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祭文昌帝君 祭祀大典再現傳統民俗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文昌祭祀大典現場。 陳仁康 攝

  中新網綿陽3月19日電 (楊勇 董媛媛)19日,海峽兩岸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梓潼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各界嘉賓代表共計300餘人,在同根同祖同源的血脈聯繫下,在一脈相承的文昌文化背景下,齊聚七曲山大廟,共同祭祀文昌帝君。

  上午9時50分,沿襲古老的廟會習俗,三通聖鼓,七曲山大廟正門徐徐開啟,戊戌年文昌祭祀大典正式開始。按照傳統文昌祭祀「三獻禮」規制,全程伴以祭祀歌舞「六佾舞」,長袖明眸,衣袂飄飄。大典初獻禮,41名高校學子代表在歌舞中一起沿祭祀通道緩緩上前,向文昌帝君恭獻書卷,而後齊聲朗誦被譽為「善書三聖經」之一的《文昌陰騭文》名句,「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文昌祭祀大典現場。 董媛媛 攝

  隨後,亞獻禮,20位海峽兩岸文昌信眾代表依次上前,淨手上香,祈願家興業旺、國強民安。終獻禮時,兩岸各界人士向文昌帝君敬獻了花籃。儀式中,來自臺灣的代表與梓潼文昌祖庭代表還互換了神磬並互贈禮物,體現出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通過文昌文化交流,將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文化自信,促進兩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內涵精神的弘揚和傳承。

  據了解,此次活動期間還將舉行「行古蜀道·看新梓潼」採風活動、「推動文昌文化振興,促進梓潼經濟發展」座談會、「穿越時空的思想之光」——「文昌杯」華語詩歌大賽頒獎晚會等活動。

文昌祭祀大典現場。 董媛媛 攝

  「北孔子,南文昌」,梓潼是世界公認的中華文昌文化發祥地,七曲山大廟被譽為「天下文昌祖庭」。近年來,到梓潼七曲山大廟旅遊觀光、朝聖祈福的臺灣參訪團和觀光遊客不斷增多,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梓潼成為臺商投資的沃土,2016年,綿陽市臺商產業園在梓潼掛牌成立,一批臺灣企業進駐產業園區,臺灣地方文化與梓潼地方文化交融共織,共同促進了產業發展、文化發展。文昌文化在臺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正在成為四川與臺灣交流的品牌活動。(完)

全文連結:海峽兩岸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梓潼舉行

祭祀大典再現傳統民俗

  祭祀大典沿襲古老的廟會習俗,按照傳統文昌祭祀「三獻禮」規制,全程伴以祭祀歌舞「六佾舞」。

    

文昌祭祀大典現場。 董媛媛 攝

海峽兩岸文昌信眾代表淨手上香。 董媛媛 攝

祭祀現場。 董媛媛 攝

學子代表向文昌帝君恭獻書卷。 董媛媛 攝

祭祀現場。 董媛媛 攝

祭祀歌舞表演。 董媛媛 攝

全文連結:海峽兩岸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 祭祀大典再現傳統民俗

臺灣宮廟恭請文昌像

    據考證,文昌祭祀清代即列入國家祭典。本次祭祀大典是在清康熙三年《文昌樂章》的基礎上,由有關專家進行反覆改編而成,既突出古色古韻,又體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作為一道旅遊文化大餐向外界展示。

  當天(3月19日,農曆二月初三)恰逢1090屆文昌廟會,七曲山除了舉行莊嚴的祭祀活動,還開展了臺灣宮廟恭請文昌像等文昌文化交流活動。

    亞獻禮環節,20位海峽兩岸文昌信眾代表依次上前,淨手上香,祈願家興業旺、國強民安。著名節目主持人、綿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主席、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播音員但軍現場敬誦《戊戌年文昌祭祀大典祝文》。

    終獻禮時,兩岸各界人士向文昌帝君敬獻了花籃,綿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秘書長、綿陽師範學院副教授鄧詠濤敬誦《戊戌年文昌祭祀大典祭文》。

全文連結:海峽兩岸同祭文昌帝君 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梓潼開幕

文昌文化系列交流活動

    四川在線消息(陳仁康 記者 李沅衡)3月13日,梓潼發布消息,「文昌杯」華語詩歌大賽暨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將於3月19日在梓潼舉行。

    「文昌杯」華語詩歌大獎賽,自2017年7月下旬開始徵稿,11月30日截稿,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及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家(地區)的各界華語詩人和詩歌愛好者應徵稿件約850人次。在1月27日終評會上,產生擬獲獎作者作品20件,並經各級作協及相關網站、媒體上公示後,最終確定獲獎名單。其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10名。作品以梓潼自然風貌和文昌文化、蜀道文化、「兩彈一星」紅色文化等為題材,挖掘提煉反映時代風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詩歌,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契合梓潼人文特色。

