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鋼大橋9月29日通車 長安街成為真正意義的「百裡長街」

2021-01-08 央視網

  上午,長安街西延道路工程新首鋼大橋全面建成通車。至此,西起門頭溝區石擔路、東至石景山古城大街,全長約6.5公裡的長安街西延工程全線通車,長安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百裡長街」。

  市民參觀「百裡長街」新地標

  上午9時,隨著第一輛車駛入嶄新的橋面,橫跨永定河、全長1.35公裡的新首鋼大橋正式通車。通車後的新首鋼大橋車流量比預期要高,上午進城方向車流明顯高於出城方向。開通不到一刻鐘,西向東方向上橋車輛就連成了線。

  大橋兩側人行步道也聚滿了人,家住石景山區、門頭溝區的居民紛紛前來拍照留念。「這麼重要的時刻,當然得來見證。」65歲的攝影愛好者李輔中舉著攝像機,不停地按動著快門。李輔中家住迎輝南苑,過去開車進城都是走蓮石路和阜石路,「以後就能走這座大橋直接上長安街了,很方便。」

  記者今天上午也進行了駕車體驗。開車上橋,第一個感覺就是寬敞。新首鋼大橋規劃為雙向八車道城市主幹道,大橋最寬處54.9米,橋梁共5跨,主跨跨徑280米,是北京地區最大跨徑橋梁,也是目前我國橋梁中最寬的一座鋼橋梁,全部鋼結構焊接的主橋總用鋼量達4.5萬噸。

  這座兼具力與美的雄偉大橋仿佛一件巨大的鋼鐵藝術品。大橋標誌性的造型是兩座外傾的門形鋼塔,一高一低,通過一條條斜拉索,拉起全橋近3萬噸重的鋼箱梁。從遠處看,好像兩個面對面坐在地上的人,腳抵著腳,手拽著鋼索,各自向後拉伸。通行於這段名為「合力之門」的主橋上,仿佛穿越著時空隧道。

  這座大橋還有一些不易察覺的亮點,比如主幹路中央隔離帶的欄杆,不僅具備防撞功能,夜間還能抵擋對面車輛燈光照射,避免晃眼。

  市民可憑欄遠眺永定河

  藝術範兒的新首鋼大橋有許多貼心的設計令市民歡迎。

  為保障步行市民的出行安全及體驗,大橋在機動車道兩側分別設置了3.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和3米寬的人行步道。記者注意到,人行步道不僅設計了無障礙設施,還塗有防滑材料。同時,大橋最外側的欄杆可以讓市民舒服地扒在扶手上遠眺風景。

  在全面提升大橋交通功能的同時,新首鋼大橋設計上還充分利用了橋下空間。通過橋墩柱的錯落布置,大橋下形成很多圍合空間,既能保證市民利用開闊空間休閒健身的安全性,結構上又不失通透感。此外,主橋還增加了人行樓梯,方便市民從大橋下到永定河岸邊。

  西延段公交專用道全覆蓋

  長安街西延工程西起門頭溝區石擔路、東至石景山古城大街,全長約6.5公裡。作為西延線最重要的節點工程,新首鋼大橋的正式通車,也標誌著西延工程全線貫通。至此,長安街向西延伸至門頭溝區石擔路,向東延伸至城市副中心,全長達到50餘公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百裡長街」。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安街西延工程的建成通車,對於拓展「新首鋼」區域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交通保障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將打通北京中心城區與京西地區的快速通道,帶動門頭溝區、石景山區和新首鋼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為西部地區更好地承接中心城的疏解功能奠定交通基礎。

  記者注意到,新首鋼大橋全程設有公交專用道,從古城大街到大橋西端的石擔路,全長約6.5公裡的長安街西延線公交專用道全覆蓋。新首鋼大橋最高限速每小時70公裡,橋上有區間測速裝置及標識。(記者 孫宏陽 記者 鄧偉 攝)

  相關新聞

  首鋼廠東門今起開放

  北京晚報訊(記者 殷呈悅)「看到它,就好像看到了家。」對於首鋼員工來說,「廠東門」這三個字是不可磨滅的共同記憶。今天起,首鋼廠東門原址向社會開放,新首鋼大橋同時開通,這標誌著拉動北京西部新首鋼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工程——長安街西延線全線貫通。首鋼廠東門是首鋼人進出首鋼的主要通道,成為首鋼特有的符號和地標。

  首鋼人對廠東門有著深厚的情感,無論是在哪裡工作,只要回到廠東門,就像到了家一樣。2015年5月,為了實施長安街西延工程,首鋼廠東門在原址向西500米處異地遷建。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天向社會開放的是首鋼廠東門原址,而重新復建的廠東門也將於10月對社會開放。據首鋼方面介紹,由於長安街西延線道路兩側的首鋼園區還在進行施工建設,為安全起見,進入園區還要辦理相關手續。

