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官員稱聖戰者把恐怖帶回歐洲 曾被指是臆想

2021-01-09 環球軍事

【環球軍事報導】「布魯塞爾槍擊案證明我不是在編瞎話,危險就在眼前。」歐盟反恐總協調員吉爾斯•德•科赫夫一臉凝重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前不久,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的槍擊案讓歐洲人緊張起來。之前很多人認為,恐怖襲擊距離自己很遠,歐洲沒有必要勞民傷財去應對「臆想中的敵人」。表面看上去非常平靜的歐洲,其實暗流潛湧,前往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參加「聖戰」的恐怖分子正在潛回歐洲,用更加隱蔽而殘暴的手段屠殺無辜的人們。

科赫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發生在5月24日的這起暴恐案件已經告破,恐怖分子是法國人,名叫邁赫迪•奈穆什,現年29歲。法國警方在逮捕這名恐怖分子的時候發現,他隨身帶的旅行包裡有步槍和手槍,還有很多子彈,另外還帶了近日受到全球關注的「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的一面旗幟。

「奈穆什是把恐怖帶回家的第一個歐洲人。」科赫夫強調指出,奈穆什曾五度入獄,並在2013年參與了敘利亞內戰,「正是在監獄度過的7年時間裡,奈穆什被敘利亞『基地』組織洗腦,成為一名極端分子。」在這次暴恐案件中,共有4人遭槍擊而死亡。科赫夫一年前就向歐盟各國建議,一定要高度關注西方「聖戰者」,這些在極端組織受訓的恐怖分子是歐洲最大的安全威脅。但他的話被認為是在「臆想」,通過「杜撰一個危險的故事」來「獲得預算」。

比利時的反恐專家克洛德•莫尼克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有1500至2500名來自歐洲的年輕人在敘利亞參加「聖戰」,其中有150至200名來自英國,有250至300名分別來自比利時和法國。「這些人大都因生活失意而酗酒吸毒,對社會有一種疏離感和仇恨,在伊斯蘭極端組織的蠱惑下,很容易被發展成恐怖分子。」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極端化國際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自從2011年敘利亞衝突爆發以來,已有來自歐洲14個國家的600名年輕人在敘利亞參加「聖戰」,佔到在該國參加「聖戰」的外國人總數的7%到11%之間。在預防和打擊「聖戰者」發動恐怖襲擊方面,歐洲各國採取的措施軟硬不一。法國4月出臺新政,註銷一些可疑人員的護照,禁止他們出境;同時驅逐可疑外國居民,防止他們招募當地青年;另外還建立家庭熱線,讓擔心自己孩子成為「聖戰者」的父母及時通報信息。荷蘭也註銷了11個人的護照,證據表明這些人出國後會參加「聖戰者」組織。英國長期致力於防範,通過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繫網,捕捉極端思想露頭的信息。比利時在29個比較敏感的城鎮各指派一位「預防專家」,走訪社區,防患於未然。德國認為「聖戰者」難以辨別,直到最近才在機場對可疑分子進行截留,但在公路上仍然放行。

有分析認為,歐盟各國的邊界是開放的,各國政府在反恐方面有松有緊,這就給整個歐洲安全帶來巨大隱患,給恐怖分子以更多可乘之機。如果歐盟各國在情報共享和聯合反恐上密切合作,此次布魯塞爾槍擊案就有可能避免。今年3月,德國警方就提醒法國警方,奈穆什從敘利亞途經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回到歐洲,但法國警方並未對此情報給予足夠重視。法國知名法學家阿里•鮑爾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應對『聖戰者』也不是沒有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歐盟成員國加強溝通和協調,合力編織一張反恐網絡,讓極端分子無處可逃。」

去年年底,「基地」組織便利用一個網站從比利時招募「聖戰者」,許諾可以為失業青年帶來體面的生活,並對比利時政府和社會大肆攻擊。據跟蹤該網站的安全部門稱,一些因父母離異無家可歸的流浪青年很快被這家網站的誘人宣傳所吸引,按照網站指示到布魯塞爾火車站北站集結,結果被警方當場抓獲。法國和比利時兩國內政部長日前聯合倡議,為了更好圍追堵截恐怖分子,歐盟成員國之間需要加強情報共享,摧毀極端組織網絡。該倡議得到德國、瑞典、丹麥、英國、荷蘭、愛爾蘭和西班牙的積極響應。倡議指出,極端組織利用網絡散布暴力思想,蠱惑歐洲青年,要想從根本上剷除恐怖主義,就必須先摧毀這些網絡,斬斷極端組織與歐洲青年的思想紐帶。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任 彥】

