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事業編有機會調入縣城居然不去?是工資太低還是前途不好?

2020-11-27 80後小公

有網友諮詢:鄉鎮事業中級職稱,離縣城20公裡,有機會調縣直事業單位管理崗,但要從管理十級幹起,要不要入去?

先說結論:從中級職稱到管理十級,怎麼看都是賠本的買賣,僅僅是為了進城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個人認為不值。

事業單位管理崗和專技崗符合條件是可以相互轉崗的。其中專技崗轉管理崗位,按照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辦法,初級職稱可以直接轉管理九級或十級,中級職稱可以轉管理八級,如果中級職稱滿兩年還可以直接競聘管理七級,即正科職務。

你在鄉鎮已經拿到中級職稱職務,理論上可以直接轉管理八級即副科職務。可實際上在縣區一級,副科是組織部管理的幹部,崗位、名額屬於稀缺品,必須經過組織考察,中級職稱想直接轉管理八級不太容易,多數只能轉管理九級或十級即科員崗位,從頭開始。你說你從中級職稱轉縣直事業單位的管理十級崗位,是符合實際的。

這樣的轉崗,先不說前途如何,直接看得見的是經濟的損失。以小公所在的地區為例,事業中級在鄉鎮扣除五險兩金後,到手基本上在四千左右,工資待遇高於副科略低於正科,加上鄉鎮補貼等福利,可以到四千三四,基本與正科待遇持平。而如果調到縣城的事業單位,首先每月會少三四百塊錢的鄉鎮補貼,由中級轉管理十級,到手工資也會從原來的四千降到三千左右,加上鄉鎮補貼,每個月少了一千多塊錢。為了回到縣城,為了享受所謂的便利,為了很舒適,是否值得實話實說有待商榷。再說,你所在的鄉鎮離縣城只有20公裡,開車最多也就是半個小時的事情,為了這點距離自降一千多塊工資,是否必要?

從年齡來看,你在縣城拿到中級職稱,至少工作也有七八年了,應該已經超過30歲,這個年齡再回縣城從最底層做起,就個人發展而言,也不划算。如果留在鄉鎮,三五年後極有可能解決副高,再努力一把,退休前晉升正高不是不可能。正高職稱相當於正處待遇,在縣區是事業管理崗可望不可及的高度,就算是公務員也沒有幾個人能有這個待遇。

強化基層,加大基層的政策傾斜力度,是當前和未來國家的大政方針。隨著自上而下對基層的重視,鄉鎮幹部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逐步向好、提升是大勢所趨。可以預料不久的將來,鄉鎮工作人員在收入上至少比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高出20%以上,加上鄉鎮軟硬體等配套設施的完善,留在鄉鎮工作不見得比城裡差,回不回去其實已經意義不大。

