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背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

2021-01-17 靈素學堂

人體背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療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背痛、咳嗽、視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上背部痛、頸項強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療頭項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風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療肩胛痛、手麻、耳鳴、耳聾、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療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療咳嗽、吐血、盜汗、肋痛、嘔吐、膈肌痙攣
魂門穴的作用:治療腸鳴、嘔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療腹脹痛、胸背痛、腹洩、消化不良
京門穴的作用:治療腰肋痛、腸鳴、腹洩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療腹脹、嘔吐、腹洩、腰脊強痛
氣海俞穴的作用:治療腰痛、痔瘡
關元俞穴的作用:治療腰痛、便秘、腹洩、腹脹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療膀胱諸症、腹痛、腹洩、便秘、腰脊強痛

秩邊穴的作用:治療腰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
白環俞穴的作用:治療遺精、白帶、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癱瘓
會陽穴的作用:治療痛經、性機能減退、便血、腹洩、痔瘡



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風門穴、肝俞穴、腎俞穴、厥陰俞穴、 小腸俞穴、肺俞穴、膽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腸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關元俞穴、膀胱俞穴。

補:靈臺穴、筋縮穴、中樞穴、懸樞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風穴、臑俞穴、肩貞穴、大杼穴、督俞穴、氣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長強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胞肓穴、秩邊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脈、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等人體經絡上。(ctrl+F進行穴位查詢)


本節經典穴位推薦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痺、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發熱並向小腹放散。

  風門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常用於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頸項強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肩胛骨內緣,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於咳嗽、氣短、健忘、遺精、陽痿、盜汗及諸虛百損的治療。

   至陽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靈臺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補益腦髓,強壯腰腎,止咳定喘,聰耳明目。適用於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耳鳴目眩、健忘失眠、陽痿遺精、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氣喘、腎不納氣、小兒發育不良、諸虛百損等病症。有全身強壯作用,對腎虛、腎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痛的感覺,用力不可過大,時間可稍長一些。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調理方法等僅供參考學習,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轉載自拔罐

往期精選:




