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光 作品

單位庭院裡,前兩年搞綠化,種了一批叫不出名字的樹,誰也不在意它們是什麼樹,日子一天天地過。現在,大家都發現一棵樹上結滿了一種很漂亮的果實,大家才留意到是一棵洋蒲桃樹,它與臺灣的蓮霧是親兄弟,其實就是同一樣的東西。

洋蒲桃果實像一個小型的梨子,肉紅色,洋紅色,表面發亮,很鮮嫩的感覺,個體長4-5釐米,頂部凹陷,樣子很可愛。
洋蒲桃適應性強,粗生易長,很少見過有人打理它,只是庭院裡的土壤肥沃,生長得特別快。只是兩年時間,就已經長到3米高,葉子婆娑,是庭院裡最好看的樹種了。而且,它的葉子很茂盛,層層疊疊,密不透風,不要說是太陽,所以在樹下非常的蔭涼清爽。


在臺灣,洋蒲桃被譽為「水果皇帝」,暢銷於大陸水果市場,也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在超市裡都有,價格很貴,每個都用真空袋包裹起來,說真的,我也只吃過一次,覺得不值得這個價錢,換言之,就是它沒有達到這個價格所具備的品質。


這在湛江,這個與臺灣蓮霧一個長相的洋蒲桃卻沒有人理睬。在很多公園裡都有發現它的蹤影,但是沒有人採摘它,任由這些果實熟透了,掉落到地下。因為,湛江這種洋蒲桃根本就不好吃。這種果在廣東叫「棉花果」,表面很好看,但吃到嘴裡,象吃一口棉花,因此有了這個並不好聽的大名。
湛江洋蒲桃雖然做不了水果,但它優美的樹形和滿樹結的像梨子一樣的果實,應用於園林綠化中,是非常之好的。它蔥蘢的樹木、青綠的枝葉,豐碩的果實,成為美化環境的亮麗風景線。
臺灣蓮霧有一定的醫藥價值,果實可治療多種疾病,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因而,臺灣民間有「吃洋蒲桃清肺火之說」。但在廣東湛江,這種長相與臺灣蓮霧一模一樣的洋蒲桃,卻沒有人用它作為治療疾病之用。藥書裡不知如何介紹,但在民間,就沒有人提過用它作治療疾病之用。
臺灣蓮霧還可以作為菜餚,淡淡的甜味中帶有蘋果般的清香,食後齒頰留芳,其中著名的傳統小吃「四海同心」,就是以蓮霧作為主要材料。在臺灣一些宴會上還用蓮霧作為冷盤。但那都不是我們在湛江看到的洋蒲桃。在湛江這個與臺灣蓮霧一模一樣的洋蒲桃,有少少甜味,吃在嘴裡還會帶有些少苦澀感。
臺灣蓮霧與湛江洋蒲桃是不是像《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六》晏子使楚中說的這樣一段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湛江洋蒲桃在臺灣生長是名貴水果,在湛江卻是沒人要的野果,是不是「水土異也」的原因?我不感作定論,還是請各位網友讀者留言,一起探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