相關焦點

  • 北京新首鋼大橋高塔合龍 預計9月建成
    北京新首鋼大橋高塔合龍 預計9月建成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1月17日 13:33 A-A+ ,橫跨永定河上的「新首鋼大橋」順利完成高塔合龍,大橋主塔高度達124米。
  • 新首鋼大橋實現高塔合攏 北京新地標綻放在永定河蓮石湖畔
    千龍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孔祥妮)1月11日上午,長安街西延跨永定河大橋——新首鋼大橋實現高塔合攏,大橋高度達到124米,作為全球首例雙塔斜拉剛構組合體系橋,大橋創下了多項之最:北京地區跨徑最大、最寬、高度最高,設計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
  • 北京最寬大橋新首鋼大橋高塔合攏 9月底將竣工
    長安街西延工程起點為門頭溝區三石路,終點至石景山區古城大街,全長約6.5公裡,道路上跨豐沙鐵路及永定河。上跨永定河的新首鋼大橋的主塔高度達到124米,且南北塔肢均有不同角度的傾斜,溫度變化對鋼結構的影響變得格外突出,不同的時間點進行測量,塔肢的數據也會變化,克服高空測量的難題變得尤為重要。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整個過程中,塔節段製造、吊裝、運輸、焊接難度大,影響因素多、受天氣條件制約,同時還要把握好合攏的時間。「施工方案經過會議討論、層層審批、專家論證,最終才確保吊裝就位的工作順利進行。」
  • 9月29日,正式通車!|合肥早新聞
    >9月9日:晴天到多雲,22~33℃9月10日:晴天到多雲,23~33℃9月11日:多雲到晴天,20~30℃9月12日:多雲到晴天,20~29℃9月13日:多雲到陰天,20~27℃9月14日:多雲,有陣雨,20~25℃合肥事NEWS合肥63中新校區什麼時候開工?
  • 【今日歷史】12月29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69年前,1948年3月3日,彭德懷率部在瓦子街之戰中全殲國民黨第二十九軍,此役國民黨軍被殲2.9萬人,中將軍長劉戡自盡。至此,宜川、瓦子街戰役全面結束。此戰共殲胡宗南集團1個軍部、2個師部、5個旅共10個團的兵力,斃傷俘敵共3萬多人。此役之後,消滅了敵軍有生力量,解放了宜川、黃龍大片地區。劉戡自殺後,被蔣介石追贈為陸軍上將。
  • 今天|6月28日,16年前,盧浦大橋建成通車,成為黃浦江上第六座大橋
    >2003年6月28日,當時有「世界第一拱」之稱的黃浦江越江大橋——上海盧浦大橋工程建成通車,這是上海越江工程建設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盧浦大橋是上海黃浦江上的第六座大橋。工程於2000年10月開工建設,北起浦西魯班路—瞿溪路口南北高架道路,過黃浦江後越過耀華路與濟陽路接平,再往南過川楊河與外環線濟陽路立交相接。工程範圍線路總長8.7公裡,其中大橋主線段長約3.9公裡,南延伸段長約4.8公裡。大橋主跨為550米,主橋設雙向六車道,兩側為各寬2米的人行道。
  • 今年河南又有兩座黃河大橋將通車 截至目前已有24座通車且跨越黃河...
    據統計,我省通車的黃河橋有24座,昔日天塹已成為通途。此外,9月6日,全省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會議暨在建交通重點項目觀摩會在濟源召開,會議透露,今年年底前我省還有四段高速公路建成,具備通車條件。官渡黃河大橋工程正在收尾官渡黃河大橋項目是國道107東移的咽喉工程,是我省幹線公路目前最寬的黃河橋,是國內首座將體外預應力技術應用於大規模連續梁的特大橋。
  • 新柳南高速攻克最大難點,衝刺今年7月1日通車!
    新柳南高速攻克最大難點,衝刺今年7月1日通車!據悉,施工方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全力衝刺2021年7月1日通車目標,為建黨100周年獻禮。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柳江區裡高鎮境內的新柳南高速二標段項目工地龍南特大橋施工現場,看到呈「S」形走向的大橋,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架在大山之間。據該標段項目副書記左雲介紹,龍南特大橋是新柳南高速柳州境內施工的最大難點。
  • 兩座黃河大橋今年將建成!河南已有24座跨越黃河的大橋
    國道107官渡黃河大橋將於今年國慶節前建成,並具備通車條件,這一好消息讓人振奮。同時,國道234焦鄭黃河大橋也將於今年底建成。兩座跨黃河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我省國省道網結構,助推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據統計,我省通車的黃河橋有24座,昔日天塹已成為通途。
  • 連接南京主城與新城的這座長江大橋於今日(本月24日)14時通車!
    南京長江五橋據《南京發布》發布的消息稱: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及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西段),將於2020年12月24日14:00開通運行,這條過大江通道均為24小時免費通行!為此,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和南京市公安交管局於2020年12月22日發布了公告:「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省發展改革委相關批覆要求,南京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實施完成了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西段)工程建設,自2020年12月24日14:00起開通運行。
