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新聞》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第二波就業危機正在逼近歐美日多國。
據統計,美國、日本、歐洲各國的就業支援政策,總計覆蓋人口數達1億多人,然而,進入夏季,這些政策將陸續到期。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旅遊等領域的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有分析指出,一旦這些支援政策到期,必然又會導致新的大規模就業危機。
另一方面,在現行的就業支援政策下,美國、日本、歐洲各國政府的出資規模總計已達100萬億日元(約合9300億美元)。如果繼續延長相關政策,勢必會進一步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其中,隨著美國和日本的疫情形勢日趨複雜,美、日政府都面臨艱難的選擇。
/ 歐洲 /
五國或將縮小援助規模
屆時將有900萬人失業
今年3月起,歐洲各國為了防止疫情擴散,陸續採取非常嚴格的措施來限制經濟活動,但即便如此,平均失業率也跟疫情暴發前持平。據統計,今年5月,歐元圈的失業率為7.4%,比2013年歐債危機時期的12%要低得多。
有分析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奇怪」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歐洲各國都推出了就業支援政策。比如,對於那些維持僱傭規模的企業,政府會通過政策給予它們全額或部分補償。企業為了獲得政府援助,採取縮短員工出勤時間、安排員工無薪休假等方式,避免解僱的發生。
▲為應對不斷蔓延的疫情,英國3月23日開始實施「禁足令」。圖據CNN
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以及西班牙5個主要歐洲國家,均採取這種支援政策來穩定本國就業環境,惠及對象達4500萬人,佔這5個國家整體勞動力的三分之一。而相應的,五國政府也背負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英國的就業支援政策「就業崗位保留計劃」將在10月底到期。截至當地時間6月28日,該國共有930萬人享受了這一政策支持,涉及金額達255億英鎊。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預測,英國政府2020-21年預算赤字可能達到2984億英鎊的規模。就業支援政策到期後是否延期,英國政府面臨艱難的選擇。
英國最大在野黨工黨要求繼續延長對酒店、餐飲行業的就業支援。由於目前英國與海外的往來依然受限、人們在就餐時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上述行業在維持穩定就業方面極其艱難。
法國政府一邊努力減輕政府負擔,一邊正在考慮對一些「特殊」行業延長補助——考慮到旅遊和航空業的嚴峻形勢,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將把這兩個行業的就業支援政策再延長兩年。
德國保險業巨頭安聯保險分析認為,2021年歐洲主要5個國家的支援政策應該會縮小規模,由此可能導致900萬人失業。安聯保險首席經濟學家魯多維奇·斯韋蘭表示:「問題在於,很多勞動力無法轉移到IT、醫療等成長型產業當中去,依然束縛在成長餘力很小的產業。比如,餐飲服務業等。」
/ 美國 /
以疫情反彈為代價重啟經濟
多行業或將再遭重創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勞工部7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2.2個百分點至11.1%,但仍處於歷史高位。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480萬個,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這一數字反映了近期美國各州開始放寬社交限制並逐步重啟經濟,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增加員工招聘。不過,由於勞工部就業報告的樣本調查是在6月中旬進行,隨後美國佛羅裡達州等多州疫情大幅反彈,導致當地重啟部分封鎖措施,當月就業報告未能完全反映出實際失業狀況。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雖然美國逐步恢復就業崗位,但是新冠肺炎的感染數字也在不斷攀升。就業的恢復是「以讓病毒再流行為代價的,這樣的恢復存在被攔腰斬斷的風險」。
▲美國6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480萬,但感染者人數也創下了新高。圖據《華爾街日報》
受疫情反彈影響,作為美國疫情「新熱點」地區,德克薩斯州等州採取了新的限制措施,新澤西州宣布即便解禁餐廳的室內用餐,顧客容量也將受到限制。《華爾街日報》評論稱,「作為一種很糟糕的結果,餐飲業、零售業等可能會再一次遭受重創。」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金融經濟學中心主任羅伯特·巴貝拉警告說:「在(美國)疫情不斷擴大的當下,那些需要和客人接觸的行業出現很高的就業率,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導致疫情的進一步擴大。」
據統計,美國餐飲、酒店、零售業等行業,今年2~4月共有1080萬人失業,「重啟經濟」政策下,已有450萬人重新就業。
報導稱,美國政府對於本國航空運輸業的穩定就業支援政策將在9月底到期。美國小企業管理局6600億美元的「薪酬保障計劃」(PPP),已經於6月底到期,現在又延長到了12月底。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曾稱讚薪酬保護計劃「保住了小企業的5000萬個工作崗位」。
當地時間7月2日,有記者提問姆努欽,「現在每天的新增感染人數都創下了紀錄,白宮會為鼓勵各州快速重啟經濟感到後悔嗎?」對此,姆努欽表示「絕不後悔」。他稱,「我們有一個非常謹慎的計劃。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很多地方讓人們安全地工作。」
/ 日本 /
5月「休業者」人數達423萬
本財年日本GDP增長率或跌至-6.8%
受疫情影響,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14日出臺對適用對象的僱用調整助成金和特別融資等支援政策。
其中,「僱用調整助成金」是日本政府發放給企業的員工補助,目的是為了維持僱傭關係,防止企業辭退員工和停止僱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反覆強調,要把「僱傭調整助成金」提高到「與國際相比毫不遜色的水平」。
據統計,從2月中旬開始,已累計有近300萬人申請到了該筆補助。然而9月底,僱傭調整助成金制度就將到期。據悉,日本政府將根據該國的就業形勢判斷是否延長期限,有分析指出,「一旦決定延長期限,將成為非常罕見的事」。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預測,如果日本政府按照預定時間停止僱傭調整助成金的話,日本國內將會有15.9萬人因此而失業,失業率將上升0.23個百分點。跟4月份相比,屆時將增加10%左右的失業者。
▲有分析認為,如果日本政府按計劃結束僱傭調整助成金,日本將有15.9萬人因此而失業。圖據《日經新聞》
今年5月,日本政府用於僱傭調整助成金的預算達到了1.6萬億日元的龐大規模。據統計,當月日本國內包括餐飲、住宿等行業的「休業者」人數為423萬——與失業者不同,「休業者」從僱用形式上來看,並沒有被企業解僱,而是應企業要求休假,因此又被稱為「失業預備軍」。正因為如此,對於日本政府而言,現在面臨的課題是如何提升支付的速度從而減少失業的發生。
另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研究中心2日發表了《日本中期經濟增長率預測》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明年3月的本財年,日本GDP增長率將跌至-6.8%。按照日本國內疫情在本財年結束的「基本情景預測」,日本經濟將從2021財年開始恢復,但到2024財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該研究中心還預測,即便新冠疫情可如期結束,但受日本國內人口減少等因素影響,到2032財年,日本GDP將轉為負增長。但如果日本國內疫情在本財年之內結束不了,那麼「日本經濟恐將很難再復甦了」。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羅天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