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於危機中覓新機——2021年歐洲形勢展望

2021-01-10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特稿:於危機中覓新機——2021年歐洲形勢展望

新華社記者韓冰 周嘯天

幾度成為全球新冠疫情重災區、經濟大幅下滑、恐襲陰霾不散……用法國外長勒德裡昂的話說,歐洲2020年經歷了「可怕的一年」。面對重重挑戰,歐洲暴露出治理短板,也展現出抗壓韌性。

2021年,三大挑戰將考驗歐洲智慧。歐洲能否識變應變,化危為機,值得關注。國際分析人士認為,新的一年,歐洲一體化仍將曲折前行,中歐合作有望繼續深化。

(小標題)三大挑戰需面對

遏制疫情是歐洲今年面臨的首要挑戰。2020年,歐洲遭受多輪疫情衝擊。包括英國首相詹森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的多名歐洲政要先後感染新冠。年末,歐洲多國還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疫情防控遭遇新挑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在新的一年,歐洲疫情值得密切關注,疫苗大規模接種將是歐洲防控疫情的有利因素之一。疫苗有效性如果得到證實,會給歐洲防疫及應對其他挑戰帶來更多信心和底氣。

第二大挑戰是如何解決經濟難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20年1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受疫情影響,歐元區經濟當年下滑幅度達7.5%。歐盟委員會11月預計,歐洲經濟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到疫情暴發前水平。多項統計表明,由於疫情持續蔓延,歐洲一些國家出現銀行不良貸款激增、企業破產率攀升、就業壓力加劇等問題。歐洲國家已普遍採取穩經濟、保民生的舉措,歐盟還推出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總規模逾1.8萬億歐元。這些措施的成效有待今年進一步觀察。

防止和應對恐襲是歐洲面臨的第三大挑戰。2020年,從法國到奧地利,恐怖襲擊在歐洲時有發生。法國總統馬克龍指出,恐怖主義是歐洲面臨的「切實威脅」,歐洲必須採取「迅速和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今年,歐洲國家有望進一步探討申根區改革,並加強國際協調、展現決心,以更好應對恐怖襲擊。

(小標題)一體化仍將前行

展望新一年,歐洲一體化有望跨越坎坷繼續前行,歐盟建設的韌性不容小覷。

新冠疫情及衍生的種種問題,對歐盟來說如同一場壓力測試,一方面暴露了歐盟內部決策程序複雜、協調成本較高等問題,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歐盟面對危機的應對能力和抗壓性。歐洲一體化在危機中有所深化。去年末,歐盟和英國就雙方未來關係達成協議,也為歐盟翻過英國「脫歐」一頁並開啟新旅程帶來契機。

崔洪建指出,歐盟成員國雖然在去年歐洲暴發疫情初期曾一度各自為政,但隨後歐盟逐步在醫療資源、疫苗研發等方面發揮協調組織作用,歐盟機構在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的權力因此「前進一大步」。歐盟去年推出7500億歐元恢復基金的重要意義在於歐盟財政一體化進程取得新突破,各國之間的利益紐帶更加緊密。地緣政治爭端、恐怖襲擊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歐盟各成員國更注重協調立場。此外,作為歐洲一體化的關鍵因素之一,法德合作依然較為牢固。

更重要的是,英國「脫歐」給歐洲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初步緩解。2020年12月24日,歐盟與英國就包括貿易在內的一系列合作關係達成協議,避免因英國「無協議脫歐」而導致「雙輸」。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這一協議的達成意味著,「歐洲從此可以把英國『脫歐』問題拋在身後,開始展望未來」。不過,英國「脫歐」後的歐英關係遠未走出磨合期,「脫歐」的影響還將逐漸顯現。

(小標題)中歐合作將深化

新的一年,中歐多領域合作將保持2020年的良好勢頭,並有望更上層樓。

隨著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去年末如期完成,在生態、數字等領域將湧現更多投資機遇、出現更多合作案例。此外,隨著《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今年初正式生效,茶葉、葡萄酒等特色產品也將走進中歐雙方更多普通家庭。

