將延續前作,強大的黑巫師格林德沃逃出生天,誓要在魔法世界掀起新一輪的危機。
  • 很多動物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豬非常愛乾淨,海豚其實最「壞」
    但是貓咪一向就被人們認為是很高冷的一種動物,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有一部分得貓咪並不是這樣子的,它也會在你不開心的時候,主動跑過來和你一起玩耍,逗你開心,在你們身上蹦來蹦去的。動物是一種很神奇的動物,它對我們的情緒非常了解,反過來,我們對動物的了解就不是很多,很多時候也只是看他們的表面來猜測它們做的動作來揣測它們的心理活動,其實有些動物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 神奇動物在哪裡?這波"找動物"的心理測試真的很準了!
    今天這個是「第一眼看到的動物預測你的性格」的測驗,你在下面這張圖中,第一眼看到的動物是什麼呢?神奇的動物找到了嘛?找到了就來看準不準吧!貓頭鷹但你不是派對動物,安靜看場電影或是一本好書才是你喜歡的休閒時光。你是個利他主義者,總是樂意幫助別人並且不期待有何回報。獅子
  • 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二季·第5講|神奇「土龍」:我很醜但很溫柔
    猜猜今天說的是哪種神奇動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聆聽《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二季,我是蔣國紅。這一講我給大家介紹的神奇動物主人公,有個土土的稱呼:土龍。土龍,到底是誰呢?它就是長江裡的揚子鱷。早在一億年前,揚子鱷就與恐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 神奇動物!2019年全世界發現了71種新物種,這是其中的18種
    神奇動物!2019年全世界發現了71種新物種,這是其中的18種我們已經繪製了世界地圖,發現了所有的大陸(儘管亞特蘭蒂斯仍然難以捉摸),有時感覺在我們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了,但地球仍然充滿了神秘和驚喜!科學家每隔幾天就會發現新的動植物物種,這也證明了在全世界的很多角落,仍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 網友:神奇動物在鍋裡?
    反正下一部《神奇動物在哪裡3》,我們是看不到德普了。11月3日,德普狀告太陽報宣布敗訴,一石掀起千層浪。12個小時後,《神奇動物》電影負責人和他割席,劃清界限。官非纏身、謠言四起,昨日影壇香餑餑一夜間變成燙手山芋,眾人避之不及。都說人生如戲,我卻覺得生活比電影狗血千倍。
  • 「神奇動物在中國·第1講」你不知道的林間小鹿
    《神奇動物在中國》現在開始上課,我們為大家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環節:同一堂課,兩個不同版本的音頻。成人版音頻,由主講人江志帶來。如果你是家裡寶貝的家長,或者你是小朋友,可以收聽下面這個少兒版,聽Jacky哥哥講故事。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聆聽《神奇動物在中國》,我是杭州動物園副園長江志。
  • 神奇的混血動物,長相驚人,基因竟然可以相匹配
    現在的動物種類可以說是相當多了,除了一般的家禽、野生動物意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稀奇動物,根據每個地方的氣溫環境不同,也有各種大小不一的動物的存在,可是混血動物大家又知道多少?通常我們都知道馬和驢的混血,俗稱為騾子,騾子的樣子像馬又像驢,總之來說,就是基因可以匹配所以可以繁衍出來的騾子。所以其樣子取雙方的血統,所以樣子大同小異。
  • 6000年前炫富就是「炫豬」!這些文物裡的豬,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今天,北青菌決定換個套路,給大家送上一份文化大餐,講解一下文物中的豬!可能你會說,豬這麼普通的動物還會出現在文物上?在博物館裡看沒過什麼特別的豬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發現,常常被人忽略掉的豬,其實大有文化!
  • 為什麼格林德沃在《神奇動物》中變成了「異色瞳」?
    如果你是#哈利波特#的粉絲,也必定看過《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這部電影的賣點除了那些神奇的動物外,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愛恨情仇,也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看過《神奇動物2》的小夥伴們一定發現了一個細節,大Boss格林德沃居然是「異色瞳」。但又不同於常見的雙色瞳,格林德沃的眼睛是一個瞳色深、一個瞳色淺。
  • 十二生肖為什麼選這幾樣動物?中國文化告訴你!
    東漢王充的論衡裡記載了十二生肖的名稱,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人們已經普遍使用十二生肖,南朝陳代神囧的十二屬詩裡說:鼠跡生塵,牛群暮下來,虎嘯生空谷,兔月向窗開,龍禧遠青翠,蛇柳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裁,猴粟羞芳果,雞拓引清杯,狗懷物外,豬蠡窅悠哉。此後十二生肖一直延續到現在。但為什麼要用這十二種動物呢?
  • 女孩撿到「無毛豬」,養了幾個月後感覺不對勁,哭訴:這絕不是豬
    在此書中提到的各種神奇的地方以及奇異的飛禽走獸,讓人忍不住心生嚮往。 01 《山海經》中提到的有一些異獸和植物可說得上聞所未聞,但也有一些,與現實存在的生物有著很高的相似度,例如在《山海經》中提到的一種叫做狸力的異獸:「櫃山,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 世界上最「聰明」的7種動物,豬的「智慧」你想不到
    雖然人類和動物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但除人類外,動物的智商或許是你想不到的。比如在一些商業表演中,一些動物就能根據人類的指令而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反應和動作。雖然大表哥非常反對這種表演,但它確實客觀地反應出,動物中還是有很多「聰明」的選手的。
  • 中國龍真的只是一種傳說?在歷史上面真正存在過嗎?
    那麼中國龍真的只是一種傳說?在歷史上面真正存在過嗎?小編想說就算是到科技科學高度發達的現在,我們也沒有發現真正的龍存在,更不要說這個動物的本體了,連最基本的遺骸還有痕跡都沒有,人們也只能從圖片當中看看龍的形象。
  • YEAR OF PIG丨世界最大「豬」主題博物館快來了解下!
    在斯圖加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豬博物館裡,兩位政治家的名言被懸掛在牆上。這座佔地1000平方米的「豬」博物館,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博物館於2010年5月在當地原屠宰場的舊行政大樓對公眾開放,現在這一片區域已經被規劃為歷史遺蹟。博物館展出了近42,000件文物,包括珠寶、收藏品、家居用品、餐具、雕塑、以及關於豬的電影、書籍和繪畫。
  • 「金豬蹦極」,是宣傳還是虐待動物?豬:生活很艱難啊
    對於蹦極這項極限運動,對於愛挑戰刺激、喜歡極限運動的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但是對於恐高或者害怕極限運動的人來說,簡直就像是一種酷刑。然而,人如果害怕可以選擇不去蹦極,遠離蹦極,但是作為動物,它們不能言語,更沒有拒絕的權利。
  • 豬年說生肖:莫名入選的鼠和備受喜愛的豬,你都了解嗎?
    生肖,是中國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生肖二字,其正確的讀音是shēng xiào。生代表著一個人的出生,而肖和不肖子孫中的肖同音,表示相似。因此,生肖的意思就是:在某人出生的那一年與某種動物相似。在現代出土的秦代竹簡當中,有關於十二生肖的敘述,不過,這其中記載的十二生肖和我們如今所熟知的有一定的區別。動物以及它們的排序都大致相同,但是卻出現了如今沒有的動物,比如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