    今年3月19日(農曆二月初三)是1090屆文昌廟會,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是1090屆廟會期間的重頭戲。屆時七曲山將舉行莊嚴的祭祀活動,遊客們將有幸觀看到莊嚴肅穆的文昌祭祀大典,馬鳴陽戲、大新花燈等「非遺」項目展演,還將舉行以道教科儀為準的文昌祭祀儀式、以及平常極為罕見的文昌神像「起駕」儀式、「出宮」儀式、「送駕」儀式和「接駕」儀式等。

(圖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圖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圖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圖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圖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圖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全文連結: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將於3月19日在梓潼開幕

臺灣民眾慶祝文昌帝君誕辰

    宜蘭傳藝中心替文昌帝君慶生,只要穿著學生制服,3月17、18日就可免費入園。(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3月19日是農曆二月初三,也是民間信仰中文昌帝君的誕辰,在宜蘭縣五結鄉的臺灣傳統藝術中心裡有文昌祠,為了替文昌帝君暖壽、迎接4月到7月考季來臨,17、18日穿著學生制服,或憑考試通知單,就能享免費入園的優惠。

    17日傳藝文昌祠的三獻奉祀典禮,由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擔任正獻官,邀請蘇澳鎮南安小學生點燃心燈,園區店家秀出好手藝,在文昌帝君正殿獻上暖壽宴,還以油飯做成直徑53公分的大蛋糕向帝君祝壽,典禮後直接送給現場觀禮民眾,分享文昌帝君的祝福。

    為了讓大眾參與慶典、認識文昌信仰文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在17、18日2天推出「穿著學生制服即享免費入園」的優惠活動,民眾不分年紀只要穿著學生制服就可免費入園,考生也可憑考試通知單入園,歡迎遊客向文昌帝君祝壽。除了穿學生制服免費入園活動外,18日下午1時30分到下午4時,在傳藝園區的廟埕廣場還有「手作狀元糕祝壽」免費體驗,活動下午1時開放報名。(李忠一/宜蘭報導 臺灣《中國時報》)

