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二面角問題,向量求二面角的弊端,你還需知道這些

2021-01-19 玉w頭說教育

原題

原題:如圖①,平面四邊形ABCD中,AB=AC=√2,AB⊥AC,AC⊥CD,E為BC的中點,將△ACD沿對角線AC折起,使CD⊥BC,連接BD,得到如圖②所示的三稜錐D-ABC。

⑴證明:平面ADE⊥平面BCD;

⑵已知直線DE與平面ABC所成角為π/4,求二面角A-BD-C的餘弦值。

圖①
圖②

這道題的第一問是求證兩個面垂直,一般對於求解面與面垂直時,我們都是根據轉化的思想,將其轉化成線與線垂直的形式來解決。

這道題的第二問是求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餘弦值的題,對於這樣的題,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向量的方法去求解,因為向量方法方便簡單易於理解,但是我們在求二面角餘弦值的時候不僅要會用向量的方法求解二面角,還要會使用三垂線的方法來求解,因為不是所有的題都可以使用向量來求解,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弱化我們空間想像的能力。

下面我們就解題的過程來說一說,使用三垂線的方法求二面角的具體步驟。

第一問

第一問是求證平面ADE⊥平面BCD。

對於求證面與面垂直,要將其轉化成線面垂直,然後再將線面垂直轉化成線線垂直的來證明。

因為AC⊥CD,CD⊥BC,且AC和AB是相交直線,所以CD⊥面ABC。

又因為AE∈面ABC,所以CD⊥AE;

因為AB⊥AC,且AB=AC,所以三角形ABC時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為E是BC上的點,所以AE⊥BC;

又因為CD和BC是相交直線,所以AE⊥面BCD。

因為AE∈面ABC,所以面ABC⊥面BCD.

第二問

第二問是二面角A-BD-C的餘弦值。

這道題可以使用向量的方法去求該二面角的餘弦值,也可以使用三垂線的方法求二面角的餘弦值。

但是在使用二面角求餘弦值的時候一般都是較容易找到三條直線兩兩垂直的直線來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形式來求解,但是一般沒有出現兩條或者兩條以上的直線分別垂直不同面的情況時,對於用向量方法求二面角就不是很適用,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還要會常規的方法。

下面就介紹一下常規方法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找到面ABD內的點到面BCD的垂線。

由第一問可知,AE⊥面BCD,且A點在面ABD上,所以AE就是面ABD內的點到面BCD上的垂線。

第二步,找到或作出面ABD和面BCD的夾角。

過垂足E點作面ABD和面BCD交線的垂線交於BD與F,連接AF,則∠AFE就是面ABD和面BCD的夾角。

第三步,求出該二面角的餘弦值。

要想求出該二面角的餘弦值,就要求出AF和EF的值,然後再根據cos∠AFE=EF/AF求出該二面角的餘弦值。

因為AB=AC=√2,AB⊥AC,所以在直角三角形CAB中根據勾股定理有BC=2,因為AE是三角形ABC上的中線,所以AE=1=CE=BE=1.

由第一問可知,CD⊥面ABC,直線DE與面ABC的所成的角為∠DEC,因為直線DE與面ABC所成角為π/4,則∠DEC=π/4.

所以在直角三角形DCE中,CE=CD,所以CD=1,在直角三角形DCB中,根據勾股定理有BD=√5.

又因為EF⊥BD,所以∠BFE=90=∠DCB,且∠EBF=∠DBC,所以△EBF∽△DBC,所以EF/CD=BE/BD,所以EF=BE·CD/BD=1×1/√5=√5/5.

在直角三角形AEF中,根據勾股定理有AF=√30/5,所以有cos∠AFE=EF/AF=√5/5/√30/5=√6/6.