相關焦點

  • 盤古智庫「慕尼黑安全會議」系列二:歐盟眼中的歐洲安全
    【編者按】「慕尼黑安全會議」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全球性安全政策論壇,素有防務安全系統的「達沃斯」之稱。2016年2月12日,第52屆「慕安會」拉開帷幕,各國軍政首腦、學者專家、商界和媒體雲集「巴伐利亞庭院」,就敘利亞戰爭、難民危機以及歐洲安全秩序的未來等中心議題展開對話與交流。
  • 比利時發生連環爆炸恐怖襲擊 歐洲多國加強安全警戒
    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當地時間昨天早上8點左右,北京時間昨天下午3點左右,歐盟總部所在地,有著「歐洲心臟」之稱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連環爆炸恐怖襲擊。先是位於布魯塞爾市郊的扎芬特姆機場發生兩起爆炸,不久後,位於歐盟總部附近的馬埃勒貝克地鐵站發生一起爆炸。
  • 馬克龍稱申根區應加強邊境管控
    馬克龍當天視察法國和西班牙之間邊境檢查站,稱他支持「深度改革申根區制度,重新思考其組織形式,並以適當規模的邊境部隊增強我們共同邊境的安全保障」。  馬克龍說,他將在12月歐洲聯盟峰會期間正式提出增強邊境安全建議,包括「沿(歐盟)外部邊界設立真正的警察安全部隊」。  一名法國政府官員告訴路透社,法國會在峰會前爭取其他歐盟國家支持,比如德國、荷蘭和奧地利。
  • 德國將矛頭對準法國,女國防部長意有所指:脫離美國屬於白日做夢
    這段時間法國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先是疫情嚴重反彈導致二次封城,之後又接連出現恐怖襲擊事件,直接將法國與穆斯林世界的關係惡化,恐襲甚至蔓延到歐洲其他國家。同時在土耳其不斷煽動下,中東國家反法情緒嚴重,讓馬克龍非常頭大,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人跳出來給馬克龍找不痛快,導致這位總統直接發飆。
  • 外媒:歐盟迷你峰會提新申根區戰略意味著什麼
    報導稱,馬克龍在峰會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歐洲人「需要一種協調、快速的響應機制」,並提出要「建立共同資料庫、交換信息、強化刑事規章」,以及「全面並嚴格執行歐盟已經制定的一系列舉措」。 各國領導人還強調了加強歐洲外部邊界管控對於保護申根區的重要性,以及針對網上傳播的恐怖主義內容加強反應力度。
  • 聯合晚報:歐洲申根條約面臨危機
    聯合晚報:歐洲申根條約面臨危機 2015-11-18 15:41:41視頻:巴黎恐怖襲擊事件7名嫌疑人斃命1人在逃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網11月18日電 臺灣聯合晚報17日評論稱,今年夏季的難民危機導致實施20年的申根條約面臨考驗,日前的巴黎恐攻造成局面雪上加霜,連歐盟執委會主席戎克也承認申根條約面臨危機,雖然他認為危機不是肇因恐攻事件,而是歐盟邊界管控失敗
  • 李柯:歐洲亂成一鍋粥,申根國該關閉邊境嗎?
    【文/李柯】 日前,新冠病毒在歐洲以義大利為中心迅速蔓延。伴隨著疫情的加劇,有輿論呼籲關閉本國邊境以阻止局面進一步惡化。這些聲音不僅出現在義大利的鄰國,也出現在稍遠的德國等國家。儘管歐洲領導人皆表示,目前沒有禁止跨境旅行的必要,但是他們也並不排除將來因應情勢採取相關措施的可能。 歐洲國家可否封鎖其邊境?可以以什麼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封鎖邊境?
  • 敘總統:歐盟更應該擔心它支持的極端組織武裝人員
    拉坦西的獨家採訪時說,歐洲國家擔心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把難民送到歐洲,但他們卻繼續支持敘利亞的恐怖主義,是非常虛偽的。據「今日俄羅斯」9日報導,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歐洲最關心的不應該是埃爾多安威脅要釋放給歐洲的敘利亞難民,而是與歐洲「結盟」的「數十萬」極端組織武裝人員。「那幾百萬難民哪裡值得害怕呢?
  • 歐洲多國解除對歐盟和申根區國家邊境限制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歐洲多國15日起解除對歐盟和申根區國家的邊境限制,但由於還無法全面自由通行,遊客人數要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或仍需一段時間,許多國家的人民預計會留在國內旅遊。  報導稱,儘管多國對歐盟和申根遊客的許多限制已放寬,但對於申根區的居民而言,這並不意味著未來的旅行將不受限制。
  • ...稱其仍在考慮接下來的行動;②歐盟要求英國在10月31日之前回應...
    歐盟正在考慮對英國違法的脫歐法案採取何種行動;①歐盟暫未對英國首相詹森改寫脫歐協議部分內容的計劃立即啟動法律行動,稱其仍在考慮接下來的行動;②歐盟要求英國在10月31日之前回應其訴求,撤銷《內部市場法案》的部分內容,稱這些內容違反了詹森去年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唐寧街的一位發言人周二表示,英國尚未回應歐盟的要求;③歐盟委員會發言人Daniel Ferrie
  • 比利時首都發生連環恐襲 恐怖分子為何「偏好」比利時?