  • 新聞來了丨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10月1日起施行,明確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所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兒童個人信息。 資料圖 交通運輸部門預計,10月1日9時至16時將迎來國慶假期出程高峰,珠三角、長三角等出行集中區域路網通行壓力大。
  • 9月29日生日性格分析
    1913年9月29日,中國第一部電影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新新舞臺放映,引起強烈反響。此前中國電影,已有10多年的歷史,但只是沒有情節的動作和戲曲片段。 《難夫難妻》以買賣婚姻習俗為題材,描述了從媒人撮合開始直到把互不相識的一對男女送入洞房的整個過程,因而又名《洞房花燭》。全片共長4本,由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張石川聯合導演,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
  • 「急先鋒」劉全芝——「我參與修建了9座大橋」
    1月2日,劉全芝照例沒有給自己放假,他再次來到市城區興華路跨徒駭河項目施工現場,對項目復工、揚塵治理、安全施工等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進入冬季以來,為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市多次啟動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興華路跨徒駭河大橋項目施工進度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劉全芝對這座橋格外關注。
  • 臨海伏龍大橋新進展,估算總投9.8億!預計今年全面啟動
    臨海市發展和改革局2019年4月17日項目代碼:2019-331082-78-01-021297-0002019年計劃臨海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在2019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提及:調整城市建設機制,推動「東拓南進、擁江發展」,形成片區錯位發展、全域協同共進的空間格局;靈江城市新廊道要以靈江建閘引水擴排工程建設為起點,動工建設伏龍大橋
  • 文麻高速預計今年7月全線通車
    一起來了解文(山)至麻(慄坡)高速公路項目概算投資115.2億元於2018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路線起自接已通車蒙文硯高速公路甲馬石 K89+824 處止點位於麻慄坡北全長74.776km全線使用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整體式路基寬26米設計時速80公裡
  • 12月22日凌晨,正式通車!
    12月22日凌晨,正式通車!由於施工條件限制,通車後,還將進行6天緊張的四電(通信、信號、電力、接觸網)工程施工,全長60.85公裡的水蚌鐵路將於12月28日正式邁入電氣化鐵路新時代。
  • 新岱家山大橋即將建成通車 岱山老橋可否留作人行景觀橋
    新岱家山大橋即將建成通車岱山老橋可否留作人行景觀橋在漢口北的府河兩岸,位於漢黃路上的岱山一橋、岱山二橋又稱「岱山老橋」,是附近黃陂和漢口居民往來的重要通道。最近有市民反映,希望新岱家山大橋建成通車後,依然保留老橋作為人行景觀橋,供兩岸行人和非機動車來往,既能減輕新橋壓力,又方便百姓生活。對此,記者進行了多方探訪,獲悉兩座老橋已運營超過50年,近幾年的健康檢測結果均為合格,但由於府澴河河道整治工程,新岱家山大橋建成後,老橋是否保留要根據河道整治的最終規劃而定。
  • 12月29日歷史上今天發生的事
    在1336年前的今天,684年12月29日(農曆684年11月18日),初唐四傑《詠鵝詩》作者駱賓王逝世。字觀光,義烏(今中國浙江義烏)人。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做。 唐朝初期的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 曾家巖大橋通車一周 路面沒有指示牌好難找
    2020年12月31日晚,曾家巖大橋主線正式建成通車,可是不少市民表示,近一周過去了,大橋北引道附近的道路交通指示牌仍未更新,讓第一次前往曾家巖大橋的車主找路難。1月6日下午4點30分,記者來到位於渝北區興盛大道的曾家巖大橋北引道——劉家臺隧道入口周圍看到,附近原有的道路交通指示牌上都沒有標註前往曾家巖大橋的行駛方向,只有在興盛大道上新增的部分道路交通指示牌與隧道入口處的指示牌上標註有曾家巖大橋的行駛方向。
  • 鄭萬高鐵雲陽段這兩座大橋都有新進展...
    鄭萬高鐵雲陽段這兩座大橋都有新進展...鄭萬高鐵雲陽段這兩座大橋都有新進展... 廣告 連日來鄭萬高鐵頻傳喜訊11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