全文連結:文昌帝君誕辰 傳藝盛大慶祝

相關焦點

  • 涿鹿 祭拜文昌帝君
    陰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聖誕之日,涿鹿縣祭拜文昌帝君大典上午在縣城文昌閣下隆重舉行。
  • 大家拜的帝君竟然是綿陽人!二月初三你拜文昌帝君了嗎?
    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生辰日作為文昌老家的梓潼縣在當天做了些什麼呢?跟冠稀哥去梓潼走一趟吧!文昌帝君祭祀大典2019年3月9日,農曆二月初三,在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第1092屆文昌廟會之文昌祭祀大典在梓潼七曲山開幕。
  • 文昌帝君坐像一尊
    道家又把天上的星神與張亞子合而為一,封張亞子為文昌帝君,屬二十八宿中的文昌星,傳說主「文運」、「司科舉」。道家與張亞子合而為一的年代,應是宋朝。道教那時大舉,人們尊神而輕佛。後人又將蛇神、龍神與文昌帝君重合,使文昌帝君聲威大震,成為影響全國的、掌管人間福祿的神祇。
  • 成吉思汗廟舉辦戊戌年成吉思汗祭祀 (年祭)大典
    成吉思汗廟舉辦戊戌年成吉思汗祭祀 (年祭)大典 2018-10-17 17:49: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最美是山「冬」丨再現鄒魯禮樂 己亥年冬至日祭孟大典在鄒城舉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22日訊(記者 杜倩 孔令俏 賀亞林)「啟扉——」聲起,釋奠雅樂奏響,欞星門緩緩開……12月22日是冬至日,這一天也是孟子的忌日,在濟寧,社會各界人士、孟氏後裔和儒學愛好者齊聚孟子故裡鄒城,遵照古制、行禮如儀,在孟廟隆重舉行己亥年冬至祭孟大典。
  • 己亥年冬至日祭孟大典在鄒城舉行
    社會各界人士、孟氏後裔和儒學愛好者齊聚孟子故裡鄒城,遵照古制、行禮如儀,在孟廟隆重舉行己亥年冬至祭孟大典。上午9點10分,「啟扉……」聲起,釋奠雅樂奏響,欞星門緩緩開啟,初獻官、亞獻官、終獻官等參加釋奠禮人員身著宋制祭祀古裝,在文舞生和武舞生的引領下,肅穆端重地步入亞聖殿前。大典沿用宋代祭祀儀式,禮樂伴奏均為現場演奏。
  • 民俗: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保佑學子學業進步
    民俗: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 二月初三是民間習俗中文昌帝君誕辰日。文昌帝君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掌管功名祿位的神,在古代文人學子都敬重文昌帝君,希望考取功名。在二月初三這天,文人學子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也有些地方舉辦文昌會。
  • 己亥年春季祭孔大典 再現千年祭祀禮儀
    4月4日,己亥年春季祭孔大典在山東曲阜尼山景區舉行,來自海內外近400名社會各界人士和孔子後裔共同緬懷至聖先師孔子。  【解說】在尼山景區內,印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儒家經典名句的道旗隨風飄揚,在青翠欲滴的松柏襯託下,顯得格外肅穆清新。在欞星門前,儒生肅立誦讀《論語》經典。莊嚴肅穆的古樂響起,標誌著春季祭孔大典正式開始。據了解,祭祀孔子活動,在東漢時便實行春秋兩祭制。
  • 福建湄洲島舉行海祭大典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0周年
    福建湄洲島舉行海祭大典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0周年  【解說】當地時間10月28日,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 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
    經與臺灣有關方面銜接確定,臺灣臺北市將與天水同時進行海峽兩岸共祭伏羲活動,甘肅省將組成伏羲文化交流團赴臺參祭。五是宣傳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今年將邀請中央、境外、省內外50多家知名媒體對大典進行報導。有望實現中央電視臺對公祭大典進行直播或錄播,甘肅衛視、新華社新聞客戶端、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北方網等10多家媒體對公祭活動進行現場直播,並在天水伏羲廟設立現場演播室。
  • 文昌帝君
    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 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
    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至明代由官方主持春秋兩祭,從此天水祭祀伏羲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延續至今,相沿成俗。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復了公祭伏羲大典,同時舉辦首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8屆。
  • 七曲山——文昌文化源遠流長
    唐宋以來張亞子既受到統治者和士大夫的推崇,也受到廣大下層民眾的擁護,文昌信仰便沿著「商旅兵賈密如煙」的金牛蜀道,傳播至全國各地。崇奉人士借文昌之名編造了大量著述,如《清河內傳》、《梓潼帝營化書) 、《文昌帝君陰騭文》、《文昌帝君戒淫寶訓》、《文昌忠經》 、《文昌孝經》 等。
  • 閩臺共祭「天公」祈福兩岸幸福安康
    閩臺共祭「天公」祈福兩岸幸福安康 2015-02-27 10:09:013000信眾參加「天公誕」祭拜儀式,祈福兩岸幸福安康。在漳州做五金生意的邱先生,專程帶著一家老少來到玉尊宮祭拜天公,一邊整理祭桌上的供品一邊對記者說。  祭拜的供品中,88隻豬羊格外顯眼。每隻豬羊的口中都含有一顆柑橘,頭部繫著紅包,身上分別寫著「合境平安」等祝語。  漳州玉尊宮管委會主任林寶山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為了表示對天公的尊敬,寓意吉祥如意。
  • 除了玉皇大帝,文昌帝君也姓張!
    我們同心同德,弘揚張氏文化,傳播張氏優良傳統,繁榮一億大張世家。 在古代和現在的西南等地區,家家戶戶都供奉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是我國悠久的歷史下傳承下來的文化;至今每到逢年過節,或家逢風光喜事都會恭敬的禮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牌位正中的五個字旁邊還會有兩列神仙名稱,常見的都有「文昌天子」這四個字,這是指哪位神仙?為何要把他與天地君親師共列呢?
  • 文曲星就是文昌帝君,一文看懂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廣泛的文昌信仰
    在《文昌化書》中又記載了文昌帝君遇佛授記,那麼文昌帝君與佛教也有不解之緣了。既然文昌帝君在三教中都有如此高的地位,那麼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各階層人們共同崇拜的對象,就理所當然了。要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就不能忽視這一歷史現象。【文昌神本是天神,主管人間文運、功名、祿位】文昌本是天上的星宮名(屬紫微垣,包含六顆星。
  • 丙申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舉行 孔垂長擔任主祭官
    丙申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舉行 孔垂長擔任主祭官 2016年04月06日 15:2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6日訊
  • 剛剛,2018(戊戌)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隆重舉行(圖文+視頻)
    6月22日上午,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隆重舉行。今年的公祭大典以「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在臺灣臺北市圓山大飯店同步舉行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共同虔誠祈福中華繁榮昌盛。直擊公祭現場
  • 丙申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尼山舉行 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孫主祭
    4月2日,丙申年春季祭孔大典在孔子出生地山東曲阜尼山舉行,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孫孔垂長擔任主祭官。李欣 攝  中新網曲阜4月2日電 (李欣)丙申年春季祭孔大典2日在孔子出生地山東曲阜尼山舉行,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孫孔垂長擔任主祭官。  「四海之內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鄰……」當天200位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廟道路兩側,朗誦《論語》經典名句。9時30分,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長孫孔垂長與參加祭祀的社會各界人士集於周顯德年間的尼山孔廟智源溪橋前,佩戴黃色綬帶。
  • 2018(戊戌)年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在天水舉行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馬富春 實習生 周海瑩)記者6月8日獲悉,今年公祭伏羲大典將於6月22日上午9時50分在甘肅省天水市舉行。同日同時將在臺灣臺北市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官方網站---中華公祭伏羲網,也於今天正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