據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介紹,2020年前11個月,中歐雙邊貿易額接近6200億美元,同比增長4.7%,中國已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廣闊的中國市場、率先復甦的中國經濟為歐洲發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指出,2020年許多歐企在華業務呈兩位數增長,中國市場成為一些歐洲企業盈利的重要支撐。

在衛生健康領域,可以預見,中歐合作在新的一年仍將有力前行。

2020年,中歐譜寫了令人難忘的抗疫協奏曲。歐盟及其成員國在中國暴發疫情之際,提供數十噸醫療物資;歐洲暴發疫情後,中國人民又克服自身困難,向歐洲持續提供抗疫物資。中歐在生產鏈供應鏈方面的協作,使呼吸機、口罩等抗疫物資得以順暢生產。從「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到「千裡同好,堅於金石」,中歐「患難見真情」的一幕幕將永載史冊。

觀察人士指出,新的一年,中歐經貿「正向依存」關係將進一步彰顯,雙方繼續深化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就業形勢變化與未來展望
    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和就業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2008年10月以來,外貿出口增長大幅度滑落,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出現負增長。外需萎縮不僅造成了經濟增速放緩,而且促使就業形勢發生扭轉,並給2009年的就業形勢增添了巨大壓力。
  • 公務機使用量將在2021下半年恢復至2019年水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公務機使用量將在2021下半年恢復至2019年水平10月22日,霍尼韋爾對外發布第29期年度全球公務航空展望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公務機新機交付量為7300架,總價值2350億美元,較上期報告中十年預測下降4%,儘管交付量有所下降,80%的運營商表示採購計劃未受
  • 回顧:2012年6月國際形勢觀察(4大事件)
    (三)歐債危機形勢嚴峻,嚴重拖累世界經濟形勢 希臘新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與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泛希社運)和民主左派黨就組建聯合政府達成原則協議,薩馬拉斯20日宣誓就任總理。由於新民主黨支持緊縮與留在歐元區,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危險,使歐元區有了喘息之機。希臘退出歐元區危機暫緩仍無法遏止歐債危機不斷蔓延的趨勢。
  • 四大風險齊聚,2021年可能是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最艱難的一年
    評級機構標普在最新報告中警告,對於全球銀行業來說,今年十分困難,但明年可能將更糟。2021年可能是全球金融危機餘波以來銀行經歷的最艱難一年。11月17日,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發布全球銀行業2021年展望,認為「對許多銀行系統而言,要到2023年甚至更久之後才能恢復到新冠疫情以前的水平」 。
  • 宋志平:2020下半年,我對形勢的3個判斷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和企業家應對的策略,主要講三段話。 6月24日,IMF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是今年增長1.2%,是2020年唯一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7月29日,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砥礪前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進中國改革議程》。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增速今年將放緩至1.6%,為1976年以來的最低增速,2021年回升至7.9%。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2021年,全球疫情將如何演繹?世界經濟能否走向較為穩定的復甦?有哪些深層因素會推動中國經濟繼續恢復?中國經濟增長能否回歸趨勢性運行軌道?金融運行能回歸常態嗎?宏觀政策會轉彎嗎?針對上述一系列問題,本文提出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 2016年國際形勢「跌宕起伏」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2016年的國際形勢,那就是「跌宕起伏」。川普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美國優先」的戰略調整給世界格局增添變數;英國「脫歐」令歐洲一體化進程遭受重創。  這一年,傳統板塊新增裂痕。  展望2017年,世界多極化有望繼續向縱深發展。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積極因素。明年,中國將舉辦兩大主場外交活動: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中國外交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全力推動中國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二季度隨著全球第二波疫情趨於緩和,我國輸入型疫情壓力有所減小,將恢復到類似於2020年7-10月的情況,同樣受益於2020年的低基數,經濟增速將保持在8%-10%的中高速區間。總體來看,出口2021年將表現為前高后低,全年增速預計為10%左右。 從進口來看,2020年中國進口增速持續低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其他經濟體的復工復產形勢不佳,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處於低位。
