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這個村的脫貧故事被寫成了書,《一片葉子的重量》近日出版

2021-01-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宋佳音

近日,長篇報告文學《一片葉子的重量——脫貧攻堅的「黃杜行動」》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為第五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得主王國平。

該作品入選2020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24個項目之一。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一片葉子的重量——脫貧攻堅的「黃杜行動」》正是一部反映新時代共產黨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飲水思源、先富帶後富的崇高精神的作品。

全書記錄了浙西北群山旮旯裡曾經窮得叮噹響的湖州安吉縣黃杜村,以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在黨的領導和支持下,幹部黨員帶頭,通過種植白茶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黃杜村黨員致富之後,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主動向四川、貴州、湖南等三省四縣貧困地區群眾捐贈1500萬株白茶苗幫扶脫貧。

作品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為重點敘述對象,通過對中國白茶第一村黃杜村在脫貧攻堅中一系列行動的細緻解讀,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初心和家國情懷。

本書採用紀實的創作手法,將黃杜村脫貧致富、助力脫貧攻堅的一系列行動與我國改革開放、世界減貧計劃的壯闊時代背景結合起來;不僅還原了黃杜村人的群像,而且以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進行了單獨描寫,塑造出一個個真實、立體、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形象。

為了寫作本書,作者王國平駐點黃杜村深入採訪,前往茶苗受捐地區進行現場調研,搜集大量一手素材,記錄了三十餘年「黃杜行動」中的點滴,挖掘出了隱藏在瑣碎脫貧工作中所有的不同尋常。