相關焦點

  • 鄉鎮事業編專技崗位調入縣直部門轉為管理崗位,要不要去
    鄉鎮事業編制,已經取得了中級職稱,這類人員,多半就是鄉鎮中小學校教師,或者是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等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其中,中小學校教師的概率比較大。專業技術人員已經取得中級職稱,說明參加工作起碼已經10來年了。能奮鬥到中級職稱,也是很不容易的。
  • 鄉鎮事業編女幹部調入縣委辦沒前途?卻三年內升任縣府辦副主任?
    讀者問:事業編人員調入縣委辦有沒有發展前途?事業編人員到縣委辦工作有沒有前途取決於多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沒有領導力頂你,縣委辦事業編人員的前途,有兩種可能,且聽我一一道來。第一類,具有普遍性的事業編人員的歸宿,因為身份所限,付出再多也難有大發展。
  • 如果同時考上城裡事業編制和鄉鎮公務員編制,你會如何選擇?
    同一個縣城的事業編制和該縣的鄉鎮公務員編制既然要分析,那就不多說廢話,筆者帶大家看乾貨!前提條件:同一個縣的縣城事業編制和鄉鎮公務員編制。那麼,筆者建議先到鄉鎮當基層公務員,磨練幾年,而後再以遴選、借調、借用等方式到市裡或縣裡。當然,能一步回市裡是最好的。畢竟,單位越大,領導幹部的職數越多,機會也就越大。
  • 鄉鎮事業編制,最低基層服務年限5年,未來出路在哪裡?
    這個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家庭能否支持辭去事業編制工作,並且能夠承受辭職再就業可能帶來的變故;二是看自己計劃辭職後的行業整體薪酬水平、競爭大小、發展前景、招聘就業等情況,分析自己是否適宜辭職。選擇辭職離去,要謀定而後動,切忌衝動裸辭,且宜早不宜晚。如果分析目前工作各種發展出路前途都不好,個人又覺得鄉鎮事業編制工作無法忍受,有能力另尋機會,那就當機立斷,儘早做出選擇。
  • 轉業安置,選擇鄉鎮的事業編怎麼樣?知道這幾點就清楚了!
    當兵十二年轉業到鄉鎮綜合執法隊到底該不該去?當兵十二年,退伍如果選擇轉業安置,可以由政府安排工作,一般來說,安排的都是事業編,那麼鄉鎮綜合執法隊工作崗位怎麼樣呢?是否合適轉業安置的士兵去呢?我個人認為在沒有其他的選擇的情況下,還是不錯的!今天我們一起交流一下這個話題!
  • 江西一男子調入事業單位,3年未領到工資!部門回復:需研究決定,請...
    令萬某根沒想到的是,2018年2月,他接到人事調令調入縣電子商務辦公室工作至今未領取過工資。針對此事,記者進行了調查。進賢縣商務局電子商務辦公室1反映工作3年未領到工資據萬某根介紹,他於1991年分配到進賢縣工商局;2001年經人事調動至縣物業中心。
  • 事業編職級並行,解決同工不同酬,鄉鎮工資高於縣直
    提拔使用幹部,要全面貫徹新時期好幹部標準,堅持公在公心、公在事業、公在風氣,讓那些想幹事、肯幹事、能幹成事的幹部有更好用武之地。如果一些德才平平、投機取巧的人屢屢得到提拔重用,踏實幹事的幹部卻沒有進步的機會,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
  • 事業單位縣級和鄉鎮級有區別嗎?看完這篇就懂了
    編制層級不同 縣區事業單位和鄉鎮事業單位一樣,都使用事業編制,但其事業編制層級不同。鄉鎮事業單位不能使用縣區事業編制,縣區事業單位也不能使用鄉鎮事業編制,之間存在層級差異,不能調劑使用。
  • 山東省委組織部長王可:事業編職級並行,解決同工不同酬,鄉鎮工資...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明確提出,「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履行領導職責」;而職級「是確定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的重要依據,不具有領導職責」,清晰界定了職務和職級的內涵。實踐中,有的幹部領導素養好、駕馭全局能力強,更適合擔任領導職務;有的幹部長期在基層一線或專業性強的崗位工作,或受年齡、能力等因素所限,更適合走晉升職級的路子。
  • 我市這些地方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日前,全國愛衛會下發關於命名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的決定新命名全國2299個鄉鎮(縣城)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通過梳理發現,我市永安鎮、光明路街道、榴園鎮、店子鎮、馮卯鎮、鄒塢鎮、級索鎮、西崗鎮名列其中。
  • 考不上大城市公務員,小縣城的事業單位有發展嗎?
