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出生缺陷防控取得新突破出生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

2020-11-22 春城晚報

    2018年,我省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管理工作,出生缺陷防控水平得到提升,出生人口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不僅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疾病負擔,而且在人民群眾「生得安全」需求的基礎上,使「懷得上」「孕得優」「生得出」「育得好」日益成為千家萬戶可期並可及的美好現實。

    一、強化出生缺陷一級預防

    (一)免費自願婚前醫學檢查

    1.年度目標全面完成

    自2012年雲南省委、省政府將免費自願婚前醫學檢查連續納入省政府十件惠民實事——「婦幼健康計劃」和「關愛婦幼兒童健康行動計劃」以來,一改2001年強制婚檢取消後我省婚檢工作停滯不前、婚檢率長期低迷的落後局面,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2018年全省登記結婚69.47萬人,婚檢60.71萬人,婚檢率為87.39%,較2017年86.07%上升1.32個百分點。排全國第8位,疾病檢出率上升至9.24%,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2.五萬餘例影響婚育疾病患者被檢出

    2018年婚前醫學檢查人數60.71萬人,檢出疾病人數56089人,疾病檢出率為9.24%,較2017年(46013人,7.27%)提高1.97個百分點。2018年1-12月婚檢人群共篩查愛滋病、梅毒分別為61.62萬人、61.61萬人,陽性檢出率分別為0.24%、0.31%,指定傳染病患者的檢出和諮詢指導,將減少其配偶感染相關傳染病的概率,為我省傳染病的流行起到積極的防控作用。

    (二)孕前優生檢查和葉酸增補

    積極推進孕前優生檢查和葉酸增補等工作,全年新增葉酸服用人數37.10萬人,目標人群葉酸服用率94.48%,接近95%的目標要求。

    二、積極推進出生缺陷二級預防

    (一)地中海貧血防控

    1.超額完成任務

    2018年,我省地中海貧血防控項目繼續在德宏州、文山州、西雙版納州、紅河州、臨滄市的20個項目縣開展。年內共完成新婚夫婦、計劃懷孕夫婦、孕17周前夫婦47786人血常規檢測,任務完成率231.9%;為508對夫婦開展了基因檢測,任務完成率123.3%,其中64人做了產前診斷,診斷陽性病例22例。

    2.形成防控工作網絡

    5個項目州(市)分別建立了地貧防控服務機構及篩查實驗室,省級建立基因診斷及產前診斷實驗室,形成了篩查、診斷、諮詢、追蹤管理、社會動員及健康教育為一體的地貧防控工作網絡,為部分新婚夫婦和懷孕婦女開展免費地貧篩查和產前診斷。目前,全省有州級篩查實驗室5個,縣級篩查實驗室20個,完善了覆蓋省、州市、縣市區、鄉村的地貧防控縣、州、省三級實驗室網絡,全面推動了地貧防控篩查、診斷服務工作。

    (二)加強產前診斷技術審批與監管

    2018年,全省共有6家醫療保健機構具備產前診斷服務資質。昆明市人民政府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列為十件惠民實事之一,已為符合條件的戶籍孕產婦完成無創產前基因檢測8275例,降低了出生缺陷發生風險。

    三、落實三級預防綜合措施

    (一)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自2012年起,連續納入省政府十件惠民實事的「婦幼健康計劃」和「關愛婦幼兒童健康行動計劃」,並列入雲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父母任何一方戶籍在雲南省的新生兒實施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免費篩查。篩查工作開展以來,篩查率由2012年的39.03%提高到2018年的94.27%,逐步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二)新生兒聽力篩查

    1.接受初篩、復篩和確診的新生兒大幅增加

    2018年,全省新生兒聽力篩查56.80萬人,篩查率98.41%,較2017年92.40%上升6個百分點;檢出率1.0‰,發病率1.0‰。雲南聽篩工作起步晚,篩查率一直較低,最高也不到15%。2013年後免費配發儀器、全面推行免費聽力篩查,全年全省聽篩39.23萬人,篩查率直線上升至70.95%,首次超過全國68.6%的平均水平。