總結

該題的第二問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二種是使用三垂線的方法來求解。

在立體幾何中使用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的餘弦值,是會省去很多我們對空間的想像的時間,只需要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各點的坐標,將有關的面中的直線寫成向量的形式,且均用坐標表示,就可以直接將空間面之間的結構轉化成了線與線之間的關係,簡化了立體模型,使我們不用糾結空間想像能力差了。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題都是可以使用空間向量來求解的,所以空間想像能力還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我們能確保會使用向量方法求解二面角的同時,一些常規求二面角的方法也是要會的。

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需要知道這點,否則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給出二面角的餘弦值,問B點是否存在?這樣的題一般規律在這

高中: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餘弦值?來者不拒準確求解只需知道這些

詳細講解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過程

頂點到對面點構成直線與已知面平行,求動直線長?直擊該題本質!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F點未知求二面角大小?根據已知線面角求不出F還需這條件
    第二問第二問是要求二面角F-PC-A的大小,要想求該二面角的大小,可以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第一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這裡需要注意:面PCF的法向量與面PAC的法向量的夾角不一定就是這兩個面的夾角,這兩個法向量的夾角還可能是該二面角的補角。所以cos<向量n,向量OB>= 向量n·向量OB/|向量n|·|向量OB|=√3/2.由圖二可知面PAC與面PCF的夾角是銳角,所以這兩個面的夾角餘弦值為√3/2,所以這兩個面的夾角為π/6.
  • 高中: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餘弦值?來者不拒準確求解只需知道這些
    第二道題是求兩個面的二面角餘弦值,對於求二面角餘弦值,首先要找到該二面角,想要找到二面角,就要知道找一般二面角的步驟。第一問中求線面平行的步驟第一問是求證BE∥平面APQ。第一步,在平面APQ中找到一條最可能與BE平行的線。
  • 高中數學丨2020新標課本,空間向量與二面角知識點,一張表搞定
    向量法求解二面角向量在數學和物理學中的應用很廣泛,在解析幾何與立體幾何裡的應用更為直接,用向量的方法特別便於研究空間裡涉及直線和平面的各種問題。隨著新教材中向量工具的引入,立體幾何的解題更加靈活多樣,這為那些空間想像力交叉的同學提供了機遇。
  • 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需要知道這點,否則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然後求出兩個法向量所成的角。但是在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判斷我們要求二面角的範圍。第一問第一問是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要想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只需要找到平面ABCD的垂線,則過該垂線上的所有的面都與該面垂直。
  • 詳細講解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過程
    何時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在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時,一般是題中所求的兩個面的角不好找或者很難求解出該角的值。而法向量其實也是向量的一種,它無需準確地找到其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根據向量的乘積的形式計算出兩個向量的夾角。一個面的法向量就是這個面垂直的方向向量,一個面的法向量並不唯一,但是它的方向都是唯一的,不同的是模的大小。
  • 高中數學二面角求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常用二面角的三種找法
    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平面分成兩個部分,這兩部分通常稱為半平面,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我們一般在求解二面角的大小時先要找出平面的二面角,然後求它們的度數第一問求A-PD-C的平面角度數,我們先要找出這兩個面的二面角,通過幾何可以直接證明面PAD和面PCD垂直
  • 高中數學給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的目的是什麼?細節決定成敗
    須知這些使用向量的方法求空間幾何線面角的正弦值,要有以下的步驟:第一,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第二,求出各點坐標;第三,求出該直線的向量和該平面的法向量;第四,根據向量的乘積求出兩個向量夾角的餘弦值;第五,求出該線面角的正弦值。第一,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要先找到三條直線兩兩垂直的情況。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90:與二面角相關的立體幾何題
    (1)求證:EH⊥平面ABCD;(2)在線段BC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二面角B﹣FD﹣P的大小為π/3?若存在,求出BP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考點分析: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 高中數學:如何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
    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可以避免複雜的幾何作圖和論證過程,只需通過相應的向量運算即可,在高考中用此法解題,可以避繁就簡。下面我們用一道例題來說明:例題用傳統的幾何法可能略顯繁瑣,我們可以利用空間向量來求解。第1問是證明線線垂直,可直線轉化為證明向量垂直,即兩向量的數量積為0.
  • 教師招聘答辯:高中數學《二面角的概念》答辯考題及解析
    本文介紹教師招聘答辯:高中數學《二面角的概念》答辯考題及解析。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高中數學《二面角的概念》答辯考題及解析第一題如何畫出兩個半平面組成角的平面角?【參考答案】以二面角的稜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於稜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繪製時要注意三個特徵「點在稜上、線在面內、與稜垂直」其取值範圍是[0,π]。第二題正方體為模型請找出一個所成角度為四十五度的二面角,並證明,你能舉一個例子麼?