相關焦點

  • 人體背部穴位圖
    ========================================================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
  • 背部穴位——中樞穴
    【導讀】中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中樞穴位於人體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當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2、按摩下背部時,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溼的脾俞穴等等。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
  • 人體背部有1個穴位 不僅治感冒還能緩解過敏性鼻炎、哮喘
    找到一個穴位,刮痧或者艾灸都可以。這個穴位就是風門穴,位於人體肩背部,中醫認為它是風出入胸腔的門戶。這個穴位剛好對應人體肺葉,所以對肺的影響很大。因此,在氣溫較低的時候,這個部位不能受寒,除了不要穿露背的衣服外,也可以做適當的刮痧或者艾灸。具體怎麼操作?首先要找到風門穴,位於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對稱,有兩個穴位。
  • 你知道背部這些穴位有什麼作用嗎?
    至陽 | 利膽退黃、寬胸利膈 |取穴定位位於背部,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定位突下凹陷處。|穴位釋疑|至,極端;陽,陽氣。中醫認為,背部為陽,本穴位於橫膈之上更是陽中之陽,故名。|功能|有利膽退黃、寬胸利膈的作用。主緩解胃痙攣、膈肌痙攣、胸悶、咳嗽、氣喘等。
  • 人體手部穴位圖
    [導讀]手部是一個全息元,刺激相應的手部穴位可調整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狀態,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作用。以下位於人體手部的穴位 ,學習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 掌門說穴位之:大椎穴在人體當中的重要性
    今天掌門師兄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人體督脈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穴位,叫做大椎穴。當我們坐在那裡,一低頭就會有一塊很大的骨頭抬起來,這個最高的骨頭叫做大椎,它(大椎)的下面的穴位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意思是,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對於保健養生,大椎穴起到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個,你可以理解為大椎穴是一個交通要道,這個地方一旦堵塞,就會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的疾病。
  • 身體疲憊 可這樣按摩背部緩解
    當人勞累了一天,身體會感覺疲憊不堪,尤其是坐著辦公一天之後,背部、肩膀、脖子等部位都變得僵硬難受,想要緩解一天的疲勞,可以嘗試用按摩背部的方式。這是因為,背部有著許多經絡、穴位,用適當的手法對背部進行推拿、按摩,不僅可以緩解一天的疲勞、緩解肌肉緊張,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 背部保養,遠比臉部更重要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門診主任中醫師聶斌教授表示,背部可以說是整個人體的縮影,對背部進行科學的保養,能對五臟六腑的功能調節起到有益而積極的作用
  • 如何去燥潤肺降火 可以按摩這些穴位
    人體諸多穴位均有各自的養生功效,通過按摩、艾灸等中醫手法對這些穴位進行刺激能夠起到相應的養生作用。初秋季節,想要滋陰潤肺、去燥降火,按摩下面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相應的功效作用。1. 護肺養肺的穴位魚際穴,人體的穴位處,按下去總會有一些脹痛的感覺,魚際穴是位於手掌上大拇指下方那團肉的中間,沿著指骨揉按下去有脹痛感的地方便是了,魚際穴的功效是清肺瀉熱、利咽止痛,對於一些肺熱疾病有治療作用。
  • 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
    捏脊多用於治療小兒積聚一類的疾患,如食積、疳積、嘔吐便秘、洩瀉等,故又稱「捏積」;還可消除肝、脾腫大,並有醫治百病與抗癌作用。 推七節 七節骨位於背部正中線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處。用拇指著力,自下而上推為補,又名推七節;下推為清七節。各100~300遍。補法止瀉,清法治便秘。若與按揉百會、揉丹田合用,可治療氣虛下陷的脫肛、遺尿症。
  • 高血糖對身體的危害極大,按揉這個穴位即可達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意舍穴,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取穴時,採取俯臥位,在人體的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即是。意舍穴有外散脾臟之熱、健脾和胃、利膽化溼的作用,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脊背等疾患。意舍穴還是一個治療糖尿病的要穴,中醫有「消渴身熱,面赤黃,意舍主之」的說法,這些都說明意舍穴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能有效的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可作為糖尿病的輔助治療手段。
  • 人體穴位 從女人穴位看出身體異常徵兆
    那麼,我們今天主要來聊一聊,從人體穴位來看,女性有哪些常見病,以及如何預防這些常見病吧。人體經絡穴位大圖冊人體的穴位遍布全身,而且每個穴位都很有講究,腰腹部有哪個穴位會痛了,很有可能就是得了某種疾病。你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機構的調查,這是一種困擾成百上千萬女性的慢性病。很多女性認為生理期疼痛是正常現象,是她們一定要去面對的東西。
  • 背部是全身陽氣的總開關!冬季灸後背,養陽排外邪!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
  • 走出失眠困擾(三)——穴位調理
    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 什麼樣才是背部拔罐反射區圖教你打通全身經絡
    [單純性背部刮痧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視]:?第一點,常年或經常性的單純性的背部刮痧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陰氣加重,?背部為陽,經常單純性刮背為洩,陽氣外洩,陰氣消長人會出現乏力,腹脹,心臟供血不足等症狀,中醫講究「陰平而陽秘精神乃治」,而總刮陽經容易使人體免疫力下降。第二點,背部刮痧,會使人體出現陰陽不平衡,總是做背部刮痧陽面上的垃圾經常清理,?
  • 背部是人體「縮影」,如果背薄一寸,可能疾病不來找,不妨看看
    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縮影,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背部都能找到相應的對應區。背薄一寸,可能就會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我們的背部變厚,往往是由於背部的經絡堵塞,導致氣血不通暢所造成的。經絡不通就容易滋生百病。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加重脊椎負擔,使脊椎變形,引發慢性病的發生。背部是人體「縮影」,如果背薄一寸,可能疾病不來找,不妨看看。
  • 血糖不穩總是高,做好這5點 按摩背部一穴位,糖尿病也「繞道走」
    糖尿病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遺傳、環境、免疫紊亂等多種因素造成人體胰島素分泌和作用缺陷而引起,糖尿病對人類健康有極大的危害,而且這種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如果任其發展就會產生危及多個器官與組織的嚴重併發症。所以患了糖尿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別再瞎吃瞎喝,生活沒規律,不注意保養了。
  •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特效穴位+ 實用穴位!
    一、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 穴位、經絡是經典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人體有340個穴位,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並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
  • 「四總穴歌」所說的人體最重要的4個穴位,你知道怎麼用嗎?
    如果我們身體頭頸胸肺等部位出了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列缺穴,因為列缺具有祛風散寒,潤肺止咳的功效。如果是我們身體面部的病患,比如我們的嘴巴和臉部的病症,都要用到合谷這個重要的穴位。當我們掌握了這首歌訣,在艾灸養生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有了基本的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那麼歌訣當中提到的這4個穴位具體有什麼樣的功效?這背後的機理到底是什麼呢?接下來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