  • 國際特稿專線11月27日發稿預告
    國際特稿專線今日待發重要稿件: 1、【特稿】韓國單日新增病例數連續兩天超500例 2、【特稿】戴森將斥數十億美元研究新技術 3、【微特稿】日本擬再查民眾新冠抗體情況 今日已發重要稿件:
  • 危機中謀新機,變局中開新局——李愛武專題調研電子信息產業鏈建設...
    11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赴城陵磯新港區,專題調研電子信息產業鏈建設情況,她強調,要加速人才集聚和產業培育,在危機中培育新機,以港區為龍頭壯大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市政府秘書長劉傳漢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 益萊儲2021新年展望:未來既充滿不確定性又有無限可能
    益萊儲2021新年展望:未來既充滿不確定性又有無限可能 潘海夢 發表於 2021-01-07 09:34:24 作者:益萊儲亞太區高級副總裁潘海夢 2021年1月8日
  • 《環球論壇》|2020年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之八 英國
    距離歐洲大陸最近的英國港口城市多佛爾1日在晨霧中平靜迎來英國徹底「脫歐」後的第一天。自2021年1月1日起,英國正式退出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 2020年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之八 英國脫歐:夢想、利益還是政治的遊戲?
  • 中信證券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再展宏圖
    3)2020年為應對疫情出臺的臨時性、階段性的特別舉措可能將在2021年適度退出,包括赤字率下調、不再發行特別國債等,貨幣政策可能回到中性「相機抉擇」的狀態。4)2020年預計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可能是增速最高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中國有望持續發揮著全球經濟恢復「發動機」的作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經濟增量對全球的貢獻比例甚至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
  • 立足2020年展望2021年句子說說
    立足2020年展望2021年句子說說導讀: 你好2021,讓我們觥籌交錯,為我們自己,為了愛我們的人及我們愛的人祈禱祝福!祝願所有朋友們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下面是續寫的晴空小編為你精選的2020年展望2021年句子說說。1. 2021年,就是人生新的開始,美好的開始。2021年開啟開掛的人生!過去幾十年沒有認真地年輕,2021年一定認真地老去!
  • 2021展望的句子 展望2021的勵志句子
    關於2021展望的句子整理分享,在2020年的最後時刻,把希望的種子播下,待到2021春暖花開之時,收穫美好的幸福!祝你快樂!以下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展望2021的勵志句子,歡迎閱讀2021展望的句子(一) 祝你:新年大吉大利、百無禁忌、五福臨門、富貴吉祥、橫財就手、財運亨通、步步高升、生意興隆、東成西就、恭喜發財!
  • 德國商業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1.7%和8.0%
    原標題:德國商業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1.7%和8.0%   2020年,「黑天鵝」事件頻出,新冠疫情突發並在全球範圍內蔓延,致使全球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
  • 最新展望2021年寄語一句話
    最新展望2021年寄語一句話導讀:途中有收穫也有失去,而不論結果如何,總要自己去面對;慢慢發現,慢慢了解;懂得感恩,保持善良,感謝2020,你好2021。下面是續寫的晴空小編為你精選的展望2021年寄語一句話。1. 隨著新年的鐘聲響起,新的一年到來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馬精神,萬事如意我們告別了。2.
  • 聯合晚報:歐洲申根條約面臨危機
    聯合晚報:歐洲申根條約面臨危機 2015-11-18 15:41: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當地時間11月15日,法國巴黎民眾在共和廣場悼念恐怖襲擊遇難者
  • 2020年油價回顧與2021年Q1油價展望
    在美聯儲2019年8月開啟降息,9月重新開啟QE背景下,需求周期復甦只是時間問題,而OECD綜合領先指標與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領先指標,顯示經濟將可能隨著貨幣寬鬆出現周期復甦。 其二,中國經濟企穩復甦,中債10年期收益率面臨回升壓力。
  • 2021年「一針」定漲跌,美元將深潛不起
    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疫情」和「疫苗」將繼續充斥市場主題,同時在各國央行寬鬆措施延續,全球慢慢進入後疫情時代的緩和復甦下,美元弱勢、非美強勢的情況將能延續,同時股票市場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再接再厲,再下一城。2020年主要貨幣對美元漲跌幅排行榜 (截至202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