  • 高中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第2講,平面與平面垂直和二面角
    高中數學,高考數學複習,立體幾何大題第2講,證明平面與平面垂直,求二面角的餘弦值。證明平面垂直,求二面角的餘弦值,這兩個問題都要用到垂直,所以咱們在讀題的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垂直問題。由④可以得到結論(四):∠CEB是二面角C-A1B1-B的平面角;原因:E是中點,則A1B1垂直於BE,然後不論是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還是根據三垂線定理都很容易得到「A1B1垂直於CE」,故∠CEB是二面角C-A1B1-B的平面角。題讀完了,同時分析出了4個小結論。接下來就可以根據題意以及這些小結論解答問題了。
  • 高中數學:向量關係PE=2PA/3+PB/3等價啥條件?結論決定構建方向
    圖二向量給出的條件「向量關係為PE=2PA/3+PB/3」很難讓我們看到這幾條直線之間的關係,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將這個關係轉化成我們需要的條件。那該怎麼辦呢?第二問第二問是要求二面角A-PD-E的餘弦值,一般對於求二面角餘弦值的題只有兩種方法:常規的作圖找出二面角法和法向量的方法。為了計算簡便,我們這裡使用法向量法。第一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 高中數學:無稜二面角的求解方法
    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是按二面角大小的定義,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平面角的大小即可。但有些題目中沒有給出兩個面的交線,難以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圖1,正三稜柱的各稜長都是1,M是稜的中點,求截面與底面ABC所成銳角二面角的大小。
  • 衝刺20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14:與二面角有關的解答題
    考點分析: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稜柱的結構特徵.題幹分析:(1)以D為原點,DA為x軸,DB為y軸,過D垂直於平面ABC的直線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線段B1E的長.(2)求出平面ACE的法向量和平面ACC1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C1﹣AC﹣E的餘弦值.解題反思:立體幾何是培養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的最有力工具,也是數學高考的重要考點之一。
  • 二面角的高考試題,可難可易,立體幾何最熱題型之一
    二面角是立體幾何中每年必考的重要內容之一,求解方法主要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通過解三角形而求角,然而,由於高考試題中二面角問題情景設計的多樣性,使得求解二面角成為難點。求二面角大小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問題,每年各省、市的高考試題中幾乎都會出現此類題型。
  • 向量方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
    立體幾何是高考數學每年必考的大題,牽涉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線面平行、線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度、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度、平面與平面所成的角度等。;面面垂直:定義:若兩個平面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判定定理: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則面面垂直;向量法:證明兩個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數量積等於0方法與技巧:使用空間向量方法證明線面平行時,既可以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和平面內一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後根據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線面平行,也可以證明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 [知識點]求解無稜二面角大小的三個方法
    求解無稜二面角的大小思維活、方法多,是高考的熱點,同時也是難點問題之一,現從一例高考題出發來系統疏理、歸納.   對策一 利用空間向量求解   解法1 (利用空間基向量求解)由題意,=+,=+=++.設平面AEF的法向量為n=x+y+z,由n?=0,n?=0,得(x+y+z)?(+)=0,(x+y+z)?
  • 《二面角的概念》說課稿
    因此,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二面角的概念 》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一、說教材二面角的概念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人教A版數學必修2第2章第3節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中的內容。因此本節課我以建構主義的「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嘗試解決問題—驗證解決方法」為主,主要採用觀察、啟發、類比、引導、探索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上,則採用多媒體與模型相結合,將抽象問題形象化,使教學目標體現的更加完美。
  • 2020高考數學重難點突破: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教研二輪複習推薦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備戰2020高考數學」優質內容: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通過研究高考考綱,結合同學們的失分點,整理出了這份備考資料,希望能夠幫大家解決一些疑難點。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正文。9.共線向量定理10.共面向量定理 11.對空間任一點O和不共線的三點A、B、C12.空間向量基本定理13.射影公式14.向量的直角坐標運算15.夾角公式16.異面直線17.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18.二面角(1)二面角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