    一個多小時之後,靠近歐盟總部大樓的兩個地鐵站也傳來爆炸聲。 截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稿,比利時政府的官方聲明顯示,多處爆炸已經造成至少26人死亡,136人受傷(觀察者網註:目前已升至34人遇難)。俄媒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已宣布對布魯塞爾恐怖襲擊負責。
  • 歐盟:即便英國無協議脫歐 仍會給予申根免籤待遇
    中新網2月2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月1日,歐盟方面表示,即便英國最終無協議脫歐,仍會給予其免籤證待遇。報導稱,歐盟代表1日同意,在任意180天內,英國公民可免籤證在歐盟其他26個申根國家短期旅行停留90天。目前,駐歐盟代表授權理事會主席開始就這一立法提案同歐洲議會進行談判。
  • 歐洲強國心灰意冷,決定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要與歐盟「魚死網破」
    但是實際上在世界上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患,那就是歐盟。現在歐盟的總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了75萬,只不過是我們平時都將歐盟國家拆開來看,所以顯得沒那麼誇張而已。在當時歐盟成立之後,立刻成為了一個可以和美國比肩的組織,但是美國絲毫不慌,因為他知道歐盟最大的弱點。那就是不團結,後來美國也是抓住這一點很好的牽制住了歐盟。在這次的新冠疫情中,歐盟的這一弊端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 特稿:於危機中覓新機——2021年歐洲形勢展望
    歐盟委員會11月預計,歐洲經濟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到疫情暴發前水平。多項統計表明,由於疫情持續蔓延,歐洲一些國家出現銀行不良貸款激增、企業破產率攀升、就業壓力加劇等問題。歐洲國家已普遍採取穩經濟、保民生的舉措,歐盟還推出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總規模逾1.8萬億歐元。這些措施的成效有待今年進一步觀察。防止和應對恐襲是歐洲面臨的第三大挑戰。
  • 美官員稱發現伊朗準備發動襲擊跡象,美軍高度警戒
    2020-12-30 14:20:39 來源: 夢回過去呀 舉報   近日,有美官員稱發現伊朗準備發動襲擊的跡象
  • 從熱情追求到拂袖而去,英國與歐盟剪不斷、理還亂的70年恩怨糾結
    1957年,煤鋼聯盟六國籤訂了《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EC)。羅馬條約成為成員國之間自由貿易、自由旅行的開端。之前談判的時候,英國派了貿易官員參加,最後還是沒有加入。掉頭!Non!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上半葉,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德洛爾(Jacques Delors)推動歐洲一體化加快進程,包括賦予布魯塞爾更多立法和行政權力,把歐洲議會作為歐洲的立法機構,制定單一歐洲法案等。1992年《馬斯垂克條約》(即《歐洲聯盟條約》)籤署,歐盟成立,決定1995年歐盟擴大。英國保守黨政府內部在歐洲一體化議題上的對立則日趨明顯。
  • FBI局長證實調查斯諾登 稱監視項目可挫敗9.11
    一周前,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工作的斯諾登踢爆兩大絕密監視項目,直指美國政府大規模監控境外網民上網並監視國內民眾通話。  穆勒在作證時承認,FBI正在對自曝洩密的斯諾登進行刑事調查,而且「這些洩密行為嚴重損害國家安全,我們正在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追究此人的洩密責任」。  這是FBI首度證實正在調查斯諾登。
  • 歐盟24國強烈抗議後,美國發起第4次阻撓!俄羅斯剛剛硬氣回復
    周三(1月13日)外媒最新報導指出,2名消息人士在周二稱,美國官方本月已經對多家疑似協助興建俄羅斯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歐洲企業發出通知,警告其參與北溪項目2號的做法將面臨美國「懲罰」風險。據悉,在即將離任之際,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正準備對該項目發起最後一輪懲罰措施。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正在設法將這一風險傳遞給相關歐洲企業,並敦促其在「為時未晚」之前撤出該項目。
  • 8月27日英媒摘要:歐洲命運論出爐 德衰法強
    英國《衛報》  歐洲未來命運論出爐 德國衰退法國強大英國人口爆炸  根據歐盟統計署最新發布的一份有關歐洲未來人口發展前景的報告稱,在未來50年之內,英國人口將會超過德國和法國,成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英國的高生育率和人口結構年輕化
  • 歐盟國家開始停發中國公民申根籤證!
    隨著歐洲各國疫情好轉,6月起歐盟各成員國逐步解除了旅行限制以恢復經濟,歐盟委員會也於6月30日達成一致同意從7月1日起對十餘個歐盟外國家重新開放邊境,疫情嚴重的美國、巴西除外。中國很特殊,被加了星號。歐盟外交官員表示:如果中國向歐盟遊客提供互惠協議,允許歐盟公民進入中國,歐盟可以將中國加入可入境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