本書第二章主體內容,《人民文學》雜誌2020年第12期以《一芽一葉總關情》為題刊發。卷首「編者語」寫道:「這部作品寫活了一片葉子與一方百姓的新時代風採,人、事、物、理都那麼滋味十足,有生活密度、有故事濃度、有時代高度、有情感溫度。」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這一片神奇的葉子有了自己的節日
    「杭為茶都」茶旅線路DAY 1:西湖杭州茶葉博物館—外桐塢藝術村落—上城埭茶村—龍門坎白龍潭景區—龍塢茶鎮。DAY 2:餘杭茶道尋根(徑山寺)—徑山問茶(山上茶莊)—茶村新貌(禪茶第一村)—最美茶園(牛頭山)—抹茶之源(茶博園)。
  • 最後一片葉子人物的性格特點
    《最後一片葉子》中老畫家貝爾曼是整篇小說的靈魂,關於他的語言與行動有寥寥數筆,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直率、善良純真的老人。這個老人成了喬安西與休易的保護神,他用生命換來的傑作,實現了他一生的夙願。
  • 太公廟村:蘋果的故事
    太公廟村:蘋果的故事4月28日,很好的天氣。記者走進陳倉區東關街道太公廟村,跟隨兩位老者去看一塊碑。穀雨過後、立夏前夕的麥子長勢喜人,長長的白色蔬菜大棚一畦又一畦,在綠色的田野裡伸展。來到距村北三五裡的周原下,越過水渠有一片蔓草地,兩位老者駐足,深情道:「爸,我們來『看』你了。」
  • 【脫貧·親歷】松潘: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
    【脫貧·親歷】松潘: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 2020-11-2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只要肯幹 就能脫貧丨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
    我叫胡文邦,是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家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要感謝黨的好政策。  多年前,我與村寨裡大多數村民一樣,守在大山裡,靠著自己與妻子的勤勞把家撐起。生活雖然清貧,但一家人過得有滋有味。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農村後備幹部「成長記」
    摸清狀況後,我發現村裡的情況遠比駐村幹部描述的更糟,全村5個村幹部,年齡最小的都有38歲,學歷最高的也就高中生,沒一人會電腦,所有文字資料工作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雖然我們是非貧困村,但還有73戶306人未脫貧,因各種原因,村黨支部還被評為當年的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既然來了就要好好幹。
  • 「浩恆午陽影視文化」赴浙江安吉堪景
    近日,「浩恆午陽影視文化」總製片邊鐵軍一行10餘人,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省安吉縣,為籌備中的影視劇進行實地勘察、選景工作。春日的安吉,微風和煦,竹葉婆娑。影視劇主創團隊成員:邊鐵軍(總製片人),孫笠軒(總監製),姜龍(製片人),鄭英、計惠娣(製片組),張楠、劉曉軍(美術組),田志國、張泉(置景組),趙振凱、許京偉(紀錄片組),在安吉縣委宣傳部全程陪同下,一同考察了安吉縣周邊旅遊景點和當地的人文環境。
  • 西廂記|央視走進西廂村,南江這個「網紅村」邀你打卡!
    近日,中央電視臺的直播車開進四川巴中南江縣西廂村,舉行「走村直播看脫貧」活動,西廂村這個「網紅村」再次「火」啦!遠山溝澗,重巒疊嶂,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鑲嵌在山水之間,白牆黛瓦,千年古樹,青苔斑駁,四川巴中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處處散發著自然、淳樸的味道。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何坤 ‖ 突破交通與產業...
    何坤(圖片來源:屏山發布)五年前,我受組織選派駐村精準扶貧。當時我們工作隊和村兩委把解決群眾「想修路」這個最現實、最急迫的問題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不斷對上爭取,在書樓鎮黨委政府、縣級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幫扶單位縣文廣旅遊局全力幫扶下,高田村的水泥路從零起步,一直建到了現在的15公裡。通行條件的改善,村民看在眼中、樂在心裡。
  • 中國:「垃圾書」出版大國?
    那麼,什麼是「垃圾書」?這些「垃圾書」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避開這些「垃圾書」,找到能夠滋養心靈豐富精神世界的好書?帶著這些問題,晶報記者與三位書人對話,他們分別是北京萬聖書園總經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多年評委、著名學者劉蘇裡先生,《收穫》雜誌編輯部主任、副編審、著名作家葉開先生,以及《文匯讀書周報》記者、編輯、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委朱自奮女士。
  •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值得關注的原創童書
    許多出版社競相推出各類主題童書,涵蓋圖畫書、兒童文學、卡通動漫、科普歷史、語文教育等多個種類。那麼,2020年有哪些童書值得關注?請隨我們一同漫遊原創童書的奇境世界。《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傳承登山精神在世界體育運動中,登山運動最為艱苦,也最具挑戰性。
  • 日子越過越好了 | 我的脫貧故事
    日子越過越好了 | 我的脫貧故事 2021-01-12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述武義下山脫貧的故事 | 《山裡山外》入圍2020第12屆澳門國際...
    電影展現我國在實現小康的道路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的精準脫貧鮮活案例。在扶貧辦主任安建業的影響和帶領下,響應政府下山脫貧政策,拼搏努力,讓五萬多村民實現了脫貧致富。在與村民的交流和生活中,嚴明真的內心也慢慢成長與蛻變,領悟到脫貧要先「脫」去思想上的貧窮。
  • 【講扶貧故事】傾情貧困戶 拭亮紅色村
    【講扶貧故事】傾情貧困戶 拭亮紅色村 2020-12-24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鄒遠珍表示,經過科學規劃,平安鄉接下來將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該鄉天台、射淌、詠梧等9個村加快發展豆腐柴,預計兩年內將豆腐柴種植擴大到1萬畝以上。力爭至2022年,可實現產值5000萬元,通過分紅等方式,帶動2000戶上萬農民穩定增收。在脫貧攻堅中,平安鄉的發展沒有採取過度集中資源的辦法,而是努力做到了與自然資源稟賦相匹配。
  • 寫入黨申請書的村民大幅增加,新疆這個村是如何用黨建做到的?
    近日,拜城縣賽裡木鎮託克買裡村村民吐爾遜·熱合曼的一句話道出了眾多村民的心聲。 近年來,在賽裡木鎮,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的5支「訪惠聚」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和自治區檢察院黨組、當地黨委的工作安排,以抓黨建促穩定、促脫貧、促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地生根。
  • 木加甲村召開脫貧攻堅檔案歸檔工作會議
    》相關要求,4月11日上午,木加甲村召開脫貧攻堅檔案歸檔工作會議,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包村幹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各小組組長參加會議。    會議明確,本次檔案歸檔工作意義重大,是組織實施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形成的痕跡記錄,是反映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等各種載體形式的歷史依據。
  • 脫貧故事|山羊村拓寬致富路 古寨揚起「振興曲」
    山羊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田雪勇,曾是第二任第一書記。他感嘆,由於山路崎嶇,山羊村的美景一直「待字閨中無人識」。脫貧攻堅以來,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多方爭取,把原本4米寬的土路,拓寬到6米的水泥路,2020年底全線通車,打通了「主動脈」。村組之間的路也基本完成鋪設,暢通了「毛細血管」。「路更寬,意味著未來的遊客會更多,山羊村的產業會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