    小縣城的事業單位有沒有發展,要看你個人的選擇。如果打算畢業就在小縣城,那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絕對是正確的選擇,性價比超高。網友阿柴給出了三個原因:1、大部分縣城沒有好的企業,也就一兩個出名的企業,去就業的話,發展潛力很小,工資比不上公務員工資,而且工資增長非常有限。2、凡是考縣城的,一般考的都是自己家縣城的,離家近,什麼事都方便。第一條尤為重要,剛畢業的學生可能覺得無所謂,到哪裡都行,但是,一旦成家,就覺出來,離家近真是太好了。3、穩定加輕鬆。
  • 縣政府辦事業編制前途如何?
    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都會選擇在畢業之後參加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考試,謀取一份穩定的體制內工作,但是在取得編制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想在個人的事業上有所發展,這個時候編制的性質和所屬的單位就比較重要了,一般來說,在基層公務員前途光明,事業單位前途稍顯困難,但是,具體到某個單位又有所不同,特別是對於縣政府辦的事業編制
  • 小縣城的公務員究竟好不好?或許這個案例會告訴你答案
    小縣城的公務員真的沒有必要去報考嗎?我們從以小編的一個朋友小朱為例,給大家展示一下小縣城公務員的生活和工作,看看小縣城的公務員是否值得去。小朱出生於農村,畢業於一個重點大學,雖然不是985和211,但學校也還算不錯,畢業之後,出於父母的要求:因為他是獨生子,父母想他回身邊工作。
  • 縣城事業單位管理崗有機會過渡成公務員嗎?
    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面向機關事業單位公開選拔考核幹部充實行政機關力量,符合條件的在編事業人員也可以直接轉公務員。不過現在公選已不多見,更多的是通過遴選方式實現人員選調,而遴選只能是公務員或參公人員參加。事業單位人員轉公務員間接少了一條路。第三,調任。
  • 公務員調入參公單位,對個人影響大不大?
    公務員調任參公單位任職,一般都是提拔調動,很少直接平級調動過去,畢竟都懂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之間的差別是比較巨大的,因此慎重考慮也不為過,當然,也存在厭倦了本單位的分為,自己選擇去參公事業單位的,不過畢竟是少數,那麼,從行政單位調動至參公單位,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呢?
  • 鄉鎮街道中的工作人員有哪幾種身份?公務員人數遠低於事業編?
    也就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包括鄉鎮街道黨委、政府、人大三套班子主要領導、副職及其相關股室,比如黨政辦、財經辦、黨建辦等部門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人數大鄉鎮可能有四五十個編制,小鄉鎮和街道有的只有十幾二十來個公務員編制,把領導安排完後幾乎沒有幾個名額留給基層工作人員。公務員在鄉鎮街道的人數不算多,但基本上是領導,屬於核心力量。第二,事業編。
  • 機構改革:這個事業單位的員工取消事業編之後,有可能漲工資
    事業編改革當中,公立醫院的改革受到大家的追捧,從去年開始,很多人都感覺學醫身上有無限的榮耀。按照事業編單位改革的安排,公立醫院在改革完後,仍然會保持公立醫院事業單位的屬性,而且公立醫院是縣級中,唯一一個實行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作為公立醫院的醫生並沒有那麼好。公立醫院的醫生事業編制不再繼續保留,而是全部註銷,意味著今後醫生將和醫院籤訂合同,兩者之間屬於合同關係。
  • 為什麼那麼多農村人想去縣城買房子,難道農村不好嗎?
    農村人去縣城買樓房在我們這裡已經成了一種趨勢,而且是勢不可擋。對這種現象我從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來談一下。人人都說農村好,農村空氣新鮮,能吸到沒有汙染的空氣,對身體好。遠離喧囂噪雜,寧靜清馨。在農村空間比較大,種點蔬菜,養幾隻雞鴨鵝,自己宰著吃,享受大自然賜給的各種好處。
  • 一個鄉鎮九種人,沒有編制很傷人
    基層政府承擔著各項政策實施落地的重擔,工作任務繁重,但目前不少單位和鄉鎮人手緊張,需要在編制之外通過公益性崗位、人事代理、勞務派遣等方式招聘編外人員進行補充,甚至有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編外人員。  半月談記者近期調研發現,編外人員與有編制的人大都幹著同樣的工作,但工作中的境遇大不相同,工資待遇低、心理落差大、缺乏激勵機制等問題正困擾著編外人員。
  • 鄉鎮醫院有編制補貼,為啥非要進三甲醫院?
    15:08:10 來源: 醫考來幫忙 舉報   @breezeblows,在網上問到「以前去大醫院有錢途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