    2.聽力障礙診斷接診、確診、轉介工作順利

    2018年全省3家聽力障礙診斷中心共接診909人(含往年出生孩子),確診了703例,均通過省婦幼保健院聽篩辦公室轉介至省聾兒康復學校。

    3.殘聯積極安置聽障患兒

    省聾兒康復學校從省婦幼保健院轉介的確診名單中,篩選出符合申請人工耳蝸項目和助聽器項目的新生兒聽障患兒進行救助安置。

    (三)啟動出生缺陷先天性疾病救助項目

    2018年我省先後啟動實施出生缺陷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項目和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疾病篩查項目,加強了對出生缺陷患兒救助力度,提升了出生缺陷患兒生存質量。

    本報記者 王勁松

相關焦點

  • 收集樣本大數據 防控出生缺陷
    3月14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國出生人口隊列」研究項目在昆明市婦幼保健院迎來第6萬例孕婦入組,至此,「中國出生人口隊列」研究入組人數突破60000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建立出生人口隊列開展重大出生缺陷風險研究」項目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承擔,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參與合作,旨在建立全國出生缺陷多中心協調研究網絡,隨訪50萬孕婦,收集多時點出生缺陷相關數據、生物樣本,分析遺傳、藥物、環境等因素對出生缺陷的影響,應用大數據挖掘篩選致畸因子,建立風險等級評估系統,制訂出生缺陷監控方案和實施路徑,從而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 安慶市婦計中心組織舉辦2021年度出生缺陷醫院監測省級監測點專項...
    出生缺陷醫院監測是我國婦幼衛生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出生缺陷醫院監測各省級監測點的工作質量,安慶市婦計中心於2021年1月11日-12日舉辦2021年度出生缺陷醫院監測省級監測點專項培訓班。
  • 衛計委:流動人口婚育信息網絡異地查詢 取消紙質證明
    衛計委:流動人口婚育信息網絡異地查詢 取消紙質證明 2016-01-26 15:39: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碩貫徹落實《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推動修訂《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指導各地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修訂工作,完善配套銜接政策,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政策解讀,加強宣傳倡導,強化風險防控,做好信訪維穩。加快全國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出生人口信息互聯共享。開展政策實施情況效果評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形勢分析。
  • 我國出生人口持上升態勢 將迎人口小高峰
    會議透露,一個新的出生人口小高峰正如期而至。2014年出生人口達到1687萬人,比2013年增加47萬人;預計2015年受單獨兩孩政策等影響,出生人口將保持上升態勢。考慮到生育政策的逐步調整完善,出生高峰還會延續5年~8年,各方應全力做好公共服務的準備。
  • 統計局回應2019年出生人口減少:減幅在下降(全文)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人有所減少。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出生人口數量還是很大,增量是在減少,不過減幅是在下降的。全面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連續幾年都是提高的,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
  • 2019年出生人口僅1465萬,出生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不會跌破1000萬的,雖然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從80年代的20‰左右下跌到90年代的17‰左右,再下跌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12.3‰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進一步跌破12‰,這個過程是逐漸實現的,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0.48‰,對應的2019年新出生的人口為1465萬。
  • 廣州3月將恢復強制婚檢 自願婚檢後缺陷兒增多
    婚檢率與出生缺陷率到底有沒有關係?  22日,廣州市召開衛生工作會議,廣州市副市長貢兒珍在會上透露,今年3月1日起廣州市將恢復婚檢,對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均提供此服務。  目前廣州市婚檢率僅為7%,缺陷嬰兒出生率大幅上升  記者了解到,恢復婚檢和廣州市的「人口出生缺陷幹預」政策有較大關係。
  • 2019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是多少,未來幾年的出生人口趨勢會怎樣?
    截止2019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繼續位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不過預計用不了幾年,這個名號就要歸印度所有了。2019年我國人口比2018年增加了約467萬人,相當於增加了大洋洲紐西蘭全國的總人口,不過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目前只有0.33%,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
  • 2018國民經濟成績單| 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 統計局:人口數據要...
    國家統計局今(21日)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自然增長率3.81‰。面對2018年出生人口有所減少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副教授陶濤在1月10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生人口的規模受到育齡婦女規模的影響,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的規模在2011年達到頂峰,之後一直呈下降態勢,相應的出生人口也進入下行通道。
  •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2014年小幅減少32萬。專家認為,這一變化符合人口變動規律,反映了人口結構新變化。  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認為,在單獨兩孩政策已經實施,並且有一部分單獨兩孩在2015年已經出生的情況下,出生人數不但沒有繼續上升反而略有下降,恰恰反映了人口結構的新變化。  翟振武說,由於生育旺盛期婦女人數的大量減少,我國出生人數出現了回落。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從981萬降至593萬,沒有一孩哪來二孩三孩,預示後續生育形勢嚴峻。從長期趨勢看,由於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當前出生人口仍處於快速下滑期,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
  • 2020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2015年2015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為1655萬人,比2014年小幅減少32萬,但這個新出生人口跟往年其實差不多,因為從1990年到2015年,除了1990年到1993年人口出生達到1,790萬以上之外,其他年份基本上低於低1,700萬。而且從2001年開始,我國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基本上都是穩定在1,600萬到1,700萬之間。
  • ...2019年日本總人口1.2617億,當年新出生人口86.5萬,為1979年啟動...
    【日本計劃撥款20億日元支持AI相親】日本政府正在推進一項人工智慧(AI)婚介項目,幫助人們尋找愛情,希望藉此提高日本不斷下降的出生率。近年來日本的「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總人口1.2617億,當年新出生人口86.5萬,為1979年啟動這一調查以來最低。
  • 2018年溫州市出生人口大數據公布!超五成新生兒是二寶
    昨日,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2018年溫州出生人口大數據,根據市區域婦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統統計,2018年我市新出生二孩佔出生人口比重一半以上,達55.92%,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意義在持續釋放。不過,從數據來看,我市出生人口數量下降趨勢沒有改變,2018年總出生人口9.6903萬人,比2017年下降15.7%。
  • 日本2019年新出生人口僅86萬人 創歷史新低
    原標題:日本2019年新出生人口僅86萬人 創歷史新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日本厚生勞動省5日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在日本國內新出生的嬰兒僅86萬5234人,較上年減少5萬3166人,創1899年有統計以來新低,也是日本新出生嬰兒數首次跌破90萬。
  • 河北省現有多少人口?2019年河北出生+死亡人口數量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74.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4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62%,比上年末提高1.1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45%,比上年末提高2.05個百分點。  近幾年二胎生育需求集中釋放,河北出生人口呈現下降的趨勢。
  • 為什麼2018年出生人口較上年減少200萬?
    ④ 出生人口下降將是長期趨勢南都:未來年度出生人口會下降到1500萬以下嗎?黃匡時:無論是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的預測,還是聯合國人口司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以及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中國人口展望等,都預計未來我國出生人口的長期趨勢是呈現下降趨勢。所以,未來我國出生人口下降不足為奇,已在預料之中。我國出生人口下降趨勢總體是平穩的。
  • 人口大省也「缺人」?河南、山東等7省市出生人口連續3年下滑,累計...
    事實上,河南出生人口連續下降的情況並非孤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近5年各地出生人口數據發現,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首年,全國29個省份出生人口數量都出現明顯反彈。但從2017年開始多數地區人口增長勢頭即開始減弱,到2019年全國超九成省份出生人口呈下降態勢。其中,河南、山東等7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數已連續三年持續下滑。